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泰海西造山带区域变质作用类型与地壳演化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学纯 郑常青 赵庆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新疆阿尔泰海西造山带主要发育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变质作用属于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以形成低绿片岩相矿物组合为特征,变质温度较低,而应力作用较强,是造山作用初期热流活动较弱,构造变形强烈环境下的产物。第二期变质作用... 新疆阿尔泰海西造山带主要发育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变质作用属于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以形成低绿片岩相矿物组合为特征,变质温度较低,而应力作用较强,是造山作用初期热流活动较弱,构造变形强烈环境下的产物。第二期变质作用属于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以形成典型的递增变质带为特征。这一期代表造山作用主期热流活动强烈,伴随有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不同的变质作用类型代表了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记录了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海西期 变质作用类型 递增变质 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活动带的变质作用类型及地质演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卢良兆 叶慧文 迟洪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4年第2期21-30,20,共11页
祁连山下古生代活动带分布于甘、青两省之间,北邻阿拉善和塔里木地块,南侧与柴达木地块相连。近年来对其地层、构造及地质演化模式有不少专题论述。这个活动带具明显的线状特征,呈NWW—SEE走向,延伸千余公里。它是在下元古界基底上逐渐... 祁连山下古生代活动带分布于甘、青两省之间,北邻阿拉善和塔里木地块,南侧与柴达木地块相连。近年来对其地层、构造及地质演化模式有不少专题论述。这个活动带具明显的线状特征,呈NWW—SEE走向,延伸千余公里。它是在下元古界基底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下古生代地槽。其堆积物被泥盆纪磨拉石建造不整合覆盖。上古生界一般未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作用类型 地质演化 活动带 下元古界 磨拉石 上古生界 不整合接触 下古生界 塔里木地块 区域变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吉南地区早元古代两种类型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41
3
作者 贺高品 叶慧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辽宁东部和吉林南部的早元古代变质岩系可划归两个性质不同的变质地体。辽北地体包括北辽河群和老岭群,其中常见有石榴石、十字石、蓝晶石等特征变质矿物,属于典型的中压变质作用,并具有大陆碰撞带的顺时针PTt轨迹,峰期阶段的变... 辽宁东部和吉林南部的早元古代变质岩系可划归两个性质不同的变质地体。辽北地体包括北辽河群和老岭群,其中常见有石榴石、十字石、蓝晶石等特征变质矿物,属于典型的中压变质作用,并具有大陆碰撞带的顺时针PTt轨迹,峰期阶段的变质条件达到低角闪岩相,它们和推覆构造所产生的构造增压作用有密切关系。辽南地体包括南辽河群和集安群,其中常见有石榴石、十字石、红柱石、堇青石、夕线石等特征变质矿物,属于典型的低压变质作用,并具有大陆边缘岩浆增生带的逆时针PTt轨迹,峰期阶段的变质条件达到高角闪岩相,它们和大量片麻状花岗岩侵位所引起的岩浆增温作用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辽河群和南辽河群、老岭群和集安群不是同一个裂陷槽内的“同时异相”关系或“上下叠置”关系,而是两个变质地体的变质岩系在早元古代晚期经构造作用拼贴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吉南地区 早元古代 变质作用类型 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质作用中原岩建造的地位及意义
4
作者 董申保 《岩矿测试》 CAS 1984年第2期97-103,共7页
变质作用是地壳历史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地质作用,并随地壳的演化而表现为不同的变质作用类型。过去称为区域变质作用可根据其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而分为不同的变质作用类型,而大地构造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它的原岩建造的特性。
关键词 变质作用类型 区域变质作用 大地构造环境 原岩建造 地位及意义 地质 地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地区冲乎尔递增变质带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学纯 郑常青 赵庆英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40,共7页
新疆阿尔泰海西造山带主要发育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第二期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冲乎尔递增变质带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之一,从火山沉积盆地边缘到中心发育十字石-蓝晶石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绿泥石... 新疆阿尔泰海西造山带主要发育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第二期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冲乎尔递增变质带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之一,从火山沉积盆地边缘到中心发育十字石-蓝晶石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绿泥石-黑云母带、绢云母-绿泥石带,递增变质作用强度具有逐渐减弱的趋势。结合变质变形关系和变质作用演化特点,将变质作用划分为早期、峰期和晚期3个阶段。早期和峰期为连续的递增变质过程,形成典型的中压型递增变质带,晚期则属于后期的退化变质过程。变质作用演化具有顺时针的p-t轨迹,这种递增变质带的发育特征和变质作用演化特点反映了阿尔泰造山带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壳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变质作用类型 递增变质 变质作用演化 阿尔泰地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前震旦纪地层划分及地壳演化 被引量:2
6
作者 贺高品 李应易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8年第1期9-18,共10页
根据变质地质学的观点,新疆的前震旦纪地层可划分为太古界、下元古界和中一上无古界,它们在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变质作用类型及形成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同时表明古西北陆台具有与古华北陆台完全不同的地质发展历史。
关键词 前震旦纪 地壳演化 变质地质学 变质作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科技名词的规范使用
7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煤炭 规范使用 科技名词 变质作用类型 COAL 压力作用 变质特征 深成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