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变倍比制冷型长波红外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晗 夏丽昆 +6 位作者 刘炼 刘云 刘炫 刘愚 张润琦 周春芬 杨开宇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8,共10页
长波红外变焦光学系统相对于中波红外变焦光学系统存在可用材料少、系统高低温环境无热化难度大等难题。本文采用机械补偿变焦技术实现光学多视场变焦,利用主动补偿的消热差技术使系统在−40°C~+65°C温度范围内能够清晰成像,... 长波红外变焦光学系统相对于中波红外变焦光学系统存在可用材料少、系统高低温环境无热化难度大等难题。本文采用机械补偿变焦技术实现光学多视场变焦,利用主动补偿的消热差技术使系统在−40°C~+65°C温度范围内能够清晰成像,实现四片透镜架构的制冷型长波红外四视场光学系统设计。该光学系统四视场焦距分别为25 mm、109 mm、275 mm、400 mm,变倍比为15,光学系统包络尺寸为268 mm(长)×200 mm(宽),光学零件总质量为618 g。该光学系统具有质量轻、性能高、成本低等SWaP-C特征,在辅助导航、搜索、跟踪等安防领域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型长波红外 变焦光学系统 机械补偿 无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光阑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2
作者 唐晗 周春芬 +9 位作者 冯建伟 张巍 普龙 曹凌 马文怡谷 王宏波 毕宇波 蒋旭科 张麟 李虹明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1-500,共10页
非制冷长波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由于相对孔径大导致小型化和无热化设计困难,本文采用可变光阑约束物镜尺寸压缩系统总长,实现长波640×512非制冷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轻小型化设计。通过材料合理配置及主动补偿实现5片透镜的8.5×连续... 非制冷长波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由于相对孔径大导致小型化和无热化设计困难,本文采用可变光阑约束物镜尺寸压缩系统总长,实现长波640×512非制冷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轻小型化设计。通过材料合理配置及主动补偿实现5片透镜的8.5×连续变焦光学系统消热设计。该系统F#恒定1.2、工作波段为8~12μm、视场变焦范围为30°×24°~3.5°×2.8°、系统总长187.5 mm,该连续变焦光学系统重量轻、总长短、透过率高、在-40℃~+60℃温度范围全视场成像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长波 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光阑 消热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电润湿三液体透镜的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瑞 马建权 +2 位作者 党智勇 孔梅梅 梁忠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8-206,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三液体透镜与传统固定透镜组合的三组元结构变焦光学系统.在一、三组元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动中间三液体透镜组改变系统焦距,并通过三液体透镜的自变焦特性,确保系统在变焦的同时保持像面位置不变.采... 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三液体透镜与传统固定透镜组合的三组元结构变焦光学系统.在一、三组元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动中间三液体透镜组改变系统焦距,并通过三液体透镜的自变焦特性,确保系统在变焦的同时保持像面位置不变.采用光焦度高斯括号法求解系统的初始结构参量,利用Zemax光学软件进行系统设计与优化,最后对系统的成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总长22mm,可实现2.7~20.3mm范围内的连续变焦,系统变倍比接近8,在空间频率180lp/mm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大于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焦光学系统 介电润湿效应 三液体透镜 像质评价 ZE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侦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海宇 马军 +1 位作者 张鸿佳 王文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246,共5页
为了满足刑侦过程中紫外光学系统远距离搜索、近距离拍照的需求,采用二元衍射元件和非球面元件,设计了一种日盲紫外机械补偿变焦光学系统,其中焦距为40mm^80mm,F数为4,工作波段为0.24μm^0.28μm。选用S8844-0909型2.54cm紫外CCD,像元... 为了满足刑侦过程中紫外光学系统远距离搜索、近距离拍照的需求,采用二元衍射元件和非球面元件,设计了一种日盲紫外机械补偿变焦光学系统,其中焦距为40mm^80mm,F数为4,工作波段为0.24μm^0.28μm。选用S8844-0909型2.54cm紫外CCD,像元尺寸为24μm×24μm,对应视场角为6°~12°。系统由7块透镜组成,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结果表明,在整个变焦范围内,后截距10mm处,截止空间频率21cycles/mm时,各视场的光学调制传递函数均在0.7以上,接近衍射受限曲线,畸变小于5%,像质优良,像面稳定。该设计能满足光学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日盲紫外变焦光学系统 二元光学 非球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孔径红外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坤 李升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89-2893,共5页
为了解决红外变焦系统短焦部分冷反射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孔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双孔径红外变焦光学系统。系统工作波段为中波3.7-4.8μm,焦距为30/150/300 mm,10×变倍比,具有100%冷光阑效率。对双孔径系统的短焦部分... 为了解决红外变焦系统短焦部分冷反射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孔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双孔径红外变焦光学系统。系统工作波段为中波3.7-4.8μm,焦距为30/150/300 mm,10×变倍比,具有100%冷光阑效率。对双孔径系统的短焦部分和单孔径系统短焦部分的冷反射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双孔径系统的冷反射得到有效控制。双孔径红外变焦光学系统具有像质好、变倍比大、短焦冷反射小、结构紧凑的特点,可使大变倍比的红外变焦光学系统在红外成像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变焦光学系统 光学设计 双孔径 冷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焦距大口径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4
6
作者 胡际先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69-572,577,共5页
根据某探测设备可见光通道光学系统的特点和技术指标要求,详细介绍长焦距大口径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结构形式选择、初始结构参数计算及像差平衡的方法,给出运用该方法设计的采用正组机械补偿形式的长焦距大口径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结果... 根据某探测设备可见光通道光学系统的特点和技术指标要求,详细介绍长焦距大口径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结构形式选择、初始结构参数计算及像差平衡的方法,给出运用该方法设计的采用正组机械补偿形式的长焦距大口径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结果。对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进行了像质检测、实景成像及环境试验考核,其结果表明:该光学系统能满足某探测设备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初始结构参数 光学设计 像差平衡 像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欣婷 亢磊 吴倩倩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6-469,共4页
设计了一套焦距f~′=8mm^2 400mm的超高倍变焦光学系统,对可见光波段成像。采用多组元全动型变焦结构,在实现高变倍比的前提下不增加系统尺寸;在普通衍射透镜的基础上,分析了谐衍射元件的成像特性及色散,减小长焦距所引入的色差和二级光... 设计了一套焦距f~′=8mm^2 400mm的超高倍变焦光学系统,对可见光波段成像。采用多组元全动型变焦结构,在实现高变倍比的前提下不增加系统尺寸;在普通衍射透镜的基础上,分析了谐衍射元件的成像特性及色散,减小长焦距所引入的色差和二级光谱;给出了新型非球面方程及特性,解决了普通非球面方程项数选取复杂的问题。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引入4个谐衍射面和4个新型非球面。设计结果表明,在奈奎斯特频率50lp/mm时,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均在0.5以上,成像质量较好,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焦光学系统 超高倍比 谐衍射 新型非球面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第二主点变焦光学系统
8
作者 苏永道 宋世学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9,共4页
根据透镜组基点性质和透镜组可变焦原理 ,设计定第二主点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用于视力矫正 ,在变焦过程中 ,“眼镜片光心”相对于眼睛的位置保持不变 ,是一种新型的光学变焦系统。用它可对近视、远视、散光等非正视眼进行快捷、准确的... 根据透镜组基点性质和透镜组可变焦原理 ,设计定第二主点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用于视力矫正 ,在变焦过程中 ,“眼镜片光心”相对于眼睛的位置保持不变 ,是一种新型的光学变焦系统。用它可对近视、远视、散光等非正视眼进行快捷、准确的验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第二主点 非正视眼 验光 变焦光学系统 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倍轻小型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坤 曲正 +2 位作者 钟兴 李京宸 张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63-1271,共9页
针对机械补偿式变焦光学系统难以同时实现大变倍比和轻小型设计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高倍率轻小型机械补偿式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为了降低高倍率变焦光学系统色差和球差的校正难度,对机械补偿式变焦光学系统的光焦度分配原理进行了理... 针对机械补偿式变焦光学系统难以同时实现大变倍比和轻小型设计的难题,提出了一种高倍率轻小型机械补偿式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为了降低高倍率变焦光学系统色差和球差的校正难度,对机械补偿式变焦光学系统的光焦度分配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提出采用平滑换根的“+,-,+,+”光焦度分配方式结合固定光阑口径变F数的方法,来实现大变倍比轻小型设计,并通过参数设定和光学设计软件联合解算的方法,快速有效地解算出较佳的初始结构参数。最后,使用全球面透镜设计了一款大变倍比轻小型的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的最大口径为67 mm,全长为190 mm。该变焦系统具有成像质量好、变焦曲线无拐点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变焦光学系统 倍比 光焦度分配 轻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深延拓的透雾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贵鹏 陶钢 +1 位作者 庞春桥 王小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39-1548,共10页
针对目前雾霾天气搜寻-跟踪的成像需求,同时出于降低光学系统加工装调难度、减弱热效应对像质影响的考虑,设计了一款加入波前编码技术的大焦深、大靶面、连续变焦、近红外光学系统。利用光学设计软件,通过在系统孔径光阑处放置立方位相... 针对目前雾霾天气搜寻-跟踪的成像需求,同时出于降低光学系统加工装调难度、减弱热效应对像质影响的考虑,设计了一款加入波前编码技术的大焦深、大靶面、连续变焦、近红外光学系统。利用光学设计软件,通过在系统孔径光阑处放置立方位相编码板并优化位相板参数,获得系统变焦范围内任意焦距处的最大拓展焦深,分析了不同焦距处系统的焦深延拓倍率。该系统工作波段为1.20~1.67μm,具有良好的透雾性能,焦距为18~90 mm,探测器靶面为全画幅,搜索视场较大,有利于发现目标;在不同变焦位置,短焦端焦深最大为传统系统的6.43倍,长焦端焦深最大为传统系统的3.21倍,大大改善连续变焦系统对像面定位精度的敏感性,从而使该系统不仅具有优良像质,也使设计、加工、装调要求更加宽松,并有利于消除热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焦光学系统 透雾霾 波前编码 焦深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大变倍比宽波段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美钦 潘海俊 刘斌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2,共7页
为了实现对远处目标的瞄准、识别与跟踪,光电跟踪系统往往需要其光学系统可连续变焦,并且具有大变倍比、宽波段、光轴一致性高等特性。详细阐述了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的基本构造形式、初始结构参数估算等,并在确定了相关技术参数的基础上,... 为了实现对远处目标的瞄准、识别与跟踪,光电跟踪系统往往需要其光学系统可连续变焦,并且具有大变倍比、宽波段、光轴一致性高等特性。详细阐述了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的基本构造形式、初始结构参数估算等,并在确定了相关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变倍比为40^(×)的宽波段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的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全部使用球面镜,易于加工,成像质量较好,各视场MTF值在150 lp/mm处均大于0.2,并且凸轮曲线平滑,无拐点,杂散光控制较好,对系统影响很小。最后通过外景试验测试,该系统光轴一致性小于0.1 mrad,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可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为光电跟踪系统的工程化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比 宽波段 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凸轮曲线 光轴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牙科诊断的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12
作者 邓宏 谢洪波 庄小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21期5521-5525,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牙科诊断的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系统由两套变焦范围不同的镜头组组成,通过一个半透半反镜组合成共轴系统,分别用于一般观察和细节诊断。两套镜头的组合使用,能得到放大率连续变化的医用图像信息。自动调焦系统的引入,大... 介绍了一种用于牙科诊断的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系统由两套变焦范围不同的镜头组组成,通过一个半透半反镜组合成共轴系统,分别用于一般观察和细节诊断。两套镜头的组合使用,能得到放大率连续变化的医用图像信息。自动调焦系统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物深,能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设计结果能达到50 mm以上景深要求,空间分辨率为30线对(lp)mm时,MTF值均高于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焦光学系统 放大率 半透半反镜 共轴系统 自动调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 mm~300 mm宽光谱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羽婷 林志强 王敏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1-499,共9页
变焦光学系统不仅适用于照相、监控以及显微等日常生活中,还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国防建设等领域。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对其性能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该文设计了一款15 mm~300 mm的宽光谱四组元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采用正组补... 变焦光学系统不仅适用于照相、监控以及显微等日常生活中,还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国防建设等领域。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对其性能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该文设计了一款15 mm~300 mm的宽光谱四组元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采用正组补偿结构实现了20×的光学变焦,工作在450 nm~900 nm光谱范围,工作温度范围为-40℃~60℃;采用了18片球面玻璃镜片,总长160 mm,最大口径66 mm,长焦F数优于5,系统结构紧凑,满足小型化要求。系统在可见光波段,中心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0.4@145 lp/mm,全视场MTF>0.2@145 lp/mm;在近红外波段,中心视场MTF>0.45@60 lp/mm,全视场MTF>0.2@60 lp/mm。从设计结果可以看出,该设计满足高性能指标要求,对于宽光谱、大变倍比、小型化的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焦光学系统 宽光谱 倍比 小型化 光学无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低成本非制冷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晗 郑万祥 +6 位作者 曾兴容 杨丹 周春芬 曹凌 徐曼 李洪兵 杨开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192,共11页
随着红外技术的快速发展,SWaP-C(尺寸小、质量轻、功耗低、成本低)概念已深入红外热像仪整机设计全过程。在非制冷连续变焦红外热像仪设计中,相对已模块化的非制冷探测器与成像电路、光学系统影响整机包络尺寸、产品质量及价格成本,因... 随着红外技术的快速发展,SWaP-C(尺寸小、质量轻、功耗低、成本低)概念已深入红外热像仪整机设计全过程。在非制冷连续变焦红外热像仪设计中,相对已模块化的非制冷探测器与成像电路、光学系统影响整机包络尺寸、产品质量及价格成本,因此设计一款总长短、质量轻、成本低、性能高的非制冷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非制冷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因相对孔径大、光学材料种类少等因素存在系统小型化和无热化设计难题,通过采用变F#设计方法约束物镜尺寸;利用三组联动变焦技术平衡像差、压缩系统总长;通过主动补偿的消热差技术使得系统在-40~+60℃温度范围成像质量良好,实现四片透镜构成的非制冷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该系统工作波段为8~12μm,焦距变化范围为20.7~126 mm,对应F#为1.05~1.2,视场变化范围为21°×16.8°~3.5°×2.8°,变倍比为6.0×,最大物镜直径116 mm,光学系统总长180 mm,光学零件总质量418 g。该光学系统具有轻小型、高性能、低成本等SWaP-C特征,将在无人装备平台及手持热像仪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长波红外 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F#设计 三组联动 无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视场6倍变焦红外热成像光学系统 被引量:28
15
作者 孟剑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2,共4页
介绍了一种先进的两档6倍变焦红外热成像光学系统,列出了系统主要的技术指标和要求,叙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应用非球面光学和衍射光学设计技术,仅用6个光学零件实现了通过平行移动光学镜组获得大变倍比、高像质中波红外成像... 介绍了一种先进的两档6倍变焦红外热成像光学系统,列出了系统主要的技术指标和要求,叙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应用非球面光学和衍射光学设计技术,仅用6个光学零件实现了通过平行移动光学镜组获得大变倍比、高像质中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焦光学系统 衍射光学 红外成像 光电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和变焦距光学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国彬 于涛 +1 位作者 张广翔 刘永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4-581,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电润湿效应和静电力共同作用的可调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非球面液体透镜进行仿真研究,四圆环电极产生的静电力可以灵活地调整液体透镜的面型。利用该液体透镜设计了变焦光学系统,采用Ze...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电润湿效应和静电力共同作用的可调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非球面液体透镜进行仿真研究,四圆环电极产生的静电力可以灵活地调整液体透镜的面型。利用该液体透镜设计了变焦光学系统,采用Zemax软件获得优化校正像差的非球面方程。作为可调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的目标面型,调整电润湿电极和四圆环电极上的电压,仿真得到的非球面与目标非球面间的光程均方根误差小于λ14,满足Marechal判据。在26~30 mm焦距范围内,与环形电极电压为0 V的液体透镜系统相比,环形电极施加调节电压的可调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变焦距系统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 电润湿 静电力 变焦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光学的红外成像光谱仪离轴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新军 王肇圻 +1 位作者 孙强 母国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3-576,共4页
对Lyons采用二元光学元件的红外成像光谱仪的设计理论进行了分析,为消除其二元光学元件作为透射式成像元件导致的焦距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缺陷 提出将离轴三反射镜系统与具有二元光学透镜的变焦距系统相结合的新技术方案,并从军事目标... 对Lyons采用二元光学元件的红外成像光谱仪的设计理论进行了分析,为消除其二元光学元件作为透射式成像元件导致的焦距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缺陷 提出将离轴三反射镜系统与具有二元光学透镜的变焦距系统相结合的新技术方案,并从军事目标的红外热探测的基本要求出发,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例 设计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设计精巧、结构简单、光能接收率高、消像差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谱仪 二元光学 变焦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焦彩色CCD成像系统的激光干扰实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汤伟 王锐 +1 位作者 王挺峰 郭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58,共6页
开展了变焦彩色CCD成像系统的激光外场干扰实验,测得了半导体激光(750 nm)对变焦距(17~187 mm)彩色CCD相机的干扰效果;同时利用典型的激光干扰CCD模型,完成了对实验结果的验证与理论分析。理论与实验结果表明:750 nm激光对彩色CCD成像... 开展了变焦彩色CCD成像系统的激光外场干扰实验,测得了半导体激光(750 nm)对变焦距(17~187 mm)彩色CCD相机的干扰效果;同时利用典型的激光干扰CCD模型,完成了对实验结果的验证与理论分析。理论与实验结果表明:750 nm激光对彩色CCD成像系统的干扰效果明显,CCD靶面出现了明显的光饱和和串扰现象;在激光辐照条件相同情况下,光学系统焦距f越大,被光阑截断的激光就越少,到靶的激光功率密度就越高,CCD靶面的光饱和面积就越大;光学系统焦距f为17 mm时,CCD靶面的光饱和面积为0.33 mm×0.29 mm,而当光学系统焦距f增大至120 mm时,CCD靶面的光饱和面积为1.8 mm×1.2 mm。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将对CCD器件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扰 变焦光学系统 半导体激光器 光饱和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中非球面变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美萱 王丽 董连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8,共7页
设计了一种非球面变焦光学系统,解决了NA 1.35浸没式光刻照明技术中内外相干因子调节、能量利用率不足、模块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所设计的非球面变焦系统包括三个镜组、光阑面和像面.系统入瞳直径42mm,视场角1.89°,实现焦距范围700mm... 设计了一种非球面变焦光学系统,解决了NA 1.35浸没式光刻照明技术中内外相干因子调节、能量利用率不足、模块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所设计的非球面变焦系统包括三个镜组、光阑面和像面.系统入瞳直径42mm,视场角1.89°,实现焦距范围700mm^1 830mm,变倍比2.61,共使用七片透镜,并在三个凹面表面采用了非球面设计.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成像质量优良,点列图均方根直径均小于40μm,畸变均小于0.5%,设计结果满足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变焦光学系统 非球面 浸没式光刻 照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视场折/衍混合中波红外变焦系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45-2748,共4页
传统的红外变焦系统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因此限制了红外变焦系统的应用范围。通过将二元光学元件引入红外变焦系统中达到了简化系统结构的目的,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例及衍射元件进行公差分析。系统采用透镜4片构成,有效焦距为92 mm,F数为... 传统的红外变焦系统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因此限制了红外变焦系统的应用范围。通过将二元光学元件引入红外变焦系统中达到了简化系统结构的目的,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例及衍射元件进行公差分析。系统采用透镜4片构成,有效焦距为92 mm,F数为1时与有效焦距276 mm,F数为2时,在17 lp/mm的传递函数值均接近衍射极限。设计结果表明,在传统折射系统中引入二元光学元件,可简化系统、改善相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变焦光学系统 衍混合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