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稳态氧化钨超微粉体的水热合成与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徐英明 霍丽华 +2 位作者 赵辉 高山 赵经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8-542,共5页
0引言由于WO3超微粉体在太阳能吸收、光催化、光致变色、传感器、军事隐形和燃料电池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1~3],近年来有关WO3超细粉体,尤其是焦绿石型和钨青铜相的介稳态氧化钨材料制备引起广泛关注.中低温水热合成法是制备介... 0引言由于WO3超微粉体在太阳能吸收、光催化、光致变色、传感器、军事隐形和燃料电池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1~3],近年来有关WO3超细粉体,尤其是焦绿石型和钨青铜相的介稳态氧化钨材料制备引起广泛关注.中低温水热合成法是制备介稳态氧化物纳米材料的较好方法,但目前文献报道的采用该法制备焦绿石型和钨青铜相氧化钨超微粉体的合成条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可调控的范围比较窄[4~6],这些条件与产物的结构及粒子大小密切相关,而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这说明水热合成焦绿石型氧化钨的影响因素较复杂,而且对氧化钨超微粉体稳定性及光致变色性质研究的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焦绿石 钨青铜 水热合成 超微粒子 光致变色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硅酸/有机胺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和光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铁锐 金明 +5 位作者 冯威 卢然 包春燕 赵英英 李铁津 姚建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979-1981,共3页
A novel inorganic-organic nanocomposite film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UV-Vis, XRD and DTA-TG. IR and UV-Vis spectra show that the Keggin structure of SiW 12O 4- 40 polyanion is preserved in the composite ... A novel inorganic-organic nanocomposite film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UV-Vis, XRD and DTA-TG. IR and UV-Vis spectra show that the Keggin structure of SiW 12O 4- 40 polyanion is preserved in the composite film and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H 4SiW 12O 40 and the organic substrate. The composite film showed a reversible photochromism. Under UV irradiation, the composite film turns blue and charge transfer occurs by oxidation of R-NH + 3 and reduction of SiW 12O 4- 40. When the irradiated samples are placed in air and sheltered from the light, they change back to their original color, and recover again when being exposed to UV l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胺 改性 二氧化硅 制备 光致变色性质 乌硅酸 溶胶-凝胶法 电荷转移 纳米复合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制备氧化铋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2
3
作者 储艳秋 吴波 +2 位作者 吴梁 水青 傅正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87-1791,共5页
通过电位阶跃和循环伏安结合现场电感偶合分光光度计(CCD)测量了脉冲激光沉积的四方结构Bi_2O_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结果表明,在波长为630 nm处出现一个明显的吸收峰,Bi_2O_3薄膜电极的着色时间为30s.吸光度-电位谱图表明,当电位在3.5-0... 通过电位阶跃和循环伏安结合现场电感偶合分光光度计(CCD)测量了脉冲激光沉积的四方结构Bi_2O_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结果表明,在波长为630 nm处出现一个明显的吸收峰,Bi_2O_3薄膜电极的着色时间为30s.吸光度-电位谱图表明,当电位在3.5-0.7 V之间变化时,Bi_2O_3薄膜的颜色可明显地呈现由透明到暗棕色的可逆变化,重复次数可达50次,在630 nm测得的着色效率约为15 cm^2·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氧化铋薄膜 循环伏安 电位阶跃 电致变色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并萘醌酚醛树脂的合成和光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3
4
作者 连慧琴 吴学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通过6 氯 5,12 萘并萘醌(1)与酚醛树脂经亲核取代,一步合成制备具有光致变色性的酚醛树脂(3)。在苯溶液中,光致变色聚合物(3)与光致变色化合物6 {4 [2 (4 羟基苯基)异丙基]苯氧基} 5,12 萘并萘醌(2)有相似的光致变色行为。但是,在聚合...  通过6 氯 5,12 萘并萘醌(1)与酚醛树脂经亲核取代,一步合成制备具有光致变色性的酚醛树脂(3)。在苯溶液中,光致变色聚合物(3)与光致变色化合物6 {4 [2 (4 羟基苯基)异丙基]苯氧基} 5,12 萘并萘醌(2)有相似的光致变色行为。但是,在聚合物(3)中,由于苯基处于聚合物骨架中不易迁移,使聚合物(3)的变色速度较化合物(2)明显减慢,化合物(2)的光异构化速度常数是聚合物(3)的3倍。同时发现溶剂对聚合物(3)的光诱导trans ana异构化反应速度有明显影响,在氯仿中的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在苯中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并萘醌酚醛树脂 合成 光致变色性质 光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三联吡啶钌配合物的电化学聚合及其电致变色性质
5
作者 包晓玉 邱东方 +3 位作者 王宏伟 刘克成 郭应臣 牛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84,共4页
合成了4-[对-(N-正丁基-N-苯基)苯胺基]-2,2′∶6′,2″-三联吡啶钌配合物{[Ru(L)2](PF6)2},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在0.1mol/L Bu4NClO4/CH3CN溶液中制备了导电聚[Ru(L)2]2+膜,并用SEM表征了膜的形貌。交流阻抗谱研究表明,聚合物膜的厚度随... 合成了4-[对-(N-正丁基-N-苯基)苯胺基]-2,2′∶6′,2″-三联吡啶钌配合物{[Ru(L)2](PF6)2},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在0.1mol/L Bu4NClO4/CH3CN溶液中制备了导电聚[Ru(L)2]2+膜,并用SEM表征了膜的形貌。交流阻抗谱研究表明,聚合物膜的厚度随扫描圈数的增加而增大,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表明聚[Ru(L)2]2+膜处于中性态是红色而在完全氧化态则几乎无色。研究了聚合物膜的电致变色性质,表明聚[Ru(L)2]2+膜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电致变色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聚合 循环伏安法 三联吡啶钌配合物 导电聚合物膜 电致变色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高分子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合刚 闫卫东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
综述了6类光致变色高分子(包括聚甲亚胺型、含硫卡巴腙结构型、含偶氮苯型、含含螺结构型、含二芳基乙烯型、苯氧基萘并萘醌型)的研究状况。讨论了光致变色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变色性质、影响聚合物性质的因素,并对光致变色高分子的未来... 综述了6类光致变色高分子(包括聚甲亚胺型、含硫卡巴腙结构型、含偶氮苯型、含含螺结构型、含二芳基乙烯型、苯氧基萘并萘醌型)的研究状况。讨论了光致变色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变色性质、影响聚合物性质的因素,并对光致变色高分子的未来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高分子 光致变色性质 合成 光存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钨酸盐/刚果红电致变色复合膜及器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艳艳 张洁 +4 位作者 冯素洋 祁岳 刘晓庆 于晓洋 曲小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75-1982,共8页
应用Layer-by-Layer自组装技术,采用聚乙烯亚胺(PEI)阳离子将无机电致变色材料[P2W15V3O62]8‒(P2W15V3)阴离子与刚果红(CR)阴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复合,构筑了复合膜[PEI/P2W15V3/PEI/CR]20及对比膜[PEI/P2W15V3]20.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 应用Layer-by-Layer自组装技术,采用聚乙烯亚胺(PEI)阳离子将无机电致变色材料[P2W15V3O62]8‒(P2W15V3)阴离子与刚果红(CR)阴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复合,构筑了复合膜[PEI/P2W15V3/PEI/CR]20及对比膜[PEI/P2W15V3]20.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复合膜的形貌与电致变色性能.对比研究表明,复合膜可实现浅红色-蓝紫色-浅红色的可逆颜色调变,且保持了[P2W15V3O62]8‒阴离子的电致变色性能,光反差22.55%,着色效率122.67 cm2/C.复合膜循环测试400圈后透过率(500 nm)处损耗仅为6.94%,稳定性良好;由复合膜组装的电致变色器件也实现了由浅红色到蓝紫色的颜色变化.本研究可为解决多酸电致变色材料颜色变化单一的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酸 电致变色性质 钒钨酸盐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夹心型混合价锑钼酸盐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宗斐 牟秋水 +3 位作者 王亚平 马鹏涛 王敬平 牛景杨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01-2107,共7页
以(NH4)6Mo7O24·4H2O、Sb2O3和Sb2O5等为原料,利用常规水溶液法合成了一例结构新颖的含有混合价锑的杂多钼酸盐:[(CH3)4N]8Na41H17[(SbⅢ3O3)(SbⅤMo6O24)2]6·162H2O(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 以(NH4)6Mo7O24·4H2O、Sb2O3和Sb2O5等为原料,利用常规水溶液法合成了一例结构新颖的含有混合价锑的杂多钼酸盐:[(CH3)4N]8Na41H17[(SbⅢ3O3)(SbⅤMo6O24)2]6·162H2O(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对化合物1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含有夹心型的多酸阴离子簇[(Sb3O3)(SbMo6O24)2]11-,并进一步通过Na+连接形成二维结构。此外,我们还研究了该化合物的变色性质。当该化合物的粉末被加热或氙灯(300W)照射时,其颜色由淡黄色变为青黄色或棕褐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簇 夹心型 晶体结构 变色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膜电变色特性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杨一民 殷志强 史月艳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1993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在有ITO膜的玻璃片上直流磁控溅射制备Ni-O膜。在电化学系统中,样品上加+0.8V和-1V电位分别得到着色与漂白态。在0.35~2.5μm波长范围内,用分光光度计测量Ni-O膜的着色与漂白态的垂直透射率。
关键词 溅射 薄膜 氧化铟 变色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viologen-based Cd(Ⅱ)coordination polymer:Self-assembly,thermochromism,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10
作者 LI Xiaonan HAN Hui +3 位作者 ZHANG Yihan XIONG Jing GUO Tingting YAN Juanzhi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9-1444,共6页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lvothermal synthesis,the viologen ligand 1,1′-bis(3-carboxyphenyl)-(4,4′-bipyri-dine)dichloride(H_(2)bcbpy·2Cl)and KI are coordinated with the metal cadmium ions.A case of thermochromic...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lvothermal synthesis,the viologen ligand 1,1′-bis(3-carboxyphenyl)-(4,4′-bipyri-dine)dichloride(H_(2)bcbpy·2Cl)and KI are coordinated with the metal cadmium ions.A case of thermochromic coor-dination polymer[Cd(bcbpy)I_(2)]·2H_(2)O(1)was constructed.Complex 1 displays a 1D chain structure and exhibits thermochromic behavior.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stimulation,the complex(ground)slowly changed from green to yellow-green,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the color of complex 1 gradually deepened,and finally became orange-yellow.Therefore,complex 1 was prepared as a thermochromic film.In addition,we also performed electrochemical tests on complex 1,which showed that the complex is a semiconductor material.CCDC:23918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VIOLOGEN THERMOCHROMISM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PMo_(12)O_(40)^(3-)混合溶液对维生素C的紫外-可见/荧光双光谱检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金慧 赵博 +3 位作者 王晓红 乌英嘎 王斌 刘宗瑞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100,共5页
基于稀土Tb^(3+)优异的绿色荧光性质及多酸PMo_(12)O_(40)^(3-)可逆的变色性质设计了Tb^(3+)@PMo_(12)O_(40)^(3-)混合溶液对维生素C定量检测的紫外-可见/荧光探针.将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加入到Tb^(3+)@PMo_(12)O_(40)^(3-)溶液中,在864n... 基于稀土Tb^(3+)优异的绿色荧光性质及多酸PMo_(12)O_(40)^(3-)可逆的变色性质设计了Tb^(3+)@PMo_(12)O_(40)^(3-)混合溶液对维生素C定量检测的紫外-可见/荧光探针.将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加入到Tb^(3+)@PMo_(12)O_(40)^(3-)溶液中,在864nm处的吸光度随维生素C的浓度的增加呈线性降低,在546nm处的荧光强度随维生素C的浓度的增加呈对数降低;分别以864nm处的吸光度、546nm处的荧光强度的对数对维生素C的浓度做图,得到维生素C检测的线性方程,检出限分别为0.041 4,0.036 3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可逆变色性质 稀土发光 维生素C 光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酸/邻菲罗啉钌LBL薄膜的制备及电化学调控荧光开关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斌 王晓红 +3 位作者 刘宗瑞 段莉梅 徐玲 白锁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2-828,共7页
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基于电致变色多酸P_8W_(48)与发光邻菲罗啉钌Ru(phen)的杂化红光薄膜[(PEI/P_8W_(48))_m/PEI/PSS/Ru(phen)/PSS]_(15)[m=1,3,5;PEI=聚乙烯亚胺;PSS=聚(4-苯乙烯磺酸钠)].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薄膜的组成及... 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基于电致变色多酸P_8W_(48)与发光邻菲罗啉钌Ru(phen)的杂化红光薄膜[(PEI/P_8W_(48))_m/PEI/PSS/Ru(phen)/PSS]_(15)[m=1,3,5;PEI=聚乙烯亚胺;PSS=聚(4-苯乙烯磺酸钠)].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薄膜的组成及增长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对薄膜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进行了考察;通过荧光光谱对薄膜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薄膜在外加氧化还原电位下呈现出可逆的电致变色-荧光开关性质;在阶跃电位-0.85 V/0.85 V下循环50次,其电致变色及荧光开关性能没有明显的减弱,体现了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可控自组装 发光薄膜 电致变色性质 荧光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wson型磷钼酸盐对水合肼和过氧化氢的可逆光谱检测
13
作者 包英 陆爽 +4 位作者 王志强 王晓红 许良 王斌 刘宗瑞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5-992,共8页
基于Dawson型磷钼酸盐(NH_(4))_(6)P_(2)Mo_(18)O_(62)(P_(2)Mo_(18))可逆的氧化还原及变色性质,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可实现P_(2)Mo_(18)溶液对水合肼(N_(2)H_(4)·H_(2)O)及过氧化氢(H_(2)O_(2))的可逆检测.在P_(2)Mo_(18)溶液中加... 基于Dawson型磷钼酸盐(NH_(4))_(6)P_(2)Mo_(18)O_(62)(P_(2)Mo_(18))可逆的氧化还原及变色性质,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可实现P_(2)Mo_(18)溶液对水合肼(N_(2)H_(4)·H_(2)O)及过氧化氢(H_(2)O_(2))的可逆检测.在P_(2)Mo_(18)溶液中加入等量N_(2)H_(4)·H_(2)O后,P_(2)Mo_(18)被还原,溶液由浅黄色变为蓝绿色,随着N_(2)H_(4)·H_(2)O浓度的增加,在可见区400~800 nm的吸收峰逐渐增强;在还原态P_(2)Mo_(18)溶液中加入等量H_(2)O_(2)后,还原态P_(2)Mo_(18)重新被氧化,溶液由蓝绿色变为浅黄色,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在可见区的吸收峰逐渐降低.以750 nm处的吸光度对N_(2)H_(4)·H_(2)O和H_(2)O_(2)的浓度做图,获得紫外-可见光谱法对N_(2)H_(4)·H_(2)O和H_(2)O_(2)检测的线性方程、线性检测范围及检出限,并利用紫外-可见动力学法和光谱法对该探针的响应时间、可逆性及抗干扰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N_(2)H_(4)·H_(2)O和H_(2)O_(2)的检出限分别为7.24×10^(-5),2.15×10^(-4)mmol/L;对N_(2)H_(4)·H_(2)O和H_(2)O_(2)检测的响应时间分别为44.8,23.9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水合肼 刺激响应 可逆变色性质 光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