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AP变形不均匀性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金龙 赵西成 +1 位作者 杨西荣 谢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37-141,共5页
通过对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挤压过程中等效应变不均匀性现象,获得了ECAP变形的等效应变分布规律,提出了解决变形不均匀性的思路,并进行了挤压模具的改进。结果表明:模具通道内设置阻尼台阶能使试样下部的等效... 通过对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挤压过程中等效应变不均匀性现象,获得了ECAP变形的等效应变分布规律,提出了解决变形不均匀性的思路,并进行了挤压模具的改进。结果表明:模具通道内设置阻尼台阶能使试样下部的等效应变由改进前的0.965提高为1.919,变形程度得到明显改善,等效应变不均匀程度参数降低0.123,降幅达到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P 变形 变形不均匀 有限元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等径角挤压试样变形不均匀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薛克敏 易成坷 +2 位作者 段自豪 甘国强 李萍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9,共7页
通过对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路径4个道次各变形区的等效应变分布图,分析了挤压试样变形不均匀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双通道等径角挤压中存在4种变形区,其中与冲头接触的区域应变值几乎保持挤压前的水平... 通过对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路径4个道次各变形区的等效应变分布图,分析了挤压试样变形不均匀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双通道等径角挤压中存在4种变形区,其中与冲头接触的区域应变值几乎保持挤压前的水平,该区域的存在是造成试样变形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多道次挤压中试样的均匀性不仅与旋转方式有关,还与试样的放置方式有关。采用A路径的试样应变均匀性优于B路径;采用A路径进行挤压,在2道次挤压后试样左右剪切变形区等效应变呈现一端大一端小的分布状态,在3、4道次挤压中采取大+小剪切变形区处于冲头一侧的放置方式,试样等效应变的均值最高;采取小+大剪切变形区处于冲头一侧的放置方式,制备试样等效应变分布最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AP 有限元模拟 变形不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时效法消除DD8单晶高温合金的拉伸变形不均匀性
3
作者 刘金来 张静华 +1 位作者 金涛 胡壮麒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6,共2页
研究了消除 DD8单晶合金的变形不均匀性的方法和机理 ,发现增加 75 0℃ / 2 4h的低温时效处理后 ,可以消除DD8单晶高温合金中的拉伸变形不均匀现象 ,同时合金的屈服强度得到提高。观察表明 ,低温时效能阻止基体通道中应力诱导下小 γ′... 研究了消除 DD8单晶合金的变形不均匀性的方法和机理 ,发现增加 75 0℃ / 2 4h的低温时效处理后 ,可以消除DD8单晶高温合金中的拉伸变形不均匀现象 ,同时合金的屈服强度得到提高。观察表明 ,低温时效能阻止基体通道中应力诱导下小 γ′粒子的不均匀析出 ,保证滑移变形沿试样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不均匀 DD8单晶高温合金 拉伸变形 低温时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径向锻造身管壁厚方向变形不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宝池 石必坤 +3 位作者 樊黎霞 杨晨 扶云峰 董雪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0,共8页
为分析冷径向锻造身管壁厚方向变形的不均匀性,通过有限元软件、力学拉伸试验和织构研究了身管壁厚方向的变形场、力学性能和织构组分。研究结果表明:身管成形过程中,外表层和中间层材料存在较大剪切应力,受剪切应力的影响,身管壁厚方... 为分析冷径向锻造身管壁厚方向变形的不均匀性,通过有限元软件、力学拉伸试验和织构研究了身管壁厚方向的变形场、力学性能和织构组分。研究结果表明:身管成形过程中,外表层和中间层材料存在较大剪切应力,受剪切应力的影响,身管壁厚方向各层材料流动速度不一致,引起身管锻造变形不均匀;受变形不均匀的影响,在身管中间层和外表层材料形成剪切织构({112}111,{110}001),导致锻后身管壁厚方向轴向强度性能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外表层和中间层强度较低,内表层强度较高。为对锻后身管壁厚方向变形不均匀性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锻造比、尾端压强、轴向进给速度、锤头锻打频率和锤头角度对身管中间层剪切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选用较高的轴向进给速度和较小的锤头入口角可以降低成形身管壁厚方向的变形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管武器 冷径向锻造 身管成形 变形不均匀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热旋压变形不均匀性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光军 丁桦 +1 位作者 姜壹夫 李光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01,共6页
采用ABAQUS软件对6061铝合金无芯模的热旋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系统分析了管坯厚度方向的不均匀变形;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了旋压之后合金的位错密度、微观组织和晶粒尺寸,并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6061铝... 采用ABAQUS软件对6061铝合金无芯模的热旋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系统分析了管坯厚度方向的不均匀变形;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了旋压之后合金的位错密度、微观组织和晶粒尺寸,并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6061铝合金无芯模的热旋压加工过程中管坯外层比中间和内层有更大的变形和更高的温度,压应力从管坯外表面沿着厚度方向逐渐降低,导致管坯外层材料比中间和内层具有更高的位错密度和更强的动态再结晶驱动力,进而提高管坯外层晶粒的再结晶分数,细化外层晶粒。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度较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旋压 不均匀变形 数值模拟 再结晶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冲击速度下泡沫铝变形和应力的不均匀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章超 徐松林 +1 位作者 王鹏飞 张磊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7-575,共9页
利用常规Hopkinson杆实验装置和改进的Hopkinson杆实验装置对泡沫铝试件进行冲击压缩实验,同时用高速摄影装置对实验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拍摄。通过改变冲击速度,观测到了3种不同的变形模式。将得到的高速摄影图像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进行分... 利用常规Hopkinson杆实验装置和改进的Hopkinson杆实验装置对泡沫铝试件进行冲击压缩实验,同时用高速摄影装置对实验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拍摄。通过改变冲击速度,观测到了3种不同的变形模式。将得到的高速摄影图像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了3种模式下全场应变不同的发展过程,并依此讨论应力的不均匀性,为研究不同冲击速度下变形不均匀对泡沫铝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应力不均匀 HOPKINSON杆 泡沫铝 变形不均匀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冲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氢对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超塑变形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范朝 程东海 +1 位作者 陈益平 胡德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60,131,共4页
采用置氢处理的方法提高TC4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的超塑性变形均匀性,并提出表征不均匀性系数K进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当置氢量超过0.29%时,随着含氢量的升高,钛合金焊接板的超塑性能降低,即峰值流动应力增加、截面收缩率降低.但接头的超... 采用置氢处理的方法提高TC4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的超塑性变形均匀性,并提出表征不均匀性系数K进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当置氢量超过0.29%时,随着含氢量的升高,钛合金焊接板的超塑性能降低,即峰值流动应力增加、截面收缩率降低.但接头的超塑性变形均匀性增加;随置氢量的升高,母材截面收缩率下降幅度大于焊缝截面收缩率下降幅度.变形不均匀系数K可以表征置氢TC4激光焊接接头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焊缝与母材变形不均匀性.K值随着含氢量的增大、变形温度的升高以及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增大.K值在含氢量1.299%,变形温度920℃,应变速率10^(-4)s^(-1)时达到最大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氢 激光焊接 变形不均匀 超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化处理对7050铝合金ECAP的成形性影响机制
8
作者 贾东昇 何涛 +1 位作者 杜向阳 霍元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8,共6页
针对7XXX系铝合金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性能提升过程中存在的载荷数值高、变形不均匀等问题,通过DEFORM-3D有限元软件模拟了铸态、465℃/24 h-炉冷、465℃/24 h-水冷、465℃/24 h+475℃/4 h-炉冷以及465℃/24 h+475℃/4 h-水冷5种不... 针对7XXX系铝合金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性能提升过程中存在的载荷数值高、变形不均匀等问题,通过DEFORM-3D有限元软件模拟了铸态、465℃/24 h-炉冷、465℃/24 h-水冷、465℃/24 h+475℃/4 h-炉冷以及465℃/24 h+475℃/4 h-水冷5种不同制度处理后7050铝合金的ECAP成形过程,分析了不同状态铝合金在ECAP过程中载荷的数值及变化规律、等效应变的分布规律,解释了均匀化处理对7050铝合金ECAP成形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其他均匀化制度相比,双级均匀化水冷处理后的挤压峰值载荷最高,为9.2 t,归因于细小弥散相颗粒对位错的钉扎作用;双级均匀化炉冷处理后的挤压峰值载荷最低,为6.6 t,原因是细小弥散相颗粒发生粗化;双级均匀化炉冷处理后材料的应变均匀性最好,内角与中间位置的最大应变差为0.025,比其他状态下降了5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通道转角挤压 7050铝合金 挤压载荷 不均匀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晶体塑性的难变形材料不均匀变形多尺度建模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詹梅 李宏伟 +4 位作者 孙新新 黄栋 武川 王旭 陈姗姗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共14页
分析并综述了不均匀变形预测中的晶体塑性模型与求解算法,论述了考虑多相材料非均质特征与晶界异质性的晶体塑性建模难点与方法;分析并综述了用于微观组织形态演化预测的元胞自动机建模方法,并论述了考虑不均匀变形与组织形态演化交互... 分析并综述了不均匀变形预测中的晶体塑性模型与求解算法,论述了考虑多相材料非均质特征与晶界异质性的晶体塑性建模难点与方法;分析并综述了用于微观组织形态演化预测的元胞自动机建模方法,并论述了考虑不均匀变形与组织形态演化交互作用机制的晶体塑性与元胞自动机耦合建模的关键难点及其解决方法。进一步论述了基于宏观有限元、细观晶体塑性有限元与微观元胞自动机的多尺度全耦合建模方法及其在钛合金复杂隔框构件等温局部加载成形多尺度耦合响应规律预测中的成功应用。最后分析了多尺度建模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多尺度建模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建模 晶体塑性 不均匀变形 元胞自动机 组织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材拉拔中的不均匀变形与残余应力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继周 李晋霞 邰振中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0-43,共4页
为评价管材拉拔中的不均匀变形 ,提出用管材拉拔前后截面形状变化指数Q描述截面变形的不均匀性。用电阻应变片测试了黄铜管材变形后的表面残余应力 ,用管材截面小圆环法计算了截面径向和周向变形的分布 ,确定了管材拉拔中Q值对管材截面... 为评价管材拉拔中的不均匀变形 ,提出用管材拉拔前后截面形状变化指数Q描述截面变形的不均匀性。用电阻应变片测试了黄铜管材变形后的表面残余应力 ,用管材截面小圆环法计算了截面径向和周向变形的分布 ,确定了管材拉拔中Q值对管材截面上变形分布及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材 拉拔 残余应力 不均匀变形 铜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加载控制不均匀变形与精确塑性成形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11
作者 杨合 孙志超 +5 位作者 詹梅 郭良刚 刘郁丽 李宏伟 李恒 吴跃江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4,共9页
局部加载控制不均匀变形与精确塑性成形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既是先进塑性成形学科前沿领域中的关键和挑战性课题,又是航空航天高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文章以局部不均匀加载实现通常极难的板面内弯曲成形为切入点,发展了控制不均匀变形... 局部加载控制不均匀变形与精确塑性成形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既是先进塑性成形学科前沿领域中的关键和挑战性课题,又是航空航天高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文章以局部不均匀加载实现通常极难的板面内弯曲成形为切入点,发展了控制不均匀变形以实现精确塑性成形的理论与技术,为我国先进飞机发展面临的大型复杂整体钛框成形制造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启示。建立了薄壁管数控弯曲失稳起皱、回弹、截面畸变预测和成形极限分析的模型、过程仿真和优化设计的方法;揭示了其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实现了难度很大的薄壁管小弯曲半径数控弯曲精确成形。建立了多道次普旋、曲母线和带内筋件强旋等复杂过程三维仿真模型,提出了解决不均匀变形导致的复杂成形缺陷和旋轮轨迹优化设计难题的方法。解决了大型铝型材先进等温挤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多场耦合作用下温度与速度效应和控制的重大难题。发展了复杂环件辗扩过程和控制仿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及临界摩擦系数确定的解析-数值方法;总结了冷辗扩3种塑性变形行为及多因素耦合对辗扩过程的影响;提出了率相关晶体塑性模型在有限元中实现的稳健算法,实现了冷辗扩宏观变形行为的细观响应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加载 控制不均匀变形 精确塑性成形 计算机仿真 薄壁件 大型复杂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基面不均匀变形的路堤地基差异沉降限值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铁 罗强 +2 位作者 王佳敏 陈虎 刘潇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4,共5页
根据路堤地基差异沉降的特性,建立了错台式和渐变式路堤地基差异沉降计算模型。运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路堤地基差异沉降引起的路基面变形规律进行了讨论,并对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验证。提出了基于路基面不... 根据路堤地基差异沉降的特性,建立了错台式和渐变式路堤地基差异沉降计算模型。运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路堤地基差异沉降引起的路基面变形规律进行了讨论,并对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验证。提出了基于路基面不均匀变形限值的地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分析表明:地基差异沉降限值受路堤高度、地基差异沉降渐变段长度影响;随着路堤高度的增加或地基差异沉降渐变段长度的加大,地基差异沉降限值均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面不均匀变形 路堤地基差异沉降 控制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裂缝带路基土不均匀轴向变形的铰接组合元件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全中 李力 +3 位作者 彭建兵 陈树峰 胡鹏 吴辉龙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7,共7页
地裂缝带路基土具有不均匀胶结的结构性,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可发生不均匀变形。由于采用传统单元件以及刚性连接建立的组合元件模型不能反映其变形特性,因此将传统元件模型的刚性连接局部变为铰链连接,建立能反映不均匀轴向变形的铰接元... 地裂缝带路基土具有不均匀胶结的结构性,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可发生不均匀变形。由于采用传统单元件以及刚性连接建立的组合元件模型不能反映其变形特性,因此将传统元件模型的刚性连接局部变为铰链连接,建立能反映不均匀轴向变形的铰接元件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三轴压缩条件下地裂缝带路基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模拟的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反映地裂缝带路基土的不同变形阶段,同时还可以体现试样的渐进性破损和不均匀轴向变形现象。对几种简单铰接元件模型和传统固接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铰接元件模型在弹性变形阶段的弹性模量相对较小,而屈服应力明显增大,反映了铰接元件模型的变形协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带 路基土 不均匀轴向变形 组合元件模型 铰接模型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多芯组合结构对NbTi/Cu超导线集束拉拔芯丝不均匀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君 刘燕红 +2 位作者 孙霞光 胡炽 唐文亭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1-198,共8页
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对NbTi/Cu多芯复合超导线集束拉拔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研究了多芯组合体坯料在集束拉拔过程中芯丝的不均匀变形规律及受力规律,分析了初始多芯组合结构对芯丝不均匀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集束拉拔成形过程中,NbTi/C... 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对NbTi/Cu多芯复合超导线集束拉拔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研究了多芯组合体坯料在集束拉拔过程中芯丝的不均匀变形规律及受力规律,分析了初始多芯组合结构对芯丝不均匀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集束拉拔成形过程中,NbTi/Cu多芯组合体最外层芯丝变形后截面呈现不规则形状,中心芯丝及各内层芯丝截面形状趋于正六边形;由于多芯组合体边角轴上的位移约束作用显著,位于最外层边角位置的芯丝形状畸变程度最大,各内层芯丝中,位于边角轴部位的芯丝形状畸变程度要大于同层其他位置的芯丝,而优化初始多芯组合结构,能有效减小芯丝间的位移约束作用,改善芯丝的变形均匀性,提高复合超导线的临界电流密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芯组合体 集束拉拔 不均匀变形 数值模拟 NbT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路基不均匀冻胀变形对轮轨系统的动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高建敏 郭毅 郭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4-102,共9页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开展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不均匀冻胀变形对高速轮轨系统的动力学影响研究,分析不同程度的路基不均匀冻胀变形对高速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路基的不均匀冻胀变...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开展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不均匀冻胀变形对高速轮轨系统的动力学影响研究,分析不同程度的路基不均匀冻胀变形对高速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路基的不均匀冻胀变形会加剧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对行车安全性和乘车舒适性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易引起较强的轨道结构振动,进而影响轨道结构的长期服役性能;随着路基不均匀冻胀变形波长的减小和冻胀变形幅值的增大,高速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垂向振动动力学指标均出现增大趋势,研究发现应重点关注波长20 m以内的路基不均匀冻胀变形及其幅值的增大;对于路基不均匀冻胀变形较严重地段,可通过适当降低车辆的运行速度,以有效降低轮轨系统的动态相互作用,从而减小路基不均匀冻胀变形对高速行车安全性的影响,但是,限速措施对于改善高速乘车舒适性的效果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路基不均匀冻胀变形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动力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拉伸过程中的不均匀变形
16
作者 朱亮 田彦龙 +1 位作者 边红霞 侯国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5,共5页
材料高温变形过程中会发生不均匀变形,甚至产生缺陷。通过高温拉伸卸载实验,分析304奥氏体不锈钢在变形温度为1150℃时不同卸载应变量下试样的表面形态。实验表明,随着应变量的增大,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从试样宏观上看,当应变量较小时... 材料高温变形过程中会发生不均匀变形,甚至产生缺陷。通过高温拉伸卸载实验,分析304奥氏体不锈钢在变形温度为1150℃时不同卸载应变量下试样的表面形态。实验表明,随着应变量的增大,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从试样宏观上看,当应变量较小时,尽管试样局部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但仍保持着几何上的均匀性;当应变量较大时,演变为竹节形。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温拉伸过程的不均匀变形机制,即在拉伸变形初期形成一个变形集中区域,且不断的转移,从而形成试样轮廓上的凹陷,当应变较大时,变形会集中在某个区域内引起断裂。分析认为,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变形条件下,一旦出现应变集中区域,由于较高的应变速率强化性能,使应变集中区域变形抗力增大,阻止了该区域截面积的进一步减小,使应变集中区域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拉伸 颈缩 不均匀变形 应变速率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环橡皮成形不均匀变形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清华 赵刚要 +3 位作者 张冉阳 陶茂志 余贤文 郭正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61,共7页
采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超薄壁波形环橡皮成形不均匀变形进行分析。解决了该成形过程中有限元建模关键技术,如几何模型的建立、材料模型的建立以及加载边界条件处理等,建立了符合实际又兼顾计算精度的超薄壁波形环橡皮成形有限... 采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超薄壁波形环橡皮成形不均匀变形进行分析。解决了该成形过程中有限元建模关键技术,如几何模型的建立、材料模型的建立以及加载边界条件处理等,建立了符合实际又兼顾计算精度的超薄壁波形环橡皮成形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分析了该成形过程中的不均匀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随橡皮成形过程的进行,应力和应变先急剧增大,然后平稳缓慢增加,最后基本保持不变;在波形环橡皮成形过程中,应力和应变主要集中在波形的圆弧处,最大值在波谷处;橡皮成形波形环沿环件径向的壁厚增厚率和减薄率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环 仿真分析 双相不锈钢 不均匀变形 橡皮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不均匀变形对箱形框架地道桥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子衡 《铁道标准设计》 1994年第10期11-16,共6页
由工程实例着手,对地基不均匀变形条件下封闭框架式地道桥所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工程实践加以对照。
关键词 地道桥 地基 不均匀变形 铁路桥 箱形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路径对ECAP变形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金龙 赵西成 +1 位作者 吕振林 谢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2,共7页
通过对不同变形路径等径弯曲通道(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4种路径8道次ECAP变形的等效应变分布图,分析了挤压试样变形不均匀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试样尾部与冲头的摩擦、头部未发生明显... 通过对不同变形路径等径弯曲通道(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4种路径8道次ECAP变形的等效应变分布图,分析了挤压试样变形不均匀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试样尾部与冲头的摩擦、头部未发生明显剪切变形是这两个部位变形程度低的主要原因,造成了ECAP变形的不均匀现象,而这两个部位的不同转移方式,又形成了各种挤压路径的ECAP变形差异。试样中间截面上平均等效应变排序为C>BC>A>BA,分别为10.416、10.358、8.669和8.530;试样中间截面等效应变不均匀程度的系数排序为C>BC>A>BA,分别为0.090、0.112、0.154和0.467。若追求细化效果应选择路径BC和路径C;如果追求试样材料整体均匀性,可以采用路径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路径 ECAP 有限元分析 变形不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白铜管有外模扩径拉拔数值模拟
20
作者 朱正康 李文兵 +5 位作者 蔡军 黄培根 高兴年 宋蔚 王文 王快社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6,共8页
基于Deform-3D软件模拟了Φ254 mm×12 mm生产Φ300 mm×8 mm大直径BFe10-1-1白铜管有外模扩径过程,结合实验表征,分析了有外模扩径过程中管材的应力演变规律、管材形变流动规律及影响。结果表明,BFe10-1-1白铜管扩径过程中,等... 基于Deform-3D软件模拟了Φ254 mm×12 mm生产Φ300 mm×8 mm大直径BFe10-1-1白铜管有外模扩径过程,结合实验表征,分析了有外模扩径过程中管材的应力演变规律、管材形变流动规律及影响。结果表明,BFe10-1-1白铜管扩径过程中,等效应力为内壁≈外壁>次内壁≈次外壁>中间层,最大为319 MPa,内外层与中间层等效应力差值在50 MPa以内。周向应力在未扩径部分为内层拉应力,外层压应力;扩径部分变化为内层压应力,外层拉应力,管材内外层周向应力沿0 MPa呈现出高度对称性。管材不均匀程度随扩径道次数逐渐增加,扩径拉拔4道次后内壁径向位移高于外壁4.2 mm。扩径前后管材晶粒取向由<001>向<101>偏转,晶粒由等轴状向周向拉长。母材平均晶粒尺寸49.54μm,扩径后变为内壁15.65μm,中间层17.17μm,外壁25.26μm,晶粒细化且沿壁厚方向由内至外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白铜管 有外模扩拉拔 变形不均匀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