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密度流体层中气泡浮升运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乾 楼映中 贺治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28-735,共8页
本文开发了一种耦合气体和两层不同密度液体的直接模拟数值模型,以研究变密度流体层中气泡浮升的运动特性.基于高精度空间离散的5阶加权本质无振荡格式和时间离散的3阶Runge-Kutta格式,提出一种多水平集函数耦合的数值方法,实现了气液... 本文开发了一种耦合气体和两层不同密度液体的直接模拟数值模型,以研究变密度流体层中气泡浮升的运动特性.基于高精度空间离散的5阶加权本质无振荡格式和时间离散的3阶Runge-Kutta格式,提出一种多水平集函数耦合的数值方法,实现了气液相界面和各液体表面的捕捉以及交界面处密度和黏度的计算.模型用已有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应用于水、油两层流体中气泡运动的研究,有效地捕捉了复杂条件下气泡浮升运动的精细结构.研究发现:相较于均匀密度流体层中的运动,气泡在变密度流体层中运动时,其下方的压差液柱更容易在底部发生断裂分离;气泡上方液体的厚度较大,则气泡处于水下变形阶段的时间就越长,并使气泡底部的形态更趋向于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 密度流体 水平集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储罐用多层绝热材料绝热性能优化
2
作者 余家愿 周文杰 +1 位作者 徐佳琦 邱一男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6期712-718,共7页
为探讨多层绝热材料(MLI)间隔物层的层密度和间隔层材料的热导率对绝热性能的影响,利用层与层模型,在20~300 K的温度范围内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多层绝热材料的绝热性能与间隔层材料热导率和层密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不... 为探讨多层绝热材料(MLI)间隔物层的层密度和间隔层材料的热导率对绝热性能的影响,利用层与层模型,在20~300 K的温度范围内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多层绝热材料的绝热性能与间隔层材料热导率和层密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间隔层材料的热导率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变密度和变间隔层材料复合多层绝热结构(VDS-MLI)。在设定的仿真条件下,等层密度,采用涤纶薄膜和干法纸作为间隔层材料的多层绝热结构的漏热热流分别为0.3596 W/m^(2)和0.3642 W/m^(2),而VDS-MLI结构的漏热热流为0.3213 W/m^(2),相较于前两种结构,VDS-MLI的绝热效果分别提升10%和12%。结果表明,在特定温度范围内,VDS-MLI漏热热流密度显著降低,MLI的绝热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研究为多层绝热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并有望在低温绝热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材料 绝热 变层密度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正氢转化对蒸气冷屏组合结构绝热性能提升研究
3
作者 许张良 谭宏博 吴昊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4期382-391,共10页
为探究蒸气冷屏-变密度多层绝热组合绝热结构中耦合不同仲-正氢转化类型对液氢储罐绝热性能的提升效果,建立了采用连续转化与绝热转化的组合绝热结构稳态传热模型,并分析了蒸气冷屏屏位与仲-正氢转化器位置对组合绝热结构性能的影响。... 为探究蒸气冷屏-变密度多层绝热组合绝热结构中耦合不同仲-正氢转化类型对液氢储罐绝热性能的提升效果,建立了采用连续转化与绝热转化的组合绝热结构稳态传热模型,并分析了蒸气冷屏屏位与仲-正氢转化器位置对组合绝热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绝热转化相比,采用连续转化时绝热结构的性能更优,其最小漏热热流密度为0.117 5 W·m^(-2),与不采用仲-正氢转化相比减少了13.48%;若采用绝热转化,当仲-正氢转化器到VCS盘管入口的距离与盘管总长度之比为30%~77.5%时,漏热热流密度达到最小值0.121 0 W·m^(-2),比不采用仲-正氢转化减少了10.30%;转化器安装在盘管中间附近位置,可提高绝热转化的起始温度与仲-正氢转化吸热量,对抵消外界热流、改善绝热性能有益。研究结果为液氢温区组合绝热结构的设计提供定量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气冷屏 密度绝热 仲-正氢转化 绝热性能 转化器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与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洪来 孙沂昆 +2 位作者 张阿莉 李永 潘海林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低温推进剂由于其比冲高、无毒无污染,是载人和深空探测的首选推进剂。为解决空间恶劣的热环境和微重力环境下推进剂大量蒸发损耗及推进剂的气液两相混合等问题,以低温推进剂的在轨贮存与管理技术为研究对象,给出低温推进剂绝热的贮存... 低温推进剂由于其比冲高、无毒无污染,是载人和深空探测的首选推进剂。为解决空间恶劣的热环境和微重力环境下推进剂大量蒸发损耗及推进剂的气液两相混合等问题,以低温推进剂的在轨贮存与管理技术为研究对象,给出低温推进剂绝热的贮存方案和微重力气液分离的管理方案。并对其中的适用中短期任务的方案进行日蒸发率等指标核算,然后对方案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对系统方案中的蒸发量控制等影响进行讨论。最终给出针对载人登月等短期项目的低温推进剂在轨贮存与管理的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推进剂 在轨管理与贮存 密度复合材料 低温隔热支撑 蒸汽冷却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推进剂贮箱气冷屏复合绝热结构综合优化设计 被引量:8
5
作者 余建榕 张强 +1 位作者 康慧芳 章丹亭 《真空与低温》 2021年第2期165-170,共6页
气冷屏复合绝热(VSC)结构可以有效减少低温推进剂蒸发损耗。目前尚缺乏对气冷屏复合绝热结构的综合优化设计,现有的研究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出漏热量与多层变密度材料导热性能及冷屏屏位之间的关系。为此,考虑多层变密度材料导热系数随冷... 气冷屏复合绝热(VSC)结构可以有效减少低温推进剂蒸发损耗。目前尚缺乏对气冷屏复合绝热结构的综合优化设计,现有的研究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出漏热量与多层变密度材料导热性能及冷屏屏位之间的关系。为此,考虑多层变密度材料导热系数随冷屏位置的变化,对复合绝热结构进行综合优化设计,研究冷屏位置和多层变密度结构的相互影响规律,分析了最佳层密度与最佳屏位。结果表明,加入气冷屏后,降低中密度区层密度,增加高密度区层密度可以进一步减少漏热量。对于不同的层密度组合,存在一个最佳屏温,当冷屏处于该温度时漏热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冷屏复合绝热 密度绝热 漏热量 密度 屏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