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BayesShrink和频-空特征融合的作物病害识别方法
1
作者 向玉云 陈思远 +1 位作者 高爽 李书琴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4-215,共12页
针对真实环境下采集的病害图像中存在的大量噪声和复杂背景干扰,导致作物病害识别准确性和泛化性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基于自适应BayesShrink和频-空特征融合的作物病害识别方法(adaptive BayesShrink and frequencyspatial domain featu... 针对真实环境下采集的病害图像中存在的大量噪声和复杂背景干扰,导致作物病害识别准确性和泛化性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基于自适应BayesShrink和频-空特征融合的作物病害识别方法(adaptive BayesShrink and frequencyspatial domain features fusion, AFSF-DCT)。首先,设计了自适应BayesShrink算法(Ad-BayesShrink)以减少噪声干扰,同时保留更多细节,降低识别模型提取病害特征的难度。然后提出基于频-空特征融合和动态交叉自注意机制的作物病害识别模型(crop leaf disease identification model based on frequency-spatial features fusion and dynamic cross-self-attention,FSF-DCT)。为实现全面的频-空特征映射,设计了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和倒残差结构(bneck)的频-空特征映射(DWT-Bneck)分支以捕获多尺度病害特征。频域分支设计了基于2D DWT的特征映射模块(2D DWT-based frequency-features decomposition module, DWFD)以捕获病害细节和纹理,用于补充空间域特征在全局信息表达上的不足。空间域分支在bneck中引入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和Dynamic Shift Max激活函数以实现全面的空间特征映射。最后设计了动态交叉自注意特征融合模块(multi-scale features fusion network based on dynamic cross-self-attention, MDCS-DF)融合频-空特征并增强模型对病害特征的关注。结果表明,Ad-BayesShrink获得了35.78的最高峰值信噪比,优于VisuShrink和SUREShrink。FSF-DCT在自建数据集和2个开源数据集(PlantVillage和AI challenger 2018)上分别获得了99.20%、99.90%和90.75%的识别精度,且具有较小的参数量(7.48 M)和浮点运算数(4.62 G),优于当前大部分的主流识别模型。AFSF-DCT可为复杂背景下的作物叶片病害的快速精准检测提供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病害识别 复杂背景 小波变换 残差模块 动态交叉自注意机制 BayesShrink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小波深度聚合网络的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健 杨劲翔 肖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16,共16页
利用低空间分辨率高光谱(Low Resolution HyperSpectral Image,LR-HSI)和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图像(High Resolution Multi Spectral Image,HR-MSI)的有机结合,实现高光谱空间分辨率增强,是当前高光谱图像处理的热点问题.目前,深度学习已... 利用低空间分辨率高光谱(Low Resolution HyperSpectral Image,LR-HSI)和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图像(High Resolution Multi Spectral Image,HR-MSI)的有机结合,实现高光谱空间分辨率增强,是当前高光谱图像处理的热点问题.目前,深度学习已成为高光谱-多光谱图像融合超分辨率的代表性方法,然而如何有效挖掘两者的互补空谱信息,实现空间结构和细节注入,在提升高光谱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同时保持高保真光谱信息,依然存在诸多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层小波深度聚合网络(Multilevel Wavelet-Deep Aggregation Network,MW-DAN).该网络有机结合非抽取小波(Un Decimated Wavelet Transform,UDWT)分解和深度残差网络,建立双分支互补信息融合网络,提升图像重建性能.其中,通过深度残差网络中引入跳层汇聚连接,设计信息聚合型结构,并对多光谱图像进行UDWT方向子带分解,逐层注入到网络中间隐层,增强了方向子带结构的细节注入和光谱保真能力.整个网络通过LR-HSI,HR-MSI和HRHSI(High Resolution HyperSpectral Image)端对端训练,能够学习性能优越的空-谱融合的超分辨非线性映射.大量仿真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大量融合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客观评价指标、光谱保持和视觉效果上优于目前主流的深度学习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图像融合 深度学习 非抽取小波变换 深度残差聚合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WT-IDRSN的风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巴胤竣 孙文磊 +2 位作者 张克战 常赛科 刘志远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6-171,共6页
针对强噪声环境下传统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对故障识别率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在降噪时对频域信号丢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和改进的深度残差收缩网络(improved 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 针对强噪声环境下传统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对故障识别率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在降噪时对频域信号丢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和改进的深度残差收缩网络(improved 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IDRSN)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利用CWT将轴承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时频图,作为输入样本,用于解决深度残差收缩网络在直接处理振动信号时引起的频域失真问题;其次,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软阈值函数(improved soft threshold function,ISTF),解决了因软阈值化引起的信号失真,设计了改进的软阈值模块(improved soft threshold block,ISTB)和自适应斜率模块(adaptive slope block,ASB),构建了改进的残差收缩单元(improved residual shrinkage building unit,IRSBU)以实现自适应地确定最佳阈值并进一步调整输出;最后,利用凯斯西储大学滚动轴承数据集与风机轴承振动数据采集实验台收集的滚动轴承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证明相较于其他方法,所提的故障诊断方法有更好的泛化性和通用性,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9.75%和9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小波变换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自适应斜率模块 改进的软阈值函数 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人体动作识别的多尺度时空图卷积算法 被引量:9
4
作者 赵登阁 智敏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9-732,共14页
基于骨骼数据的时空图卷积人体动作识别网络(ST-GCN)存在时间卷积层结构单一、固定的问题,难以全面提取每个动作类别所需的全部重要阶段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包含多个不同尺度卷积核和多种结构的时间图卷积层,构造了多尺度时空图... 基于骨骼数据的时空图卷积人体动作识别网络(ST-GCN)存在时间卷积层结构单一、固定的问题,难以全面提取每个动作类别所需的全部重要阶段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包含多个不同尺度卷积核和多种结构的时间图卷积层,构造了多尺度时空图卷积网络(SMT-GCN),利用不同的时间图卷积操作抽取并融合不同尺度的时间轨迹特征。同时,为了强化人体长距离关联信息和空间结构化特征,在SMT-GCN中融合了构造的变换残差模块(Tran-Res)和轻量级注意力模块(CBAM),构造了多尺度时空图注意卷积网络(SAMTGCN)。实验在NTU RGB+D数据集和HDM05数据集上进行,提出的SMT-GCN和SAMT-GCN均获得了识别精度的提升;另外,设计的多尺度时间图卷积模块可以融合于其他基线网络中并提高性能。为探究卷积核尺度及结构对算法的影响,设计了相应消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卷积核大小为1、5、9的SAMT-GCN性能最优,并且具有稠密结构的网络识别精度要高于具有串行和并行结构的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作识别 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N) 多尺度时间图卷积 变换残差模块(tran-res) 轻量级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