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构造变形热年代学研究方法——显微构造变形热年代学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新跃 王岳军 范蔚茗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34-238,共5页
显微构造变形热年代学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构造变形热年代学方法,能够解决一些常用方法无法解决的或很困难的构造问题。显微构造变形热年代学利用因构造变形事件而产生的新生矿物结晶年龄来测定小至一般的构造变形,大至区域构造乃至造山带... 显微构造变形热年代学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构造变形热年代学方法,能够解决一些常用方法无法解决的或很困难的构造问题。显微构造变形热年代学利用因构造变形事件而产生的新生矿物结晶年龄来测定小至一般的构造变形,大至区域构造乃至造山带或碰撞带构造变形的年龄,建立构造演化时间序列,并可以计算其变形速率或隆升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构造变形年代学 矿物结晶年龄 构造变形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同位素年代学到构造年代学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瑜 周丽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14-2019,共6页
从同位素年代学发展到构造年代学,中间必须经历热年代学、构造-热年代学、变形年代学等阶段。同位素年代学只是提供简单的地质事件年龄,热年代学同时赋予了地质事件温度和年龄信息,而构造年代学则强调地质或构造过程中时间-空间的四维... 从同位素年代学发展到构造年代学,中间必须经历热年代学、构造-热年代学、变形年代学等阶段。同位素年代学只是提供简单的地质事件年龄,热年代学同时赋予了地质事件温度和年龄信息,而构造年代学则强调地质或构造过程中时间-空间的四维演化过程。构造年代学使年龄数据的科学意义除了时间外,还有温度、地壳深度变化、是否有流体参与等多重意义,它涉及到多维空间的变化:时间、温度、水平方向的二维变形、垂直方向的变形等。在现有技术和认知水平的条件下,强调指出了从变形年代学到构造年代学的发展中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而回归传统地质、以野外变形为基础的变形年代学研究是构造年代学发展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年代学 年代学 构造-热年代学 变形年代学 构造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断裂带走滑变形及与临沧锗矿的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国芝 胡瑞忠 +1 位作者 方维萱 陶晓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5-698,共4页
建立在对断裂带的变形特征、运动学特征和变形岩石年代学的综合研究表明 ,澜沧江断裂带是一条左旋走滑断裂带 ,左旋走滑始于 2 0Ma。印支地块由南向北运动和保山地块的向南挤出 ,主要是通过红河断裂、怒江断裂的右旋走滑和澜沧江断裂的... 建立在对断裂带的变形特征、运动学特征和变形岩石年代学的综合研究表明 ,澜沧江断裂带是一条左旋走滑断裂带 ,左旋走滑始于 2 0Ma。印支地块由南向北运动和保山地块的向南挤出 ,主要是通过红河断裂、怒江断裂的右旋走滑和澜沧江断裂的左旋走滑共同调节来实现的。澜沧江断裂带的左旋走滑制约了临沧帮卖盆地的形成演化、盆地内的热水活动、锗的富集成矿和锗矿床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断裂带 左旋走滑 变形年代学 新第三纪 盆地 锗矿床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天山南缘桑树园子剪切带早志留世韧性变形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盟 张进江 +2 位作者 戚国伟 郑勇 刘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51-3061,共11页
桑树园子剪切带位于中天山南缘,经历了多期韧性变形事件。对其变形样式和变形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加深对天山造山带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对剪切带北部发生强烈韧性变形的岩石进行变形样式及相关年代学研究,识别出一期早志留世右旋剪... 桑树园子剪切带位于中天山南缘,经历了多期韧性变形事件。对其变形样式和变形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加深对天山造山带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对剪切带北部发生强烈韧性变形的岩石进行变形样式及相关年代学研究,识别出一期早志留世右旋剪切运动。该期走滑剪切事件造成部分前寒武纪斜长角闪岩发生深熔作用形成浅色脉体,使花岗闪长岩发生强烈的糜棱岩化石,并伴随同构造花岗质脉体的侵入。斜长角闪岩中浅色脉体中的锆石具弱的振荡环带或无环带,Th/U比值较低,具深熔作用中新生锆石的特点,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30.1Ma。糜棱状花岗闪长岩样品锆石核部LAICPMS U-Pb年龄为496.3Ma,是中天山北缘古天山洋向南俯冲的记录。其锆石的变质增生边给出430.5Ma的年龄,记录了花岗闪长岩遭受后期糜棱岩化改造的时间。侵入花岗闪长岩中的同构造花岗质脉体也给出较为一致的432.9Ma的锆石结晶年龄。这一年龄范围与中天山北缘古天山洋盆闭合的时间一致,因此桑树园子剪切带北部在~430Ma的右旋走滑事件可能是吐哈地块与中天山碰撞事件的陆内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年代学 锆石 桑树园子剪切带 中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的精细测年及其在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闫全人 王宗起 +5 位作者 闫臻 郑亚东 吴春明 胡世玲 桑海清 王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7-156,共10页
最近几年 ,增生造山过程中构造变形 /变质作用及其精细年代学研究正成为造山带研究的热点之一。造山带内部大型剪切带的运动、变形 /变质事件的精细定年对深入研究增生造山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把精确的测年数据与约束运动学的、变形 ... 最近几年 ,增生造山过程中构造变形 /变质作用及其精细年代学研究正成为造山带研究的热点之一。造山带内部大型剪切带的运动、变形 /变质事件的精细定年对深入研究增生造山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把精确的测年数据与约束运动学的、变形 /变质的显微组构结合起来 ,可以比较精细地重建或复原造山带内部不同构造块体增生拼贴的精细时空过程 ,以及建立与之相一致的造山带形成的应变热模式。同时 ,近 3~ 4年的研究结果也表明 ,构造变形 /变质精确定年还存在许多难点 ,如变形矿物形成机制对其测年结果的影响、变形矿物粒度大小对定年结果的制约关系、以及构造变形 /变质过程中矿物同位素体系的变化机理对测年理论与技术质疑等。文中详细介绍了国外目前有关增生造山作用研究的一个热点———构造变形 /变质精细年代学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以及新技术方法及其可行性和应用等 ,目的在于提请国内同行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对此能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精细年代学 变形矿物同位素体系 激光微区^40Ar/^39Ar测年 变形矿物Rb-Sr测年 造山带 变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 被引量:91
6
作者 葛肖虹 张梅生 +2 位作者 刘永江 叶慧文 石采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5-301,共7页
阿尔金断裂是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分隔了塔里木与柴达木盆地,是新生代中亚大陆内一条重要的走滑断裂带,目前已成为中、外地学界瞩目的研究热点。作者阐明了在该项研究中应解决的3个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研究思路:(1)关于断裂形成... 阿尔金断裂是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分隔了塔里木与柴达木盆地,是新生代中亚大陆内一条重要的走滑断裂带,目前已成为中、外地学界瞩目的研究热点。作者阐明了在该项研究中应解决的3个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研究思路:(1)关于断裂形成时代的研究,目前存在3种不同认识。其一,认为早古生代阿尔金断裂就已存在,强调自早古生代以来断裂的多期活动;其二,认为断裂从华力西—印支期就开始活动;其三,作者根据柴达木盆地中由于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而引起的“反S型”同沉积构造的雏型从始新世晚期才开始出现,因而认为阿尔金断裂从始新世晚期才开始出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查明断裂带内出露的不同时代的地层岩块究竟属于原地岩块还是异地岩块?同时应对断裂本身进行变形年代学研究;(2)断裂运动学特征的研究。这关系到断裂两侧原有构造带、地块和原型盆地的构造复位问题,作者认为通过断裂旁侧牵引构造形成的过程来研究断裂运动学演化的特征是一重要途径;(3)断裂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的影响。这3个科学问题的解决,对于重新认识中国西北大陆构造的格架,对于中国西北地区找油勘探的战略部署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变形年代学 运动学 大陆构造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阿尔金断裂科学问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46
7
作者 葛肖虹 刘永江 +3 位作者 任收麦 叶慧文 刘俊来 潘宏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9-325,共7页
据近年内阿尔金断裂研究的进展阐述了应深入解决的 4个科学问题及其研究思路 :1 )阿尔金大型走滑断裂何时发生 ?变形年代学研究证明阿尔金断裂初始走滑的年龄在89~ 97Ma,即从晚中生代 早新生代才开始出现 ;2 )运动学研究包括隆升与走... 据近年内阿尔金断裂研究的进展阐述了应深入解决的 4个科学问题及其研究思路 :1 )阿尔金大型走滑断裂何时发生 ?变形年代学研究证明阿尔金断裂初始走滑的年龄在89~ 97Ma,即从晚中生代 早新生代才开始出现 ;2 )运动学研究包括隆升与走滑两个方面 ,需要进行大比例尺度的构造研究和变形组构研究 ,尤其是断裂两盘错距的确定 ,必须找准被断裂错移的同一构造—岩相带的界线 ;3)阿尔金断裂的划分意义 ,它的延伸和规模及对中国西部以及中亚大陆构造格架的影响 ;4)阿尔金断裂对两侧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控制和影响。解决上述 4个科学问题 ,对于重新认识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变形年代学 运动学特征 西北大陆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