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岩石变形记忆效应:应用、试验与理论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海军
汤雷
+3 位作者
任旭华
钟凌伟
司富安
HSIEH Ariel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71-1583,共13页
基于岩石变形记忆效应DME&DRA法,为准确便捷测量初始地应力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国际上及中国台湾的一系列实践应用证明了其巨大的潜力。但是,岩石变形记忆效应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在中国(除中国台湾外)刚起步,同时,试验及理论的系统性研...
基于岩石变形记忆效应DME&DRA法,为准确便捷测量初始地应力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国际上及中国台湾的一系列实践应用证明了其巨大的潜力。但是,岩石变形记忆效应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在中国(除中国台湾外)刚起步,同时,试验及理论的系统性研究整体上落后于工程应用,成为制约DME&DRA法成熟和普及的瓶颈问题。因此,开展岩石变形记忆效应的应用、试验、理论的研究进展综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给出岩石DME&DRA法的基本概念,然后给出在国际上的应用实践现状;从7个方面的内容对试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评述:(1)岩石变形记忆DRA曲线特征;(2)岩石变形记忆效应的失忆性;(3)人工记忆与地应力记忆;(4)初始加载保持时间;(5)初始加载重复次数;(6)记忆存在应力区域;(7)三维应力记忆特征;详细探讨各方面成果及不足;探讨了岩石变形记忆效应形成机理的两种认识及相应的理论模型,深入剖析现有研究结论与进展揭示存在的挑战,最终给出研究方向与建议。为推动国内开始开展岩石变形记忆效应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地应力
岩石
变形
记忆效应(DME)
变形率分析法
(DRA
法
)
岩石力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鸡公岭磷矿岩爆倾向性评价研究
2
作者
祝雨杭
陈世万
+1 位作者
阮亮
田云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7-240,共14页
【目的】随着深部矿山开采活动的增多,岩爆已成为威胁地下工程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为快速评价深部矿山岩爆倾向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量化深部岩心的卸荷损伤特征来确定地应力方向,并结合变形率分析法(DRA)测定地应...
【目的】随着深部矿山开采活动的增多,岩爆已成为威胁地下工程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为快速评价深部矿山岩爆倾向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量化深部岩心的卸荷损伤特征来确定地应力方向,并结合变形率分析法(DRA)测定地应力大小,综合其他岩石力学参数对贵州省鸡公岭磷矿岩爆倾向性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深部岩心的波速和孔隙度因卸荷损伤呈现一致的正交各向异性,从而确定了水平主应力方向。(2)DRA试验结果表明,在728~1076.2 m范围内,最小水平主应力为15.5~19.5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为21.1~25.6 MPa。(3)基于DRA试验的弹性应变能指数W et、脆性指数F、应力强度比R和岩体质量指标RQD,对深部矿岩开展了岩爆倾向性评价,该矿山岩爆倾向性主要为中等。【结论】该方法在矿山建设前期设计阶段可快速准确地测定地应力和岩爆评价关键参数,为评价矿山深部岩爆倾向性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岩爆
核磁共振
变形率分析法
影响因素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变形记忆效应:应用、试验与理论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海军
汤雷
任旭华
钟凌伟
司富安
HSIEH Ariel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河海大学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TheUniversityofWesternAustralia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71-1583,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1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9170,51739008)
+1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7113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Y417007,Y417016)
文摘
基于岩石变形记忆效应DME&DRA法,为准确便捷测量初始地应力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国际上及中国台湾的一系列实践应用证明了其巨大的潜力。但是,岩石变形记忆效应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在中国(除中国台湾外)刚起步,同时,试验及理论的系统性研究整体上落后于工程应用,成为制约DME&DRA法成熟和普及的瓶颈问题。因此,开展岩石变形记忆效应的应用、试验、理论的研究进展综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给出岩石DME&DRA法的基本概念,然后给出在国际上的应用实践现状;从7个方面的内容对试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评述:(1)岩石变形记忆DRA曲线特征;(2)岩石变形记忆效应的失忆性;(3)人工记忆与地应力记忆;(4)初始加载保持时间;(5)初始加载重复次数;(6)记忆存在应力区域;(7)三维应力记忆特征;详细探讨各方面成果及不足;探讨了岩石变形记忆效应形成机理的两种认识及相应的理论模型,深入剖析现有研究结论与进展揭示存在的挑战,最终给出研究方向与建议。为推动国内开始开展岩石变形记忆效应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基础。
关键词
初始地应力
岩石
变形
记忆效应(DME)
变形率分析法
(DRA
法
)
岩石力学
研究进展
Keywords
in-situ stress
deformation memory effect
deformation rate analysis
rock mechanics
research advance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鸡公岭磷矿岩爆倾向性评价研究
2
作者
祝雨杭
陈世万
阮亮
田云雷
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
贵州福麟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7-240,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2027)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8]3011,[2022]212)。
文摘
【目的】随着深部矿山开采活动的增多,岩爆已成为威胁地下工程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为快速评价深部矿山岩爆倾向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量化深部岩心的卸荷损伤特征来确定地应力方向,并结合变形率分析法(DRA)测定地应力大小,综合其他岩石力学参数对贵州省鸡公岭磷矿岩爆倾向性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深部岩心的波速和孔隙度因卸荷损伤呈现一致的正交各向异性,从而确定了水平主应力方向。(2)DRA试验结果表明,在728~1076.2 m范围内,最小水平主应力为15.5~19.5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为21.1~25.6 MPa。(3)基于DRA试验的弹性应变能指数W et、脆性指数F、应力强度比R和岩体质量指标RQD,对深部矿岩开展了岩爆倾向性评价,该矿山岩爆倾向性主要为中等。【结论】该方法在矿山建设前期设计阶段可快速准确地测定地应力和岩爆评价关键参数,为评价矿山深部岩爆倾向性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地应力
岩爆
核磁共振
变形率分析法
影响因素
变形
Keywords
in-situ stress
rockburst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deformation rate analysis
influencing factors
deformation
分类号
TD31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岩石变形记忆效应:应用、试验与理论
王海军
汤雷
任旭华
钟凌伟
司富安
HSIEH Ariel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鸡公岭磷矿岩爆倾向性评价研究
祝雨杭
陈世万
阮亮
田云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