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MA-560机械手虚拟装配过程中的视觉分析和变换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谭晓东 刘鑫 赵岩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1,共5页
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装配性能的分析和评价通常都是借助实物模型来完成的,这种方法既费时、费力、准确性差,又不能及时、方便地进行修改,延长了产品的设计过程,造成了财力、物力的浪费。文章利用反向工程的思路,借助PUMA-560机... 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装配性能的分析和评价通常都是借助实物模型来完成的,这种方法既费时、费力、准确性差,又不能及时、方便地进行修改,延长了产品的设计过程,造成了财力、物力的浪费。文章利用反向工程的思路,借助PUMA-560机械手来完成虚拟装配过程中的视觉分析和变换计算的试探性研究。在推导出机器人运动学正反解的基础上,通过Pro-e建立装配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视觉装配数据的分析,最后通过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坐标变换分析,提出了四种相应的计算方法,推导出装配机器人的正确的位姿,实现智能装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装配 视觉分析 变换计算 PUMA-5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多边形孔的夫琅和费衍射光强的计算 被引量:3
2
作者 康颖 陈浩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57-62,共6页
本文在三角形孔的夫琅和费衍射的基础上,通过坐标旋转变换计算出正多边形孔的夫琅和费衍射的光强分布,并给出了计算程序。
关键词 夫琅和费衍射 光强 衍射屏 观察屏 变换计算 复振幅 计算程序 三角形区域 圆孔 坐标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导程脑电波信号的计算机实时分析方法
3
作者 廖伟民 姜黎 +1 位作者 张锐 胡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34-36,共3页
本文介绍了全导程脑电波实时采样和处理方法。用富里叶变换计算自功率谱和交叉功率谱、分段积分,求出δ、θ、α_1、β_1和β_2的绝对功率及其比值,平均主频率和相关函数的对应数值,给脑病诊断提供了一组客观数据。
关键词 功率谱 导程 实时分析 相关函数 变换计算 主频率 富里 脑病诊断 离散数据 微型计算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加速度测量的振动速度和位移信号识别方法探讨 被引量:65
4
作者 顾名坤 吕振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2-526,共5页
分析了由实测的振动加速度信号通过积分获得振动速度和位移信号的方法的问题,在深入分析已有的三种改进方法(即去除趋势项的时域修正算法、基于高通滤波和数值积分的方法以及基于FFT变换和频域计算的方法)的数学原理和实现流程的基础上... 分析了由实测的振动加速度信号通过积分获得振动速度和位移信号的方法的问题,在深入分析已有的三种改进方法(即去除趋势项的时域修正算法、基于高通滤波和数值积分的方法以及基于FFT变换和频域计算的方法)的数学原理和实现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FFT变换和频域计算的方法的精度最高而且最可靠,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振动测试数据处理,得到了可靠的振动速度和位移频谱及时间历程信号,这对于振动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振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通常是很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数据处理 振动速度 FFT变换和频域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6]脲对印染废水中染料曙红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永德 马琳 +4 位作者 孙旭镯 赵海亮 李波 万东锦 肖书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837-844,共8页
考察了葫芦[6]脲(CB[6])对印染废水中典型染料曙红的吸附特性,研究了初始pH、吸附剂投加量、共存离子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曙红初始浓度为20 mg/L条件下,CB[6]投加量为0.5 g/L时,2 h吸附去除率... 考察了葫芦[6]脲(CB[6])对印染废水中典型染料曙红的吸附特性,研究了初始pH、吸附剂投加量、共存离子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曙红初始浓度为20 mg/L条件下,CB[6]投加量为0.5 g/L时,2 h吸附去除率为79.5%,吸附动力学特征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结果比Freundlich模型具更高的相关系数,由Langmuir模型计算得出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13.05 mg/g,且随温度升高,最大吸附容量下降,表明CB[6]对曙红的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随溶液初始pH由3增至11,吸附容量从33.28 mg/g降至9.14 mg/g;共存阴离子对CB[6]吸附的不利影响顺序为PO3-4>CO2-3>NO-2>NO-3;CB[6]具有重复利用性,利用芬顿试剂3次再生后仍保持了原始材料84.9%的吸附容量。通过比表面积、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图谱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静电势分布图分析,揭示了CB[6]可能的吸附原理是其“腰部”与阴离子形式的曙红水解产物产生静电吸引,从而形成超分子外包结构组装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CB[6]) 吸附 曙红 动力学 再生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