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层倾角及脆韧性结构差异对滑坡变形演化的控制——来自物理模拟结果的启示
被引量:
2
1
作者
何文刚
李华章
李生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6-133,140,共9页
贵州省境内滑坡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根据贵州省境内典型的滑坡灾害变形特征,研究其滑动机制对理解滑坡的形成和预警滑坡灾害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对黔西、黔北野外滑坡地质特征的观察和分...
贵州省境内滑坡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根据贵州省境内典型的滑坡灾害变形特征,研究其滑动机制对理解滑坡的形成和预警滑坡灾害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对黔西、黔北野外滑坡地质特征的观察和分析总结,设计了6组不同的地层倾角和脆-韧性层厚度组合差异的沙箱模型对滑坡的演化机制进行模拟试验,并与实际滑坡变形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层的倾角和脆-韧性层厚度对滑坡的演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较小地层倾角条件下主要是形成蠕滑,而且形成的断裂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滑坡演化的扩展时序为前缘拉张-后缘拉张-中部剪断-前缘挤压-坡体缓慢蠕滑-坡体停止滑动;研究结果与晴隆县滑坡变形特征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地层倾角
脆-韧性厚度比
变形演化过程
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沙江“10·11”白格特大型滑坡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初步分析
被引量:
63
2
作者
冯文凯
张国强
+3 位作者
白慧林
周玉龙
许强
郑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5-425,共11页
2018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发生大规模滑坡,约有3165×104m3的山体高速冲入金沙江形成堰塞坝,13日9时堰塞坝体被自然泄流冲开,堰塞湖威胁解除。11月3日,在时隔短短23 d后,该滑坡后缘约215×104m3高位滑体再...
2018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发生大规模滑坡,约有3165×104m3的山体高速冲入金沙江形成堰塞坝,13日9时堰塞坝体被自然泄流冲开,堰塞湖威胁解除。11月3日,在时隔短短23 d后,该滑坡后缘约215×104m3高位滑体再次发生滑动破坏,高速运动的滑体沿途铲刮坡体并冲入金沙江,再次形成堰塞坝。现场调查研究得出白格滑坡主要是受其后缘逆冲分支断层f2(不整合接触面)控制,并在长期重力卸荷、降雨和地下水的反复浸润作用影响下,最终整体失稳破坏。通过对滑坡演化过程分析得出,其变形破坏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即:后缘蠕滑和沉降下错阶段(Ⅰ)、坡体裂缝发展、贯通阶段(Ⅱ)、整体启动"锁固端"剪断阶段(Ⅲ)、高速凌空滑跃阶段(Ⅳ)、碰撞、破碎、堆积成坝阶段(Ⅴ)。一期变形破坏机制模式可归结为蠕滑-下错-剪断-滑跃式,破坏方式表现为推移式,后期临空条件较好,破坏将以牵引式为主。在此基础上,结合残留强变形区块(K1、K2、K3)及其周边影响区形貌特征和变形迹象,对其变形破坏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后期强变形区总体将以渐进解体方式破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格滑坡
变形演化过程
成因机制
破坏模式
发展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节理岩体高边坡3DEC分析
被引量:
15
3
作者
汤明高
许强
+1 位作者
黄润秋
严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60,共4页
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区布置有高线、上线和低线三层公路。在高线公路开挖期间,6#山梁上部发生了局部滑塌。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结果显示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主要发育两组节理(陡倾坡外与缓倾坡外),并且6#山梁的变形破坏和发展演化将主要受这...
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区布置有高线、上线和低线三层公路。在高线公路开挖期间,6#山梁上部发生了局部滑塌。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结果显示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主要发育两组节理(陡倾坡外与缓倾坡外),并且6#山梁的变形破坏和发展演化将主要受这两组节理的控制。为了明确6#山梁的变形破坏机制,建立了6#山梁的3DEC模型,开展了6#山梁节理岩体高边坡在静态荷载下的反应以及变形破坏的全过程模拟,得出6#山梁高边坡的变形主要是结构面的剪切滑移造成的,其将会继续沿着节理面发生累进性变形,坡体应力会逐步调整,将有可能沿着1 100m高程左右的潜在剪出口发生整体变形破坏,最后提出了剪出口部位应作重点支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体
3DEC
剪切
变形
变形演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层倾角及脆韧性结构差异对滑坡变形演化的控制——来自物理模拟结果的启示
被引量:
2
1
作者
何文刚
李华章
李生红
机构
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6-133,140,共9页
基金
黔科合平台人才项目([2017年]5727-04)
遵义市科技局与遵义师范学院联合科技项目(遵市科合HZ字[2020]17)
+2 种基金
遵义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遵师BS[2018]04)
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571
贵州省科技厅项目(黔科合支撑[2018]2778)。
文摘
贵州省境内滑坡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根据贵州省境内典型的滑坡灾害变形特征,研究其滑动机制对理解滑坡的形成和预警滑坡灾害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对黔西、黔北野外滑坡地质特征的观察和分析总结,设计了6组不同的地层倾角和脆-韧性层厚度组合差异的沙箱模型对滑坡的演化机制进行模拟试验,并与实际滑坡变形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层的倾角和脆-韧性层厚度对滑坡的演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较小地层倾角条件下主要是形成蠕滑,而且形成的断裂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滑坡演化的扩展时序为前缘拉张-后缘拉张-中部剪断-前缘挤压-坡体缓慢蠕滑-坡体停止滑动;研究结果与晴隆县滑坡变形特征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关键词
滑坡
地层倾角
脆-韧性厚度比
变形演化过程
物理模拟
Keywords
landslide
formation dip
brittle-ductile thickness ratio
deformation evolution process
physical modeling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沙江“10·11”白格特大型滑坡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初步分析
被引量:
63
2
作者
冯文凯
张国强
白慧林
周玉龙
许强
郑光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5-42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2291)
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项计划项目(2017TD0018)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项目(SKLGP2016Z001)资助~~
文摘
2018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发生大规模滑坡,约有3165×104m3的山体高速冲入金沙江形成堰塞坝,13日9时堰塞坝体被自然泄流冲开,堰塞湖威胁解除。11月3日,在时隔短短23 d后,该滑坡后缘约215×104m3高位滑体再次发生滑动破坏,高速运动的滑体沿途铲刮坡体并冲入金沙江,再次形成堰塞坝。现场调查研究得出白格滑坡主要是受其后缘逆冲分支断层f2(不整合接触面)控制,并在长期重力卸荷、降雨和地下水的反复浸润作用影响下,最终整体失稳破坏。通过对滑坡演化过程分析得出,其变形破坏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即:后缘蠕滑和沉降下错阶段(Ⅰ)、坡体裂缝发展、贯通阶段(Ⅱ)、整体启动"锁固端"剪断阶段(Ⅲ)、高速凌空滑跃阶段(Ⅳ)、碰撞、破碎、堆积成坝阶段(Ⅴ)。一期变形破坏机制模式可归结为蠕滑-下错-剪断-滑跃式,破坏方式表现为推移式,后期临空条件较好,破坏将以牵引式为主。在此基础上,结合残留强变形区块(K1、K2、K3)及其周边影响区形貌特征和变形迹象,对其变形破坏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后期强变形区总体将以渐进解体方式破坏为主。
关键词
白格滑坡
变形演化过程
成因机制
破坏模式
发展趋势分析
Keywords
Baige landslide
Deformation process
Formation mechanism
Failure mode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节理岩体高边坡3DEC分析
被引量:
15
3
作者
汤明高
许强
黄润秋
严明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60,共4页
文摘
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区布置有高线、上线和低线三层公路。在高线公路开挖期间,6#山梁上部发生了局部滑塌。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结果显示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主要发育两组节理(陡倾坡外与缓倾坡外),并且6#山梁的变形破坏和发展演化将主要受这两组节理的控制。为了明确6#山梁的变形破坏机制,建立了6#山梁的3DEC模型,开展了6#山梁节理岩体高边坡在静态荷载下的反应以及变形破坏的全过程模拟,得出6#山梁高边坡的变形主要是结构面的剪切滑移造成的,其将会继续沿着节理面发生累进性变形,坡体应力会逐步调整,将有可能沿着1 100m高程左右的潜在剪出口发生整体变形破坏,最后提出了剪出口部位应作重点支护的建议。
关键词
节理岩体
3DEC
剪切
变形
变形演化过程
Keywords
rock mass with joints
3DEC
shear deformation
course of deformation evolvement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层倾角及脆韧性结构差异对滑坡变形演化的控制——来自物理模拟结果的启示
何文刚
李华章
李生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金沙江“10·11”白格特大型滑坡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初步分析
冯文凯
张国强
白慧林
周玉龙
许强
郑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湾水电工程6#山梁节理岩体高边坡3DEC分析
汤明高
许强
黄润秋
严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