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纤传感网络的变截面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定位 被引量:3
1
作者 陆观 徐一鸣 +2 位作者 邱自学 梁大开 袁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32-1636,共5页
为了检测复杂复合材料结构的冲击内部损伤位置,构建了基于光纤传感网络的变截面复合材料板低速冲击监测系统。采用可检测结构应变场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在恒温下监测并分析了变截面复合材料板的冲击响应信号,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提取冲... 为了检测复杂复合材料结构的冲击内部损伤位置,构建了基于光纤传感网络的变截面复合材料板低速冲击监测系统。采用可检测结构应变场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在恒温下监测并分析了变截面复合材料板的冲击响应信号,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提取冲击信号频谱特征,通过自回归模型将频谱特征量建模,最后利用样本信号与待测信号之间的马氏距离判定冲击信号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经验模态分解和自回归模型的变截面复合材料板低速冲击定位方法可行且最大相对误差为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器 低速冲击定位 经验模态分解 自回归模型 变截面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截面复合材料箱型结构后屈曲性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朱菊芬 初晓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41,共6页
采用以大变形板壳理论为基础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对复合材料盒段的屈曲、后屈曲性态、应力分布及破坏过程作了比较详尽的研究 .通过对 4种典型截面盒段结构的分析计算 ,指出了线性屈曲理论的局限性和采用非线性理论对研究实际结构... 采用以大变形板壳理论为基础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对复合材料盒段的屈曲、后屈曲性态、应力分布及破坏过程作了比较详尽的研究 .通过对 4种典型截面盒段结构的分析计算 ,指出了线性屈曲理论的局限性和采用非线性理论对研究实际结构屈曲性态和破坏载荷的必要性 .同时讨论了箱型盒段中腹板的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复合材料 非线性有限元 箱型结构 后屈曲性态 形板壳理论 飞机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净形制备及弯曲性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兆麟 刘丽芳 俞建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683,共7页
介绍变截面三维编织预型件的减纱净形制备工艺,通过实验观察与理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减纱对预型件细观结构的影响,对比整列减纱、行单元减纱与切削复合材料在变截面区域的弯曲性能。结果表明表面与内部减纱单元是减纱时的基本单位,... 介绍变截面三维编织预型件的减纱净形制备工艺,通过实验观察与理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减纱对预型件细观结构的影响,对比整列减纱、行单元减纱与切削复合材料在变截面区域的弯曲性能。结果表明表面与内部减纱单元是减纱时的基本单位,保证编织规律不变是减纱工艺的基本原则;表面或内部单元减掉后分别会形成两组特殊的纱线轨迹,其中一组纱线的长度与编织角大小较不减纱时增大,而另一组纱线只改变编织角的方向;行单元减纱与整列减纱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均明显优于切削试件,且行单元减纱试件的弯曲性能比整列减纱试件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减纱工艺 细观结构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纱工艺对变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兆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0,102,共7页
减纱工艺可以实现变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净形制备,通过对不同减纱方案制备的单次减纱试件和具有不同减纱截面间距的两次减纱试件进行三点弯曲实验,研究了减纱工艺参数对变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和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减纱工艺可以实现变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净形制备,通过对不同减纱方案制备的单次减纱试件和具有不同减纱截面间距的两次减纱试件进行三点弯曲实验,研究了减纱工艺参数对变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和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行单元减纱试件的弯曲性能略高于整列减纱试件而显著优于切削试件,纱线断裂是减纱试件的主要失效机制,切削试件则以基体和界面损伤为主。两减纱截面间隔1-3个花节时,试件主要在第2个减纱截面附近发生破坏,而间隔4或5个花节时,弯曲破坏集中在两减纱截面的中间区域。随着减纱截面间距由1花节递增至4花节,试件的弯曲性能逐渐提高,而间距为5花节的试件则与间距4花节试件的弯曲性能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单次减纱方案 两减纱截面间距 弯曲性能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