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洗马林断裂构造几何与变形转换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月玲 尤惠川 杨歧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70,共14页
洗马林断裂为洗马林-水泉断裂的西北段,是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的组成断裂之一,位于张家口-渤海断裂构造带与山西断陷盆地带的复合部位,其构造几何和变形特征是研究两大构造带相互作用的良好素材。文中采用地质地貌调查和地球物理探测等... 洗马林断裂为洗马林-水泉断裂的西北段,是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的组成断裂之一,位于张家口-渤海断裂构造带与山西断陷盆地带的复合部位,其构造几何和变形特征是研究两大构造带相互作用的良好素材。文中采用地质地貌调查和地球物理探测等手段对该断裂进行探查和研究,阐述了断裂的几何展布、构造特征与活动性,分析了其与邻近断裂的构造关系,讨论了其在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中的变形转换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洗马林断裂是1条以走滑为主、兼具逆冲的断裂,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和全新世期间的垂直滑动速率分别为0.17mm/a和0.25~0.38mm/a,水平滑动速率为0.58~0.67mm/a和0.50mm/a。断裂由NW向的主体断层和NE向的次级断层交替组合形成,NW向断层表现为高角度逆左旋走滑,NE向断层显示出正断活动,2组构造具有特定的构造几何关系,运动方式和变形特征相互匹配;在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的活动过程中,NW向的洗马林断裂起到了类似转换断层的变形转换与应力传递作用,其左旋走滑活动使得两端的NE向正断层活动得以协调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马林断裂 变形转换 构造特征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金铜矿带脆—韧性变形转换及其成矿特征
2
作者 杨兴科 陈强 +3 位作者 李强 赵世华 王磊 弓小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78-281,共4页
脆-韧性变形转换带作为剪切带发展演化过程中特定时空域的产物,与韧性剪切带是在统一的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变形时空域,普遍存在于岩石圈内。其转换过程是多种动力作用方式相互竞争的双向转化过程,不同的动力作用方式造成了变形响应和矿... 脆-韧性变形转换带作为剪切带发展演化过程中特定时空域的产物,与韧性剪切带是在统一的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变形时空域,普遍存在于岩石圈内。其转换过程是多种动力作用方式相互竞争的双向转化过程,不同的动力作用方式造成了变形响应和矿化类型的反复叠加与耦合,宏观上的贯通和微观上的开合造成了成矿流体强烈的对流循环及脆-韧性变形转换过程中的动力成矿。近年来东天山发现的一系列金(铜)矿床(点),85%分布于脆-韧性变形转换带中,尤其是脆-韧性变形转换带中的张性扩容构造区。这已成为东天山剪切变形带内控矿的重要特征和普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金铜矿带 韧性剪切带 脆-韧性变形转换 动力成矿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病毒变形的零转换技术
3
作者 秦晓倩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3-896,共4页
计算机病毒变形技术的出现产生了大量的变形病毒,传统的病毒检测系统在变形病毒检测方面不尽人意。针对该现象,提出了一种消除病毒变形的零转换技术,其中包括消除病毒变形技术常用的垃圾代码的插入、变量重命名、等价语句替换、跳转指... 计算机病毒变形技术的出现产生了大量的变形病毒,传统的病毒检测系统在变形病毒检测方面不尽人意。针对该现象,提出了一种消除病毒变形的零转换技术,其中包括消除病毒变形技术常用的垃圾代码的插入、变量重命名、等价语句替换、跳转指令的利用和语句重排等变形转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从很大程度上降低病毒变形的个数,程序语句可能出现的平均转换形式个数从转换前的1043降低到108,达到了提高病毒检测系统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检测 变形病毒 变形转换 变形转换 转换 串表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断裂和海原断裂的走滑转换变形及其与陇山地块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锁旺 甘家思 +1 位作者 姚运生 申重阳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7年第3期73-83,共11页
根据对调查资料、航卫片判译和已有文献的综合分析,研究了西秦岭北缘断裂(XQLF)东段和海原断裂(HYF)南段的走滑转换、变形及其与陇山地块的相互作用。XQLF以几何学结构复杂和多期活动为特征,主带各段呈左阶斜列。HY... 根据对调查资料、航卫片判译和已有文献的综合分析,研究了西秦岭北缘断裂(XQLF)东段和海原断裂(HYF)南段的走滑转换、变形及其与陇山地块的相互作用。XQLF以几何学结构复杂和多期活动为特征,主带各段呈左阶斜列。HYF南段的陇县-宝鸡断裂(LBF)由4条断层组成70km的宽带,中更新世以来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XQLF和LBF在运动过程中均产生走滑挤压或走滑拉伸的转换变形。被上述断裂切割围限的陇山地块,从晚白垩世至早第四纪一直处于强烈的挤压变形状态。中晚第四纪以来,可能还具有顺时针旋转变形和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海原断裂 走滑转换变形 地块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终需求间接能耗核算模型的改进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变形与转换 被引量:5
5
作者 向书坚 柴士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4-101,共8页
为克服最终需求间接能耗初始核算模型存在的两点主要不足,笔者对其进行一次变形与二次转换,实现对最终需求间接能耗核算模型的改进,满足对最终需求间接能耗连续性估算的要求。结果表明在行业分类一致的前提下,最终需求间接能耗初始与改... 为克服最终需求间接能耗初始核算模型存在的两点主要不足,笔者对其进行一次变形与二次转换,实现对最终需求间接能耗核算模型的改进,满足对最终需求间接能耗连续性估算的要求。结果表明在行业分类一致的前提下,最终需求间接能耗初始与改进核算模型的结果较为接近,平均相对误差低于5%,表明在无投入产出表年份,可以借助改进核算模型进行估算;核算模型要求行业分类尽可能精细,分类越宽泛,结果越粗糙,高估可能越大;再者由于最终需求项目数据可得性的难易程度不同,其间接能耗估算结果的精确性存在差异;最后改进核算模型的应用性可针对与行业密切相关的间接能耗污染排放与其他资源消耗以及其污染排放等进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需求间接能耗 投入产出法 变形转换 改进核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东端喀尔里克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与转换挤压变形 被引量:2
6
作者 任光雪 李传友 孙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62,共17页
喀尔里克山位于天山最东端,是天山造山带往东地貌和构造的终止端,研究该地区断裂结构和运动学特征对于全面认识天山新生代变形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喀尔里克山北缘断裂呈弧形展布在喀尔里克山北侧,向E延伸与戈壁-天山左旋走滑断裂系相连... 喀尔里克山位于天山最东端,是天山造山带往东地貌和构造的终止端,研究该地区断裂结构和运动学特征对于全面认识天山新生代变形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喀尔里克山北缘断裂呈弧形展布在喀尔里克山北侧,向E延伸与戈壁-天山左旋走滑断裂系相连。根据其走向和运动性质的差异可将喀尔里克山北缘断裂分为东、西2段,西段长约61km,走向NW,呈逆冲性质,断裂活动在山前洪积扇上形成了多条断层陡坎。利用光释光测年方法对变形阶地进行定年,得到西段全新世垂直滑动速率介于0.19~0.35mm/a之间,该滑动速率略大于喀尔里克山南侧的哈密盆地北缘断裂的垂直滑动速率,这与山体向S掀斜的地貌特征一致。东段长约95km,走向NE,以左旋走滑变形为主,断裂左旋错断了一系列冲沟和河流阶地,剖面显示该断裂段还具有一定逆冲分量。喀尔里克山北缘断裂与山体两侧其他逆冲断裂共同构成了戈壁-天山左旋走滑断裂系的挤压性马尾状端部构造,这些断裂在深部收敛会聚并在剖面上呈现不对称的正花状构造。喀尔里克山体的抬升受南北两侧逆冲断裂和东侧左旋走滑断裂共同控制,表现为转换挤压变形抬升的特征,山体通过山前逆冲断裂向盆地内部的迁移逐渐向外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尔里克山北缘断裂 运动特征 转换挤压变形 天山东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觉罗塔格金矿带构造变形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21
7
作者 弓小平 杨兴科 +1 位作者 陈强 李佐臣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6-10,共5页
 东天山觉罗塔格金矿带构造变形特征明显,横向分带可分为3个变形子带,组构差异显示走向分段韧性剪切带发展演化过程中相伴的脆韧性变形转换带较为普遍。脆韧性变形转换过程受多种动力作用方式控制,造成多种变形方式同存互竞,常见微破...  东天山觉罗塔格金矿带构造变形特征明显,横向分带可分为3个变形子带,组构差异显示走向分段韧性剪切带发展演化过程中相伴的脆韧性变形转换带较为普遍。脆韧性变形转换过程受多种动力作用方式控制,造成多种变形方式同存互竞,常见微破裂、碎裂流和晶内滑移。有两种转换过程,宏观上各圈层的变形连通和微观上主要地质体内的变形开合使脆韧性变形转换带内流体强烈对流,并富集成矿。近年来在该区带发现的一系列金矿床(点),约85%都分布于脆韧性变形转换带中,数值模拟显示脆韧性变形带控制金矿床,其中的张性扩容构造控制金矿体。此已成为该区剪切变形带内控矿的重要特征和普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带 康古尔塔格 脆-韧性变形转换 韧性剪切带 成矿预测 新疆 构造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陈耳金矿床不同构造-岩相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控矿机理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建波 蒋振频 +3 位作者 鲁勇花 郭磊 史兴俊 曾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51-1561,共11页
通过对陈耳金矿床两类不同构造-岩相带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分析,发现元素特别是成矿元素Au的含量从片理化带→破碎蚀变带→石英脉逐渐增强。构造-岩相带内变形岩石的石英Rf/φ法有限应变测量表明,片理化带应变强度最大,破碎蚀变带应变强度... 通过对陈耳金矿床两类不同构造-岩相带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分析,发现元素特别是成矿元素Au的含量从片理化带→破碎蚀变带→石英脉逐渐增强。构造-岩相带内变形岩石的石英Rf/φ法有限应变测量表明,片理化带应变强度最大,破碎蚀变带应变强度小,应变集中在韧性剪切带边部的片理化带内。R型聚类分析表明Au与Ag、Cu、Pb及Zn的相关系数远大于Au与Ni、Co元素的相关系数,甚至接近于1。研究认为:破碎蚀变带内由于应变软化导致脆性裂隙大量发育,易于成矿流体的迁入与淀积而强富集;片理化带由于应变集中,造成成矿流体的迁出而弱富集。韧性剪切带脆-韧性变形转换不仅控制了矿体就位空间,同时也决定着元素迁移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耳金矿床 构造-岩相带 有限应变 微量元素 韧脆性变形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狄奥尼索斯的报复——《蝇王》之神话原型分析与重释 被引量:13
9
作者 胡蕾 《山东外语教学》 2000年第2期49-53,共5页
本文绕开对《蝇王》的一贯争论,另辟蹊径,从希腊狄奥尼索斯神话在文学中的转换变形,重新定位作品中主要人物的位置:杰克为狄奥尼索斯的变形,罗杰为阿高厄之置换人物,西蒙为阿克忒斯之变形,更提出“双重置换”这一概念,即猪仔为... 本文绕开对《蝇王》的一贯争论,另辟蹊径,从希腊狄奥尼索斯神话在文学中的转换变形,重新定位作品中主要人物的位置:杰克为狄奥尼索斯的变形,罗杰为阿高厄之置换人物,西蒙为阿克忒斯之变形,更提出“双重置换”这一概念,即猪仔为彭透斯之主要变形,拉尔夫为次者。从而得出不同以往的结构:对抗锹奥尼索斯就是压制人类本性中的原始力,其结果只能是对抗者的全面坍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奥尼索斯 原型 转换变形 《蝇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