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冰草外稃微形态特征的变异式样 被引量:10
1
作者 解新明 云锦凤 +2 位作者 高艳春 卢小良 李秉滔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8-172,T002,T005,共7页
采用电镜扫描技术对蒙古冰草 (AgropyronmongolicumKeng) 6个天然居群和 2个栽培品种的外稃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 ,外稃的微形态特征存在有 1 4种变异类型 ,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从这些变异的分布格局来看 ,主要存在于居群内的个体间 ... 采用电镜扫描技术对蒙古冰草 (AgropyronmongolicumKeng) 6个天然居群和 2个栽培品种的外稃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 ,外稃的微形态特征存在有 1 4种变异类型 ,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从这些变异的分布格局来看 ,主要存在于居群内的个体间 ,居群间的分化并不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冰草 外稃 微形态特征 变异式样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叶草叶宏观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晓 王志诚 +2 位作者 马亦生 李智军 任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076-1081,共6页
根据独叶草分布区内 8个居群的叶的 8个宏观性状在散点图上的表现 ,探讨了独叶草的形态变异式样。结果表明 ,独叶草在叶宏观性状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异性 ,这种变异性表现在不同居群间及由不同居群组成的区域上 ,但在居群间或由不同居群... 根据独叶草分布区内 8个居群的叶的 8个宏观性状在散点图上的表现 ,探讨了独叶草的形态变异式样。结果表明 ,独叶草在叶宏观性状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异性 ,这种变异性表现在不同居群间及由不同居群组成的区域上 ,但在居群间或由不同居群组成的区域间在性状上有不同程度的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叶草 形态变异式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贝母性状变异式样的分析及分类处理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莉娜 张耀甲 孙纪周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844-856,共13页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标本 ,对甘肃贝母 (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 1 7个居群(包括 2个暗紫贝母居群 )性状的变异式样及变异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各居群在性状上变异显著 ,并呈现连续变化的规律 ,其变化与地理...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标本 ,对甘肃贝母 (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 1 7个居群(包括 2个暗紫贝母居群 )性状的变异式样及变异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各居群在性状上变异显著 ,并呈现连续变化的规律 ,其变化与地理分布和生境密切相关。本研究还对甘肃贝母分类群的分类地位予以讨论 ,认为陇南贝母 ( F.gansuensis)、无斑贝母 ( F .prze-walskii form.emacula)、异色贝母 ( F.przewalskii var.discolor)及漳县贝母 ( F.przewalskiicv.Zhangxian)应归入甘肃贝母 ,格纹贝母 ( F.przewalskii var.tessellata)仍作为甘肃贝母的一个新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贝母 性状 变异式样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属若干变异式样及其演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名旺 顾德兴 刘友良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317-322,共6页
通过数量统计和栽培观察,发现半夏属(Pinellia)具有子块茎,子块茎根状茎子块茎根状茎珠芽和子块茎珠芽种组合形式的无性繁殖式样。属内经历了从根状茎(R)、子块茎(T)到珠芽(B)和盾形叶到其它叶形的演化及其它变化。还讨论了... 通过数量统计和栽培观察,发现半夏属(Pinellia)具有子块茎,子块茎根状茎子块茎根状茎珠芽和子块茎珠芽种组合形式的无性繁殖式样。属内经历了从根状茎(R)、子块茎(T)到珠芽(B)和盾形叶到其它叶形的演化及其它变化。还讨论了该属的种问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属 变异式样 演化 天南星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种内的变异式样 被引量:2
5
作者 曹瑞 刘鸿丽 +2 位作者 马虹 李天然 马毓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60,共6页
用比较形态解剖学的方法对肉苁蓉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进行比较 ,研究了名贵中药肉苁蓉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变异式样。发现肉苁蓉种内具有不同形态特点的类型 ,造成中药肉苁蓉中在其药理、药效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 营养器官 繁殖器官 列当科 肉苁蓉 变异式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安徽小檗一些分类学性状的变异式样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新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540,共6页
在安徽黄山以安徽小檗(Berberis anhweiensis Ahrendt)为例,对中国小檗属重要分类学性状的变异式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株安徽小檗各10个果序中,每个果序的果实数目为3~18个,平均为10.12±3.26个,不同植株之间差异极显著(P&l... 在安徽黄山以安徽小檗(Berberis anhweiensis Ahrendt)为例,对中国小檗属重要分类学性状的变异式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株安徽小檗各10个果序中,每个果序的果实数目为3~18个,平均为10.12±3.26个,不同植株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成熟果实形状为椭圆形或长圆形,并未见到原始文献描述的倒卵形。在总计2529个果实中,果实内种子数为1~2个,其中含2粒种子与含1粒种子的果实数分别为1575个和954个。各果序中含2粒种子果实及含1粒种子果实所占的比例均为0~100%,平均值分别为55.96%±22.94%和40.04%±22.94%,差异极显著(P<0.01)。在25株安徽小檗各2个1年生枝条上,共有427个叶刺,其中单刺所占的比例为76.35%,并且都位于枝条的顶端,2叉刺占5.39%,3叉刺占18.27%,3种类型叶刺在数目上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小檗 果实形态 种子数目 叶刺类型 变异式样 黄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枇杷属植物的形态变异式样及其地理分布 被引量:6
7
作者 廖文波 任毅 仲铭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7-60,共4页
对枇杷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形态变异式样的研究表明,我国西南至缅甸北部是该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也是该属植物的原始中心;华南、中南半岛、喜马拉雅分别是不同变异中心或次生演化中心;该属植物在种的分布式样上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和... 对枇杷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形态变异式样的研究表明,我国西南至缅甸北部是该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也是该属植物的原始中心;华南、中南半岛、喜马拉雅分别是不同变异中心或次生演化中心;该属植物在种的分布式样上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和南北替代现象;种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3个类型和10个亚型;该属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分布式样显示了热带、亚热带之间植物区系成分的过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地理分布 形态变异式样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蝉花居群形态变异式样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建平 张铁 曾文波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69,共6页
通过对10个蝉花居群共12个形态性状的观察和测量,采用SAS 8.1软件对蝉花形态性状数据进行描述性、巢式方差和Q聚类分析,揭示蝉花居群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描述性分析表明,蝉花居群12个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CV值)在12.97%~162.57%之间,在... 通过对10个蝉花居群共12个形态性状的观察和测量,采用SAS 8.1软件对蝉花形态性状数据进行描述性、巢式方差和Q聚类分析,揭示蝉花居群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描述性分析表明,蝉花居群12个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CV值)在12.97%~162.57%之间,在物种水平表现出丰富的变异;巢式方差分析表明,蝉花12个形态性状在居群间平均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33.79%,居群内个体间平均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66.21%,说明蝉花居群内个体形态性状变异丰富,是形态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Q聚类分析表明蝉花居群形态性状具有一定的地理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花 居群 变异式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皖虎刺(茜草科)的形态变异及其生境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新华 范俊 邓懋彬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43-46,共4页
在江苏省宜兴市龙池山发现了1个浙皖虎刺自然种群,属江苏省分布的新记录。通过野外居群取样及统计分析方法,首次研究了浙皖虎刺的形态变异。浙皖虎刺针刺长度为1.0~4.6 mm。叶片形状与大小变异较大,长3.0~9.0 cm,宽0.9~3.2 cm。核果... 在江苏省宜兴市龙池山发现了1个浙皖虎刺自然种群,属江苏省分布的新记录。通过野外居群取样及统计分析方法,首次研究了浙皖虎刺的形态变异。浙皖虎刺针刺长度为1.0~4.6 mm。叶片形状与大小变异较大,长3.0~9.0 cm,宽0.9~3.2 cm。核果成熟时红色,扁球形至近球形,具1~4个分核,其中具2核或3核的果实数目相对较多(p<0.01)。浙皖虎刺种群生长于海拔95~140 m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下,具果实的个体约120株。在20个1 m×1 m林下层样方中,浙皖虎刺共有14种伴生植物,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3种植物分别为狗脊、虎刺和米槠。在江苏省境内,浙皖虎刺、虎刺和米槠都局限分布于宜兴龙池山。在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浙皖虎刺等虎刺属种类可能为米槠的伴生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皖虎刺 宜兴龙池山 新记录 变异式样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玉兰和二乔玉兰花部形态的变异研究
10
作者 唐浩君 司马永康 《现代园艺》 2017年第13期28-32,共5页
为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Desr.)D.L.Fu)和二乔玉兰(Magnolia soulangeana Soul.-Bod)的分类学、形态学和园林植物开发等提供基础数据,特对其花部特征变异进行了研究,通过方差分析得出:两者花部都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异,紫玉兰的... 为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Desr.)D.L.Fu)和二乔玉兰(Magnolia soulangeana Soul.-Bod)的分类学、形态学和园林植物开发等提供基础数据,特对其花部特征变异进行了研究,通过方差分析得出:两者花部都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异,紫玉兰的变异主要发生在株间,而二乔玉兰的变异则发生在株间和株内。这两者的变异都主要发生在雄蕊和心皮特征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部 形态特征 变异式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