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西南松阳地区石榴辉石岩变质作用演化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郭腾达
郑常青
+5 位作者
周喜文
董云峰
周枭
王照元
宋旸
石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27-3642,共16页
浙西南松阳地区的八都群中分布有一套基性变质岩:石榴辉石岩与石榴角闪岩,其变质作用演化特点目前尚不明确。根据岩相学和矿物微区化学系统研究,发现石榴角闪岩是由石榴辉石岩退变而来,而非由榴辉岩退变而来,并经历了三个变质演化阶段,...
浙西南松阳地区的八都群中分布有一套基性变质岩:石榴辉石岩与石榴角闪岩,其变质作用演化特点目前尚不明确。根据岩相学和矿物微区化学系统研究,发现石榴角闪岩是由石榴辉石岩退变而来,而非由榴辉岩退变而来,并经历了三个变质演化阶段,分别为峰期高压麻粒岩相阶段(M1),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次透辉石±钛铁矿±石英;峰后近等温减压中压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M2),以出现典型的减压反应结构和斜方辉石+斜长石(An_(90-92))为标志;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M3),以角闪石+斜长石(An_(33-53))+钛铁矿±次透辉石±石英等退变矿物组合为特征。相平衡模拟与传统地质温压计结合限定M1期温压条件为P=11. 6~12. 5kbar,T=780~840℃,M2期温压条件为P=7. 4~8. 2kbar,T=800~880℃,M3期温压条件为P=6. 6~7. 5kbar,T=500~560℃,三个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具有典型的顺时针近等温减压型ITD型特征,这种演化轨迹通常代表加厚下地壳快速折返地表的动力学过程,因此,该项研究对华夏地块构造作用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石榴角闪岩
变质作用演化
八都群
浙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依兰地区蓝片岩相变质作用及其演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韩晓萌
郑常青
+2 位作者
徐学纯
韩玉宝
徐久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9-1153,共15页
依兰地区蓝片岩作为黑龙江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质作用演化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依兰地区蓝片岩的岩相学及矿物微区化学成分的研究,并运用PERPLE_X软件,在Na_2O-CaO-K_2O-MnO-FeO-MgO-Al_2O_3-SiO_2-H_2O-TiO_2-O(Fe_2O_...
依兰地区蓝片岩作为黑龙江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质作用演化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依兰地区蓝片岩的岩相学及矿物微区化学成分的研究,并运用PERPLE_X软件,在Na_2O-CaO-K_2O-MnO-FeO-MgO-Al_2O_3-SiO_2-H_2O-TiO_2-O(Fe_2O_3)(NCKMnFMASHTO)体系下对石榴石冻蓝闪石片岩(g-brs-wnc-act-phn-chl-ep-ab-stlp)、绿泥绿帘蓝闪石片岩(gl-brs-wnc-act-chl-ep-stlp)和白云母蓝闪石片岩(gl-wnc-phn-ab-ep-chl-sph)进行了相平衡模拟,并分别获得了500~525℃/1.14~1.2GPa、480℃/1.4GPa、450~500℃/0.95~1.2GPa峰期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其峰期变质级别都达到了绿帘-蓝片岩相。结合前人发表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数据,建立了蓝片岩相岩石的顺时针变质演化P-T轨迹。研究区蓝片岩的形成标志着新生洋壳的俯冲作用,同时代表古亚洲洋构造域的结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开始。相平衡模拟中,P-T轨迹记录了峰期前温压条件递增的过程,温度峰期与压力峰期同时到达,说明蓝片岩相变质作用是在俯冲过程中实现的,而不是折返过程中达到的。减压阶段的轨迹近于平行追溯进变质轨迹,揭示与进变质过程相似的地热体制下(11~14℃/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片岩相
变质作用演化
P-T轨迹
佳木斯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阿尔泰地区冲乎尔递增变质带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
13
3
作者
徐学纯
郑常青
赵庆英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40,共7页
新疆阿尔泰海西造山带主要发育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第二期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冲乎尔递增变质带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之一,从火山沉积盆地边缘到中心发育十字石-蓝晶石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绿泥石...
新疆阿尔泰海西造山带主要发育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第二期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冲乎尔递增变质带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之一,从火山沉积盆地边缘到中心发育十字石-蓝晶石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绿泥石-黑云母带、绢云母-绿泥石带,递增变质作用强度具有逐渐减弱的趋势。结合变质变形关系和变质作用演化特点,将变质作用划分为早期、峰期和晚期3个阶段。早期和峰期为连续的递增变质过程,形成典型的中压型递增变质带,晚期则属于后期的退化变质过程。变质作用演化具有顺时针的p-t轨迹,这种递增变质带的发育特征和变质作用演化特点反映了阿尔泰造山带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壳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变质
作用
类型
递增
变质
带
变质作用演化
阿尔泰地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南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泥质片麻岩变质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郑常青
王博
+1 位作者
王琳琳
李美慧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5,共25页
吉南新太古代泥质片麻岩出露于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中,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矿物化学、激光拉曼和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分析,研究其变质演化特点、变质作用时代及构造意义。结果表明: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泥质片麻岩记录了3个...
吉南新太古代泥质片麻岩出露于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中,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矿物化学、激光拉曼和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分析,研究其变质演化特点、变质作用时代及构造意义。结果表明: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泥质片麻岩记录了3个变质演化阶段,其中峰前期进变质阶段(M_(1))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白云母;峰期变质阶段(M_(2))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矽线石+钾长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达到麻粒岩相;峰后期退变质阶段(M_(3))以矽线石转变为蓝晶石为特征标志,矿物组合为蓝晶石+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白云母。变质矿物地质温压计限定其变质作用,峰前期(M_(1))T为468~515℃,p为(3.8~4.3)×10^(5) kPa;峰期(M_(2))T为703~760℃,p为(6.6~7.1)×10^(5) kPa;峰后期(M_(3))T为552~591℃,p为(5.5~6.0)×10^(5) kPa;具有典型的近等压冷却型逆时针变质作用p-T演化轨迹特征,可能是在地幔柱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变质作用与大量的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有关。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时代为2 495~2 442 Ma,属于新太古代变质热事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岗岩群
四道砬子河岩组
泥质片麻岩
变质作用演化
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质地质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纪要
5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73-274,共2页
变质地质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纪要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和地矿部变质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及吉林省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由地矿部变质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承办的变质地质学研...
变质地质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纪要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和地矿部变质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及吉林省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由地矿部变质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承办的变质地质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于95年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
地质学
进展与展望
学术研讨会
变质
动力学
高压-超高压
变质
作用
动力学机制
高压麻粒岩
下部地壳
高压超高压
变质作用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学新星
6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69-72,共4页
地学新星杨卫东男,1960年10月生,1982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1988年在该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助理、科技处处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
地学新星杨卫东男,1960年10月生,1982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1988年在该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助理、科技处处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学术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烃模型
热水沉积
变质作用演化
磷块岩
油气生成
富碲化物型金矿
早寒武世
杂岩体
变质
地质学
塔里木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松阳地区石榴辉石岩变质作用演化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郭腾达
郑常青
周喜文
董云峰
周枭
王照元
宋旸
石磊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国土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27-3642,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164)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1434-3)联合资助
文摘
浙西南松阳地区的八都群中分布有一套基性变质岩:石榴辉石岩与石榴角闪岩,其变质作用演化特点目前尚不明确。根据岩相学和矿物微区化学系统研究,发现石榴角闪岩是由石榴辉石岩退变而来,而非由榴辉岩退变而来,并经历了三个变质演化阶段,分别为峰期高压麻粒岩相阶段(M1),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次透辉石±钛铁矿±石英;峰后近等温减压中压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M2),以出现典型的减压反应结构和斜方辉石+斜长石(An_(90-92))为标志;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M3),以角闪石+斜长石(An_(33-53))+钛铁矿±次透辉石±石英等退变矿物组合为特征。相平衡模拟与传统地质温压计结合限定M1期温压条件为P=11. 6~12. 5kbar,T=780~840℃,M2期温压条件为P=7. 4~8. 2kbar,T=800~880℃,M3期温压条件为P=6. 6~7. 5kbar,T=500~560℃,三个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具有典型的顺时针近等温减压型ITD型特征,这种演化轨迹通常代表加厚下地壳快速折返地表的动力学过程,因此,该项研究对华夏地块构造作用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石榴角闪岩
变质作用演化
八都群
浙西南
Keywords
Garnet pyroxenite
Garnet amphibolite
Metamorphism evolution
Badu Group
Southwestern Zhejiang Province
分类号
P588.3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依兰地区蓝片岩相变质作用及其演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韩晓萌
郑常青
徐学纯
韩玉宝
徐久磊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地勘局二一七地质队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9-1153,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164)资助
文摘
依兰地区蓝片岩作为黑龙江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质作用演化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依兰地区蓝片岩的岩相学及矿物微区化学成分的研究,并运用PERPLE_X软件,在Na_2O-CaO-K_2O-MnO-FeO-MgO-Al_2O_3-SiO_2-H_2O-TiO_2-O(Fe_2O_3)(NCKMnFMASHTO)体系下对石榴石冻蓝闪石片岩(g-brs-wnc-act-phn-chl-ep-ab-stlp)、绿泥绿帘蓝闪石片岩(gl-brs-wnc-act-chl-ep-stlp)和白云母蓝闪石片岩(gl-wnc-phn-ab-ep-chl-sph)进行了相平衡模拟,并分别获得了500~525℃/1.14~1.2GPa、480℃/1.4GPa、450~500℃/0.95~1.2GPa峰期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其峰期变质级别都达到了绿帘-蓝片岩相。结合前人发表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数据,建立了蓝片岩相岩石的顺时针变质演化P-T轨迹。研究区蓝片岩的形成标志着新生洋壳的俯冲作用,同时代表古亚洲洋构造域的结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的开始。相平衡模拟中,P-T轨迹记录了峰期前温压条件递增的过程,温度峰期与压力峰期同时到达,说明蓝片岩相变质作用是在俯冲过程中实现的,而不是折返过程中达到的。减压阶段的轨迹近于平行追溯进变质轨迹,揭示与进变质过程相似的地热体制下(11~14℃/km)。
关键词
蓝片岩相
变质作用演化
P-T轨迹
佳木斯地块
Keywords
Blueschist facies
Metamorphic evolution
P-T path
Jiamusi Massif
分类号
P588.34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阿尔泰地区冲乎尔递增变质带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
13
3
作者
徐学纯
郑常青
赵庆英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40,共7页
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建设专项(20010183008)。
文摘
新疆阿尔泰海西造山带主要发育两期区域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第二期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类型。冲乎尔递增变质带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之一,从火山沉积盆地边缘到中心发育十字石-蓝晶石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绿泥石-黑云母带、绢云母-绿泥石带,递增变质作用强度具有逐渐减弱的趋势。结合变质变形关系和变质作用演化特点,将变质作用划分为早期、峰期和晚期3个阶段。早期和峰期为连续的递增变质过程,形成典型的中压型递增变质带,晚期则属于后期的退化变质过程。变质作用演化具有顺时针的p-t轨迹,这种递增变质带的发育特征和变质作用演化特点反映了阿尔泰造山带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壳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关键词
造山带
变质
作用
类型
递增
变质
带
变质作用演化
阿尔泰地区
新疆
Keywords
orogenic belt
metamorphic type
progressive metamorphic belt
metamorphic evolution
Altai area
Xinjiang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南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泥质片麻岩变质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郑常青
王博
王琳琳
李美慧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5,共2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192)。
文摘
吉南新太古代泥质片麻岩出露于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中,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矿物化学、激光拉曼和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分析,研究其变质演化特点、变质作用时代及构造意义。结果表明: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泥质片麻岩记录了3个变质演化阶段,其中峰前期进变质阶段(M_(1))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白云母;峰期变质阶段(M_(2))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矽线石+钾长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达到麻粒岩相;峰后期退变质阶段(M_(3))以矽线石转变为蓝晶石为特征标志,矿物组合为蓝晶石+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白云母。变质矿物地质温压计限定其变质作用,峰前期(M_(1))T为468~515℃,p为(3.8~4.3)×10^(5) kPa;峰期(M_(2))T为703~760℃,p为(6.6~7.1)×10^(5) kPa;峰后期(M_(3))T为552~591℃,p为(5.5~6.0)×10^(5) kPa;具有典型的近等压冷却型逆时针变质作用p-T演化轨迹特征,可能是在地幔柱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变质作用与大量的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有关。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时代为2 495~2 442 Ma,属于新太古代变质热事件产物。
关键词
龙岗岩群
四道砬子河岩组
泥质片麻岩
变质作用演化
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
Keywords
Longgang Group
Sidaolazihe Formation
pelitic gneisses
metamorphism evolution
Eastern block of North China craton
分类号
P588.3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质地质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纪要
5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73-274,共2页
文摘
变质地质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纪要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和地矿部变质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及吉林省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由地矿部变质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承办的变质地质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于95年6月...
关键词
变质
地质学
进展与展望
学术研讨会
变质
动力学
高压-超高压
变质
作用
动力学机制
高压麻粒岩
下部地壳
高压超高压
变质作用演化
分类号
P588.3-27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学新星
6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69-72,共4页
文摘
地学新星杨卫东男,1960年10月生,1982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1988年在该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助理、科技处处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学术委...
关键词
排烃模型
热水沉积
变质作用演化
磷块岩
油气生成
富碲化物型金矿
早寒武世
杂岩体
变质
地质学
塔里木盆
分类号
K82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西南松阳地区石榴辉石岩变质作用演化与地质意义
郭腾达
郑常青
周喜文
董云峰
周枭
王照元
宋旸
石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黑龙江依兰地区蓝片岩相变质作用及其演化
韩晓萌
郑常青
徐学纯
韩玉宝
徐久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疆阿尔泰地区冲乎尔递增变质带特征及其演化
徐学纯
郑常青
赵庆英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吉南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泥质片麻岩变质作用
郑常青
王博
王琳琳
李美慧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变质地质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纪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地学新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