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钨酸钠分子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1
作者 郭柯馨 芦小刚 +5 位作者 杜林楠 李宇涵 罗梦雪 高梅婷 于宏伟 徐元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277,共7页
采用中红外光谱(MIR)研究钨酸钠分子结构。钨酸钠分子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W—O键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和W—O键对称伸缩振动模式等。采用变温中红外光谱(TD-MIR)研究温度对钨酸钠分子结构的影响。在303~573 K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 采用中红外光谱(MIR)研究钨酸钠分子结构。钨酸钠分子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W—O键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和W—O键对称伸缩振动模式等。采用变温中红外光谱(TD-MIR)研究温度对钨酸钠分子结构的影响。在303~573 K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钨酸钠分子ν_(as-W-O)和ν_(s-W-O)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和强度均发生明显的改变。以ν_(as-W-O)和ν_(s-W-O)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中红外光谱(2D-MIR)研究钨酸钠分子的热变性。研究发现,在303~373、383~463、473~573 K 3个温度区间,钨酸钠分子主要官能团(ν_(as-W-O)和ν_(s-W-O))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快慢顺序都存在较大差异,并进一步进行了热变性机理的研究。本研究拓展了中红外光谱技术(MIR、TD-MIR和2D-MIR)在重要的稀有金属盐(钨酸钠)分子结构及热变性领域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钠 红外光 变温中红外光谱 二维红外光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二氟乙烯的C—F伸缩振动模式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李萌萌 常明 +3 位作者 张勇 齐哲真 王晓萱 于宏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4,共6页
采用中红外光谱研究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分子结构,开展了PVDF分子变温中红外光谱研究,并采用二维中红外光谱研究了PVDF分子的热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PVDF分子CF_(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F_(2)-PVDF))对应的... 采用中红外光谱研究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分子结构,开展了PVDF分子变温中红外光谱研究,并采用二维中红外光谱研究了PVDF分子的热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PVDF分子CF_(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F_(2)-PVDF))对应的吸收峰趋于消失,CF_(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F_(2)-PVDF))对应的吸光度先增加后减少,而相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先红移后蓝移;ν_(asCF_(2)-PVDF)和ν_(sCF_(2)-PVDF)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顺序都存在较大差异;拓展了三级中红外光谱在重要的有机氟高分子材料结构及热老化性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二氟乙烯 红外光 变温中红外光谱 二维红外光 分子结构 热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的巧克力油脂结构抗热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杜林楠 王晓萱 +2 位作者 孟露 李佳欣 于宏伟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0,共6页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对德芙巧克力(醇黑巧克力、奶香白巧克力和丝滑牛奶巧克力)结构进行检测,并通过变温中红外光谱分析比较3种巧克力的抗热性。调查结果表明德芙巧克力的红外吸收模式包括11种模式:ν_(asCH3-巧克力)、ν_(asCH2-巧克力...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对德芙巧克力(醇黑巧克力、奶香白巧克力和丝滑牛奶巧克力)结构进行检测,并通过变温中红外光谱分析比较3种巧克力的抗热性。调查结果表明德芙巧克力的红外吸收模式包括11种模式:ν_(asCH3-巧克力)、ν_(asCH2-巧克力)、ν_(sCH3-巧克力)、ν_(sCH2-巧克力)、ν_(C=O-巧克力)、ν_(amide-Ⅰ-巧克力)、ν_(amide-Ⅱ-巧克力)、δ_(asCH3-巧克力)、δ_(sCH3-巧克力)、ν_(C-O-巧克力)和ρ_(CH2-巧克力);根据ρ_(CH2-巧克力)对热敏感程度的差异,发现醇黑巧克力油脂结构抗热性要优于奶香白巧克力和丝滑牛奶巧克力。该方法为直观快速检测巧克力油脂结构抗热性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巧克力 红外光 变温中红外光谱 油脂结构 抗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芙拉纤维分子芳环基团结构及热变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杜林楠 李佳欣 +2 位作者 吴梦谣 孟露 于宏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4,共7页
为探究凯芙拉纤维分子中芳环基团的结构与热变性,通过一维中红外(MIR)光谱、一维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开展凯芙拉纤维分子结构,以及凯芙拉纤维分子芳环基团热变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凯芙拉纤维分子的红外吸收... 为探究凯芙拉纤维分子中芳环基团的结构与热变性,通过一维中红外(MIR)光谱、一维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开展凯芙拉纤维分子结构,以及凯芙拉纤维分子芳环基团热变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凯芙拉纤维分子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ν_(NH)、ν_(amide-Ⅰ)、ν_(amide-Ⅱ)、ν_(amide-Ⅲ)、ν_(amide-Ⅴ)、ν_(amide-Ⅵ)、ν_(C=C)、β_(C-H)和γ_(C-H);在303~573 K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芳环基团(νC=C-一维、βC-H-一维和γC-H-一维)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发生明显的红移,而相应的吸收强度进一步增加;在303~373 K、383~473 K和483~573 K三个温度区间,芳环基团(ν_(C=C-二维)、β_(C-H-二维)和γ_(C-H-二维))对热的敏感程度及官能团变化快慢顺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该项研究拓展了三级MIR光谱在重要的高分子纺织材料(凯芙拉纤维)芳环基团结构及热变性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芙拉纤维 红外光 变温中红外光谱 二维红外光 热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二氟乙烯分子晶型结构及热变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碧涵 戎媛 +4 位作者 王晓萱 常明 张勇 于宏伟 徐元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11533-11541,共9页
压电材料是一种材料变形时能产生电压的智能材料。聚偏二氟乙烯因具有优良的压电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首先,采用中红外光谱开展聚偏二氟乙烯分子的晶型结构研究。聚偏二氟乙烯分子的晶型主要包括:α晶型、β晶型及γ晶型。其次,开展聚... 压电材料是一种材料变形时能产生电压的智能材料。聚偏二氟乙烯因具有优良的压电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首先,采用中红外光谱开展聚偏二氟乙烯分子的晶型结构研究。聚偏二氟乙烯分子的晶型主要包括:α晶型、β晶型及γ晶型。其次,开展聚偏二氟乙烯分子变温中红外光谱及二维中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测定温度由303 K升高至523 K,聚偏二氟乙烯分子α晶型、β晶型及γ晶型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及强度均有明显的改变,其晶型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顺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最后,对聚偏二氟乙烯分子进行晶型互变机理的研究。本文研究拓展了三级中红外光谱(包括:中红外光谱、变温中红外光谱及二维中红外光谱)在重要的具有压电特性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聚偏二氟乙烯)分子晶型结构及热变性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二氟乙烯 红外光 变温中红外光谱 二维红外光 压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