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荷载作用下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1
作者 何忠明 刘磊 +2 位作者 向达 张文周 王盘盘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12-2420,共9页
为探究炭质泥岩路基填料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基于动三轴试验系统,分析动偏应力、围压和含水率等因素对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的影响,并建立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累积变形随加载次数增加而逐... 为探究炭质泥岩路基填料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基于动三轴试验系统,分析动偏应力、围压和含水率等因素对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的影响,并建立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累积变形随加载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在加载1000次之前增长速率较快,累积变形达到总变形的85%以上,之后趋于稳定;炭质泥岩路基填料试样累积变形随着动偏应力增大而增大,随围压增大而减小;随着围压增大,土体颗粒间的嵌固作用更强,试样抵抗变形的能力显著提升;炭质泥岩路基填料试样累积变形与含水率成正比,当含水率由1.0w_(OMC)(w_(OMC)为最佳含水率)增大到1.1w_(OMC)和1.2w_(OMC)时,累积变形分别增大7.1倍和8.3倍;由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预测模型预测的相关系数R~2为0.973,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有效表征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累积变形发展规律,并为炭质泥岩路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炭质泥岩 循环荷载 累积变形 变形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PSO-RVM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琪 包腾飞 +1 位作者 李月娇 屠立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88,共4页
鉴于支持向量机(SVM)存在结构稀疏化不足、缺乏概率信息等缺陷,将性能更具优势的相关向量机(RVM)理论引入到大坝变形预测的应用中。选择高斯径向基函数作为RVM模型的核函数,核参数用基于模拟退火的混合粒子群算法(SAPSO)进行寻优,进而建... 鉴于支持向量机(SVM)存在结构稀疏化不足、缺乏概率信息等缺陷,将性能更具优势的相关向量机(RVM)理论引入到大坝变形预测的应用中。选择高斯径向基函数作为RVM模型的核函数,核参数用基于模拟退火的混合粒子群算法(SAPSO)进行寻优,进而建立SAPSO-RVM回归预测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RVM模型的向量数量远小于SVM模型,在保持良好泛化能力的前提下计算结构得到简化,混合粒子群算法相较于一般粒子群算法其全局寻优能力也有所提高,SAPSO-RVM模型回归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预测模型 相关向量机 核函数 混合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E-UA/SVM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付修庆 郑东健 +1 位作者 冯树荣 吴志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3,88,共4页
为提高大坝变形预测模型的精度,采用复合形交叉进化算法(SCE-UA),以均方根差最小为目标来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参数,从而建立了基于SCE-UA/SVM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并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该模型与统计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该... 为提高大坝变形预测模型的精度,采用复合形交叉进化算法(SCE-UA),以均方根差最小为目标来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参数,从而建立了基于SCE-UA/SVM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并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该模型与统计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高大坝变形的预测精度,为大坝变形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E-UA 参数优化 SVM 变形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XGBoost-GRU模型的危岩体变形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秋鸿 刘晓青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针对以往对危岩体监测数据前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危岩体变形预测的VMD-XGBoost-GRU组合模型。该模型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样本熵理论将危岩体变形数据分解成多个子序列,利用XGBoost算法提取重要的模型因子实现特征降维... 针对以往对危岩体监测数据前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危岩体变形预测的VMD-XGBoost-GRU组合模型。该模型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样本熵理论将危岩体变形数据分解成多个子序列,利用XGBoost算法提取重要的模型因子实现特征降维,通过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对危岩体变形进行预测。以某水电站右坝肩陡壁上的危岩体变形预测为例,将VMD-XGBoost-GRU组合模型与BP、GRU和VMD-XGBoost-BP 3种模型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VMD-XGBoost-GRU组合模型在危岩体变形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精度,可为危岩体安全稳定状态评价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VMD 样本熵 XGBoost GRU 变形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回归模型在井水埋深预测中的应用及改进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从陆 尹长林 李石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20-23,共4页
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井水埋深的预测模型时,首先采用差分的方法把季节性时间序列变成平稳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再用动态数据系统方法的传统F检验定阶法进行分析。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可能过早地退出对模型的循环检验,从而不能找到合适... 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井水埋深的预测模型时,首先采用差分的方法把季节性时间序列变成平稳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再用动态数据系统方法的传统F检验定阶法进行分析。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可能过早地退出对模型的循环检验,从而不能找到合适的预测模型。笔者在用自回归模型建立井水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建模方法,提高了预测精度,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水埋深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自回归模型 AR模型 变形预测模型 F检验定阶法 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更新的非饱和土坡参数概率反演及变形预测 被引量:21
6
作者 仉文岗 顾鑫 +3 位作者 刘汉龙 张青 王林 王鲁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12-1122,共11页
滑坡变形预测一直是实现滑坡灾害预报与防控的有效手段。岩土体参数是开展滑坡变形计算的关键输入信息,然而目前研究鲜有考虑岩土体参数不确定性对滑坡变形的影响,如何融合有限监测数据实现岩土体参数不确定性定量表征及滑坡变形概率预... 滑坡变形预测一直是实现滑坡灾害预报与防控的有效手段。岩土体参数是开展滑坡变形计算的关键输入信息,然而目前研究鲜有考虑岩土体参数不确定性对滑坡变形的影响,如何融合有限监测数据实现岩土体参数不确定性定量表征及滑坡变形概率预测仍然是一大难点。以降雨入渗非饱和土坡为例,开展流固耦合分析,基于有限的孔压监测数据,利用DREAM_zs算法实现对岩土体参数的高效概率反演。根据岩土体参数的先验分布,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生成随机样本,将其导入ABAQUS中计算相应的坡脚变形作为数据集,分别采用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曲线(MARS)和Light GBM模型构建基于数理-机制双驱动的边坡坡脚变形预测模型,计算贝叶斯更新后的后验稳态样本对应的边坡坡脚变形值,并对边坡变形值开展统计分析。结果表明:DREAM_zs算法仅需少量的孔压监测数据,即可完成对岩土体参数的更新,并且计算效率高、收敛速度快。此外,提出的边坡坡脚变形预测模型不仅突破了由孔压等间接监测数据来预测边坡变形的局限,同时还实现了对边坡变形发生概率的预测,为滑坡变形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更新 非饱和土 流固耦合分析 机器学习 变形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N的盾构施工地层横向水平变形预测
7
作者 马铭骏 潘泓 +1 位作者 骆冠勇 曹洪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1-208,共8页
为了得到盾构施工地层横向水平变形的有效预测模型,提出一种考虑主要盾构施工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模型。由广州某盾构工程得到盾构施工引起的周边地层水平变形数据,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和主要盾构施工参数对模型... 为了得到盾构施工地层横向水平变形的有效预测模型,提出一种考虑主要盾构施工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模型。由广州某盾构工程得到盾构施工引起的周边地层水平变形数据,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和主要盾构施工参数对模型进行训练并结合遗传算法优化DNN模型网络拓扑结构。结合遗传算法计算80个模型后,最终确定DNN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均方误差MSE经50轮迭代即收敛并趋于零值,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拟合优度R2>0.9),且残差随机分布于零值线附近,说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构建水平变形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现场实测法 深度神经网络 横向水平变形 变形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铣削航发叶片变形仿真及工艺参数优化
8
作者 陈婷 胥云 +3 位作者 张加虎 李磊 向传龙 罗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3-200,共8页
针对航发叶片铣削过程中因残余应力诱导变形问题,基于Deform与Abaqus完成叶片铣削模拟仿真,分析在残余应力作用下叶片整体变形量。将每齿进给量fz、主轴转速n、切深ap与射流温度T作为工艺参数,设计单因素控制方案和中心复合设计试验,研... 针对航发叶片铣削过程中因残余应力诱导变形问题,基于Deform与Abaqus完成叶片铣削模拟仿真,分析在残余应力作用下叶片整体变形量。将每齿进给量fz、主轴转速n、切深ap与射流温度T作为工艺参数,设计单因素控制方案和中心复合设计试验,研究射流温度单变量和工艺参数多变量对叶片变形量的影响。应用多元二次回归方法建立叶片变形预测模型,运用方差分析检验预测模型与试验数据的拟合值。以相对低的叶片变形量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获取最优工艺参数组。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180℃与20℃相比叶片变形量降低了35.66%,但叶片型面轮廓的余量超过允许范围(±0.05 mm)。故采用遗传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冷却温度区间为-196~-180℃,最大变形量为0.038 9 mm,满足叶片轮廓变形量误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铣削 工艺参数 叶片变形仿真 叶片变形预测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蒸发条件下膨胀土边坡的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建斌 孔令伟 +2 位作者 郭爱国 赵艳林 吕海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0-77,共8页
在典型膨胀土广泛分布的广西南宁地区建立缓坡、陡坡与坡面种草3种类型膨胀土边坡的原位监测系统,采用6参数小型气象站、测斜管和沉降板,跟踪测试边坡变形随气候变化的演化规律,揭示在降雨蒸发下膨胀土边坡的变形特征。认为降雨是导致... 在典型膨胀土广泛分布的广西南宁地区建立缓坡、陡坡与坡面种草3种类型膨胀土边坡的原位监测系统,采用6参数小型气象站、测斜管和沉降板,跟踪测试边坡变形随气候变化的演化规律,揭示在降雨蒸发下膨胀土边坡的变形特征。认为降雨是导致膨胀土边坡变形最直接的气候因素,而蒸发效应是边坡变形破坏的重要前提之一;蒸发效应所产生的土体裂隙,使得吸湿条件下原位双环渗透试验获得的膨胀土水力特性具有与传统的非饱和土力学中的定义有相反的趋势,这也是膨胀土边坡在降雨入渗时发生变形乃至破坏的内在机制之一;通过对现场试验数据的拟合,建立了符合膨胀土边坡变形的经验性预测模型,其中边坡变形与土表净入渗量呈二次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边坡 变形特征 变形预测模型 降雨 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护条件对混凝土长期收缩变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洋 李华 +3 位作者 王育江 李世龙 张成君 赵岩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24,31,共5页
研究了在不同养护条件下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长期收缩变形性能的影响,并将收缩变形测试结果与典型收缩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前14 d密封养护随后进行干燥养护条件下,C60混凝土前14 d的自收缩最大,14 d后C60混凝土的干燥... 研究了在不同养护条件下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长期收缩变形性能的影响,并将收缩变形测试结果与典型收缩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前14 d密封养护随后进行干燥养护条件下,C60混凝土前14 d的自收缩最大,14 d后C60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变形明显较小,并且与直接干燥养护的混凝土相比,混凝土的总收缩变形显著增大。在先密封养护至自收缩稳定后进行干燥养护条件下,自收缩稳定后混凝土仍会产生较明显的收缩变形,但与直接干燥养护的混凝土相比,混凝土的总收缩变形显著减小。当采用EN1992、fib MC2010、ACI 209—2R和B4几种收缩模型计算时,fib MC2010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结果拟合程度最好,EN1992模型和B4模型其次,最后是ACI 209—2R模型。但几种模型计算值与实测结果的总体吻合度均较好,可用于预测混凝土的长期变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收缩变形 养护条件 混凝土强度等级 收缩变形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红黏土累积变形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谢栎 吴建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3-1629,共7页
通过GDS动三轴设备对赣南红黏土进行了一系列排水条件下的大次数循环试验,研究不同循环应力比、固结应力比及围压对赣南红黏土累积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固结应力比、固结压力和循环应力比条件下,红黏土的累积应变都呈现出先... 通过GDS动三轴设备对赣南红黏土进行了一系列排水条件下的大次数循环试验,研究不同循环应力比、固结应力比及围压对赣南红黏土累积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固结应力比、固结压力和循环应力比条件下,红黏土的累积应变都呈现出先迅速累积,后增长变缓,最终稳定的趋势;在一定的循环次数之后,不同初始固结应力和不同初始应力比条件下累积应变与循环次数之间的变形规律呈现为线性关系,且初始固结应力和初始固结应力比越小,其线性相关性越好;不同循环应力比下赣南红黏土的平均累积应变速率与循环次数之间也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此外,基于以上关系建立了赣南红黏土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变形预测模型,并通过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循环应力比 累积变形 累积应变速率 变形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学超材料的柔性机械臂设计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基彬 戴宁 +3 位作者 郭培 熊继源 叶世伟 程筱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900-1906,共7页
以力学超材料为基础结构的柔性机械臂可通过力学超材料的调配设计实现多重弯曲运动。为探究该类柔性机械臂的变形特性,在分析柔性机械臂结构及其驱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段常曲率假设建立胞元组变形的数学模型,同时根据柔性机械臂单元... 以力学超材料为基础结构的柔性机械臂可通过力学超材料的调配设计实现多重弯曲运动。为探究该类柔性机械臂的变形特性,在分析柔性机械臂结构及其驱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段常曲率假设建立胞元组变形的数学模型,同时根据柔性机械臂单元的弯曲特性进一步提出了单节柔性机械臂单元和多节柔性机械臂单元的变形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实物实验验证了变形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完成了超过±90°的弯曲并对末端周围的环境进行探查,可应用于复杂狭小空间的检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臂 变形数学模型 变形预测模型 力学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itial cracking mechanism of an expansive soil due to moisture-change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珺华 袁俊平 吴宏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437-1446,共10页
Swelling and shrinkage due to moisture-change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ansive soil,which is similar to the behavior of most materials under thermal effect,If the deformation is restricted,stress in expa... Swelling and shrinkage due to moisture-change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ansive soil,which is similar to the behavior of most materials under thermal effect,If the deformation is restricted,stress in expansive soil is caused by the swell-shrinking.The stress is defined as "moisture-change stress" and is adopted to analyze swell-shrinkage deformation based on the elasticity mechanics theory.The state when the total stress becomes equal to the soil tensile strength is considered as the cracking criterion as moisture-change increases.Then,the initial cracking mechanism due to evaporation is revealed as follows:Different rates of moisture loss at different depths result in greater shrinkage deformation on the surface while there is smaller shrinkage deformation at the underlayer in expansive soil;cracks will grow when the nonuniform shrinkage deformation increases to a certain degree.A theore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which may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stress caused by moisture-change.The depth of initial cracks growing is predicted by the proposed model in expansive soil,A series of laboratory tests are carried out by exposing expansive soil samples with different moisture-changes.The process of crack propagation is investigated by resistivity method.The test results show good consistency with the predicted results by the proposed theoretical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ansive soil swell-shrinking deformation moisture-change CRACK RESIS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formation prediction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mass using CPSO-SVM model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邵军 赵洪波 茹忠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311-3319,共9页
A new method integrat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nd chaotic mapping (CPSO-SVM)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deformation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mass.Since chaotic mapping was ... A new method integrat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nd chaotic mapping (CPSO-SVM)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deformation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mass.Since chaotic mapping was featured by certainty,ergodicity and stochastic property,it was employed to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rate and resulting precision of PSO.The chaotic PSO was adopted i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appropriate SVM parameters,such as kernel function and training parameters,improving substantially the generalization ability of SVM.And finally,the integrating method wa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convergence deformation of the Xiakeng tunnel in China.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of deformation time series well and is proved to be more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ormation prediction TUNNEL chaotic mapp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flow stress of X70HD under hot deformation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健 王小巩 +2 位作者 杨海涛 余超 肖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052-2059,共8页
To realiz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olling and obtain the hot forming process parameters for X70 HD steel, the flow stress behaviors of X70 HD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820-1100 ℃ and stra... To realiz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olling and obtain the hot forming process parameters for X70 HD steel, the flow stress behaviors of X70 HD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820-1100 ℃ and strain rates(0.01-10 s-1) on a Gleeble-3500 thermo-simulation machine. A new flow stress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linear and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the parameters with respect to temperature and deformation rates. The rise of curve end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was analyzed. The flow stress of X70 HD steel predicted by the proposed model agre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o, it greatly improves the precision of the metal thermoplastic processing through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stress dynamic recovery dynamic reerystallization Z para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 of critical strain for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in 10%TiC/Cu-Al_2O_3 composite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志强 刘勇 +1 位作者 田保红 张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059-4065,共7页
Using the Gleeble-1500 D simulator,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and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critical conditions of the 10%Ti C/Cu-Al2O3(volume fraction) composite were investigated by compression tests at the tempe... Using the Gleeble-1500 D simulator,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and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critical conditions of the 10%Ti C/Cu-Al2O3(volume fraction) composite were investigated by compression tests at the temperatures from 450 °C to 850 °C with the strain rates from 0.001 s-1 to 1 s-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ftening mechanism of the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is a feature of high-temperature flow tru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the composite, and the peak stress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ing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or the increasing strain rate. The thermal deformation activation energy was calculated as 170.732 k J/mol and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 The inflection point in the lnθ-ε curve appears and the minimum value of-(lnθ)/ε-ε curve is presented when the critical state is attained for this composite. The critical strai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strain rate or the decreasing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There is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tical strain and peak strain, i.e., εc=0.572εp. The predicting model of critical strain is described by the function of εc=1.062×10-2Z0.08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Ti C/Cu-Al2O3 composite hot deformation constitutive equation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critical cond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