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岩变质变形作用的谱学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小诗 琚宜文 +1 位作者 侯泉林 林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76-2182,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变质程度煤在不同变形机制和变形强度影响下的结构成分演化,该文对淮北煤田经历不同变质变形作用的构造煤样品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Raman光谱的测试和分析。FTIR显示,变质和变形作用对大分子结构的降解和... 为了探讨不同变质程度煤在不同变形机制和变形强度影响下的结构成分演化,该文对淮北煤田经历不同变质变形作用的构造煤样品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Raman光谱的测试和分析。FTIR显示,变质和变形作用对大分子结构的降解和缩聚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激光Raman光谱显示,变形作用导致大分子结构中次生结构缺陷的产生,变质作用对次生结构缺陷和芳族总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韧性变形将应力作用转换成应变能,对降解和缩聚产生明显的影响,而脆性变形将应力作用转换成热能,促进降解的进行,对缩聚作用的影响较小。低变质阶段煤岩以降解作用为主,高变质阶段则以缩聚作用为主。在变质变形作用的影响下,脱落的小分子优先补充嵌入大分子结构的次生结构缺陷中或残留的芳环缩聚形成芳族结构,从而提高煤岩结构的稳定性,且韧性变形比脆性变形更容易导致次生结构缺陷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变质变形作用 变形机制 大分子结构 次生结构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群变质泥质岩中变质重结晶作用和变形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三忠 刘永江 +1 位作者 杨振升 马瑞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1-365,共15页
辽河群变泥质岩中变斑晶种类繁多,有的具多个世代。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它们都形成于吕梁变质期。通过2000多块薄片的详细显微构造分析,将吕梁变质期分成四个变质阶段。变斑晶微构造揭示M1发生于变形前埋藏过程中,M2、M3... 辽河群变泥质岩中变斑晶种类繁多,有的具多个世代。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它们都形成于吕梁变质期。通过2000多块薄片的详细显微构造分析,将吕梁变质期分成四个变质阶段。变斑晶微构造揭示M1发生于变形前埋藏过程中,M2、M3属进变质阶段,M4为退变阶段。变斑晶在各变质阶段以完整或不完整的基本结晶序列周期性地出现,成核具阶段性,生长既有阶段性的又有具连续性的。变斑晶在不同的变形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变形行为,如旋转与非旋转性。变斑晶的时空分布规律揭示,M2期间垂向递增变质带与D1伸展构造样式密切相关;M3期间侧向递增变质带样式与收缩挤压褶皱样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群 变质泥质岩 泥岩 结晶作用 变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山中生代地壳逆冲推覆与伸展变形作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正宏 徐仲元 杨振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研究区属燕山—阴山中生代板内造山带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变形特征和物质组成,可以分为北部构造活动带、中部隆起带和南部构造活动带3个不同的构造区。以中部隆起带为中心,在南北两侧的构造活动带中的构造样式和变形机制呈反向对... 研究区属燕山—阴山中生代板内造山带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变形特征和物质组成,可以分为北部构造活动带、中部隆起带和南部构造活动带3个不同的构造区。以中部隆起带为中心,在南北两侧的构造活动带中的构造样式和变形机制呈反向对称出现。逆冲构造和伸展构造在时间和空间上密切共生。在印支期—燕山早期地壳以逆冲挤压变形机制为主,形成了色尔腾山逆冲推覆体系和大青山逆冲推覆体系,而燕山晚期阶段在逆冲岩席上产生了背向伸展变形作用,形成了同构造的早白垩世呼和浩特—包头盆地和固阳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逆冲推覆 伸展变形作用 阴山 挤压变形机制 构造样式 中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变形作用对煤岩大分子结构的影响——以构造煤镜质组分离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小诗 琚宜文 +1 位作者 侯泉林 林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50-157,共8页
在前期构造煤结构演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两淮地区构造煤镜质组的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和显微组分分析等实验,进一步探讨了构造变形作用对煤岩镜质组分离以及大分子结构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随着煤岩变质程度(Ro,max)的增加,不同变形机制... 在前期构造煤结构演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两淮地区构造煤镜质组的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和显微组分分析等实验,进一步探讨了构造变形作用对煤岩镜质组分离以及大分子结构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随着煤岩变质程度(Ro,max)的增加,不同变形机制煤(韧性,脆-韧性和脆性)的镜质组分离密度随着变质作用的增加均表现为总体升高,至高变质时略有降低的趋势,而镜质组分离效果的变化趋势则各有不同,与原生结构煤的变化规律存在明显差异。相比于影响原生结构煤镜质组分离特征的因素而言,构造变形作用也许是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而不同的变形机制和变形强度在变形过程中则有着不同的影响。文中从构造变形作用(应力作用方式、变形机制和变形强度)与煤岩大分子结构关系的角度对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镜质组分离差异性的原因进行了探索,发现构造变形作用明显干扰了变质作用对煤岩镜质组分离密度和分离效果影响的正常过程,导致构造煤镜质组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从而造成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镜质组分离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作用 构造煤 大分子结构 镜质组 离心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南大荒沟──板石沟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变形作用及地壳演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志宏 姜继圣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5年第3期228-232,共5页
本区早前寒武纪地壳曾经历了三期区域变质和变形作用:中太古宙最早期是上壳岩系沉积的形成,后来在2.605Ga时发生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至晚期是英云闪长岩的侵位,并伴生有韧性剪切变形;晚太古宙时期,上壳岩系和英云闪长岩... 本区早前寒武纪地壳曾经历了三期区域变质和变形作用:中太古宙最早期是上壳岩系沉积的形成,后来在2.605Ga时发生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至晚期是英云闪长岩的侵位,并伴生有韧性剪切变形;晚太古宙时期,上壳岩系和英云闪长岩于2.538Ga前后发生低角闪岩相变质,在晚期出现NE向韧性剪切变形事件;至早元古宙时期,早期是黑云钾长花岗岩侵入活动,大约在2.380Ga时发育了绿片岩相变质,并发生二次浅层次的NW与NE向剪切变形作用。以上三期地质事件均表现为变形作用滞后于变质作用,每期都具有不同矿物组合、不同方向和规模的韧性剪切变形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变质作用 变形作用 地壳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南老岭群原岩恢复、变质-变形作用与成矿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杜晓慧 马玉波 +6 位作者 李军 邢树文 张学海 孙永杰 李孝文 李宏茂 张增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69-270,共2页
1区域地质背景吉林南部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区内结晶基底主要由太古代TTG质片麻岩、变质表壳岩和古元古代集安群和老岭群变质岩组成,盖层为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沉积岩或火山沉积岩系,以古元古代变质岩系十分发育,... 1区域地质背景吉林南部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区内结晶基底主要由太古代TTG质片麻岩、变质表壳岩和古元古代集安群和老岭群变质岩组成,盖层为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沉积岩或火山沉积岩系,以古元古代变质岩系十分发育,与金、铅锌成矿最为密切;主要包括老岭群和集安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岭群 集安群 中生界 新生界 原岩 变质作用 中生代 地质作用 成矿 沉积岩 变形作用 白云岩 碳酸盐岩 粉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富蕴县蒙库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构造变形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宇利 孙丰月 +1 位作者 石绍山 魏明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03-904,共2页
蒙库铁矿床自从1953年发现以来,其成因争议较大,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火山热液交代、矿浆贯入及火山沉积复合成因;喷流沉积变质及与岩浆叠加改造作用有关;岩浆热液交代;火山沉积-区域变质-热液叠加改造,并以变质成矿作用为主;矽卡岩型。
关键词 蒙库铁矿 构造置换 浅粒岩 白粒岩 区域变质岩 矿体规模 构造变形作用 紧闭褶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大水沟地区变质变形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建强 游再平 王大可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3期312-319,共8页
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大水沟逆冲—滑脱岩片的边界断裂为韧性剪切带,具逆冲—推覆性质,在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中逆冲叠置于扬子陆块之上。岩片经历了晚二叠世裂谷变质、晚三叠世末至早中侏罗世滑脱—收缩动热变质和晚侏罗世热隆接触变... 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大水沟逆冲—滑脱岩片的边界断裂为韧性剪切带,具逆冲—推覆性质,在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中逆冲叠置于扬子陆块之上。岩片经历了晚二叠世裂谷变质、晚三叠世末至早中侏罗世滑脱—收缩动热变质和晚侏罗世热隆接触变质3期变质变形作用,尤其是后二者影响深刻,奠定了现今热隆构造,并伴有碲矿床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 造山带 东缘大小沟地区 变质变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通化地区早元古代变质杂岩变质变形作用与构造环境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大千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59-165,共7页
通化地区早元古代变质杂岩可划分为集安岩群和老岭岩群。前者遭受了一期四个阶段的进变质作用和三幕变形作用,变质达高角闪岩相;后者主要经历的是一期两个阶段的进变质作用和二幕变形作用,变质达绿片岩相。两岩群变质作用的p-T-... 通化地区早元古代变质杂岩可划分为集安岩群和老岭岩群。前者遭受了一期四个阶段的进变质作用和三幕变形作用,变质达高角闪岩相;后者主要经历的是一期两个阶段的进变质作用和二幕变形作用,变质达绿片岩相。两岩群变质作用的p-T-t轨迹都具有逆时针演化的趋势。本区大地构造环境属被动大陆边缘与古岛屿之间内海(边缘海,性质的古拗陷带和裂陷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安岩群 构造环境 变质杂岩 变形作用 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高压-超高压变质变形作用与成矿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金涛 程振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5-74,共10页
苏北榴辉岩经历了5期以上变质变形作用,其中至少有两期高压或超高压变质变形作用。其pTt轨迹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榴辉岩形成后,随着地体的反弹、推覆,于印支期末迅速回返到中地壳,再经燕山期-喜山期区域隆升和拉伸折返,最终剥露于... 苏北榴辉岩经历了5期以上变质变形作用,其中至少有两期高压或超高压变质变形作用。其pTt轨迹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榴辉岩形成后,随着地体的反弹、推覆,于印支期末迅速回返到中地壳,再经燕山期-喜山期区域隆升和拉伸折返,最终剥露于现代侵蚀面。苏胶造山带至少经历了晋宁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次造陆或造山运动。苏北榴辉岩等的成矿组合为金红石、蓝晶石、金刚石、石榴红宝石及水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高压-超高压 变质变形作用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杂岩中牛角山花岗质古深成岩体变形作用的初步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涛 王晓霞 李伍平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5-10,共6页
该岩体已变形改造为线状花岗质片麻岩体。除残留少量的岩浆流动组构外,主要表现为岩体定位后期或固结稍后的高温固态变形;以强烈的条带状片麻理发育为特征,并发育流褶皱、面理置换、小型韧性剪切带等。斜长石、钾长石多呈眼球状、条... 该岩体已变形改造为线状花岗质片麻岩体。除残留少量的岩浆流动组构外,主要表现为岩体定位后期或固结稍后的高温固态变形;以强烈的条带状片麻理发育为特征,并发育流褶皱、面理置换、小型韧性剪切带等。斜长石、钾长石多呈眼球状、条带状,为动态重结晶集合体;石英多呈矩形带状;变形温度在700℃~550℃。应变测量显示其变形为压剪应变形,v=0.19~0.58,强度ES=1.46~1.22。该岩体的变形揭示了该区晋宁期区域变形的特点和强度,并限定了其峰期变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体 秦岭 杂岩 花岗质深成岩体 变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作用与变斑晶生长
12
作者 刘树文 赵桂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变形作用 变斑晶生长 矿物晶体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西段寒山剪切带的变形作用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茂炳 毛景文 +2 位作者 杨建民 张招崇 左国朝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14,共3页
  寒山金矿床赋存的剪切带有两期变形活动。早期韧脆性变形作用是以位错滑移、双晶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变形机制为主,形成各种类型的片糜岩。在变形过程中,大量流体进行水/ 岩反应。晚期变形作用以碎裂和破裂机制为主,形成各种脆...   寒山金矿床赋存的剪切带有两期变形活动。早期韧脆性变形作用是以位错滑移、双晶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变形机制为主,形成各种类型的片糜岩。在变形过程中,大量流体进行水/ 岩反应。晚期变形作用以碎裂和破裂机制为主,形成各种脆性裂隙和角砾岩带。在早期开放的变形环境下,有利于成矿热液的活动和富集,是寒山金矿的主成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脆性剪切带 变形作用 金矿床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韧性变形作用的^(40)Ar/^(39)Ar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57
14
作者 王新社 郑亚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4-582,共9页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以拆离系中韧性剪切与脆性拆离运动学不一致,有别于北美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构造分析表明,核杂岩两侧拆离系中韧性剪切具有统一的上盘向北东的剪切特征。采自核杂岩两侧韧性剪切带中的3个黑云母单矿物40Ar/39Ar年龄介...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以拆离系中韧性剪切与脆性拆离运动学不一致,有别于北美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构造分析表明,核杂岩两侧拆离系中韧性剪切具有统一的上盘向北东的剪切特征。采自核杂岩两侧韧性剪切带中的3个黑云母单矿物40Ar/39Ar年龄介于126~128Ma之间,西侧韧性剪切带中1个角闪石单矿物40Ar/39Ar年龄为134Ma,4个样品的坪年龄与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一致。角闪石和黑云母坪年龄记录的韧性剪切作用的时限为126~134Ma,并且显示出韧性伸展的特点。研究表明楼子店变质核杂岩两侧的韧性剪切带形成时间一致并具有相同的运动学,韧性剪切作用是核杂岩形成演化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为核杂岩形成的韧性伸展阶段的约束提供了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代学 韧性变形作用 拆离断层系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 变质核杂岩 ^40AR/^39AR年龄 韧性剪切带 韧性剪切作用 等时线年龄 构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页岩中有机质-黏土复合体的微观结构、变形作用及源-储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晓霞 谷渊涛 +1 位作者 万泉 杨曙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2-467,共16页
泥页岩中的有机质和黏土矿物在沉积演化过程中能够相互结合形成有机质-黏土复合体,成为重要的生烃母质。基于大量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以中国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黔北奥陶系-志留系五峰组-龙马溪组、黔中寒武系... 泥页岩中的有机质和黏土矿物在沉积演化过程中能够相互结合形成有机质-黏土复合体,成为重要的生烃母质。基于大量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以中国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黔北奥陶系-志留系五峰组-龙马溪组、黔中寒武系牛蹄塘组及南华北盆地二叠系山西组4套泥页岩储层为研究对象,详细查明了泥页岩中有机质-黏土复合体的微观结构及变形作用,并深入探讨了其源-储意义。泥页岩中有机质-黏土复合体成分复杂,形态多样,且易发生变形;驱动复合体发生变形的主要机制有构造应力作用、矿物颗粒作用、有机质赋存及黏土矿物转化。其中,由外部构造应力和复合体内部矿物颗粒对黏土层、有机质层挤压引起的变形能够改变复合体局部应力环境,所形成的拉张环境可使复合体发育大量纳米孔隙,且这些孔隙因黏土层的保护而不易发生烃类散失,可有效提升泥页岩的储集能力。相关结论有助于完善泥页岩的成岩理论,增进对页岩油气生成、运移和储集过程的认识,进而指导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 变形作用 拉张环境 储集能力 有机质-黏土复合体 泥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群的变形作用和变质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洪方 王忠江 +2 位作者 仲米山 翟富荣 梁有为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9-81,共13页
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辽河群的变形作用和变质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变质相系、变质带的分布和划分依据,还对变质作用P-T-t轨迹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初浅认识是:辽河群是在收缩体制下,古元古洋中的火山沉积岩系俯冲到... 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辽河群的变形作用和变质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变质相系、变质带的分布和划分依据,还对变质作用P-T-t轨迹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初浅认识是:辽河群是在收缩体制下,古元古洋中的火山沉积岩系俯冲到地下深处发生变质和变形的,二者属同一热动力过程。现在所见到的构造形迹被认为是在同一动力作用下递进变形过程的最终状态;辽河群是层状无序的变质构造单元,只有摒弃原来按层序地层学建的"组",重新按岩性填图才能显现辽河群的固有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群 变形作用 变质作用 层状无序 变质构造单元 堆垛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皋兰群的变质和变形作用演化史——巴洛式递增变质带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庄育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6年第4期29-38,102,共11页
皋兰群曾经历三个变质作用阶段,相应有三期变形作用。早期形成大面积低绿片岩相矿物组合及顺层片理;主期在此背景上出现热穹窿形式的递增变质带;晚期沿热中心出现大面积混合花岗岩,附近岩石中形成矽线石迭加区。
关键词 变质岩 变质带 变质作用 变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江盆地三叠系的极低级变质作用与变形构造——以天峨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暑荣 陆刚 +2 位作者 张能 陆国斌 莫丽群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4-309,共6页
右江盆地三叠纪槽盆相浊流沉积岩系广泛遭受过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变质变形构造发育,形成了具有规模呈带状展布的低变质强变形构造岩区带,劈理构造常密集发育构成劈理构造变形带.其中,强变形带剪切变形强烈,出现了明显塑性流变,构成... 右江盆地三叠纪槽盆相浊流沉积岩系广泛遭受过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变质变形构造发育,形成了具有规模呈带状展布的低变质强变形构造岩区带,劈理构造常密集发育构成劈理构造变形带.其中,强变形带剪切变形强烈,出现了明显塑性流变,构成碎屑岩质脆韧性剪切变形带.变质变形程度或级别与地层时代或岩层在地层柱中的位置相关,自下往上变质级别依次降低、变形强度递进增强.反映了区域低变质强变形作用是在"伸"、"缩"、"剪"构造机制背景下,以葡萄石-绿片岩相为特点,从区域埋藏型变质开始发生演变到剪切带内变质,不断向前递进发展变化的特征,是区域变质作用和强动力变质作用的复合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 变形作用 劈理构造变形 韧性变形 右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半岛辽河群变泥质岩变质变形研究:对古元古代造山作用及折返过程的启示 被引量:7
19
作者 文飞 田忠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9-635,共17页
前寒武纪造山带解析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胶-辽-吉造山带作为华北克拉通最具代表性的造山带之一,是研究前寒武纪造山过程和物质折返的理想场所。本文以辽东半岛辽河群为研究对象,以变质变形为研究手段,系统解析胶-辽-吉造山带的造山... 前寒武纪造山带解析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胶-辽-吉造山带作为华北克拉通最具代表性的造山带之一,是研究前寒武纪造山过程和物质折返的理想场所。本文以辽东半岛辽河群为研究对象,以变质变形为研究手段,系统解析胶-辽-吉造山带的造山及折返过程。含夕线石榴黑云片麻岩(样品18TZH49)位于造山带核心部分,其岩相学观察和相平衡模拟表明,其峰期和峰后变质阶段矿物组合分别为Sil+Grt+Pl+Bi+Qz+Ilm+Melt和St+Grt+Pl+Bi+Chl+Qz+Ilm,变质温压条件为720~780℃/5.9~6.9kbar和540~565℃/3~4.1kbar,从峰期到峰后记录了一个降温降压的顺时针P-T演化轨迹。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其退变质年龄为1851Ma。结合南、北辽河群其他变泥质岩研究工作,提出造山带北部北辽河群泥质岩经历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以典型的巴罗式变质带为特征;造山带南部南辽河群经历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变质作用,退变质特征明显。从构造角度来说,北辽河群受向北逆冲推覆构造影响,显示向龙岗基底的运动学特征;造山带核心部位的南、北辽河群直立褶皱发育,指示地壳强烈收缩过程;南辽河群受向南逆冲推覆构造影响,显示向南侧狼林陆块的运动学特征。变质变形及年代学共同指示,辽河群经历1.95~1.90Ga造山作用,构造增厚作用使不同类型岩石相互叠置并发生不同程度变质作用。随后,~1.85Ga发生造山后伸展作用,不同变质等级岩片剥露于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造山带 辽河群 造山作用 折返过程 变质变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韧性转换挤压带的变形分解作用——以阿尔金断裂带东段为例 被引量:37
20
作者 张建新 许志琴 崔军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8-356,共9页
变形构造研究显示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可划分成具有近水平拉伸线理的韧性左行走滑变形域(SS)和具有陡角度倾伏拉伸线理的收缩变形域(PS)。在SS与PS之间的过渡区域还发现中等角度倾伏的拉伸线理。在SS区域内,大量的标志显示剪切作用为左旋走... 变形构造研究显示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可划分成具有近水平拉伸线理的韧性左行走滑变形域(SS)和具有陡角度倾伏拉伸线理的收缩变形域(PS)。在SS与PS之间的过渡区域还发现中等角度倾伏的拉伸线理。在SS区域内,大量的标志显示剪切作用为左旋走滑,在垂向剖面露头上可看到一些纯剪现象;而在PS变形域,则以垂向上的纯剪应变(垂向拉伸)为主,在水平露头上局部显示出左旋剪切特征。这些现象说明SS变形域以水平方向的简单剪切为主,具有少量垂向上的纯剪应变分量;而PS变形域则以纯剪应变为主,具有少量的水平简单剪切分量。因此,阿尔金东段可看作为一个转换挤压变形带,它可能为塔里木地块与柴达木地块斜向会聚作用的产物。在其韧性变形过程中,被分解成以左行走滑为主的变形域和以水平缩短、垂向拉伸为主的变形域,前者造成平行阿尔金走向的侧向运动,后者则引起阿尔金构造带的缩短、地壳加厚和山体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转换挤压带 变形分解作用 阿尔金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