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院变更罪名的有限权及程序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弘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0-63,共4页
基于不告不理原则,起诉书指控的罪名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官有约束力。但法官的中立地位以及全面听审使法官有可能重新认定起诉罪名。由于裁判权高于起诉权以及起诉效力不可分原则,法官基于同一事实而变更指控罪名属于裁判权的应有范围,法... 基于不告不理原则,起诉书指控的罪名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官有约束力。但法官的中立地位以及全面听审使法官有可能重新认定起诉罪名。由于裁判权高于起诉权以及起诉效力不可分原则,法官基于同一事实而变更指控罪名属于裁判权的应有范围,法官变更罪名应当遵循起诉效力原则并适用告知变更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诉效力 变更罪名 程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院拥有变更指控罪名权──兼评綦江虹桥案法院变更罪名程序 被引量:23
2
作者 蒋石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32,共4页
本文对刑事诉讼中法院无权变更指控罪名的观点进行商榷,提出了法院拥有变更指控罪名权的理由,对法院行使变更指控罪名权的运作程序进行了设计,并对綦江虹桥垮塌案中法院变更指控罪名的判决作了简单评析。
关键词 法院 綦江虹桥案 变更指控罪名 运作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诉判同一与变更罪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昌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101,共5页
法院在刑事诉讼中有最终确定罪名和适用罚条的权力。但是 ,法院的这一权力应当受到控审分离、不告不理、辩护原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并不得迳行做出恶化被告人的处境的判决。本文对法院变更起诉指控的罪名和罚条问题作了比较分析 ,并阐... 法院在刑事诉讼中有最终确定罪名和适用罚条的权力。但是 ,法院的这一权力应当受到控审分离、不告不理、辩护原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并不得迳行做出恶化被告人的处境的判决。本文对法院变更起诉指控的罪名和罚条问题作了比较分析 ,并阐明了我国法院在刑事判决中变更起诉指控的罪名和罚条应当遵循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罪名 诉讼客体 诉讼职能 辩护原则 “诉判同一” 中国 裁判 罪名变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更罪名后被告人辩护权保护
4
作者 季勇军 《农家科技》 2011年第A03期69-70,共2页
辩护制度的确立和辩护权的扩大,是现代文明社会刑事诉讼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法院改变指控罪名是我国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通行做法。但是法院的这一做法对被告人的辩护权无疑是有害的,需要寻求解决在此种情况下保护被告人辩护权的制度... 辩护制度的确立和辩护权的扩大,是现代文明社会刑事诉讼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法院改变指控罪名是我国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通行做法。但是法院的这一做法对被告人的辩护权无疑是有害的,需要寻求解决在此种情况下保护被告人辩护权的制度和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护权 变更罪名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可以变更指控罪名:德国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满生 扬杰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9-173,共5页
控审分离原则和被告人的防御权是反对法官变更指控罪名的两个主要理由,但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法官变更指控罪名并不必然违反控审分离原则和侵犯被告人的防御权,我国在对该问题处理上的缺陷主要是没有保障被告人的防御权,因此必须确保法... 控审分离原则和被告人的防御权是反对法官变更指控罪名的两个主要理由,但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法官变更指控罪名并不必然违反控审分离原则和侵犯被告人的防御权,我国在对该问题处理上的缺陷主要是没有保障被告人的防御权,因此必须确保法官在变更指控罪名时保障被告人的防御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更罪名 控审分离 防御权 德国刑事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罪名变更的法理基础及其模式选择——刑事一体化角度的思考 被引量:10
6
作者 万毅 刘沛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129,共9页
在法院能否变更起诉指控的罪名以及如何变更起诉指控罪名的问题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着立法上的差别和理论上的分野。我国目前在程序设计上对法院的罪名变更权缺乏制约,理论界提出的种种改革方案也都值得商榷。我国罪名变更制度的建构... 在法院能否变更起诉指控的罪名以及如何变更起诉指控罪名的问题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着立法上的差别和理论上的分野。我国目前在程序设计上对法院的罪名变更权缺乏制约,理论界提出的种种改革方案也都值得商榷。我国罪名变更制度的建构,应当立足于我国特有的法文化传承和法治土壤,应当建立以四要件犯罪构成模式为基石并与诉因制度相整合的“诉因制度本土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名变更 刑事一体化 模式选择 法理基础 犯罪构成模式 诉因制度 指控罪名 程序设计 改革方案 文化传承 变更 理论界 本土化 起诉 法院 应当 分野 立法 国家 法治 要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可以变更指控罪名的法理分析及立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欧锦雄 《政法论丛》 2001年第3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人民法院 指控罪名变更 法理分析 刑事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审判中的罪名变更制度:借鉴、评析与完善 被引量:2
8
作者 石利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130-131,135,共3页
我国刑事审判中罪名变更制度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也存在程序上的许多弊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罪名变更制度的价值,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对于起诉书指控的事实和对象,法院应当严格遵循“不告不理”原则,不得加以变更;赋予法院限制性... 我国刑事审判中罪名变更制度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也存在程序上的许多弊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罪名变更制度的价值,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对于起诉书指控的事实和对象,法院应当严格遵循“不告不理”原则,不得加以变更;赋予法院限制性变更指控罪名的权利;设置对被告人的“告知防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名变更 刑事审判 借鉴 不告不理 指控罪名 起诉书 限制性 被告人 价值 法院 遵循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的运用——以民事诉讼法官释明权为借鉴 被引量:4
9
作者 徐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86,共6页
我国刑事审判结构的内在矛盾与大陆法系民事审判有很强的同质性,民事诉讼中的法官释明权研究对刑事诉讼很有借鉴意义。刑事诉讼中的法官释明权是柔性的实体性诉讼指挥权,具有对被告人进行诉讼关照之属性。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的外... 我国刑事审判结构的内在矛盾与大陆法系民事审判有很强的同质性,民事诉讼中的法官释明权研究对刑事诉讼很有借鉴意义。刑事诉讼中的法官释明权是柔性的实体性诉讼指挥权,具有对被告人进行诉讼关照之属性。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的外延应涉及如下问题:第一,对提供证据的释明。释明权仅限于证据证明力问题,而不能及于证据证明能力问题;释明权仅限于具体证据证明力问题,而不应及于法院对案件事实的预判。第二,罪名变更的释明。第三,作为诉讼协助或扶助义务的释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明权 诉讼指挥权 关照义务 罪名变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