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步长迭代逼近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循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7,共6页
既有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算方法存在计算误差大、效率低、应用有风险等问题,因此提出1种基于变步长迭代逼近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算方法。根据列车运行路径,确定保障紧急制动限制点和停站常用制动停车点,计算列车牵引运行曲线;采用变步... 既有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算方法存在计算误差大、效率低、应用有风险等问题,因此提出1种基于变步长迭代逼近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算方法。根据列车运行路径,确定保障紧急制动限制点和停站常用制动停车点,计算列车牵引运行曲线;采用变步长迭代逼近方法计算确定保障紧急制动触发点位置和停站常用制动触发点位置,将保障紧急制动触发点位置作为非停站常用制动触发点位置;据此位置计算列车匀速运行曲线、列车非停站常用制动曲线和列车停站常用制动曲线;由此形成最高效率的列车运行曲线。采用该方法对实例计算的结果表明:列车运行计算效率和精度均较高,计算结果符合列车实际运行安全控制原则;通过调整位置允许误差门限值,可有效控制列车运行计算精度和效率;计算列车运行曲线与实际列车运行曲线基本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列车运行计算方法 变步长迭代 ATP命令速度 保障紧急制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步长迭代算法的微轴承参量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家贤 张海军 刘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0-12,18,共4页
利用变步长迭代算法在Matlab平台上对微轴承的修正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通过传统连续模型、一阶滑移修正及Wu新滑移修正模型的对比发现,在最小气膜间隙处各滑移修正模型得到的参量远低于连续模型的结果。而且当气膜间隙小于1μm时,各模型... 利用变步长迭代算法在Matlab平台上对微轴承的修正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通过传统连续模型、一阶滑移修正及Wu新滑移修正模型的对比发现,在最小气膜间隙处各滑移修正模型得到的参量远低于连续模型的结果。而且当气膜间隙小于1μm时,各模型之间的结果偏差随气膜间隙的减小而迅速放大,连续模型已不适于此条件下的特性分析,必须考虑滑移修正效应的影响,以便得到较精确的相关电子设备中的参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步长迭代算法 MATLAB 滑移修正模型 微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迭代机制改进的自适应频带划分方法
3
作者 林森 张维浩 +1 位作者 易彩 陶冶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73,共16页
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性和动力学性能。然而,在复杂工况下,轴承故障信号往往受到强噪声干扰和随机冲击影响,导致轴承故障脉冲易被湮没,难以有效提取,从而降低故障诊断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 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性和动力学性能。然而,在复杂工况下,轴承故障信号往往受到强噪声干扰和随机冲击影响,导致轴承故障脉冲易被湮没,难以有效提取,从而降低故障诊断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迭代机制改进的自适应频带寻优策略,旨在提升轴承故障诊断的精度和鲁棒性。首先,所提方法运用故障脉冲的循环平稳性,改进了谐波显著指数指标,实现精确定位故障共振频带,并有效抑制噪声和随机冲击的影响。其次,针对固定迭代步长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变迭代步长调整机制,结合能量谱趋势分析,实现快速定位,动态调整迭代步长,有效提高了故障共振频带的定位精度,同时降低运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所提方法是一种基于故障驱动的自适应频带划分方法,克服传统数据驱动的弊端,在应对随机冲击和强噪声方面表现出有效性和优越性。仿真与实测数据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复杂工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故障共振频带,相较于固定频带划分方法、改进的功率谱密度法和固定步长自适应划分方法,所提方法在信噪比提升、故障特征提取精度、计算效率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箱轴承 谐波显著指数 自适应共振解调方法 步长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驱动型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0
4
作者 吴超宇 钱小吾 +1 位作者 余伟 于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1-389,共9页
与旋转驱动型相比,直线驱动并联机器人具有更大的工作空间,但存在工作空间求解较复杂、精度不高和优化目标不合理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极坐标变步长迭代搜索法求解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 与旋转驱动型相比,直线驱动并联机器人具有更大的工作空间,但存在工作空间求解较复杂、精度不高和优化目标不合理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极坐标变步长迭代搜索法求解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各结构参数变化对工作空间的形状、尺寸、对称性的影响趋势。提出一种综合机器人灵巧度与工作空间利用率的全局混合性能指标,并以此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结构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不同工况下机器人尺寸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基于机器人操作性能和工作空间利用率的最优参数,对不同权重下优化得到的参数进行仿真,验证了目标函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激光跟踪仪测出的实际工作空间与理论工作空间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工作空间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为后续的尺度综合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驱动并联机器人 工作空间 极坐标变步长迭代搜索法 全局混合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SAR图像斑点噪声自适应抑制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琼 沈民奋 常春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0-1424,共5页
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斑点噪声抑制处理中,为有效保护图像细节,提出欧拉弹性能量各向异性扩散去噪模型。该模型将各向异性扩散模型转化为最小能量变分模型,结合欧拉弹性能量模型的边界保护和增强能力,在抑... 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斑点噪声抑制处理中,为有效保护图像细节,提出欧拉弹性能量各向异性扩散去噪模型。该模型将各向异性扩散模型转化为最小能量变分模型,结合欧拉弹性能量模型的边界保护和增强能力,在抑制噪声的同时能更有效地保护和增强细节信息。同时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提出自适应变步长去噪算法。仿真和真实SAR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在抑制噪声的同时能够很好地保护图像细节,而且有效减少了计算时间、提高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扩散 斑点噪声抑制 自适应变步长迭代 欧拉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非平稳不平顺激扰下高速列车半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闫中奎 陈春俊 熊仕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29,33,共5页
为改善轨道非平稳随机不平顺对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高速列车线路运行的重复性以及周期性,采用变步长迭代寻优控制算法,建立高速列车抗蛇行减振器半主动变阻尼控制系统,以转向架横向加速度峰值为目标函数,不断迭代寻找最有利于列... 为改善轨道非平稳随机不平顺对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高速列车线路运行的重复性以及周期性,采用变步长迭代寻优控制算法,建立高速列车抗蛇行减振器半主动变阻尼控制系统,以转向架横向加速度峰值为目标函数,不断迭代寻找最有利于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减振器阻尼值,改善了传统列车定阻尼值的弊端。多体动力学软件和控制系统仿真软件相结合联合仿真,仿真分析表明,轨道非平稳随机不平顺会使得车体和构架横向加速度、轮对横向力以及轮轨磨耗以倍数增加,严重影响列车动力学性能;通过变阻尼控制之后,构架横向加速度、轮对横向力以及轮对磨耗明显减小,车体横向加速度也略有减小,能够改善列车动力学性能,提高列车运行安全性与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轨道非平稳随机不平顺 抗蛇行减振器 变步长迭代寻优 列车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效率最优化的D2D功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勇朝 杜思琪 +2 位作者 张锐 梁海涛 刘潇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3-119,共7页
LTE-A网络中的终端直通(Device-to-Device,D2D)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然而复用资源引起的同频干扰会制约系统容量的提升.合理的功率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干扰,提高网络整体性能.为了进一步提升该网络中各类用户的功率效率,文中提... LTE-A网络中的终端直通(Device-to-Device,D2D)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然而复用资源引起的同频干扰会制约系统容量的提升.合理的功率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干扰,提高网络整体性能.为了进一步提升该网络中各类用户的功率效率,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功率效率最优化的功率控制方法.首先根据该网络资源复用的特点,从资源使用的角度提出一种新的功率效率定义方式,进而将功率分配建模为最大化该功率效率的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变步长增量迭代的求解算法为各类用户分配最佳发射功率.仿真表明,提出的功率控制方法能以较低的功耗获得较高的吞吐量,与现有方案相比,在降低了复杂度的同时使功率效率上升了约15%,有效减少了同频干扰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直通 功率控制 功率效率 步长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转子系统多频传递力主动控制
8
作者 徐晖 祝长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7-605,共9页
设计一种用于传递力控制的电磁执行器与滑动轴承组合的混合轴承,分析混合轴承的工作原理.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一个多盘多跨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圆盘处的扰动力和轴承处控制力对轴承传递力的影响.基于误差信号子带滤波理论提出一种... 设计一种用于传递力控制的电磁执行器与滑动轴承组合的混合轴承,分析混合轴承的工作原理.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一个多盘多跨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圆盘处的扰动力和轴承处控制力对轴承传递力的影响.基于误差信号子带滤波理论提出一种由多个单频力控制器并联而成的变步长自适应控制算法.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双跨转子系统传递力主动控制仿真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多频力控制方法可以对误差信号进行有效地滤波,能够对多跨转子系统的多频传递力进行有效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转子 混合轴承 多频传递力 子带滤波 变步长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