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区软基高层建筑的沉降变形预警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9-1186,共8页
为合理保证岩溶区软基高层建筑的运营安全,文章以建筑沉降变形监测成果为实例基础,在建筑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基础上,通过稳定性、极限变形及变形速率3类判据综合实现其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区软基高层建筑具有特殊的沉降特征,地基土... 为合理保证岩溶区软基高层建筑的运营安全,文章以建筑沉降变形监测成果为实例基础,在建筑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基础上,通过稳定性、极限变形及变形速率3类判据综合实现其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区软基高层建筑具有特殊的沉降特征,地基土和地下水变化是其出现沉降或差异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不同判据的预警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按照不利原则,综合确定3个监测点的预警等级为Ⅲ级,该建筑沉降危害程度一般,但不仅需加强监测频率,观测其后续变化趋势,还应采取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高层建筑 沉降变形特征 稳定性判据 极限变形判据 变形速率判据 沉降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介质变形破坏判据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乔世范 刘宝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介绍了主要岩石应力破坏判据及其适用性,提出了变形破坏判据研究的必要性。基于随机介质理论,提出了随机介质变形破坏判据。该判据与应力水平无直接关系,完全用变形来表示,可避开复杂的本构关系,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岩土体固有变形特性,... 介绍了主要岩石应力破坏判据及其适用性,提出了变形破坏判据研究的必要性。基于随机介质理论,提出了随机介质变形破坏判据。该判据与应力水平无直接关系,完全用变形来表示,可避开复杂的本构关系,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岩土体固有变形特性,能够直接用监测的变形资料进行岩土体的稳定性评价。并将该判据应用于澳大利亚某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中,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并得出随着边坡角的增加,滑坡面的变化规律,与极限平衡法的研究结论相类似,但随机介质变形破坏理论是基于变形控制为出发点,以实测资料为基础,无需去求若干假设的滑动面的安全系数,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更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破坏判据 变形破坏判据 随机介质理论 地表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速率比值判据与猫山隧道工程验证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世煇 宋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第6期85-91,共7页
为了初步解决新奥法隧道工程支护初期缺乏有效的、定量的围岩稳定性判据以及塌方事故多见的技术难题 ,文章论述了变形速率比值判据假说的依据 ,得出阈值的方法及应用中常的五种典型情况 ;猫山公路隧道施工中正反两方面的演绎证明 ,两个... 为了初步解决新奥法隧道工程支护初期缺乏有效的、定量的围岩稳定性判据以及塌方事故多见的技术难题 ,文章论述了变形速率比值判据假说的依据 ,得出阈值的方法及应用中常的五种典型情况 ;猫山公路隧道施工中正反两方面的演绎证明 ,两个断面应用变形速率比值判据预报险情 ,化险为夷 ,另一断面中止应用此判据后 ,发生大塌方 ;变形速率比值判据是一种典型信息法 ,是一种假说—演绎方法 ,是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一种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山隧道 塌方事故 变形速率比值判据 典型信息法 假说--演绎方法 综合集成法 围岩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变模型的反倾层状岩体倾倒变形发育深度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庞波 郑达 黄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29-134,共6页
为了研究反倾层状岩体倾倒变形的发育深度,结合倾倒变形发展演化过程的时效性特点,将岩层抽象为在自重及层间应力作用下的弯曲悬臂梁,选取Kelvin流变模型,以变形发育极限位置处拉应变为零作为发育深度的判据,计算得出了层状岩体倾倒变... 为了研究反倾层状岩体倾倒变形的发育深度,结合倾倒变形发展演化过程的时效性特点,将岩层抽象为在自重及层间应力作用下的弯曲悬臂梁,选取Kelvin流变模型,以变形发育极限位置处拉应变为零作为发育深度的判据,计算得出了层状岩体倾倒变形的发育深度;并利用发育深度恒为正的特点得到了倾倒变形发生的判据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层状岩体倾倒变形发育深度受岩性条件及坡体结构的影响;而倾倒变形发生与否则主要受到岩层倾角、边坡坡角及层间内摩擦角的影响。结论可以为倾倒变形边坡变形规模判断及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层状岩体 发育深度 流变模型 变形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板浅部裂隙通道演化规律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洪涛 马念杰 +2 位作者 李季 张卫伟 张世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51-1455,共5页
为得出顶板裂隙通道的演化过程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岩体力学和煤岩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瓦斯流动变化规律为理论基础,采用深部位移自动监测仪和裂隙通道巡回摄录仪,进行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研究,得出了瓦斯裂隙通道形成判据和分布特征。结果表... 为得出顶板裂隙通道的演化过程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岩体力学和煤岩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瓦斯流动变化规律为理论基础,采用深部位移自动监测仪和裂隙通道巡回摄录仪,进行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研究,得出了瓦斯裂隙通道形成判据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煤岩分层成为瓦斯裂隙通道边界需要满足其变形小于下分层或大于上分层,同时其稳定跨距大于顶板悬露距离,据此判别出试验矿区顶板浅部主干裂隙通道位于顶板上方1.5,5.0 m处;随工作面推进,顶板裂隙通道经历原生裂隙通道主导阶段、裂隙通道产生、扩张、成熟和闭合阶段的演化过程,重新压实区至工作面前方原岩应力区距离与工作面日推进速度的比值为裂隙通道的演化周期,试验矿区演化周期为11~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通道 演化规律 分布特征 自动监测仪 巡回摄录仪 变形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的材料热加工工艺优化方法 被引量:39
6
作者 鲁世强 李鑫 +3 位作者 王克鲁 董显娟 李臻熙 曹春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0-896,共7页
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理论的加工图技术被广泛用于设计和优化材料热加工工艺中,以实现微观组织和性能的控制。综述动态材料模型的相关理论,介绍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的稳定变形区和失稳变形区的各种判据及其物理含义,比较和分析各种判据的应用... 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理论的加工图技术被广泛用于设计和优化材料热加工工艺中,以实现微观组织和性能的控制。综述动态材料模型的相关理论,介绍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的稳定变形区和失稳变形区的各种判据及其物理含义,比较和分析各种判据的应用情况及其有效性,对判据在某些情况下预测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利用各种判据优化材料热加工工艺时的选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材料模型 加工图 变形稳定区判据 变形失稳区判据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拱形断面隧道开挖对周围岩土环境安全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乔世范 孙晓 刘宝琛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4,共6页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研究了圆拱形断面隧道开挖对周围岩土体的影响问题,推导了隧道上覆岩土体移动及变形的计算公式,对其求解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获得了该问题的半解析解,并编写了相关计算机程序。提出了随机介质变形破坏判据,并应用于...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研究了圆拱形断面隧道开挖对周围岩土体的影响问题,推导了隧道上覆岩土体移动及变形的计算公式,对其求解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获得了该问题的半解析解,并编写了相关计算机程序。提出了随机介质变形破坏判据,并应用于隧道开挖对周围岩土环境的安全评价中。通过工程实例,理论预测结果和现场实测资料比较吻合,证明该地表移动及变形预测方法的可靠性及周围岩土环境的安全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隧道开挖 随机介质 地表移动 安全评价 变形破坏判据 计算机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