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蜂毒变应原检测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慧敏 李俊达 +1 位作者 崔乐 关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4,共10页
对于膜翅目毒素过敏人群,膜翅目昆虫蜇刺是其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我国现有的诊断工具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明确致敏昆虫,从而影响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蜜蜂为常见的膜翅目昆虫,分布地域广、数量多,且其毒素成分复杂,因此国内外研究者已... 对于膜翅目毒素过敏人群,膜翅目昆虫蜇刺是其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我国现有的诊断工具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明确致敏昆虫,从而影响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蜜蜂为常见的膜翅目昆虫,分布地域广、数量多,且其毒素成分复杂,因此国内外研究者已针对蜜蜂毒素主要变应原开展了相关重组变应原方案工作,这为变应原检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变应原组分诊断技术的发展可实现准确检测蜂毒变应原,这将为蜜蜂蜂毒过敏患者提供一套全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昆虫蜇刺 蜜蜂毒素 重组应原 变应原检测 应原组分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原检测的再认识 被引量:35
2
作者 宋志强 郝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3-335,共3页
变应原检测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治上占有重要地位。经典的方法包括体内和体外检测。该文对目前临床常用的皮肤点刺试验、特异性IgE检测及近年来发展的特异性斑贴试验的原理、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作一介绍。强调对变应原检测结果进行分... 变应原检测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治上占有重要地位。经典的方法包括体内和体外检测。该文对目前临床常用的皮肤点刺试验、特异性IgE检测及近年来发展的特异性斑贴试验的原理、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作一介绍。强调对变应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时必须结合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态反应性 变应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卢鲜艳 王美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36-1536,共1页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变应性鼻炎病因较复杂,易受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为寻求其病因,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对786例变应...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变应性鼻炎病因较复杂,易受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为寻求其病因,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对7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了变应原检测,包括吸入组和食物组,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性鼻炎患者 变应原检测 检测分析 免疫活性细胞 应性疾病 细胞因子 个体接触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超敏反应新型诊断技术及免疫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益 沙爱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6-122,共7页
Ⅰ型超敏反应为当代民众常发性疾病,其主要由IgE型抗体分子所介导,可引起一系列局部或全身性反应。为有效治疗Ⅰ型超敏反应类疾病,开发新型诊断技术及免疫疗法便成为其重点研究方向。目前已发现的新型诊断技术主要有过敏原成分决定性诊... Ⅰ型超敏反应为当代民众常发性疾病,其主要由IgE型抗体分子所介导,可引起一系列局部或全身性反应。为有效治疗Ⅰ型超敏反应类疾病,开发新型诊断技术及免疫疗法便成为其重点研究方向。目前已发现的新型诊断技术主要有过敏原成分决定性诊断(CRD)、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检测及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实验(BAT)等。同时,其免疫疗法(AIT)亦发展迅速,世界各地的科研工作者开发出了多种免疫新疗法与新技术,主要包括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两大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Ⅰ型超敏反应新型诊断技术及其免疫疗法的新进展做一概述,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超敏反应 新型诊断技术 变应原检测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