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治疗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1例
1
作者 樊雅琴 王丽华 《江西中医药》 2018年第6期41-42,共2页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肺泡、肺间质和支气管对曲霉抗原产生超敏反应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易误诊、漏诊。笔者遵从中医辨证论治,灵活运用中药治疗ABPA 1例,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曙东 周永刚 +6 位作者 蓝晓红 许锐 李祥 许诺 吴冬妮 于浩 徐晓枫 《抗感染药学》 2016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在参与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患者治疗方案所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医学查房及医嘱审核,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对患者治疗前后用药进行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在患者住院期间,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在参与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患者治疗方案所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医学查房及医嘱审核,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对患者治疗前后用药进行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在患者住院期间,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做好合理用药,使得患者顺利完成本次治疗过程。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与临床医、技、护、患有效的沟通,能够发挥专业所长,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曲霉 糖皮质激素 伏立康唑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患者血清IgE和嗜酸粒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蔡卓欣 王晓萍 +3 位作者 刘晓露 王敏捷 杨海洋 洪江泉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9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粒细胞水平变化,分析其对ABPA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210例ABPA患者(观察组)和200例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临...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粒细胞水平变化,分析其对ABPA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210例ABPA患者(观察组)和200例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血清IgE、嗜酸粒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分析ABPA患者的肺功能、影像学特征,比较不同临床特征ABPA患者血清IgE、嗜酸粒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并分析血清IgE与嗜酸粒细胞计数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IgE、嗜酸粒细胞计数对ABPA的诊断效能。结果ABPA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喘息;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特征以支气管扩张、黏液栓为主。ABPA患者血清烟曲霉特异性IgE为(8.76±2.97)kU/L、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为(2294.85±654.13)U/mL。观察组血清IgE、嗜酸粒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12个月ABPA患者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病程<12个月患者,有支气管扩张、黏液栓影像学征象ABPA患者嗜酸粒细胞计数水平高于无支气管扩张、黏液栓影像学征象患者(P<0.05)。ABPA患者血清IgE与嗜酸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5)。血清IgE、嗜酸粒细胞计数诊断ABP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95%CI:0.822,0.947)、0.829(95%CI:0.754,0.905)。结论咳嗽、咳痰、喘息是ABPA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肺功能多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影像学特征以支气管扩张和黏液栓为主,患者血清IgE、嗜酸粒细胞水平存在明显异常,可能与支气管扩张、有黏液栓及病程有关,二者对ABPA均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支气管曲菌 免疫球蛋白E 嗜酸粒细胞 支气管扩张 功能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CT诊断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周金柱 夏皓 舒艳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患者的 CT 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放射科确诊的22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总结 ABPA 的 CT 表现特征。结果22例患者经过 CT 检查均...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患者的 CT 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放射科确诊的22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总结 ABPA 的 CT 表现特征。结果22例患者经过 CT 检查均存在明显浸润影,均发现支气管扩张和/或支气管黏液栓形成,以上肺野多见,其中分布在上叶及下叶背段11例,占50.00%(11/22);中叶4例,占18.18%(4/22);下叶基底段5例,占22.73%(5/22);整个肺野散在分布2例,占9.09%(2/22)。 CT 值约85~105HU 。以85~90HU 多见。结论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 CT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一般能作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 支气管曲霉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MSCT诊断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兴祥 陈爱萍 +1 位作者 俞同福 施海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MS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确诊的25例ABPA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均表现为中央型支扩。23例合并粘液栓,呈牙膏状、指套状、树枝状分布。两肺上叶受累19例,右肺中叶受... 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MS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确诊的25例ABPA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均表现为中央型支扩。23例合并粘液栓,呈牙膏状、指套状、树枝状分布。两肺上叶受累19例,右肺中叶受累7例,左肺下叶受累4例。15例粘液栓的CT值大于同层面胸椎旁肌肉的CT值,4例CT值大于100HU。22例可见小叶中心结节和树芽征;25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肺炎,17例伴肺实变或肺不张。结论 ABPA具有一定的CT诊断特点,上叶中心性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粘液栓嵌塞、高密度粘液栓、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等征象有助于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支气管曲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扩张 黏液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DF-1、STIM-1与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机体变态反应指标的相关性
6
作者 张丹 武怡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1期62-64,7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基质交感分子1(STIM-1)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机体变态反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哮喘组,同期另选51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SDF-1、S...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基质交感分子1(STIM-1)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机体变态反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哮喘组,同期另选51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SDF-1、STIM-1,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气道高反应性指标[呼吸阻力(Rrs)-剂量反应曲线,记录基础呼吸阻力(Rrs cont)、基础呼吸传导率(Grs cont)、最小诱发累积浓度(Cmin)、使Rrs升高到基础水平15%所需氯醋甲胆碱的累积剂量(PD15)],机体变态反应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Pearson相关法分析哮喘组血清SDF-1、STIM-1水平与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机体变态反应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血清SDF-1、STIM-1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FEV1/FVC、PEF、Grs cont、Cmin、PD15低于对照组(P均<0.05),Rrs cont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E、ECP水平及外周血EOS计数高于对照组(P均<0.05)。哮喘组血清SDF-1、STIM-1水平与FEV1/FVC、PEF、Grs cont、Cmin、PD15呈负相关(P均<0.05),与Rrs cont、血清IgE和ECP水平及外周血EOS计数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DF-1、STIM-1水平升高,二者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机体变态反应指标水平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儿童 功能 气道高反应 机体变态反应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基质交感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临床分析与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1
7
作者 苏毅 《安徽医学》 2009年第8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ABP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平均37岁,均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喘息,部分患者有咳棕...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ABP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平均37岁,均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喘息,部分患者有咳棕色或黄色痰栓史、胸闷,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湿啰音,胸部CT均显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均曾被长期误诊。经激素、伊曲康唑治疗后,患者症状减轻、肺功能改善,复查胸部X线片或CT病灶吸收、好转,其中5例患者疗效明显。结论掌握ABPA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或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支气管曲菌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中心支气管扩张 胸部X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分级药学监护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春革 陈凡 朱立勤 《天津药学》 2015年第6期42-44,共3页
2014年本院依据全国首次颁布药学分级监护标准的分级监护标准,就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进行分级监护。在该患者住院期间,药师对患者执行了三级药学监护及慢病管理。从问诊开始,每周进行2次药学查房,对治疗方案进行详尽的用药监护... 2014年本院依据全国首次颁布药学分级监护标准的分级监护标准,就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进行分级监护。在该患者住院期间,药师对患者执行了三级药学监护及慢病管理。从问诊开始,每周进行2次药学查房,对治疗方案进行详尽的用药监护,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药物。通过执行分级监护标准,实现了药师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了药师工作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指导药师的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药学监护 变态反应支气管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烟曲菌病
9
作者 任少华 胡华成 《罕少疾病杂志》 2000年第4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支气管-烟曲菌 烟曲菌 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帕提古力司马义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期99-,101,共2页
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07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5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 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07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5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和转归等。结果全部患者均有发作性喘息、咳嗽、咳痰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咳痰栓、咯血。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清IgE增高。曲霉菌抗原皮内试验呈阳性、血清曲霉变应原沉淀抗体阳性。胸部CT可见肺部斑片影,部分患者可见中心性支气管扩张、痰栓征象。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物治疗后,54例患者达到痊愈或好转效果,总有效率为93.10%。结论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临床上易误诊、漏诊,应掌握其临床特点,完善相关检查,尽快确诊后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伴中心型支气管扩张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及其对策
11
作者 邓修鑫 高伟燕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8期1388-1389,共2页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伴中心型支气管扩张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及其对策。方法:临床药师结合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伴中心型支气管扩张典型病例的用药情况,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伴中心型支...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伴中心型支气管扩张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及其对策。方法:临床药师结合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伴中心型支气管扩张典型病例的用药情况,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伴中心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药物治疗监护过程。结果:通过合理用药与监护,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利用医师、护士间互补的专业知识,参与临床制定患者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 支气管曲霉 中心型支气管扩张 临床治疗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峰 王肇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278-1279,共2页
关键词 曲霉 变态反应支气管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继发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与药学监护
13
作者 殷茹芸 吴玥婷 钱鑫 《抗感染药学》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继发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K)的诊疗策略与药学监护要点,为临床此类疑难病患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因腹痛伴发热入院,根据白细胞... 目的:探讨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继发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K)的诊疗策略与药学监护要点,为临床此类疑难病患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患者因腹痛伴发热入院,根据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和CT检查结果,初步判断为肺部感染和TAK,随即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但先后予莫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美罗培南、卡泊芬净治疗7 d,患者发热和感染指标均未明显好转,其间未获得明确的病原学结果,故考虑抗真菌治疗应答不佳,遂将卡泊芬净替换为伏立康唑;第8天起,患者体温开始恢复正常,感染指标也逐步下降,其间G试验和GM试验两次回报阳性,曲霉IgG抗体亦报阳性,结合患者近2年多次肺部真菌感染的情况,加之其建筑工人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的工作特点,判断肺部感染为原发性IPA,而TAK为其继发疾病,遂嘱患者坚持伏立康唑治疗;治疗3个月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病灶基本吸收,实验室指标也已恢复正常。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感染,临床药师在协助医生开展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探寻病原体,以使治疗更有针对性;而对于真菌感染,临床应给予患者充足的疗程,以保证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并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侵袭曲霉 大动脉炎 抗感染治疗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树雄 李妙恩 吴卫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怀疑IPA患者作为病例组,以非IPA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BALF-GM和血清GM结果,观察BALF-GM和血清G...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怀疑IPA患者作为病例组,以非IPA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BALF-GM和血清GM结果,观察BALF-GM和血清GM检测诊断价值情况,观察BALF-GM和血清GM检测IPA的ROC曲线分析情况。结果病例组BALF-GM和血清GM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在Cut off值为0.5、1.0、1.5、2.0,BALF-GM测定敏感性均高于血清G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ALFGM和血清GM检测IPA的ROC曲线下面积0.803(95%CI:0.706~0.874)、0.612(95%CI:0.490~0.718),最佳cut off值0.643、0.426,其敏感性分别为74.9%和47.4%、84.0%和86.1%、78.3%和80.3%、78.3%和68.2%。结论 BALF-GM在诊断非免疫功能低下的IPA敏感性高于血清GM,其最佳cut off值0.643,可以用于IPA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泡灌洗 半乳甘露聚糖 侵袭曲霉 诊断 敏感 特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临床诊治体会
15
作者 高卫卫 李培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8-1119,共2页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 ABPA )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以机体对寄生于支气管内的曲霉发生变态反应为特点,临床上容易误诊和漏诊。一旦误诊,不仅延误病情,且治疗效果差,因此早期诊断...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 , ABPA )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以机体对寄生于支气管内的曲霉发生变态反应为特点,临床上容易误诊和漏诊。一旦误诊,不仅延误病情,且治疗效果差,因此早期诊断、充分治疗和恰当监测对患者的预后及转归均有重要意义。文中选取我科典型的ABPA患者2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转归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支气管曲霉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29例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建霞 许爱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支气管哮喘合并ABPA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EOS)、癌胚抗原(CEA)、C反应蛋白(C...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支气管哮喘合并ABPA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EOS)、癌胚抗原(CEA)、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乳酸水平(Lac)、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预计值)、变应原烟曲霉水平、总IgE水平、CT表现以及治疗情况等。结果支气管哮喘合并ABPA患者共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48.31±13.72)岁。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闷气喘(75.86%)、咳嗽(68.97%)、咳痰(44.83%)、发热(33.33%);19例(65.52%)患者的EOS升高,22例(75.86%)患者变应原烟曲霉>0.34 kUA·L^(-1),19例(65.52%)总IgE>1000 kU·L^(-1);所有患者均行肺功能检查及胸部CT检查,其中19例(65.52%)患者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5例(51.90%)患者出现弥散性功能障碍;22例(75.86%)患者胸部CT表现为双侧肺支气管扩张,9例(31.03%)出现纵隔淋巴结增大。变应原烟曲霉及纵隔淋巴结增大与血清总IgE水平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反复胸闷、气喘等症状控制不佳,胸部CT出现支气管扩张或胸膜增厚、淋巴结增大时应警惕ABPA的可能,临床遇见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应常规监测EOS以及变应原烟曲霉水平,以排除AB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变应支气管曲霉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对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颖 黄梅 +6 位作者 奚海燕 范明 陈勇 吴秋月 邵海枫 史利宁 王卫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9-30,33,共3页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并探索其最佳诊断cut off值。方法收集95例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血清及BALF标本,分为IPA组42例(确诊19例、临床诊断17例、拟诊6...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并探索其最佳诊断cut off值。方法收集95例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血清及BALF标本,分为IPA组42例(确诊19例、临床诊断17例、拟诊6例)和非IPA组53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及BALF样本GM浓度;统计分析诊断cut off值分别为0.5、1、1.5和2时BALF-GM和血清GM检测对IPA的诊断价值;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最佳cut off值。结果IPA组BALF-GM检测结果[1.53(0.48,4.72)]高于非IPA组[0.33(0.23,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22,P<0.05);IPA组血清GM测定结果[0.38(0.16,0.66)]高于非IPA组[0.2(0.17,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1,P<0.05)。cut off值分别为0.5、1、1.5和2时,BALF-GM测定的敏感性均高于血清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25、20和15,P均<0.05);BALF-GM检测特异性除诊断cut off值为2时与血清GM检测相同,其他3个诊断cut off值的特异性结果均低于血清GM;随着cut off值的增加,BALF-GM测定的特异性增加,相应地敏感性降低。BALF-GM检测的最佳cut off值为0.65,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1.4%、84.9%、78.9%和78.9%;血清GM最佳cut off值为0.425,其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47.6%、86.8%、80.0%和68.6%。结论 BALF-GM试验在诊断非免疫功能低下的IP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血清标本GM试验,其最佳诊断cut off值为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甘露聚糖 支气管泡灌洗液 侵袭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金香 王秀秀 刘宝义 《内科》 2017年第5期637-640,共4页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由气道曲霉感染引起的严重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常发生于哮喘或肺囊性纤维化患者,患者以难治性喘息、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为主要临床特点,早期治疗可预防不可逆的肺部损伤。目前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真菌药物是治...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由气道曲霉感染引起的严重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常发生于哮喘或肺囊性纤维化患者,患者以难治性喘息、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为主要临床特点,早期治疗可预防不可逆的肺部损伤。目前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真菌药物是治疗ABPA患者比较有效的方法,其他治疗方法如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激素冲击治疗、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支气管镜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有待于进一步评估。本文就近年来ABPA的诊断、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支气管曲霉 诊断 治疗 激素 抗真菌治疗 奥马珠单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模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卢鑫 孙文逵 +3 位作者 吴晓东 苏欣 施毅 张秀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动物实验被广泛应用于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文中利用气管插管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IPA模型。方法以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处理后,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烟曲霉... 目的动物实验被广泛应用于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文中利用气管插管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IPA模型。方法以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处理后,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通过组织病理进行验证,并观察小鼠生存-时间曲线。同时运用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比较气管插管法与传统滴鼻法造模实际进入鼠肺的孢子量。结果气管插管法可成功建立小鼠IPA模型。小鼠1周内死亡率为55%,接种24h后肺组织匀浆平板菌落计数显示气管插管法所造成的孢子入肺量为(5.17±0.32)log10CFU/g肺组织,而传统滴鼻法仅为(3.82±0.49)log10CFU/g肺组织。结论气管插管法成功建立小鼠IPA模型,较滴鼻法更适于进行IPA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曲霉 动物模型 气管插管 ICR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型与血清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临床特点
20
作者 李席席 刘红 +2 位作者 余亚丽 王赛男 翟婷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410-41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两种类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临床特点,提高对ABPA的早期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确诊的44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支气管扩张型ABPA(ABPA-B)与血清型ABPA(ABPA-S...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两种类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临床特点,提高对ABPA的早期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确诊的44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支气管扩张型ABPA(ABPA-B)与血清型ABPA(ABPA-S)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烟曲霉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胸部CT表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 1%pred)。结果ABPA-B组TIgE、SIgE及EOS高于ABPA-S组,FEV 1%pred低于ABP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嗽、咳痰、喘息、发热、咯血、胸痛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部HRCT表现斑片影、结节影、软组织影、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肺膨胀不全、空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囊性纤维化等患者,即使胸部HRCT无中心性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黏液栓表现,仍要尽早行TIgE、SIgE及EOS检测,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支气管曲霉 支气管扩张 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