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离散单元法研究混凝土、岩石类材料的拉剪混合型断裂 被引量:6
1
作者 侯艳丽 周元德 张楚汉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3-778,784,共7页
基于变形体离散单元法,采用固定和旋转的弥散裂缝模型,分析了混凝土、岩石等准脆性材料的拉剪混合型开裂行为,给出了开裂准则以及裂缝扩展机制,初步探讨了从连续介质到非连续介质转化的数值模拟。通过Willam数值试验表明旋转裂缝模型在... 基于变形体离散单元法,采用固定和旋转的弥散裂缝模型,分析了混凝土、岩石等准脆性材料的拉剪混合型开裂行为,给出了开裂准则以及裂缝扩展机制,初步探讨了从连续介质到非连续介质转化的数值模拟。通过Willam数值试验表明旋转裂缝模型在模拟拉剪混合型开裂问题时更符合客观实际;通过单边切口非对称三点弯梁试验分析,说明在混合形式的荷载条件下,裂缝通常以拉剪Ⅰ/Ⅱ型混合模式起裂,而后以Ⅰ型为控制方式稳定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剪混合型开裂 弥散裂缝模型 变形体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特性的离散-连续耦合数值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刚 周伟 +1 位作者 常晓林 周创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54-3464,共11页
三维变形体离散元法能够自动检索接触关系,并对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粗粒土颗粒和结构物进行有限差分网格离散,因此,具有模拟离散-连续耦合问题的先天优势。采用随机模拟技术生成粗粒土三维数值试样,基于变形体离散元进行粗粒土与结构接触... 三维变形体离散元法能够自动检索接触关系,并对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粗粒土颗粒和结构物进行有限差分网格离散,因此,具有模拟离散-连续耦合问题的先天优势。采用随机模拟技术生成粗粒土三维数值试样,基于变形体离散元进行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特性的数值试验,研究了不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接触面力学特性,对比了粗粒土与结构物在单剪和直剪状态下的接触面力学特性,从宏观和细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数值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数值试验能较好地反映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其剪应力-相对剪切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规律相似;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接触面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影响较大,其机制在于剪切对试样的扰动程度不同;直剪和单剪状态下试样剪应力-相对剪切位移均为双曲线,单剪试验的初始剪切刚度低于直剪试验,两种试验得到接触面抗剪强度指标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接触面 变形体离散元 单剪试验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体三轴剪切试验的三维细观数值模拟 被引量:38
3
作者 马刚 周伟 +1 位作者 常晓林 周创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6-753,共8页
从细观角度出发,采用随机模拟技术建立堆石体的三维随机颗粒模型,基于修正的增广Lagrangian算法的非线性接触算法模拟颗粒间的相互接触,采用损伤软化模型描述细观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当细观单元的损伤度超过损伤阀值时删除该单元,采用We... 从细观角度出发,采用随机模拟技术建立堆石体的三维随机颗粒模型,基于修正的增广Lagrangian算法的非线性接触算法模拟颗粒间的相互接触,采用损伤软化模型描述细观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当细观单元的损伤度超过损伤阀值时删除该单元,采用Weibull概率分布描述堆石体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的非均匀性。以水布垭面板堆石坝茅口组堆石为研究对象,进行其三轴剪切试验的变形体离散元细观数值模拟,采用应变控制加载,再现了堆石体的颗粒变形和运动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反映堆石体三轴试验的变形规律,得到的轴向应变-偏应力曲线和轴向应变-体积应变曲线接近试验曲线。从能量角度分析了颗粒变形、颗粒间的摩擦、颗粒的损伤破碎、颗粒运动在加载过程中对系统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体 变形体离散元 细观力学 随机模拟 非线性接触 损伤软化模型 非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形状及粒间摩擦角对堆石体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2
4
作者 常晓林 马刚 +1 位作者 周伟 周创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653,共8页
基于三维变形体离散单元法对堆石体进行细观研究,采用随机模拟技术生成堆石体三维数值试样,模拟其常规三轴剪切试验,研究堆石体颗粒形状及粒间摩擦系数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其细观组构和细观力学参数与堆石体宏观特性的关联性,建... 基于三维变形体离散单元法对堆石体进行细观研究,采用随机模拟技术生成堆石体三维数值试样,模拟其常规三轴剪切试验,研究堆石体颗粒形状及粒间摩擦系数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其细观组构和细观力学参数与堆石体宏观特性的关联性,建立细观力学参数与宏观力学参数的相关关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颗粒形状对堆石体宏观特性影响明显,颗粒的长短径比越大,数值试样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均明显增大,峰值强度对应的轴向应变也逐渐增大,而数值试样的初始模量有所减小;在细观层面上,颗粒的长短径比越大,颗粒的接触法向向加载方向倾斜越明显,接触法向的各向异性程度越大;粒间摩擦角对堆石体宏观特性的影响显著,随着粒间摩擦角的增大,峰值强度明显增大和初始模量均明显增大,数值试样在剪切时的体积收缩量也有所增大,反映了堆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对颗粒体骨架的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体 细观力学 变形体离散元 颗粒形状 细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