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疆南天山榆树沟含石榴夕线石泥质麻粒岩的超高温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
荆彦清
仝来喜
刘兆
李超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滇东北筇竹寺组极低级变质作用及古地温研究——伊利石和镜质体反射率的证据 |
刘建清
赵瞻
何利
陆俊泽
冉敬
胡志中
|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不同变质作用类型的煤级梯度对比 |
卢杰林
傅雪海
康俊强
张宝鑫
程鸣
|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变质作用分类的历史回顾和新的试行分类雏议 |
沈其韩
耿元生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5
|
冀北红旗营杂岩多期变质作用:古元古代俯冲/碰撞—晚古生代伸展—早中生代挤压的记录 |
魏春景
赵亚男
初航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煤变质作用的构造物理化学机理实验研究进展 |
董博
曹代勇
魏迎春
王安民
李新
张昀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7
|
多期变质作用、多相变质作用与变质作用p-T-t轨迹 |
于振清
李艳霞
肖玲玲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8
|
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研究的前沿 |
张立飞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5
|
|
9
|
中喜马拉雅陈塘地区基性麻粒岩变质作用、原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王淑真
张贵宾
刘帅奇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巴罗型变质作用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启示:以苏格兰高地和喜马拉雅造山带为例 |
纪敏
高晓英
涂聪
陈宣锦
窦玉欣
肖萌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显生宙碰撞造山带超高温变质作用的加热机制:来自二维数值模拟的约束 |
樊银龙
张立飞
李忠海
焦淑娟
王杨
邹雷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作用及有关矿产 |
毕先梅
莫宣学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4 |
43
|
|
13
|
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综述 |
索书田
游振东
周汉文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25
|
|
14
|
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变质岩系的变质作用 |
覃小锋
夏斌
李江
黎春泉
陆济璞
许华
周府生
胡贵昂
李乾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5
|
很低级变质作用研究及其在沉积盆地中的应用 |
汤艳
张云鹏
齐先茂
杨云龙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6
|
有机质热演化与极低级变质作用 |
李荣西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3
|
|
17
|
大别-苏鲁榴辉岩带的岩石学、变质作用过程及成因研究 |
张泽明
游振东
韩郁菁
桑隆康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81
|
|
18
|
东秦岭松树沟高压变质基性岩石及其退变质作用的PTt演化轨迹 |
刘良
周鼎武
董云鹏
张宏发
刘养杰
张泽军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45
|
|
19
|
煤变质作用对煤储层孔隙系统发育的影响 |
赵兴龙
汤达祯
许浩
陶树
陈贞龙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6
|
|
20
|
山西吕梁群和其主变质作用的锆石U-Pb年龄 |
于津海
王德滋
王赐银
李惠民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