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液化砂土地基等能量等变形挤密群桩现场试验规律分析
1
作者 李泽田 胡俊 +5 位作者 黄梓 文海燕 张明 杨武 董家权 石万万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7-216,共10页
为解决地震导致地基饱和砂土和粉土液化,造成建筑沉降、倾斜甚至破坏的发生,以海南省海口市江东新区房建项目砂性地基土严重液化为依托,采用等能量等变形挤密桩技术进行桩周土的二次挤密加固,通过加固前后标准贯入度试验击数计算液化指... 为解决地震导致地基饱和砂土和粉土液化,造成建筑沉降、倾斜甚至破坏的发生,以海南省海口市江东新区房建项目砂性地基土严重液化为依托,采用等能量等变形挤密桩技术进行桩周土的二次挤密加固,通过加固前后标准贯入度试验击数计算液化指数(I_(LE)),再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验承载力。现场试验得出,处理深度内整体地基土由原严重液化程度改善为轻微液化趋近于不液化;前后标贯随深度平均锤击数之差拟合方程为Y=0.307857X+10.3617,R^(2)=0.84792,Pearson系数为0.93109,前后标贯平均击数在-5 m至-13 m区间内每层提高12~15击,各土层加固均匀;加固后地基达到单桩承载力设计特征值2250 kN。研究规律可供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能量变形挤密桩 标准贯入度试验 液化指数 单桩竖向抗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变形准则的钢筋混凝土柱地震损伤概率性能水准研究
2
作者 张棋 岳健广 +1 位作者 董军 仝菲菲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2,共5页
为了正确评估钢筋混凝土(RC)柱构件损伤破坏程度,建立RC柱合理的损伤性能水准。首先依据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全过程,定义出5个性能水准。其次,基于大量的方柱和圆柱的试验结果,利用Park-Ang损伤模型计算上述两类截面RC柱各性能点的损伤... 为了正确评估钢筋混凝土(RC)柱构件损伤破坏程度,建立RC柱合理的损伤性能水准。首先依据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全过程,定义出5个性能水准。其次,基于大量的方柱和圆柱的试验结果,利用Park-Ang损伤模型计算上述两类截面RC柱各性能点的损伤值。采用概率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得到每个性能点处具有95%保证率的损伤上限值,以此作为损伤性能水准的临界损伤值。最终,由此建立了RC柱的损伤性能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损伤性能水准 临界损伤值 能量-变形准则 概率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形-能量双参数模型的8度区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评估
3
作者 梁金宝 许维炳 +3 位作者 陈彦江 辛光涛 王瑾 肖波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3,共10页
为明晰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在高烈度区的抗震性能,以及变形-能量双参数模型对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评估的适用性。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为1∶6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桥墩(RC),灌浆套筒连接节段拼装式桥墩(SP)和预应力-灌浆套筒连接节段拼装式桥... 为明晰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在高烈度区的抗震性能,以及变形-能量双参数模型对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评估的适用性。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为1∶6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桥墩(RC),灌浆套筒连接节段拼装式桥墩(SP)和预应力-灌浆套筒连接节段拼装式桥墩(PSP)试件,分别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从试验现象、滞回耗能性能、骨架曲线、刚度特性等方面对三个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变形-能量双参数模型对三个试件在不同荷载水平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SP试件和PSP试件的墩底塑性铰区上移了约一个套筒的高度,二者的损伤位置主要集中在墩底接缝处和套筒顶部塑性铰区,墩身中间接缝处损伤不明显;SP试件承载能力与RC试件基本一致,但其刚度随墩底接缝开裂明显减小,SP试件的刚度退化速率显著快于RC试件,且SP试件的自复位能力弱于RC试件;PSP试件的承载力最高、初始刚度最大,但PSP试件的刚度退化速率也更快,其自复位能力优于RC试件;相同加载条件下三个试件基于变形-能量双参数模型的损伤指数呈现出DRC<DPSP<DSP,高烈度区采用典型连接方式的装配式桥墩的损伤劣化速率仍高于整体现浇桥墩,墩底接缝处损伤是造成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如何延缓地震作用下装配式接缝的损伤或破坏,是实现装配式桥墩等同现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 高烈度区 拟静力试验 地震损伤评估 变形-能量双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网格的能量优化参数化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薛均晓 罗钟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72-1479,共8页
三角网格参数化是纹理映射、曲面拟合与曲面重构、网格编辑等工作的基础和环节,参数化变形的大小是衡量参数化好坏的标准.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变形能量优化的三角网格参数化方法.采用区域增长算法逐层展平空间三角网格,得到空间三角网格曲... 三角网格参数化是纹理映射、曲面拟合与曲面重构、网格编辑等工作的基础和环节,参数化变形的大小是衡量参数化好坏的标准.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变形能量优化的三角网格参数化方法.采用区域增长算法逐层展平空间三角网格,得到空间三角网格曲面的自由边界的参数化结果,并利用保形变换将自由边界的参数化结果变换为规则边界的参数化结果;同时兼顾了参数化的角度变形和面积变形,使得参数化结果具有整体变形较小的特点,并能够避免三角形折叠的现象.将该方法应用于纹理映射中的数值实验表明,其比常见的几种参数化方法具有更好的纹理映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网格 参数化 变形能量 纹理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应变场重构的转管武器击发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心怡 张鹏军 +3 位作者 付军 王海旭 赵建强 石之昱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6,30,共8页
转管武器发射过程中由于受到冲击振动、击针簧老化等因素影响,引起击针撞击能量产生波动,进而影响转管武器的击发性能。针对转管武器击发能量难以量化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应变场重构的击发能量快速检测方法。建立连续动态弹塑... 转管武器发射过程中由于受到冲击振动、击针簧老化等因素影响,引起击针撞击能量产生波动,进而影响转管武器的击发性能。针对转管武器击发能量难以量化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应变场重构的击发能量快速检测方法。建立连续动态弹塑性接触力修正模型,对击针-底火碰撞多物理过程开展仿真分析,研究底火在撞击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过程,基于六面体单元在三维尺度重构底火应力场,以此建立底火塑性变形能计算模型。以击发后5.8 mm弹壳底火开展实例分析,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底火击针痕迹的云点图,计算结果表明,同一批次底火塑性变形能处于0.30~0.50 J之间,呈正态分布,并集中于0.40 J左右,研究为量化击针撞击底火所传递能量提供了关键数据基础,有助于优化速射武器的击针设计,为转管武器击发性能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形变形 有限元单元分析 连续动态弹塑性 变形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loading rate on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and energy evolution of skarn rock subjected to constant-amplitude cyclic loading
6
作者 WU Yun-feng WANG Yu +5 位作者 LI Chang-hong ZHOU Bao-kun LI Peng CAI Mei-feng SUN Chang-kun TIAN Zi-c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1117-1140,共24页
This work aims to reveal the mechanical responses and energ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karn rock under constant amplitude-varied frequency loading paths.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lifetime,stress−strain... This work aims to reveal the mechanical responses and energ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karn rock under constant amplitude-varied frequency loading paths.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lifetime,stress−strain responses,deformation,energy dissipation and fracture morphology are all impacted by the loading rate.A pronounced influence of the loading rate on rock deformation is found,with slower loading rate eliciting enhanced strain development,alongside augmented energy absorption and dissipation.In addition,it is revealed that the loading rate and cyclic loading amplitude jointly influence the phase shift distribution,with accelerated rates leading to a narrower phase shift dura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lower loading rate leads to more significant energy dissipation.Finally,the tensile or shear failure modes were intrinsically linked to loading strategy,with cyclic loading predominantly instigating shear damage,as manifest in the increased presence of pulverized grain particles.This work would give new insights into the fortification of mining structure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mining method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c loading loading rate constant amplitud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energy dissip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规则钢框架连体结构动力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包恩和 黄美玲 +1 位作者 曹邕生 张研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79-84,91,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强度和刚度多层规则钢框架连体结构动力响应机理,以基本周期、首层剪重比为主要参数建立3个不同强度和刚度多层规则钢框架单体模型,各单体模型通过不同强度的连接构件在结构不同位置(顶层、4层)连接建立3个连体模型,对各模... 为了研究不同强度和刚度多层规则钢框架连体结构动力响应机理,以基本周期、首层剪重比为主要参数建立3个不同强度和刚度多层规则钢框架单体模型,各单体模型通过不同强度的连接构件在结构不同位置(顶层、4层)连接建立3个连体模型,对各模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探讨各模型动力反应。分析结论如下:1各连体模型的层间位移分布和各部位的塑性变形能量分布,在连体模型强侧相对单体模型有减小趋势,连体模型的强侧有一定连接效果;而连体模型的弱侧相对单体模型有减有增,连接效果不明显;2连体模型总体塑性变形能量和柱、梁以及连接构件等的塑性损伤程度受连接构件连接位置的影响,连接构件在中间层连接时明显大于连接构件在顶层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结构 连接构件 塑性变形能量 累积塑性延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陆台风莫拉克(2009)的涡度拟能收支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冉令坤 李娜 崔晓鹏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8-1134,共17页
利用涡度拟能、散度平方项(简记为散度能量)和总变形平方项(简记为变形能量)来表征涡度、散度和变形的强度,并推导这3个物理量的倾向方程。这些方程中既包含代表这些物理量相互转化的符号相反项,也含有代表共同强迫的符号相同项,其中,... 利用涡度拟能、散度平方项(简记为散度能量)和总变形平方项(简记为变形能量)来表征涡度、散度和变形的强度,并推导这3个物理量的倾向方程。这些方程中既包含代表这些物理量相互转化的符号相反项,也含有代表共同强迫的符号相同项,其中,涡度拟能局地变化主要由涡度拟能与变形能量的共同强迫项、涡度拟能与变形能量的转化项以及涡度拟能与散度能量的转化项组成。针对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利用美国全球预报系统分析场资料计算这些方程中的强迫项,分析涡度拟能及其收支特征,以此来探讨影响台风莫拉克涡度拟能局地变化的主要物理因素。结果表明,在莫拉克发展和衰减阶段,涡度拟能与变形能量的共同强迫项(涡-形相同项)和涡度拟能与散度能量的转化项(涡-散转化项)是影响涡度拟能局地变化的重要强迫项。涡度拟能与变形能量转化项(涡-形转化项)的贡献相对来说弱一些。影响位涡拟能局地变化的重要物理因素是涡-形相同项和涡-形转化项中的平流输送项和散度耦合项,以及涡-散转化项中散度耦合项。变形能量一方面通过涡-形转化项向涡度拟能转化,直接促进涡度拟能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散-形转化项向散度能量转化,再通过涡-散转化项散度能量向涡度拟能转化,间接促进涡度拟能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拟能 散度能量 变形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体中弓形钢纤维拔出耗能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许碧莞 施惠生 JU Jiannwen Woody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94-1199,共6页
鉴于弓形钢纤维几何形状的特殊性,对弓形钢纤维拔出过程中的摩擦能量和弯钩端塑性变形能量分别进行了理论推导;并采用能量叠加法完成了水泥基体中弓形钢纤维拔出能耗理论计算.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验证表明,不论是对部分拔出还是全... 鉴于弓形钢纤维几何形状的特殊性,对弓形钢纤维拔出过程中的摩擦能量和弯钩端塑性变形能量分别进行了理论推导;并采用能量叠加法完成了水泥基体中弓形钢纤维拔出能耗理论计算.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验证表明,不论是对部分拔出还是全部拔出的弓形钢纤维拔出能量预测均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这将有利于今后弓形钢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宏观断裂能理论预测研究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弓形钢纤维 摩擦能量 塑性变形能量 模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T-Bézier曲线的光顺延拓 被引量:2
10
作者 喻德生 江卯 曾接贤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18-1323,共6页
将曲线的最小物理变形能量作为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三次T-Bézier曲线曲面的光顺延拓算法。利用G2连续性作为约束条件,则延拓的曲线具有两个自由度,并取其中的一个自由度为零;基于延拓曲线的最小物理变形能量确定第二个自由度及延... 将曲线的最小物理变形能量作为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三次T-Bézier曲线曲面的光顺延拓算法。利用G2连续性作为约束条件,则延拓的曲线具有两个自由度,并取其中的一个自由度为零;基于延拓曲线的最小物理变形能量确定第二个自由度及延拓曲线的控制点,进而确定延拓曲线,重新参数化所延拓的曲线可以与原曲线在拼接点处C3连续拼接;此外,将该方法应用于双三次T-Bézier曲面的延拓。实例表明,该方法构造的曲线曲面具有较好的光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变形能量 三次T-Bézier曲线 光顺延拓 G2连续 C3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拔型钢纤维混凝土板韧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世鸣 刘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通过四组混凝土板 (共 10块 )的荷载试验 ,评定钢纤维混凝土的韧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混凝土中采用低掺量的DRAMIX钢纤维 (冷拔型 ) ,混凝土土板的能量吸收性能达到欧洲喷射混凝土规程根据隧洞衬砌变形工况制定的优级韧性指标。根据混... 通过四组混凝土板 (共 10块 )的荷载试验 ,评定钢纤维混凝土的韧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混凝土中采用低掺量的DRAMIX钢纤维 (冷拔型 ) ,混凝土土板的能量吸收性能达到欧洲喷射混凝土规程根据隧洞衬砌变形工况制定的优级韧性指标。根据混凝土中控制掺入钢纤维的最小间距来分析 ,冷拔型钢纤维具有长径比大 ,抗拉强度高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冷拔钢纤维 韧性 变形能量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柱系数对多层钢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12
作者 包恩和 赵亚涛 李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87-192,共6页
为明确强柱系数的大小和不同定义形式对典型多层钢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以不同强柱系数值(0.9~1.5)和不同定义形式(结构层定义、结构的柱梁节点定义)为研究参量,设计柱脚刚接的典型多层钢框架结构模型,通过强震下的动力时程分析,研... 为明确强柱系数的大小和不同定义形式对典型多层钢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以不同强柱系数值(0.9~1.5)和不同定义形式(结构层定义、结构的柱梁节点定义)为研究参量,设计柱脚刚接的典型多层钢框架结构模型,通过强震下的动力时程分析,研究结构模型的最大层间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集中率及构件的塑性变形能量等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强柱系数的减小,各模型最大层间位移变形及构件塑性变形能量呈现向首层集中的趋势,强柱系数≤1.2且按柱梁节点设计的模型尤其明显,其位移角集中率也较大;而强柱系数≥1.5的模型塑性变形能量基本分布于梁,且分散于1~6层。各模型的地震输入能量速度换算值和塑性变形能量速度换算值大小取决于结构模型的基本周期,与强柱系数大小和定义形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钢框架 强柱系数 最大位移角集中率 塑性变形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露式钢柱脚力学特性对多层钢框架动力响应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艳艳 赵亚涛 +3 位作者 包恩和 王晓丽 宗剑 庾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98-105,共8页
为了研究外露式钢柱脚力学特性对多层钢框架动力响应机理的影响,首先定义外露式钢柱脚滑移型滞回曲线模型,以首层剪重比及钢柱脚强度系数等为主要研究参数,建立6个简单规则的6层钢框架模型;通过时程分析,研究各模型的动力响应。分析表明... 为了研究外露式钢柱脚力学特性对多层钢框架动力响应机理的影响,首先定义外露式钢柱脚滑移型滞回曲线模型,以首层剪重比及钢柱脚强度系数等为主要研究参数,建立6个简单规则的6层钢框架模型;通过时程分析,研究各模型的动力响应。分析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各模型各层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布较均匀,外露式钢柱脚强度变化和首层剪重比提高5%等对各模型各层R值的最大值无明显影响。随模型柱脚强度系数减小及首层剪重比提高,首层塑性变形能量比例减小,而3~6层塑性变形能量比例增大;总体上塑性变形能量向各层分散。地震输入能量和结构塑性变形能量的大小与各模型的强柱系数及外露式钢柱脚强度系数等变化无关;主要取决于结构第一周期。钢柱脚滞回曲线动力响应和本文建立的外露式钢柱脚滑移型滞回曲线模型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柱脚力学特性 钢柱脚强度系数 首层剪重比 结构塑性变形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anite under cyclic impact loading 被引量:9
14
作者 DAI Bing SHAN Qi-wei +1 位作者 CHEN Ying LUO Xin-y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repeated blasting on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tunnel or city underground engineering.Th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was used to carry ...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repeated blasting on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tunnel or city underground engineering.Th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was used to carry out cyclic impact tests on granite samples,each having a circular hole,under different axial pressures,and the cumulative specific energy was proposed to characterize 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ck during the cyclic impac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energy absorbed by the granite samples under cyclic impact load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different axial pressures,the reflected waveform from the samples was characterized by“double-peak”phenomenon,which gradually changed to“single-peak”wi th the increase in damage value.The dynamic peak stress of the sample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impact times.The damage value criterio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ould well characte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mage and the number of impacts,which showed a slow increase,steady increase,and high-speed increase,and the damage value depended mainly on the last impact.Under the action of different axial pressures,all the failure modes of the samples were axial splitting failures.As the strain rate increased,with an increase in the dimension of the block,the sizes of the rock fragments decreased,and the fragmentation became more sev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ific energy damage strain rate failure form energy dissipation failure m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method of characterizing equivalent strain for equal channel angular processing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军 王振华 +3 位作者 孙淑华 赵德利 任利国 傅万堂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3期349-353,共5页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quivalent strain and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deformed material within the range of certain passes for equal channel angular processing (ECAP), a new ...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quivalent strain and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deformed material within the range of certain passes for equal channel angular processing (ECAP), a new approach to characterize the equivalent strain was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better accordance between mechanical property (such as hardness or strength) and equivalent strain after rolling and ECAP in a certain range of deformation amount, and Gauss equation can be satisfied among the equivalent strain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ECAP.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data of hardness and strength after the deformation, a more generalized expression of equivalent strain for ECAP is proposed as:ε=k0exp[-(k1M-k2)^2], where M is the strength or hardness of the material, k1 is the modified coefficient (k1∈ (0, 1)), ko and k2 are two parameters dependent on the critical strain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that reaches saturation state for the material, respectively. In this expression the equivalent strain for ECAP is characterized novelly through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 relating to material property rather than the classical geometry eq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al channel angular processing (ECAP) equivalent strain mechanical property characterizing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