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儿童变应性鼻炎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戴启刚 李涛 +4 位作者 钱香 窦玉珠 黄凌殷 高佳文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28,共6页
变应性鼻炎是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难以实现根治或有效且稳定的远期治疗目标。中医药防治儿童变应性鼻炎靶点广泛、作用持久且不良反应少,优势明显。提出变应性鼻炎发病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风引动伏风,两风相合而... 变应性鼻炎是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难以实现根治或有效且稳定的远期治疗目标。中医药防治儿童变应性鼻炎靶点广泛、作用持久且不良反应少,优势明显。提出变应性鼻炎发病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风引动伏风,两风相合而致。应采取发作期疏外风、抑伏风、宣肺利窍治其标,缓解期防外风、平伏风,调补肺脾肾治其本的中医药分期论治策略;同时应注重未病先防,包括避免先天禀赋因素的不良影响、避免后天环境因素的诱导发病、扶正御邪避其贼风,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的全阶段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变应性鼻炎 中医药 分期论治 全阶段预防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近况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桥熔 严道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619-620,共2页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由IgE介导的,针对环境过敏原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AR的发病人群呈上升趋势,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社会负担,国内外治疗疗法单一,副作用较大。中医治疗本病...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由IgE介导的,针对环境过敏原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AR的发病人群呈上升趋势,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社会负担,国内外治疗疗法单一,副作用较大。中医治疗本病从理论到治疗方法日益丰富,在临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中医药疗法 脾气虚寒 卫表不固 辨证论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近况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韵霞 杨志刚 李凡成 《国医论坛》 2004年第2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发病机制 临床分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俞媛 范尧夫 《江西中医药》 2012年第11期78-80,共3页
变应性鼻炎是由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慢性炎症疾病,属于中医"鼻鼽"的范畴。近年来随着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其关注率也不断提升。本病具有难以根治的特点,西医多采用"脱敏疗法"治疗本... 变应性鼻炎是由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慢性炎症疾病,属于中医"鼻鼽"的范畴。近年来随着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其关注率也不断提升。本病具有难以根治的特点,西医多采用"脱敏疗法"治疗本病,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等药物以缓解其症状,但难脱治标不治本之说。中医药从病者的过敏体质入手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具有疗效持久、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嗅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丙泉 董博洋 李岩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45-150,共6页
目的观察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按1∶1∶1∶1比例分为西药组、鼻内针刺组、中药序贯疗法组和联合组各45例。西药组予糖酸莫米松鼻... 目的观察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按1∶1∶1∶1比例分为西药组、鼻内针刺组、中药序贯疗法组和联合组各45例。西药组予糖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鼻内针刺组针刺双侧内迎香、鼻丘,中药序贯疗法组予中药熏蒸鼻部,联合组采用鼻内针刺联合中药熏蒸鼻部,4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观察4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积分(TNSS)、鼻伴随症状积分(TNNSS)、嗅觉功能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gE及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监测4组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西药组(71.11%)、鼻内针刺组(75.56%)、中药序贯疗法组(7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后TNSS、TNNSS、嗅觉功能评分及EOS、IgE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4组患者治疗后γ干扰素含量较治疗前升高、白细胞介素-4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其他3组(P<0.05)。试验期间,西药组出现头疼2例、鼻出血2例、鼻部不适4例;鼻内针刺组出现鼻出血1例、针刺痛感1例;联合组出现鼻出血1例,均继续参与试验。结论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可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调节细胞因子水平,促进嗅觉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针刺 中药序贯疗法 变应性鼻炎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早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胡宇琴 莫丽华 +4 位作者 王贤诚 智敏 钟建文 刘大波 罗向前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AR)早期疗效、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4年5月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接受SCIT的147例AR儿童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 目的探讨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AR)早期疗效、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4年5月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接受SCIT的147例AR儿童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数据,对比首诊及治疗后3、6、12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总症状评分(TSS)、总用药评分(TMS)及综合症状药物评分(CSMS),并统计治疗期间发生的局部不良反应(local adverse reactions,LRs)和全身不良反应(systemic adverse reactions,SRs)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47例5~18岁的AR患儿。治疗后3、6、12个月的VAS、TSS、TMS及CSMS较基线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01),早期起效时间为治疗后3个月;有效组中维生素D3(VitD3)水平显著高于无效组(P<0.001),血清VitD3含量与和临床症状呈负相关(R=-0.3,P=0.026)。147例患儿的注射总次数为3201次,52例(35.4%)出现LRs,注射次数为69次(2.2%);21例(14.3%)出现SRs,注射次数为34次(1.1%),未出现Ⅲ、Ⅳ级SRs。在Logistics回归分析中,体质量指数(BMI)是导致LRs发生的危险因素(OR:2.220,95%CI:1.009-4.887,P=0.048)。结论SCIT对于AR患儿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SCIT对儿童AR早期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VitD3缺乏可影响SCIT的早期疗效,超重肥胖儿童更易发生局部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儿童 免疫疗法 治疗结果 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早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近况
7
作者 龙国玲 《国医论坛》 1998年第6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明 《国医论坛》 2001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中医药疗法 祛风散寒 清热开窍 益气固表 中医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免疫治疗对局部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蔡艳 廖倪 +3 位作者 袁婧 夏少华 邓伟 毛洪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究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对局部变应性鼻炎(local allergic rhinitis,LAR)伴哮喘患者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2019年6月~2022年6月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LAR伴哮喘患者,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两组... 目的探究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对局部变应性鼻炎(local allergic rhinitis,LAR)伴哮喘患者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2019年6月~2022年6月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LAR伴哮喘患者,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哮喘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另给予SCIT,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12个月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评估患者症状评分、用药评分,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特异性IgG4(sIgG4)和特异性IgE(sIgE)水平,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统计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时哮喘症状总评分(total asthma symptom score,TASS)和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均降低(P均<0.05),观察组TASS和TNSS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与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时用药积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TMS)均降低(P均<0.05),观察组TMS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时sIgG4水平升高(P<0.05),sIgE降低水平(P<0.05);观察组sIgG4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sIgE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时RQLQ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RQLQ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8.57%,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CIT能够有效改善LAR伴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Ⅰ型变态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症 鼻炎 过敏 免疫疗法 治疗结果 局部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附20例临床小结)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庆存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306-307,共2页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中医称其为鼻衄,或衄嚏。《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说:“鼻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临床所见其主要症状是鼻腔发痒,喷嚏频作,清涕常流,反复不愈。
关键词 鼻炎 过敏性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谢强 付文洋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对近年有关变应性鼻炎(AR)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指出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已基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临床疗效较好,尤其是远期效果更好,且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但诊断标准不统一,作用机理不明确,临床疗效难以比较,尚需大量实验... 对近年有关变应性鼻炎(AR)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指出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已基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临床疗效较好,尤其是远期效果更好,且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但诊断标准不统一,作用机理不明确,临床疗效难以比较,尚需大量实验和临床基础研究以制定客观的诊断标准;同时在无特效药的情况下,局部诊疗和全身诊疗相协调,结合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辨证治疗,调节机体内外环境平衡,提高免疫力,防止复发,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可以为AR的治疗提供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医药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利民 严道南 《江西中医药》 2008年第7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40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恒 陈晓征 《江西中医药》 2006年第7期29-30,共2页
目的比较中药内服、中药穴位敷贴、穴位注射、西药四联综合疗法和单纯西药疗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疗法治疗组(40例)和西药对照组(40例),对两组治疗结束时的疗效和停止治疗2个月后随访的疗效进行... 目的比较中药内服、中药穴位敷贴、穴位注射、西药四联综合疗法和单纯西药疗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疗法治疗组(40例)和西药对照组(40例),对两组治疗结束时的疗效和停止治疗2个月后随访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时综合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90%;停止治疗2个月后综合疗法组总有效率为77.5%,而对照组则降至37.5%。结论两组治疗结束时疗效差异不明显,而综合疗法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较低,具有标本兼治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脱敏疗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对其Treg/Th2的影响
14
作者 冼志雄 滕以书 +2 位作者 韩赛红 袁虎威 段鸿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用舌下脱敏疗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对其Treg/Th2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6例变应性鼻炎患儿和在该院接受体检的23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23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将56例变应性鼻炎患儿设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用舌下脱敏疗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对其Treg/Th2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6例变应性鼻炎患儿和在该院接受体检的23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23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将56例变应性鼻炎患儿设为观察组。采用舌下脱敏疗法对观察组研究对象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治疗前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及血清辅助型T细胞2(T helper 2 cell,Th2)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Treg/Th2(Treg与Th2的比值)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年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喷嚏症状评分、流涕症状评分、鼻塞症状评分、鼻痒症状评分、临床症状的总评分及体征评分均较低,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Treg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1;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Th2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1;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Treg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与血清Th2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的比值较小,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Treg转录因的表达水平及血清Th2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Treg转录因的表达水平与血清Th2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的比值较大,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评分与血清Treg的含量、血清Th2的含量无相关性,r=-0.342、-0.411,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评分与Treg/Th2存在负相关性,r=-0.856,P<0.01。结论:为变应性鼻炎患儿使用舌下脱敏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体征及Treg/Th2失衡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细胞因子 舌下脱敏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食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1例
15
作者 柯斌 吴正治 +3 位作者 Thomas Rampp Michelsan Andreas Gustav Dobos 秦鉴 《中国民间疗法》 2009年第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疗法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高血压病史 家族遗传性疾病 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特征分析
16
作者 贾蓓蓓 李君媛 +3 位作者 朱云娜 余璐洁 何勇 张彬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2期780-784,共5页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特征,为科学、精准的预防和治疗AR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4年4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2329例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并进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免疫...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特征,为科学、精准的预防和治疗AR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4年4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2329例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并进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检测的AR患者,比较吸入性变应原和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季节、年龄上的分布差异。结果(1)在2329例AR患者中sIgE的检出阳性率为55.00%,其中吸入性变应原为53.20%,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10.91%;(2)宁波地区AR患者的变应原主要为吸入性变应原,排名前5位依次为屋尘螨(90.16%)、粉尘螨(86.61%)、热带无爪螨(17.66%)、猫毛(9.92%)和狗毛(7.82%),食入性变应原排名前5位依次为牛奶(57.87%)、虾(30.71%)、蟹(19.29%)、鸡蛋白(17.32%)和花生(9.84%);(3)吸入性变应原中屋尘螨和食入性变应原中牛奶、蟹、虾的sIgE阳性率在不同性别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变应原阳性率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发病季节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6.44%的AR患者集中在未成年群体。结论引起宁波地区AR的主要变应原是屋尘螨和粉尘螨,应积极开展防治工作,推广精确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并且重视未成年AR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免疫球蛋白E 变应原 免疫疗法 吸入性变应原 食入性变应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减压疗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珏 吴义高 +1 位作者 吴成 张建英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调查变应性鼻炎(AR)患者抑郁情绪的程度,并探讨正念减压(MBSR)疗法对其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100名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问卷调查,根据A... 目的:调查变应性鼻炎(AR)患者抑郁情绪的程度,并探讨正念减压(MBSR)疗法对其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100名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问卷调查,根据AR诊疗指南行常规治疗外同时进行为期8周的MBSR治疗。结果:AR患者的抑郁程度(SDS评分)与AR严重程度(VAS评分)成正相关(P<0.001)。鼻炎症状如鼻塞、流清水样鼻涕、鼻痒、注意力不集中、眼痒、打喷嚏、乏力都会加重抑郁程度(P<0.05),且鼻塞、流清水样鼻涕、鼻痒和打喷嚏这4个症状是影响SDS评分的独立因素。AR患者经过为期8周的MBSR治疗后正念水平得到提高(P<0.05),且抑郁情绪得到改善(P<0.001)。结论:AR患者的抑郁情绪不容忽视,MBSR疗法对缓解AR患者的抑郁情绪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抑郁 正念减压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述评 被引量:5
18
作者 苏梦可 杨一民 《江西中医药》 2020年第8期74-76,共3页
目前儿童变应性鼻炎西医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分阶段治疗模式,变应性鼻炎发作期当攻邪以治其标,佐以养肺;缓解期应补虚以固其本,佐以祛邪,重在分辨寒热虚实而随证施治。黄芪、辛... 目前儿童变应性鼻炎西医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分阶段治疗模式,变应性鼻炎发作期当攻邪以治其标,佐以养肺;缓解期应补虚以固其本,佐以祛邪,重在分辨寒热虚实而随证施治。黄芪、辛夷、防风、苍耳子等单味中药临床常用于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具体可根据不同的证候特点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医药疗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灵娟 梁瑜珊 +2 位作者 刘继远 王蓉 甘红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期209-210,共2页
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对广西国际壮医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93例AR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为A组患者、B组患者和C组患者分别采用西医疗法、... 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对广西国际壮医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93例AR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为A组患者、B组患者和C组患者分别采用西医疗法、西医疗法联合穴位贴敷疗法、西医疗法联合中药蒸汽熏鼻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0.32%)和C组治疗的有效率(87.10%)均高于A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67.76%),P<0.05。B组患者与C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相比,P>0.05。结论:对AR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变应性鼻炎 穴位贴敷 中药蒸汽熏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球放松疗法辅助鼻内镜下多点射频治疗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闪闪 张宝明 姚明月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分析减压球放松疗法辅助鼻内镜下多点射频治疗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PAR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减压球组,每组41例。2组均行鼻内... 目的:分析减压球放松疗法辅助鼻内镜下多点射频治疗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PAR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减压球组,每组41例。2组均行鼻内镜下多点射频治疗,常规组在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减压球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减压球放松疗法。比较2组术中配合度、心血管应激反应[术中心率(HR)、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波动值]、心理状态[焦虑评分量表(HAMA)、抑郁评分量表(HAMD)]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减压球组术中配合度为90.24%,高于常规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球组术中HR、DBP及SBP波动值分别为(13.52±2.04)次/分、(11.68±1.49)mmHg、(19.37±2.61)mmHg,均小于常规组的(20.49±3.17)次/分、(18.76±2.03)mmHg、(30.42±3.7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减压球组HAMA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9.13±1.84)分、(10.17±1.66)分,低于常规组的(13.52±2.17)分、(15.28±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球组护理满意度为97.56%,高于常规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球放松疗法用于行鼻内镜下多点射频治疗的PAR患者,能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过程中配合度,减少术中心血管应激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减压球放松疗法 多点射频治疗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