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及改进PSO的变模温注塑成型翘曲变形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川 吕永锋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2,共7页
为提升变模温注塑成型的产品质量,提高优化效率,将翘曲变形作为优化目标,模具温度、保压压力、熔体温度、保压时间、冷却时间等工艺参数作为变量因素,采用Moldflow模拟变量因素对优化目标的影响,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选出试验样本... 为提升变模温注塑成型的产品质量,提高优化效率,将翘曲变形作为优化目标,模具温度、保压压力、熔体温度、保压时间、冷却时间等工艺参数作为变量因素,采用Moldflow模拟变量因素对优化目标的影响,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选出试验样本,建立Kriging代理模型,并且,检测代理模型拟合精度。采用改进PSO算法,得到最优翘曲模型预测值及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对比改进后的PSO与标准PSO,平均迭代次数、迭代时间约降低了45%,最优适应度、平均适应度、最差适应度、局部最优解及未实现收敛等参数均得到提升。通过实验验证可知,与优化前翘曲值(1.293 mm)相比,优化后翘曲值(0.7512 mm)降低了41.9%,误差为4.84%。结果表明,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及改进PSO能有效地优化变模温成型工艺,降低了翘曲变形量,对于生产应用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模温注塑成型 改进PSO Kriging代理 翘曲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模温注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桂龙 赵国群 +1 位作者 李辉平 管延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7,共4页
变模温注塑是一种基于动态模温控制策略的注射成型技术,可根据不同工艺阶段的特点,随时调整模具温度,可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提升塑件的品质。在深入回顾变模温注塑技术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构... 变模温注塑是一种基于动态模温控制策略的注射成型技术,可根据不同工艺阶段的特点,随时调整模具温度,可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提升塑件的品质。在深入回顾变模温注塑技术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构建了蒸汽辅助加热变模温注塑系统,实现了平板电视机面板的高光无熔痕注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模温注塑 动态控制 电加热 蒸汽加热 平板电视机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设计及改进NSGA-Ⅱ的变模温注塑成型工艺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川 吕永锋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81,共7页
针对智能优化算法改进变模温注塑成型技术质量问题,选择模具温度、注射速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作为多目标优化变量,选择顶出时的体积收缩率和翘曲值作为多目标优化目标,使用Moldflow模拟获得优化目标数值,使用响应面试验设... 针对智能优化算法改进变模温注塑成型技术质量问题,选择模具温度、注射速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作为多目标优化变量,选择顶出时的体积收缩率和翘曲值作为多目标优化目标,使用Moldflow模拟获得优化目标数值,使用响应面试验设计获得响应面数学模型,并分析模型的显著性和拟合精度。使用改进NSGA-Ⅱ多目标算法,采用自适应策略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Pareto最优解及最佳工艺参数组合。通过模拟分析和实验验证,改进后的算法寻优能力要优于原始算法,体积收缩率和翘曲值同时降低明显,误差值也较低。结果表明,响应面设计和改进NSGA-Ⅱ多目标算法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变模温技术的体积收缩率和翘曲值多目标优化,对于相关工程应用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模温注塑成型 响应面设计 改进NSGA-Ⅱ MOL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变模温注塑模具加热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泰栋 沈子宜 +2 位作者 贾亚东 俞志辉 李吉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5,78,共6页
在电热快速变模温注塑成型中,加热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而加热后模具温度的均匀性是衡量加热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它主要与模具结构、加热棒的热流密度有关。在不改变模具结构情况下,仅通过改变各加热棒的热流密度值来提高加热... 在电热快速变模温注塑成型中,加热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而加热后模具温度的均匀性是衡量加热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它主要与模具结构、加热棒的热流密度有关。在不改变模具结构情况下,仅通过改变各加热棒的热流密度值来提高加热后模具温度的均匀性进而达到优化加热系统的效果。首先建立了电热快速变模温注塑加热阶段的分析模型,对比了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模拟的正确性。当初始加热棒热流密度相同时,通过提高边缘加热棒的热流密度,改善了模具温度的均匀性。最后假设加热棒热流密度分别呈一次和二次函数分布,模拟分析得到当各加热棒热流密度不均匀时,为保证加热后模具温度均匀的各加热棒热流密度的取值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变模温注塑 不均匀性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模具热响应辅助分析程序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杭超 姜少飞 +1 位作者 李吉泉 徐伏宇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573-578,共6页
针对快速变模温注塑成型模具热响应分析复杂问题,对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模具热响应作了研究,采用随形加热系统设计方法,将复杂的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模具简化为单个加热细胞单元,以电热元件的规格和布局为设计变量,以加热时间和型腔表面温差... 针对快速变模温注塑成型模具热响应分析复杂问题,对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模具热响应作了研究,采用随形加热系统设计方法,将复杂的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模具简化为单个加热细胞单元,以电热元件的规格和布局为设计变量,以加热时间和型腔表面温差为热响应指标,结合Matlab图形界面开发模块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发了基于加热细胞单元的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模具热响应辅助分析程序,并对其准确性做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辅助分析程序可以较好地预测模具的加热效率和型腔表面温度均匀性,可为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模具的设计、分析一体化提供一条快捷和高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式变模温注塑 结构设计 参数化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模具热响应评估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成龙 黄慧婷 文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97,111,共7页
以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模具为例,利用构建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对模具型腔表面的热响应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热阶段模腔表面温度随加热时间线性提高,冷却阶段模腔表面的初始冷却速率较快,随后逐渐趋缓;模腔表面在反复循环... 以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模具为例,利用构建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对模具型腔表面的热响应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热阶段模腔表面温度随加热时间线性提高,冷却阶段模腔表面的初始冷却速率较快,随后逐渐趋缓;模腔表面在反复循环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其温度首先呈周期性波动上升,随后逐渐达到稳态。建立了稳态时模腔表面波峰温度T max和波谷温度T min与模具加热时间t h和模具冷却时间t c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以对模腔表面温度进行预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最后,以20%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作为原料,进行了变模温注塑实验,获得了具有镜面高光的面板塑件产品,证实了变模温注塑工艺能显著提高纤维增强塑件表观质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模温注塑 热响应 表观质量 纤维增强塑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E的大型LCD注塑面板变模温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桂龙 赵国群 +1 位作者 李辉平 管延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8,共5页
研究了一种利用蒸汽加热和冷却水冷却的变模温注塑工艺,制定了其工艺流程。以LCD面板为例,通过构建变模温注塑工艺分析模型,利用ANSYS对其加热、冷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加热、冷却过程中型腔表面和聚合物熔体的热响应规律,为优... 研究了一种利用蒸汽加热和冷却水冷却的变模温注塑工艺,制定了其工艺流程。以LCD面板为例,通过构建变模温注塑工艺分析模型,利用ANSYS对其加热、冷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加热、冷却过程中型腔表面和聚合物熔体的热响应规律,为优化变模温注塑工艺参数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构建LCD面板变模温注塑实验生产线,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实验生产,验证了模拟分析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利用本工作提出的变模温注塑工艺,可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彻底消除塑件表面熔接痕和提高塑件表面光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模温注塑工艺 LCD面板 无熔痕 热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卫浴把手高光模具水路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辉 葛晓宏 黄红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69,共4页
基于变模温技术原理,提出采用高光注塑技术生产具有高光泽度卫浴把手塑料件。为实现把手的高光效果,确定了高温水加热、低温水冷却的变模温方式,提出了高光水路设计方法,构建了双面变模温的随形水路。采用Fluent软件对模型热响应进行模... 基于变模温技术原理,提出采用高光注塑技术生产具有高光泽度卫浴把手塑料件。为实现把手的高光效果,确定了高温水加热、低温水冷却的变模温方式,提出了高光水路设计方法,构建了双面变模温的随形水路。采用Fluent软件对模型热响应进行模拟分析,验证高光水路结构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浴把手 变模温注塑 高光水路 FLUENT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warpage of rapid heat cycle moulding plastic part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东雷 辛勇 +1 位作者 曹文华 孙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024-3036,共13页
The effects of process parameters in rapid heat cycle moulding (RHCM) on parts warpage were investigated. A vehicle-used blue-tooth front shell (consisting of ABS material) was considered as a part example manufac... The effects of process parameters in rapid heat cycle moulding (RHCM) on parts warpage were investigated. A vehicle-used blue-tooth front shell (consisting of ABS material) was considered as a part example manufactured by RHCM method. The corresponding rapid heat response mould with an innovational conformal heating/cooling channel system and a dynamic moul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Jll-W-160 type precis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During heating/cooling process, the mould was able to be heate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160 ~C in 6 s and then cooled to 80 ~C in 22 s. 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conditions in RHCM on part warpage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Taguchi theory.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elevated mould temperature reduces unwanted freezing during the injection stage, thus improving mouldability and enhancing part quality, whereas the overheated of mould temperature will lead to defective product. The feasible mould temperature scope in RHCM should be no higher than 140 ~C, and the efficient mould temperature scope should be around the polymer heat distortion temperature. Melt temperature as well as injection pressure effects on warpag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lower stage gives a no explicit effect on warpage whereas the higher stage leads to a quasi-linear downtrend. But others affect the warpage as a V-type fluctuation, reaching to the minimum around the heat distortion temperature. Under the same mould temperature condition, the effects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warpage decrease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order, packing time, packing pressure, melt temperature, injection pressure and cooling time,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id heat cycle moulding plastic part process parameters WAR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