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梁崎 马虹 孙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情况。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计算其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并与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为0.74±0.16,明显低于对照组0.90...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情况。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计算其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并与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为0.74±0.16,明显低于对照组0.90±0.17(P<0.0001),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并且与有无心血管并发症及有无缺血性ST改变无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较普遍存在运动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情况,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 运动平板试验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卓伟明 王秀云 占亚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332-1333,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CI)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9例经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ing,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检查的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TET传统标准结合C... 目的:探讨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CI)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9例经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ing,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检查的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TET传统标准结合CI与传统标准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与传统标准相比,C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无明显差异(P>0.05)。在传统标准阳性的基础上结合CI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88.5%)和准确性(81.9%)较传统标准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TET传统标准结合CI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可靠指标,可提高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 病冠状血管造影术 变时性功能不全 平板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迎春 郑艳 +1 位作者 于小林 李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872-874,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心脏变时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冠心病二级防治标准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心脏变时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冠心病二级防治标准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脏变时性功能改变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68例)比较。采用分级运动试验法。将运动中最大心率(HRmax)与预测最大心率(190—年龄)的百分比(HRmax/PHRmax)<95%、心脏变时指数(CRI)<0.8、心率储备指数(HRR)<80%为心脏变时功能障碍的诊断指标。结果观察组HRmax/PHR-max未达到95%者35例(占55.6%),对照组11例(占16.2%),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2.3,P<0.01);HRR指标未达到80%者,观察组34例(占54%),对照组(9例,13.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4.6,P<0.01);CRI指标未达到0.8者,观察组31例,占49.2%,对照组19例,占27.9%,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χ2=6.27,P<0.05)。经过益气活血法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HRmax/PHRmax比值(98.3±4.8%/94.8±4.5%,t=-5.12,P<0.01)、CRI(0.997±0.15/0.805±0.12,t=-54.0,P<0.01)、HRR(90.0±9.6%/78.24±8.2%,t=-75.3,P<0.01)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1冠心病存在较明显的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情况,以CI和HRR指标表现明显;2益气活血法治疗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CI,对改善预后和预防心源性猝死(SCD)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法 冠心病 变时性功能不全 心电图分级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窦性心动过缓人群心脏变时性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季建国 侯小锋 +7 位作者 张荣 殷海萍 夏耘 涂静 宋志慧 张志华 邹建刚 曹克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评价窦性心动过缓人群的心脏变时性功能;比较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对心脏变时性功能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窦缓组)67例和窦性心律、心率正常者(对照组)47例,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运动试验中的... 目的:评价窦性心动过缓人群的心脏变时性功能;比较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对心脏变时性功能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窦缓组)67例和窦性心律、心率正常者(对照组)47例,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运动试验中的最大心率和动态心电图的最大心率。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运动试验以运动后最大心率未达85%年龄预测心率,动态心电图以最大心率不超过100次/min。结果:①采用运动试验诊断标准:窦缓组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16例(23.88%),对照组4例(8.5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窦缓组中运动试验对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诊断率为23.88%,显著高于动态心电图的7.46%(P<0.05)。结论:窦性心动过缓人群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心率者,运动试验对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优于动态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动过缓 变时性功能不全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