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环境下温度对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轴向应力的影响
1
作者 王少杰 李德仓 吕思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140-9147,共8页
为研究各风速场下温度对大跨度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轴向应力的影响,提出根据桥梁顶板厚度不一致分别计算竖向温度梯度,并用谱解法模拟横向脉动风速场。首先,通过采用混凝土热传导方程、日最高最低温度、变截面连续梁桥顶板厚度计算竖... 为研究各风速场下温度对大跨度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轴向应力的影响,提出根据桥梁顶板厚度不一致分别计算竖向温度梯度,并用谱解法模拟横向脉动风速场。首先,通过采用混凝土热传导方程、日最高最低温度、变截面连续梁桥顶板厚度计算竖向温度梯度变化及变化深度;其次,通过Midas Civil进行桥梁建模并采用中国规范标准静活载模拟列车移动荷载;最后,对桥梁施加静阵风荷载和脉动风荷载。结果表明:基于采用混凝土热传导方程、日最高最低温度和变截面连续梁桥顶板厚度得到的竖向温度梯度变化及变化深度的方法,得到的左右车道轴向应力要比现有的研究要大;当桥梁处在同一种风速场模型下,梯度升温下对桥梁的危害最大、梯度降温次之、无温度变化最低;当桥梁呈同一种温度模型时,脉动风荷载时的桥梁轴向应力和轴向应力幅度都比无风和静态风要更大更急,对桥梁的危害也更大。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度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的结构设计以及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场 温度梯度 变截面连续梁桥 顶板厚度差异 ZKH标准静活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参数对车-桥耦合系统变截面连续梁桥损伤识别的影响
2
作者 黄鹏飞 李雪峰 茆尚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5,117,共9页
文章研究车-桥耦合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采用有限分段思想,建立1/4车辆模型和变截面连续梁桥的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在MATLAB环境下编制基于Runge-Kutta算法的车-桥耦合振动数值分析程序,得到桥梁跨中位移响应;以某三跨混凝土连续梁桥为... 文章研究车-桥耦合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采用有限分段思想,建立1/4车辆模型和变截面连续梁桥的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在MATLAB环境下编制基于Runge-Kutta算法的车-桥耦合振动数值分析程序,得到桥梁跨中位移响应;以某三跨混凝土连续梁桥为算例,分析车桥质量比、车辆速度、车辆弹簧刚度、信噪比4组参数的变化对变截面连续梁桥损伤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车桥质量比和信噪比较大时,桥梁损伤识别效果较好;较低的行车速度有利于桥梁的损伤识别研究;车辆弹簧刚度的影响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连续梁桥 车-桥耦合振动 车辆参数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KELM的大跨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损伤识别研究
3
作者 吴庆亮 赵洋 +2 位作者 崔书宇 姚兵 高桢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是我国公路和市政桥梁中经常采用的典型结构型式,在运营阶段,精准识别桥梁损伤是准确评价其结构健康状态的首要条件。针对桥梁缺陷产生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BO-KELM识别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损伤的方法。... 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是我国公路和市政桥梁中经常采用的典型结构型式,在运营阶段,精准识别桥梁损伤是准确评价其结构健康状态的首要条件。针对桥梁缺陷产生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BO-KELM识别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损伤的方法。试验和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放大曲率模态作为损伤识别指标,可有效识别大型结构单点和多点的轻微损伤位置;基于KELM构建的预测模型并结合BO算法,可快速识别梁桥不同程度的损伤,预测精度可达98.75%,较传统神经网络提高10%。提出的放大曲率模态和BO-KELM损伤识别方法具有对微小损伤识别能力强、损伤程度判别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研究结果可为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快速精准识别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截面连续梁桥 损伤识别 放大曲率模态 贝叶斯优化 核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跨PPC变截面箱形连续梁桥的静力试验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山洪 何广汉 +2 位作者 蒲黔辉 杨永清 许惟国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17,共4页
介绍了 4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PPC)箱形变截面连续梁的主要试验结果 ,研究了其静力全过程的特点 ,并讨论了PPC连续梁弯矩重分布的情况。此外 ,还对截面塑性极限强度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大跨PPC变截面连续梁极限强度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桥梁 三跨PPC截面箱形连续梁桥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模式试验 静力试验 试验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