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利巴韦林的变温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武改红 赵希景 +2 位作者 徐庆阳 刘淑云 陈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19,共3页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stilis)TM903为供试菌株,考察了不同的培养温度(34~40℃)对利巴韦林摇瓶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38℃条件下菌体生长最好,利巴韦林产量最高,可达4.12g/L。基于上述结果,研究了3种变温控制模式条件下利巴韦林...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stilis)TM903为供试菌株,考察了不同的培养温度(34~40℃)对利巴韦林摇瓶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38℃条件下菌体生长最好,利巴韦林产量最高,可达4.12g/L。基于上述结果,研究了3种变温控制模式条件下利巴韦林摇瓶发酵过程。得出如下结论:0~24 h发酵温度为38℃,24 h后每6 h提高2℃,并采用这种温度控制方式进行5L自控发酵罐试验,60h后可积累利巴韦林5.86 g/L,比同类研究的产量(4.69 g/L)提高了24.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 变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苏氨酸发酵变温控制及酵母抽提物流加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金 邢晨光 +2 位作者 徐庆阳 刘淑云 陈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272-274,共3页
考察了5 L自控发酵罐变温控制和酵母抽提物流加工艺对L-苏氨酸补料分批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前12 h温度为37℃,12 h后温度升高至39℃,可同时获得最大细胞生物量和L-苏氨酸产量;在此基础上,发酵后期连续流加2.0 g/L酵母抽提... 考察了5 L自控发酵罐变温控制和酵母抽提物流加工艺对L-苏氨酸补料分批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前12 h温度为37℃,12 h后温度升高至39℃,可同时获得最大细胞生物量和L-苏氨酸产量;在此基础上,发酵后期连续流加2.0 g/L酵母抽提物可有效地降低副产氨基酸的生成,稳定L-苏氨酸发酵产酸水平,最高产酸质量浓度达105.8 g/L,糖酸转化率达到4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苏氨酸 变温控制 流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的小环境变温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浩 娄承芝 《电子测量技术》 2007年第6期160-162,203,共4页
利用PC实现面向小环境的变温控制,控制被控小室的温度按照使用者要求的温度变化规律变化或者实现恒温控制,以上两种控制过程都能很好地达到±0.05℃的控制精度。系统下位机采用以MCS51为中心的单片机系统,外围扩展了RAM存储、数据... 利用PC实现面向小环境的变温控制,控制被控小室的温度按照使用者要求的温度变化规律变化或者实现恒温控制,以上两种控制过程都能很好地达到±0.05℃的控制精度。系统下位机采用以MCS51为中心的单片机系统,外围扩展了RAM存储、数据采集、冷热源设备驱动电路等,同时利用RS485总线来发送与接收数据;上位机通过VB程序实现控制算法,完成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处理,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同时PC(上位机)的RS232串口连接RS485与RS232的转换器后也可利用RS485总线接收和发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控制 串行通信 VB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变温控制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许道军 解文婷 文舸 《中国猪业》 2015年第6期60-62,共3页
猪场变温控制技术是对猪舍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温度控制值的一种新型猪舍温度控制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传统的恒温控制技术的缺陷、变温控制技术的技术原理和优势,并对猪场变温控制技术的具体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 猪场 温度控制 变温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维酸发酵过程变温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校适 冯涛 +4 位作者 王永红 黎亮 张嗣良 刘新山 曹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67-470,共4页
本文在50L自动控制发酵罐上进行了克拉维酸发酵过程温度控制优化试验。分别将发酵过程全程温度控制在24℃、26℃、28℃下进行发酵时,通过对发酵各阶段的重要参数的对比分析,发现温度对棒状链霉菌的生长和代谢有重要影响,降低对数生长期... 本文在50L自动控制发酵罐上进行了克拉维酸发酵过程温度控制优化试验。分别将发酵过程全程温度控制在24℃、26℃、28℃下进行发酵时,通过对发酵各阶段的重要参数的对比分析,发现温度对棒状链霉菌的生长和代谢有重要影响,降低对数生长期发酵温度可明显缓解前期供氧不足的矛盾。进而通过对发酵过程的变温控制,使克拉维酸的产量由原来3950mg/L提高到4500mg/L,增产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维酸 发酵 变温控制 溶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即时消纳可再生能源的建模和变温控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介北 杨顺坡 +1 位作者 俞露杰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3-22,共10页
随着数据中心的广泛部署,解决其高能耗问题正成为一大技术挑战。为降低数据中心用能成本和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数据中心供电正成为关注热点。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数据中心对其消纳率低下。在考虑可再生... 随着数据中心的广泛部署,解决其高能耗问题正成为一大技术挑战。为降低数据中心用能成本和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数据中心供电正成为关注热点。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数据中心对其消纳率低下。在考虑可再生能源随机波动特征和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负荷可控特征的前提下,提出一种面向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即时消纳可再生能源的变温控制策略。通过数据中心制冷功耗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即时匹配,使制冷量随可再生能源出力而变化,发挥数据中心机房热惯性对温度变化的衰减和延迟作用,确保在制冷量波动的情况下数据中心维持在安全运行温度。搭建了数据中心能耗模型和温度动态响应模型,并提出了适用于评价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新型能效指标,验证了所提变温控制策略能够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并降低市电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可再生能源 变温控制 制冷系统 可控负荷 热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变温扫描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发展与应用
7
作者 王静 李鸿琦 +3 位作者 王守平 刘美华 郑治国 王世斌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20,共4页
将实现微尺度温度测量的技术按其温度控制方式分为两类,即控制探针的温度和控制样品的温度,所对应的仪器为扫描热显微镜和各类可直接应用于普通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变温样品台,分别介绍其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分析了这两类具有不同控... 将实现微尺度温度测量的技术按其温度控制方式分为两类,即控制探针的温度和控制样品的温度,所对应的仪器为扫描热显微镜和各类可直接应用于普通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变温样品台,分别介绍其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分析了这两类具有不同控温方式的仪器的区别,并进一步讨论了目前在扫描探针显微镜变温辅助设备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变温扫描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热显微镜 变温扫描 变温样品台 变温控制系统 探针针尖 扫描探针显微镜 发展与应用 变温 温度控制方式 温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桔霉素高比例开环式莫纳可林K红曲产品的生产 被引量:14
8
作者 许赣荣 陈晔 +2 位作者 陈蕴 林小荣 李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9-63,共5页
筛选得到 1株不产桔霉素 ,高产开环式莫纳可林K的红曲霉 990 1菌 ,该菌固态发酵红曲米中莫纳可林K的含量最高可达 1 1 0 0 0mg/kg。红曲产品中开环式莫纳可林K的比例为 70 %~90 %。该菌在酵母提取物和蔗糖培养基及谷氨酸钠及葡萄糖为... 筛选得到 1株不产桔霉素 ,高产开环式莫纳可林K的红曲霉 990 1菌 ,该菌固态发酵红曲米中莫纳可林K的含量最高可达 1 1 0 0 0mg/kg。红曲产品中开环式莫纳可林K的比例为 70 %~90 %。该菌在酵母提取物和蔗糖培养基及谷氨酸钠及葡萄糖为主的培养基的培养液中均未测出桔霉素。液态及固态发酵红曲产品也未测出桔霉素 ,初步表明该菌株没有桔霉素生物合成能力。固态发酵过程中 ,宜采取先 3 0℃后 2 6℃的变温控制模式 ;物料初始水分含量宜控制在 65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纳可林K 桔霉素 开环 红曲米 固态发酵 变温控制 物料 酵母提取物 红曲霉 蔗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及环境条件对黄色短杆菌WL-10发酵生产L-异亮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许正宏 陈小静 +2 位作者 窦文方 张晓明 陶文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能积累 L 异亮氨酸的黄色短杆菌WL 10的菌体生长规律 ,并讨论了葡萄糖、玉米浆以及磷酸盐等几个主要的营养物质对其积累L 异亮氨酸的影响 ,确定了较优的发酵条件为 :葡萄糖 12 % ,(NH4) 2 SO42 % ,玉米浆 2 % ,KH2 PO40 1% ,MgSO... 研究了能积累 L 异亮氨酸的黄色短杆菌WL 10的菌体生长规律 ,并讨论了葡萄糖、玉米浆以及磷酸盐等几个主要的营养物质对其积累L 异亮氨酸的影响 ,确定了较优的发酵条件为 :葡萄糖 12 % ,(NH4) 2 SO42 % ,玉米浆 2 % ,KH2 PO40 1% ,MgSO40 0 5 % ,CaCO33% ,种龄 9h ,接种量为 6 %。在此条件下 72h摇瓶产酸可达 2 3%左右。在上述基础上 ,研究了不同温度对WL 10积累L 异亮氨酸的影响 ,提出了分阶段变温控制的操作模式 ,即 0~2 5h ,培养温度为 31℃ ,2 5h后将温度降为 2 8℃ ,采用 5L罐实验 6 0h可积累L 异亮氨酸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短杆菌 L-异亮氨酸 发酵条件 变温控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巴韦林混合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希贤 武改红 陈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303-305,共3页
以枯草芽孢杆菌TM903和谷氨酸棒杆菌TL1105为供试菌株,研究了在5 L发酵罐中混合菌发酵生产利巴韦林的工艺条件,确定了变温控制模式和分阶段供氧控制模式。变温控制模式为:24 h之前恒定36℃,24 h后每6 h升高2℃;分阶段供氧控制模式:0~12 ... 以枯草芽孢杆菌TM903和谷氨酸棒杆菌TL1105为供试菌株,研究了在5 L发酵罐中混合菌发酵生产利巴韦林的工艺条件,确定了变温控制模式和分阶段供氧控制模式。变温控制模式为:24 h之前恒定36℃,24 h后每6 h升高2℃;分阶段供氧控制模式:0~12 h控制搅拌转速为400 r/min,12~40 h控制搅拌转速为700 r/min,40 h后控制搅拌转速为400 r/min。在最佳条件下,发酵60 h利巴韦林产量达5.96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发酵 变温控制 分阶段供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W-2型1.2m^3植物生长箱的自制
11
作者 赵景玮 吴尚基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561-564,共4页
以2F4.8风冷制冷机为主体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自行设计、组装的JW-2型植物生长箱,用自动双金属螺管时间温度控制器实行恒温或任意组合变温控制,精度误差为±0.5℃。
关键词 植物生长箱 变温控制 JW-2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亮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超先 陈宁 +2 位作者 谢玉锋 柴凌云 张克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1-65,共5页
以黄色短杆菌TQ980 6(Met- +IleL+2 TAr+α ABr+β HLr+SGr+Rifr3 0 0 μg/mL)为出发菌株 ,经硫酸二乙酯、紫外线分别与LiCl复合诱变 ,选育出一株利福平抗性为 80 0 μg/mL的L 亮氨酸产生菌TK0 3 0 3。通过对其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和优... 以黄色短杆菌TQ980 6(Met- +IleL+2 TAr+α ABr+β HLr+SGr+Rifr3 0 0 μg/mL)为出发菌株 ,经硫酸二乙酯、紫外线分别与LiCl复合诱变 ,选育出一株利福平抗性为 80 0 μg/mL的L 亮氨酸产生菌TK0 3 0 3。通过对其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和优化 ,产量由出发菌株TQ980 6的 2 2 7g/L提高至目的突变株TK0 3 0 3的 2 8 3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亮氨酸 生产菌 选育 发酵条件 优化 复合诱变 利福平抗性 变温控制 补料分批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