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3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TLAB的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国琴 丁志华 张际先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2年第6期56-60,共5页
广泛应用的直流调速系统采用传统PID控制 ,往往在负载、模型参数大范围变化时 ,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因而以直流调速系统为对象 ,设计了一种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器 ,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 ,并着重分析了对象参... 广泛应用的直流调速系统采用传统PID控制 ,往往在负载、模型参数大范围变化时 ,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因而以直流调速系统为对象 ,设计了一种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器 ,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 ,并着重分析了对象参数变化、负载变化、控制参数选择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数字控制的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系统 ,对对象参数变化及负载变化不敏感 ,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非自衡对象负载变化后 ,系统存在微小的静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系统 结构系统 模型跟踪 控制系统 动态仿真 数字控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姿态全程滑态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系统设计
2
作者 张云鹏 缪栋 曹菲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9期432-434,437,共4页
对导弹姿态控制系统俯仰通道进行建模,将全程滑态变结构控制与模型跟踪理论相结合,设计了导弹姿态全程滑态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系统。通过仿真,说明了此系统不仅有良好的跟踪性能,而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
关键词 全程滑态结构控制 模型参考结构控制 姿态控制系统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系统动态柔性变结构比例微分复合控制研究
3
作者 王晓晶 王小龙 +1 位作者 高汶韬 冯亚铭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针对摩擦干扰等不确定非线性因素对连续旋转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马达系统模型及其摩擦力矩模型。采用改进麻雀搜寻算法进行比例微分控制器参数调优,确定了一种基于摩擦前馈补偿的简化动态柔性变结构比例微分复合控制策略... 针对摩擦干扰等不确定非线性因素对连续旋转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马达系统模型及其摩擦力矩模型。采用改进麻雀搜寻算法进行比例微分控制器参数调优,确定了一种基于摩擦前馈补偿的简化动态柔性变结构比例微分复合控制策略。该控制器提高了超低速和高频响应性能,系统频率响应达到了11 Hz。在工业计算机系统上利用C++Builder编程的可视化界面对实验结果与仿真进行对比,验证了控制效果。尽管实验中的控制性能相较于仿真略有下降,尤其是在高频情况下,但系统仍表现出较好的控制精度。研究结果为连续旋转电液伺服马达的控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 摩擦力矩模型 动态柔性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系统的全程滑态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科 常新杰 周凤歧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3-97,共5页
研究了多变量系统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设计问题,针对同时具有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的多变量系统提出了一种全程滑态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方案,使得误差系统从一开始就处于滑动模态上,改善了跟踪误差的瞬态性能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 研究了多变量系统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设计问题,针对同时具有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的多变量系统提出了一种全程滑态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方案,使得误差系统从一开始就处于滑动模态上,改善了跟踪误差的瞬态性能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滑态 结构控制 模型跟踪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不确定线性组合系统的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慧明 井元伟 张嗣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具有参数摄动、外界干扰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线性组合系统的模型跟踪控制问题·考虑到互联项在组合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参考模型选择的新思路:在选择参考模型时,根据系统所期望的性能指标,充分考虑各子系统间... 研究了具有参数摄动、外界干扰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线性组合系统的模型跟踪控制问题·考虑到互联项在组合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参考模型选择的新思路:在选择参考模型时,根据系统所期望的性能指标,充分考虑各子系统间可能(或应该)具有的相互作用,添加互联项;在假设系统不确定性有界且满足一定匹配条件的前提下,基于Lyapunov方法,给出了系统的一种变结构模型跟踪分散控制律,实现了大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该控制律设计简单,计算量小,易于在线实现·数字仿真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组合系统 模型跟踪 结构 分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转台液压伺服系统自适应模型跟踪模糊变结构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军伟 赵克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0,共3页
提出一种液压伺服系统自适应模型跟踪模糊变结构控制的设计方法, 控制量由等效控制分量和切换控制分量所组成。依据理想的滑模特性确定等效分量, 当被控系统存在参数和外干扰不确定的情况下, 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法所求出的切换分量能使... 提出一种液压伺服系统自适应模型跟踪模糊变结构控制的设计方法, 控制量由等效控制分量和切换控制分量所组成。依据理想的滑模特性确定等效分量, 当被控系统存在参数和外干扰不确定的情况下, 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法所求出的切换分量能使其状态到达滑模面并实现滑模运动, 使系统的跟踪误差大范围渐近收敛。采用模糊控制方法使系统在滑模状态下的颤振得到缓减。仿真表明, 该控制方法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仿真转台 模型跟踪 滑模结构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在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国琴 张传安 范建中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1992年第3期74-81,共8页
本文根据变结构滑模控制的理论,将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用于可控硅直流调速系统。通过单片机实现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暂态性能好、鲁棒性强等优点,且易于设计,便于实现。
关键词 调速系统 跟随模型控制器/结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精密涂布机放卷系统张力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磊 徐莉萍 +1 位作者 李健 何鹏博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3,共7页
张力稳定是涂布工艺的一个基础条件,如何提高放卷系统的张力控制精度是精密涂布机张力控制面临的难点问题。本研究针对精密涂布机放卷系统张力稳定性控制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的放卷系统张力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精密... 张力稳定是涂布工艺的一个基础条件,如何提高放卷系统的张力控制精度是精密涂布机张力控制面临的难点问题。本研究针对精密涂布机放卷系统张力稳定性控制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的放卷系统张力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精密涂布机放卷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放卷系统的参数时变、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张力波动的主要原因;然后,在放卷系统张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放卷张力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利用李雅普诺夫(Lyapunov)定理进行了系统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对所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进行了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控制,本研究所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放卷张力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涂布机 放卷系统 滑模结构 张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方程模型降阶和精细积分算法的瞬变电磁三维快速正演 被引量:1
9
作者 鲁凯亮 岳建华 +2 位作者 周建美 苑俊峰 樊亚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1-503,共13页
模型降阶算法因其高效的计算性能在瞬变电磁三维正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以往研究针对电磁场的解析表达式进行模型降阶,使用一个大范围特征值构成的对角矩阵替代正演系统,需要预先计算Krylov子空间阶数和最优偏移γ。这种方法导致... 模型降阶算法因其高效的计算性能在瞬变电磁三维正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以往研究针对电磁场的解析表达式进行模型降阶,使用一个大范围特征值构成的对角矩阵替代正演系统,需要预先计算Krylov子空间阶数和最优偏移γ。这种方法导致Krylov子空间阶数较大,造成额外的计算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模型降阶算法:首先,使用非结构四面体网格有限单元法对关断电流后的瞬变电磁控制方程进行空间离散;然后,根据控制方程系数矩阵和空间分布的初始场向量构建位移逆Krylov(SAI-Krylov)子空间;最后,将原始控制方程投影到SAI-Krylov子空间,即可得到降阶后的控制方程,通过求解小维度控制方程即可快速计算瞬变电磁响应。该算法无需预先指定Krylov子空间阶数,通过优选偏移γ和残差阈值tol,可以避免Krylov子空间阶数过大造成的额外计算成本。典型地电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数值精度的条件下,文中方法所需的Krylov子空间阶数更小,对于待求解未知量数目为百万级别的瞬变电磁正演问题,能够实现分钟级的快速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控制方程模型降阶 精细积分算法 结构四面体网格 快速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的物伞系统速度跟踪控制
10
作者 陈立锋 石添文 +1 位作者 黄良沛 刘文雯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180,共6页
针对空投易碎易爆物品无速度跟踪及速度波动大的问题,提出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对物伞系统速度进行控制跟踪。以线性离散化物伞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基础,通过迭代法构建速度跟踪预测模型,依据实际需求设... 针对空投易碎易爆物品无速度跟踪及速度波动大的问题,提出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对物伞系统速度进行控制跟踪。以线性离散化物伞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基础,通过迭代法构建速度跟踪预测模型,依据实际需求设计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在自适应MPC控制器内进行优化求解;引入卡尔曼滤波作为状态估计器,让系统具备对自身状态量变化的感知,提供估计状态量给控制器,实现系统整体反馈校正。开展无风条件和有风条件下自适应MPC控制的物伞系统速度跟踪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此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期望速度的良好跟踪;在随机扰动下进行物伞系统速度跟踪控制鲁棒性研究,对比分析了自适应MPC方法和PID控制方法的速度跟踪性能,结果表明,自适应MPC控制的物伞系统速度振荡小于PID控制,其具有较强的抗非线性扰动能力,为实现物伞系统速度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伞系统 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 卡尔曼滤波器 速度跟踪控制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输入约束的非线性积分系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11
作者 董世建 周星星 +1 位作者 牛大鹏 唐加乐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9-1474,共6页
由于难以精确建立具有输入约束的非线性积分系统模型,限制了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实施.针对存在积分环节的非线性系统,通过引入微分滤波器将难以控制的临界不稳定系统转化为等效的非线性稳定系统,并采用基于数据驱动技术的无模型自适应控... 由于难以精确建立具有输入约束的非线性积分系统模型,限制了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实施.针对存在积分环节的非线性系统,通过引入微分滤波器将难以控制的临界不稳定系统转化为等效的非线性稳定系统,并采用基于数据驱动技术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控制.为了解决控制过程中的输入约束问题,将损失函数转化为具有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进行求解以获取最优控制输入.同时,利用跟踪微分器对测量输出信号进行估计以抑制随机测量噪声对控制器参数求解的影响,并对所设计的控制算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模型自适应控制 输入约束 跟踪微分器 微分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通信粗跟踪系统综合建模与多目标互补控制
12
作者 刘之鹤 孙崇尚 +1 位作者 于思源 李智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2-335,共14页
为了抑制摩擦对激光通信粗跟踪系统低速控制性能的影响,同时突破传统控制方法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综合建模与多目标互补控制方法。首先,将正弦扫频和伪随机序列得到的频率响应进行组合处理,得到更加精确的... 为了抑制摩擦对激光通信粗跟踪系统低速控制性能的影响,同时突破传统控制方法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综合建模与多目标互补控制方法。首先,将正弦扫频和伪随机序列得到的频率响应进行组合处理,得到更加精确的频率响应,通过Hankel矩阵辨识得到系统的阶次和参数,并量化分析模型不确定性。其次,建立粗跟踪系统的Stribeck摩擦模型,设计基于摩擦模型的前馈补偿控制,改善低速跟踪的死区问题。最后,在多目标互补控制的框架下,采用混合灵敏度控制设计了粗跟踪系统控制器,有效解决系统性能与鲁棒性之间的矛盾,并与PID、干扰观测器和自抗扰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PID、干扰观测器和自抗扰控制,多目标互补控制在进行0.5 Hz正弦输入信号跟踪时的最大误差分别减少25.5%、18.9%、12.3%,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14.8%、13.3%、14.2%,且在10~100 rad/s的工作带宽内具有更强的抗扰能力。结果表明,提出的综合建模方法可有效提升粗跟踪系统的建模精度,多目标互补控制方法可同时兼顾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粗跟踪系统 综合建模 Stribeck摩擦模型 混合灵敏度控制 多目标互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激光通信系统复合轴控制模型与建链影响
13
作者 杨清龙 张宸博 +1 位作者 李殷乔 朱逸萧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1-290,共10页
星间激光通信依赖稳定的跟踪性能,需要建立全面且有效的数字化捕跟系统模型,辅助指导系统设计,研制高精度粗精复合轴系统。传统数字模型较为简化,涉及误差源单一且不精确,难以准确描述实际激光链路跟踪场景。为解决该问题,通过系统理论... 星间激光通信依赖稳定的跟踪性能,需要建立全面且有效的数字化捕跟系统模型,辅助指导系统设计,研制高精度粗精复合轴系统。传统数字模型较为简化,涉及误差源单一且不精确,难以准确描述实际激光链路跟踪场景。为解决该问题,通过系统理论模型研究、结合真实产品物理特性,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复合轴跟踪模型,进行复合跟踪过程中误差源分析。该模型综合考虑链路跟踪过程中微振动、探测器噪声、摩擦力矩、编码器误差和齿轮传动误差等误差,考虑真实场景下误差被准确引入数字模型的环节。通过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开展特性分析梳理各误差源的主次关系。针对建链的特殊场景分析跟踪精度恶化和断链的原因,提出解决策略,有助于指导各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文中模型可为星载激光通信载荷控制系统设计、研制和测试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间光通信 复合轴控制模型 数字化捕跟系统误差源 跟踪精度 星体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不确定和噪声互相关下的分布式容积平滑变结构融合算法
14
作者 焦玉召 牛健雄 +4 位作者 赵红梅 娄泰山 赵良玉 丁国强 孔汉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99-2009,共11页
针对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噪声互相关下的多传感器非线性系统状态估计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一种新的模型不确定和噪声互相关下的容积平滑变结构滤波算法.其次,针对多传感器系统,推导了噪声互相关下,任意局部估计器之间互协方差的通用计算框架,... 针对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噪声互相关下的多传感器非线性系统状态估计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一种新的模型不确定和噪声互相关下的容积平滑变结构滤波算法.其次,针对多传感器系统,推导了噪声互相关下,任意局部估计器之间互协方差的通用计算框架,并利用容积规则计算互协方差中的非线性积分.然后,针对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噪声互相关下的多传感器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基于矩阵加权的分布式容积平滑变结构融合算法.最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克服模型不确定和互相关噪声的影响,具有更高的状态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结构滤波 模型参数不确定 互相关噪声 分布式融合 系统辨识与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的挖掘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15
作者 周恭喜 李仕江 +1 位作者 侯亮 卜祥建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51-1863,共13页
在挖掘机作业过程中,由于复杂的工作环境、液压系统强非线性的特性以及外部负载的波动,会导致挖掘机轨迹跟踪精度变差且系统变得不稳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RLS)的自适应模型预测轨迹跟踪控制方法(RLS-MPC)。首... 在挖掘机作业过程中,由于复杂的工作环境、液压系统强非线性的特性以及外部负载的波动,会导致挖掘机轨迹跟踪精度变差且系统变得不稳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RLS)的自适应模型预测轨迹跟踪控制方法(RLS-MPC)。首先,建立了挖掘机的运动学模型和液压系统数学模型;然后,将构建的系统数学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方程的形式,设计了模型预测控制器(MPC)和RLS自适应模块,使用RLS在线估计了系统参数,实时更新了MPC预测模型;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构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在有、无干扰工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搭建了实车实验平台,开展了场地试验,测试了空载实验和挖掘实验下的挖掘机轨迹跟踪性能。研究结果表明:RLS-MPC实验收敛速度比PID和MPC提高了6.5%与5.6%;实验稳态误差达到了0.0001 m;在面对负载突变时,整个作业过程的误差都维持在厘米级,且遭受冲击后恢复时间最短。这充分证明了RLS-MPC能够显著提升其响应速度、轨迹跟踪精度以及抗干扰能力,在面对外部干扰和系统不确定性时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自适应控制 液压系统数学模型 递推最小二乘法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农机路径跟踪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龙腾 迟瑞娟 +4 位作者 李青君 黄修炼 熊泽鑫 马悦琦 朱晓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4,共6页
为提高农机路径跟踪时的精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路径跟踪控制算法,并运用滑模变结构算法设计了自动驾驶控制器,通过简化农机车辆模型与线性化二自由度模型,求解出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控制规律。通过在Simulink与CarSim中建立... 为提高农机路径跟踪时的精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路径跟踪控制算法,并运用滑模变结构算法设计了自动驾驶控制器,通过简化农机车辆模型与线性化二自由度模型,求解出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控制规律。通过在Simulink与CarSim中建立联合仿真模型验证控制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滑模变结构的农机路径跟踪控制算法的车辆作业转弯时横向偏差可控制在0.45m之内,实际行走路径与预设路径基本吻合,较加入预瞄模块的PID控制算法控制精度得到提高,满足自动驾驶农机路径跟踪精度及实时性的需求,可为农机路径跟踪控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农机 路径跟踪 滑模结构控制 SIMULINK CAR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变效应的柔性系统半主动控制研究
17
作者 李煜 赵倩 +2 位作者 杨小龙 袁静 蒋会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5,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固液双相本构模型,以准确描述磁流变阻尼柔性系统的动力响应并指导相应的控制策略设计。首先,根据弹塑性假设推导磁流变液处于不同相态时的力学模型以及相变判别条件。然后,通过正弦激励实验验证固液双相本... 提出一种新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固液双相本构模型,以准确描述磁流变阻尼柔性系统的动力响应并指导相应的控制策略设计。首先,根据弹塑性假设推导磁流变液处于不同相态时的力学模型以及相变判别条件。然后,通过正弦激励实验验证固液双相本构模型描述磁流变阻尼器力学行为的准确性。最后,基于所提出的模型对磁流变阻尼柔性系统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并提出一种抗固化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理论建模方法可以准确描述磁流变液的相变效应对磁流变阻尼柔性系统振动抑制效率的影响。相较于固定电流控制与单点反馈控制,抗固化控制分别使磁流变阻尼柔性系统的振动抑制效率提高24.3%和16.1%。该研究可为磁流变阻尼器在柔性系统中的应用和控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磁流阻尼器 固液双相本构模型 柔性系统 半主动控制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通信系统精跟踪单元变结构控制技术 被引量:20
18
作者 宋延嵩 佟首峰 +1 位作者 姜会林 宋鸿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4-938,共5页
APT(Acquisition Pointing Tracking)复合轴子系统是机载激光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机载激光通信的前提和保证,其中,精跟踪单元对粗跟踪残差进一步抑制,决定着整个复合轴的跟踪精度,是APT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对精跟踪伺服单元结... APT(Acquisition Pointing Tracking)复合轴子系统是机载激光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机载激光通信的前提和保证,其中,精跟踪单元对粗跟踪残差进一步抑制,决定着整个复合轴的跟踪精度,是APT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对精跟踪伺服单元结构的分析及复合轴APT系统对精跟踪单元的要求,设计了精跟踪的控制函数模型。根据不同飞行平台振动环境的特点,实现了变结构的精跟踪智能控制,使精跟踪的控制精度达到最优,并进行了MATLAB仿真验证。最后,经过APT复合轴的室内实验系统测试得出:在几种典型的机载平台环境下,最终的跟踪精度都保持在3μra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通信 复合轴控制 跟踪 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辨识 被引量:44
19
作者 王庆龙 张崇巍 张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70-74,共5页
针对变结构控制在参数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满足“匹配条件”即变化有界时,具有抗外部干扰和内部参数摄动的鲁棒性,但实际中要确定不确定性参数变化的上下界有一定难度的特点。文中基于变结构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理论,提出一种新颖的变结构模... 针对变结构控制在参数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满足“匹配条件”即变化有界时,具有抗外部干扰和内部参数摄动的鲁棒性,但实际中要确定不确定性参数变化的上下界有一定难度的特点。文中基于变结构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理论,提出一种新颖的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VS-MRAS)观测器,用于交流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转速辨识。该法将变结构和MRAS进行有机的整合,利用MRAS对系统参数变化的适应能力实时估算不确定因素变化的边界,以改善磁链观测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转速辨识的精度。利用仿真方法,对比分析了带速度检测装置的矢量控制系统、基于MRAS转速辨识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和基于VS-MRAS转速辨识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3种情况下转速和磁链响应的动静态性能。证实该方法提高了转子磁链观测的准确度,改善了转速估计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机 无速度传感器 矢量控制 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 结构 模型参考自适应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结构PI控制器的设计及其在光电跟踪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熊皑 范永坤 吴钦章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55-1861,共7页
为了给光电跟踪系统提供高性能的伺服控制,基于传统的PI控制器原理,结合变结构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变结构PI控制器(VSPI)。介绍了该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并讨论了设计参数的选择。基于某型号光电跟踪系统,分别对采用了VSPI、抗积分饱和PI控制... 为了给光电跟踪系统提供高性能的伺服控制,基于传统的PI控制器原理,结合变结构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变结构PI控制器(VSPI)。介绍了该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并讨论了设计参数的选择。基于某型号光电跟踪系统,分别对采用了VSPI、抗积分饱和PI控制器(AWPI)和积分分离PI控制器(ISPI)作为位置回路控制器的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了VSPI的光电跟踪系统基本无超调,上升时间为0.378s,稳定时间为0.488s,跟踪精度为1.26″。该系统结构简单,能实现嵌入式实时控制;与其他两种控制器相比综合性能更好,完全满足光电跟踪系统精度高、响应快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踪系统 结构 PI控制 抗积分饱和 积分分离 伺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