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煤有机显微组分 被引量:14
1
作者 余晓露 白帆 李志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4-670,共7页
不同显微组分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谱带位置的定性分析和谱带强度的定量分析,可揭示其化学组成、结构特点和生烃能力。利用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我国华北石炭系3个不同成熟度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进行原位分析,避... 不同显微组分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谱带位置的定性分析和谱带强度的定量分析,可揭示其化学组成、结构特点和生烃能力。利用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我国华北石炭系3个不同成熟度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进行原位分析,避免了传统手段采用单组分分离富集过程中物理分选和化学试剂对显微组分造成的影响。煤有机显微组分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结果表明:由壳质组、镜质组到惰质组,其脂肪烃含量和含氧基团呈减少趋势,芳香烃含量和芳构化程度呈增加趋势,反映生油潜力逐渐减小。壳质组脂族结构以长链脂肪烃为主,有利于生油;镜质组和惰质组以短链为主,有利于生气。壳质组中孢子体的芳香烃含量相对较高,生烃潜力较差,树皮体、角质体和树脂体的生烃潜力较好。同一种有机显微组分随演化程度的增高,脂肪族含量降低,芳香烃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显微组分 衰减全反射(ATR) 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水平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茅台酒真假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世明 朱顺 李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2,共4页
本文将控温式水平衰减全反射(HATR)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成功实现了茅台酒的快速检测。与传统的KBr压片法相比,本方法大大简化了浓缩、干燥、压片等流程,检测时间少于5min。此外,通过分析茅台酒的一维红外图谱及二阶导数谱,... 本文将控温式水平衰减全反射(HATR)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成功实现了茅台酒的快速检测。与传统的KBr压片法相比,本方法大大简化了浓缩、干燥、压片等流程,检测时间少于5min。此外,通过分析茅台酒的一维红外图谱及二阶导数谱,成功鉴别了茅台酒的真假,为客观评价酒类产品的质量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式水平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二阶导数 快速鉴别 茅台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热食用植物油结构变化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延华 刘成雁 +3 位作者 王志嘉 韩旭 常建 张素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3-378,共6页
利用衰减全反射(ATR)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S)法对市售优质品牌的8种植物油(转基因豆油、非转基因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红花籽油、调和油、橄榄油)未加热及反复高温加热后的红外二阶导数光谱进行比较,发现复热食用油在反复高... 利用衰减全反射(ATR)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S)法对市售优质品牌的8种植物油(转基因豆油、非转基因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红花籽油、调和油、橄榄油)未加热及反复高温加热后的红外二阶导数光谱进行比较,发现复热食用油在反复高温加热下会使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含量增加;顺式脂肪酸的含量下降,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明显增加。确定以二阶导数光谱中3 009、988、966 cm-13处特征吸收峰的峰高判定是否为反复加热用油。此方法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可从整体上了解油品的质量及成分,并可作为市场复热食用油的快速筛查方法,也可为地沟油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衰减全反射 食用植物油 二阶导数光 反复高温加热 地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导数光谱预处理在用FTIR/ATR方法定量测定葡萄糖-6-磷酸和果糖-6-磷酸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陈洁梅 潘涛 陈星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衰减全反射(ATR)技术,建立了一种葡萄糖-6-磷酸(G6P)和果糖-6-磷酸(F6P)同时定量测量的方法。作为磷酸己糖异构酶(PGI)反应系的模拟,G6P-F6P-Tris混合溶液被作为定量对象,并通过采集组分浓...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衰减全反射(ATR)技术,建立了一种葡萄糖-6-磷酸(G6P)和果糖-6-磷酸(F6P)同时定量测量的方法。作为磷酸己糖异构酶(PGI)反应系的模拟,G6P-F6P-Tris混合溶液被作为定量对象,并通过采集组分浓度已知的G6P-F6P-Tris混合溶液的光谱来建立定标方法。分别用吸光度光谱或二阶导数光谱,并分别用G6P,F6P,Tris的主要吸收峰(1086cm^-1、1082cm^-1、1065cm^-1、1036cm^-1和978cm^-1)的数据或指纹领域(1200~900cm^-1)全段数据,共进行了4种模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各种模式下浓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平均相对误差和交叉检验均方误差(RMSECV值)。结果表明,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比采用吸光度光谱所得到的预测值具有更高的精度,而采用指纹领域全段数据比采用G6P,F6P,Fris主要吸收峰的数据所得到预测值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衰减全反射 二阶导数光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ATR-FTIR和UV多光谱鉴别不同产地重楼 被引量:7
5
作者 裴艺菲 左智天 +2 位作者 赵艳丽 张庆芝 王元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共8页
测定了云南省及贵州省6个不同产地重楼的FTIR、ATR-FTIR及UV信息,并对ATR-FTIR光谱数据进行ATR校正(ATR-FTIR-A)、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标准正态变量(SNV)等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与支持向量机(SVM)建立了单光... 测定了云南省及贵州省6个不同产地重楼的FTIR、ATR-FTIR及UV信息,并对ATR-FTIR光谱数据进行ATR校正(ATR-FTIR-A)、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标准正态变量(SNV)等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与支持向量机(SVM)建立了单光谱与低级数据融合分类判别模型。结果表明,校正后的重楼ATR-FTIR(ATR-FTIR-A)光谱信息与KBr压片法展现的信息基本吻合; UV二阶导数图谱较原始图谱分辨率提高; ATR-FTIR-A单光谱及ATR-FTIR-A-UV低级数据融合的PLS-DA及SVM模型鉴别效果最好,预测正确率均达到100. 00%。基于ATR-FTIR-A建立的PLS-DA或SVM产地鉴别模型分类正确率高,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有简便、高效、准确等优点,若采用ATR-FTIR-A-UV建立模型可进一步加强模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支持向量机 产地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报纸漆酶/介体脱墨浆表面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清华 秦梦华 +2 位作者 石淑兰 张爱萍 徐谦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8-82,共5页
利用化学分析电子能谱(ESCA)、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IR)以及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漆酶脱墨浆的表面形态进行分析,并利用KAJAANI纤维长度粗度分析仪测定浆料纤维的长度、粗度,利用Pulmac渗透测定仪(PulmacPermeabilityTester... 利用化学分析电子能谱(ESCA)、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IR)以及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漆酶脱墨浆的表面形态进行分析,并利用KAJAANI纤维长度粗度分析仪测定浆料纤维的长度、粗度,利用Pulmac渗透测定仪(PulmacPermeabilityTester)测定了纤维的比容和比表面积。研究结果表明,漆酶/介体脱墨过程中可以使浆料中的木素溶出,表面木素含量降低,同时纤维表面出现微细纤维。与对照浆相比,漆酶处理后,纤维的长度、粗度变化不大,说明漆酶处理过程中,并未发生纤维的断裂,漆酶主要作用于纤维的表面,并未触及到纤维的内部。比表面积和比容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墨浆 性能分析 介体 旧报纸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环境扫描电镜 比表面积 衰减全反射 电子能 化学分析 表面形态 纤维长度 研究结果 含量降低 微细纤维 纤维表面 漆酶处理 处理过程 分析仪 粗度 测定仪 浆料 比容 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FTIR技术用于酒精饮品中乙醇含量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普敦 董蔚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4-337,共4页
建立了快速测定酒精饮品中乙醇含量的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以ZnSe槽形板为ATR晶体,以水为背景采集样品的FTIR图。以1045cm^-1的C-OH伸缩振动为特征峰,用部分峰面积表示整个吸光度以消除肩峰干扰,分别建立... 建立了快速测定酒精饮品中乙醇含量的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以ZnSe槽形板为ATR晶体,以水为背景采集样品的FTIR图。以1045cm^-1的C-OH伸缩振动为特征峰,用部分峰面积表示整个吸光度以消除肩峰干扰,分别建立了低浓度区(0—24%(WV))和高浓度区(24%-84%(V/V))两条标准曲线,其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乙醇水溶液的检测限为0.20%。对啤酒、干红葡萄酒以及白酒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准确、快速、方便,适用于酒精饮品中乙醇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衰减全反射 乙醇 酒精饮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硅油对聚苯乙烯表面极性的改性
8
作者 黄胜梅 张莹雪 +1 位作者 林志勇 钱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20-1123,共4页
利用聚醚硅油中硅油链段的表面活性,引导聚醚链段向聚苯乙烯表面迁移扩散,有效地提高了聚苯乙烯薄膜的表面极性和亲水性,水的接触角下降了70°,表面自由能增幅达180%,极性分量增加了9倍。采用ATR-FTIR测试技术检测了聚醚硅油中硅油... 利用聚醚硅油中硅油链段的表面活性,引导聚醚链段向聚苯乙烯表面迁移扩散,有效地提高了聚苯乙烯薄膜的表面极性和亲水性,水的接触角下降了70°,表面自由能增幅达180%,极性分量增加了9倍。采用ATR-FTIR测试技术检测了聚醚硅油中硅油链段在共混物薄膜表面的“靶向”作用,分析了不同接触介质对聚醚硅油改性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介质通过诱导作用促使聚醚硅油产生表面迁移行为,而空气介质中,硅油链段的良好靶向作用引导聚醚硅油分子在聚合物表面充分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角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接触 表面极性 聚醚硅油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乙烯共混物薄膜表面的浓度梯度 被引量:5
9
作者 钱浩 林志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利用变角衰减全反射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ATR-FT-IR)法,分别以峰高和峰面积比为参考基准,分析了聚乙二醇/聚乙烯共混物薄膜的表面浓度梯度变化,认为在薄膜样品的制备过程中,金属模具的界面诱导作用是引起共混物薄膜表面层中产生浓度梯度... 利用变角衰减全反射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ATR-FT-IR)法,分别以峰高和峰面积比为参考基准,分析了聚乙二醇/聚乙烯共混物薄膜的表面浓度梯度变化,认为在薄膜样品的制备过程中,金属模具的界面诱导作用是引起共混物薄膜表面层中产生浓度梯度的主要因素。通过ATR-FT-IR法和水接触角法,分析了聚乙二醇组分的表面富集程度随本体浓度的变化,从聚乙二醇组分相畴尺寸和分散相密度的角度讨论了聚乙二醇组分表面富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 梯度浓度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ATR技术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春艳 李伟凯 李艳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78-82,共5页
通过试验方法验证了FTIR/ATR技术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可行性,试验包括3个方面:检测单纯农药的红外光谱图;检测含农药的蔬菜;确定农药残留的最低检测限。试验结果表明:蔬菜中所含色素对农药的特征吸收基本没有干扰,表明FTIR/... 通过试验方法验证了FTIR/ATR技术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可行性,试验包括3个方面:检测单纯农药的红外光谱图;检测含农药的蔬菜;确定农药残留的最低检测限。试验结果表明:蔬菜中所含色素对农药的特征吸收基本没有干扰,表明FTIR/ATR技术可以对蔬菜上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同时测定敌百虫的最低的检测限为0.2×10-6(体积分数),辛硫磷的最低检测限为0.0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农药残留 有机磷 红外光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 衰减全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