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代诗学中的辨体破体论与文体通变观 被引量:1
1
作者 任竞泽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1-168,共8页
历代诗话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理论的渊薮。虽然元代诗话的文体史料和文体观念不如宋明清那样丰富系统,但是作为中国古代文体批评史上的重要一环,其在“诗话学”和“文体学”上的理论链条意义仍旧不容忽视。在通读元代全部诗话著作的基础上... 历代诗话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理论的渊薮。虽然元代诗话的文体史料和文体观念不如宋明清那样丰富系统,但是作为中国古代文体批评史上的重要一环,其在“诗话学”和“文体学”上的理论链条意义仍旧不容忽视。在通读元代全部诗话著作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相关典籍中的诗学辨体文献,全面辑录元代诗学中的文体史料并系统构建其文体学思想体系,同时与宋代诗学辨体观念进行比较,以见其在宋元文体学及其古代文体批评史上的理论意义和地位影响。元代诗学的文体观念主要包括“文章以体制为先”的辨体论、“以文为诗”与“以诗为词”的破体论、“变而不失其正”的文体通变观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诗话 体制为先 辨体 破体 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变而不失其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体对立角色与破体开拓意义——欧阳修的文体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3
2
作者 任竞泽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49,共8页
欧阳修的文体学思想是其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书法文艺理论亦相通交融。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辨体尊体论。欧阳修在宋人"先体制而后工拙"这一辨体思潮中处于对立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与此矛盾的是,许多批... 欧阳修的文体学思想是其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书法文艺理论亦相通交融。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辨体尊体论。欧阳修在宋人"先体制而后工拙"这一辨体思潮中处于对立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与此矛盾的是,许多批评家认为欧阳修的创作是符合"先见文字体式"这一尊体理论的,显示出合体得体现象;其次,破体变体观。虽然欧阳修在破体论中总的来说是提倡变体多于尊体,但也还是以破中有辨和变中有正的辨体通变观为主要特征,即"变而不失其正"。复次,他引领时代风气的文学革新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文体上的变革创新,具体包括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赋、以文体为四六以及其他文体的变格变体等。此外,还包括"兼备众体和偏长某体""不喜杜诗和诗体特异"以及"风格不同和文如其人"等文体学理论,极为丰富,在宋代文体学乃至中国古代辨体理论批评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文体学 辨体 破体 古文运动 变而不失其正 文备众体 偏长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诗话的辨体观念与文献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任竞泽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106,共14页
明代是六朝之后又一个文体学集大成的时代,尤其以辨体理论批评为代表,这在明代诗话中有集中体现,其丰富的文体史料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堪称明代文体学卓越成就的缩影。明代诗话中的文体学思想包括体制为先的辨体尊体论、“以文为诗”与“... 明代是六朝之后又一个文体学集大成的时代,尤其以辨体理论批评为代表,这在明代诗话中有集中体现,其丰富的文体史料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堪称明代文体学卓越成就的缩影。明代诗话中的文体学思想包括体制为先的辨体尊体论、“以文为诗”与“以诗为词”的破体变体论以及“变而不失其正”的文体通变观等几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其在明代诗学史、明代文体学史及其整个古代文体理论批评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诗话 辨体 破体 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以古入律 变而不失其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