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轴式液压变压器变压比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雪原 苑士华 +1 位作者 胡纪滨 魏超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3-798,共6页
建立了斜轴式液压变压器的排量模型、转矩模型和变压比模型,分别推导出变压比与补油口压力、负载口流量以及油液粘度的导数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这些因素对变压比的影响特性。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补油口压力对变压比的作用受配... 建立了斜轴式液压变压器的排量模型、转矩模型和变压比模型,分别推导出变压比与补油口压力、负载口流量以及油液粘度的导数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这些因素对变压比的影响特性。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补油口压力对变压比的作用受配流盘转角的影响,在不同的配流盘转角下,补油口压力的增大可能会提高或减小变压比,也有可能不影响变压比;增大负载口流量会减小变压比,而减小油液粘度会提高变压比;液压变压器变压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大变压比点,而且负载口流量越大,最大变压比点出现越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传动与控制 变压比 油液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变压器模型在Proteus中设定变压比的方法研究
2
作者 俞梁英 《榆林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0-32,共3页
从理想变压器的模型出发,对原、副边绕组的参数进行分析推导,得出变压器变压比与原副边绕组电感参数设置的关系,给出了Proteus中变压器的变压比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变压器的相关电路进行了仿真,依据该方法得到仿真值和理论计算值一致,说... 从理想变压器的模型出发,对原、副边绕组的参数进行分析推导,得出变压器变压比与原副边绕组电感参数设置的关系,给出了Proteus中变压器的变压比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变压器的相关电路进行了仿真,依据该方法得到仿真值和理论计算值一致,说明了该方法完全可靠准确,而且应用非常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仿真 变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D1B机车辅助变流系统中高阻抗变压器的变压比设计
3
作者 黄细友 陈湘令 龙谷宗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12,共5页
简述了HXD1B机车辅助变压器的特殊结构,对辅助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空载运行特点及变压比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具体计算过程说明了辅助变压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了HXD1B机车辅助变压器的设计经验和实验数据。
关键词 辅助流供电系统 辅助 磁集成技术 高阻抗电 高空载电流 空载运行 变压比 HXD1B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J35型变压比电桥测量盘误差的检定
4
作者 景志红 《实用测试技术》 1999年第6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QJ35型 变压比电桥 检定 测量 微调盘 误差 电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侧电压升高法测量整流变压器变压比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翔宇 《安装》 2002年第3期37-38,共2页
简要介绍了三种整流变压器变压比的测量方法 ,并比较了三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运用工程实例较详细说明采用低压侧电压升高法测量变压比的操作步骤。
关键词 侧电升高法 测量 整流 变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联合柴油机公司开发变压比机构二冲程船用发动机
6
作者 李积轩 《柴油机》 2017年第6期J0008-J0008,共1页
日本发动机制造商Diesel United公司针对二冲程船用发动机开发出了据称为首个可变压缩比机构,开启了提高燃料效率和简化代用燃料应用的新征程。
关键词 船用发动机 发动机开发 二冲程 机构 日本 变压比 柴油机 发动机制造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级分压器校准变压比电桥
7
作者 张剑 《实用测试技术》 2002年第4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双级分 校准 变压比电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变围压条件下粉土路基填料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8
作者 陈有为 冷伍明 +4 位作者 徐方 张期树 董俊利 聂如松 杨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5-635,共11页
新型预应力路基通过施加水平预应力,改善路基土的围压状态,可达到路基加固或路基病害整治的目的。为探究水平预应力对粉土路基填料回弹特性的影响,开展同一试样分级变围压的系列循环动三轴试验,研究该条件下粉土填料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 新型预应力路基通过施加水平预应力,改善路基土的围压状态,可达到路基加固或路基病害整治的目的。为探究水平预应力对粉土路基填料回弹特性的影响,开展同一试样分级变围压的系列循环动三轴试验,研究该条件下粉土填料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回弹模量经验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分级增大围压不仅可提高粉土填料的回弹模量,还可改善试样的应力状态,使原本常围压下呈塑性破坏的试样最终转变为弹性稳定状态。每次分级增长围压均会引起试样回弹模量的瞬时骤增,而后其值随动荷载作用振次逐步趋于稳定。分级变围压的振次间隔会影响试样回弹模量的稳定值,且振次间隔越小,试样回弹模量的稳定值越高。就稳定型试样而言,低动应力水平下增大围压引起的试样回弹模量增幅大于高动应力水平的试验工况。分级增大围压对试样回弹模量的增益效应并不能补偿含水率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改进现有回弹模量预测模型,提出了综合考虑路基土动应力状态和应力历史的回弹模量预测模型,并对分级变围压加载下稳定试样的回弹模量进行预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水平预应力加固路基的效果和机制提供参考,同时对预应力路基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路基填料 回弹模量 分阶段 动三轴试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载荷压裂特征研究进展及展望
9
作者 孙伟 张广清 《石油科学通报》 2025年第1期87-106,共20页
水力压裂是非常规能源开采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水力压裂面临诸多挑战,如过高的破裂压力、潜在的断层滑移风险以及酸化压裂液对环境的污染等。如何在降低诱发自然灾害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的储层改造是关键科学问题,这迫切需要探索新... 水力压裂是非常规能源开采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水力压裂面临诸多挑战,如过高的破裂压力、潜在的断层滑移风险以及酸化压裂液对环境的污染等。如何在降低诱发自然灾害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的储层改造是关键科学问题,这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压裂方式以应对这些挑战。近年来,变载荷压裂作为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引起作用于地层岩石上的载荷(如压力、流体、温度以及高能气体等)周期性或随机变化的压裂施工形式,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变载荷压裂强调压裂过程中,流体、温度、高能气体等因素与岩石这种多孔介质之间的多场耦合作用,这区别于金属的机械疲劳破坏,其概念范围更加广泛。本文系统梳理了变载荷压裂实验的最新进展,从研究对象、影响因素、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进行了全面总结。将变载荷压裂作用形式划分为6种:循环载荷、递增载荷、阶梯载荷、脉冲载荷、冲击载荷和组合载荷。重点关注变载荷对岩石破裂前后的具体影响,并归纳总结了4个变载荷压裂特征:降低岩石破裂压力、降低岩石破裂能量、改变岩石渗透率以及产生复杂裂缝形态。进一步从岩石疲劳断裂、应力腐蚀、爆燃压裂裂缝扩展等方面探讨了变载荷压裂相关作用机制。最后,着重对变载荷压裂特征研究做了未来展望,认为要明确岩石结构特征对增渗效果及复杂裂缝形态的影响。紧跟深层/超深层开发研究趋势,考虑复杂极端条件下变载荷压裂适用性和新变化,以拓宽变载荷压裂研究发展空间。从多场、多尺度、多时度的角度综合分析变载荷压裂作用特征及内在机理。本文旨在为变载荷压裂提供基础性认知,并为未来研究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 破裂 破裂能量 渗透率 裂缝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氢气纯化装置爆炸事故定量风险研究
10
作者 刘迪 王雅真 +1 位作者 邝辰 顾蒙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7,共9页
目的为合理确定变压吸附(PSA)氢气纯化装置爆炸风险及其周边建筑物的抗爆设防荷载,有效进行抗爆设计及防护。方法以某变压吸附氢气纯化装置为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构建40个爆炸计算场景,获取氢气纯化装置爆炸风险三维分布,及... 目的为合理确定变压吸附(PSA)氢气纯化装置爆炸风险及其周边建筑物的抗爆设防荷载,有效进行抗爆设计及防护。方法以某变压吸附氢气纯化装置为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构建40个爆炸计算场景,获取氢气纯化装置爆炸风险三维分布,及其对人员集中建筑物的影响。结果根据10^(-4)次/年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和风险可接受范围内爆炸超压最大化准则,距离氢气纯化装置吸附塔橇85 m范围内人员集中建筑物应进行抗爆改造或设计;典型PSA装置北侧的人员集中建筑物墙的爆炸冲击波峰值入射超压为9.4 kPa,最大爆炸冲量为318 Pa·s,需要进行抗爆改造。结论基于CFD的爆炸风险定量分析,考虑了装置实际布局、阻碍物等对氢气泄漏扩散、爆炸超压的影响作用,且滤除高后果低概率场景对最终爆炸设防荷载的影响,为PSA装置安全间距设置及周边人员集中建筑物抗爆改造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装置 氢气爆炸 定量风险评估 抗爆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压变浆过程的岩体灌浆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11
作者 吕正赟 张帆 +1 位作者 詹程远 何吉 《水电与新能源》 2025年第3期9-13,共5页
传统岩体灌浆模拟通常根据灌浆设计方案仅选取一个或若干个灌浆压力和浆液比级作为模拟条件,但在实际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浆液浓度呈现动态变化,因此远比灌浆设计方案复杂。由于传统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所以无法为灌浆施... 传统岩体灌浆模拟通常根据灌浆设计方案仅选取一个或若干个灌浆压力和浆液比级作为模拟条件,但在实际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浆液浓度呈现动态变化,因此远比灌浆设计方案复杂。由于传统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所以无法为灌浆施工提供有效指导。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利用灌浆记录仪的实测数据作为模拟条件,充分考虑灌浆压力、浆液密度、浆液粘度的复杂变化过程,实现考虑变压变浆过程的灌浆数值模拟,同时应用基于地勘资料和施工设计方案构建的三维随机裂隙灌浆数值模型,可有效提高灌浆模拟精度。依托五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帷幕灌浆工程,通过与灌浆监测数据的对比,检验了上述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灌浆 数值模拟 灌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电压纹波注入的24脉航空交直流变换器
12
作者 史艳博 葛红娟 +1 位作者 王永帅 潘怡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0-598,共9页
针对航空线性交流直流变换拓扑输入侧电流谐波含量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源电压纹波注入单元的多脉波航空变压整流器,它由12脉变压器、2组整流桥、1个平衡电抗器和无源电压纹波注入单元组成。结合平衡电抗器和无源电压纹波注入单... 针对航空线性交流直流变换拓扑输入侧电流谐波含量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源电压纹波注入单元的多脉波航空变压整流器,它由12脉变压器、2组整流桥、1个平衡电抗器和无源电压纹波注入单元组成。结合平衡电抗器和无源电压纹波注入单元,该拓扑利用12脉变压器和2组整流桥实现了24脉波直流输出。本文详细描述了基于纹波电压极性,通过等比例交替调整2组整流桥输出电压矢量幅值,形成新的输出电压矢量,达到脉波倍增的过程;推导了相关表达式。本文对提出的变压整流器的工作模式、等效容量、源侧谐波含量等展开了详细分析;研制了样机,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拓扑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器 脉波倍增 无源电纹波注入 谐波抑制 匝比 多电飞机 平衡电抗器 移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实验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改进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清骊 行甜雨 +1 位作者 杨钰欣 王卓鹏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173-177,共5页
目前的变压吸附实验中通常使用商品化设备,存在尺寸大、成本高、气路复杂等问题,不利于大规模开展本科实验教学。本文对变压吸附装置进行了小型化、低成本化改进,学生可以使用实验室常见材料自行搭建变压吸附装置,了解并掌握设备搭建、... 目前的变压吸附实验中通常使用商品化设备,存在尺寸大、成本高、气路复杂等问题,不利于大规模开展本科实验教学。本文对变压吸附装置进行了小型化、低成本化改进,学生可以使用实验室常见材料自行搭建变压吸附装置,了解并掌握设备搭建、调试、运行的整个流程。以Li交换分子筛作为吸附剂,该设备的制氧效果与商用制氧机相当,出口氧气浓度可达95.8%。该装置具有安全性高、可反复拆装的特点,搭建、调试过程具有一定趣味性,适合用于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等本科专业的变压吸附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创制实验装置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小型装置 低成本 制氧 本科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技术在工业化碳捕集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兰林 徐飞 +3 位作者 夏林 邹鹏飞 黄晓榕 贾元辉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2期21-28,共8页
在全球碳排放和温室效应的背景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高速发展。以变压吸附技术为代表的燃烧后碳捕集技术因市场巨大而备受关注,但其吸附效果和吸附成本有待优化。介绍了全球碳排... 在全球碳排放和温室效应的背景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高速发展。以变压吸附技术为代表的燃烧后碳捕集技术因市场巨大而备受关注,但其吸附效果和吸附成本有待优化。介绍了全球碳排放背景和CCUS技术概况,重点分析了变压吸附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变压吸附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再生工艺,然后总结了以硅胶和活性炭为代表的吸附材料性能特点和研究进展,综述了以低压变压吸附技术为代表的多种变压吸附工艺流程和应用进展,并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明确了影响吸附材料吸附效果的关键因素,应从结构、制备和性能等方面改善吸附材料的吸附效果,指出了低压变压吸附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和经济优势显著等特点,是实现工业化碳捕集的重要途径。对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展望,为吸附材料的开发和吸附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吸附 吸附原理 吸附材料 吸附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en Plus模拟热耦合变压汽提工艺优化糠醛精制装置脱水塔
15
作者 魏川林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146,共6页
糠醛精制装置脱水塔一般采用单塔汽提工艺,由于脱水塔塔顶温度和压力较低,常规技术无法较好地回收塔顶气热量。运用Aspen Plus软件,基于NRTL热力学模型对脱水塔系统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共沸温度的变化确定采用热耦合变压汽提工艺的可行性... 糠醛精制装置脱水塔一般采用单塔汽提工艺,由于脱水塔塔顶温度和压力较低,常规技术无法较好地回收塔顶气热量。运用Aspen Plus软件,基于NRTL热力学模型对脱水塔系统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共沸温度的变化确定采用热耦合变压汽提工艺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常规汽提工艺和热耦合变压汽提工艺,以年总费用(C_(TA))作为评价指标,同时考虑降低一次投资,优化了热耦合变压汽提工艺低压塔和高压塔的塔板数、高压塔的操作压力等参数,推荐低压塔理论塔板数设置为4,高压塔理论塔板数设置为8,高压塔操作压力在230~305 kPa之间。与常规单塔汽提工艺相比,热耦合变压汽提工艺设备总成本增加32.1%,年运行费用减少28.1%,C_(TA)减少22.9%,热耦合变压汽提工艺具有较明显的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精制 汽提 热耦合 模拟优化 节能降耗 脱水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捕集CO_(2)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石化行业应用案例分析
16
作者 刘强 肖金 +4 位作者 于航 罗海中 何庆阳 林海周 薛榕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5期37-49,共13页
[目的]作为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中重要的碳捕集手段,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PSA)捕集CO_(2)技术受到广泛应用。但过高的捕集能耗和运行成本制约了技术的推广和落地,如何精准地依据实际情况选择... [目的]作为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中重要的碳捕集手段,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PSA)捕集CO_(2)技术受到广泛应用。但过高的捕集能耗和运行成本制约了技术的推广和落地,如何精准地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捕集技术并降低捕集能耗尤为重要。[方法]针对国内外变压吸附技术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进行了讨论,并以某石化企业采用PSA技术捕集CO_(2)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了该技术在石化行业应用的经济性和前景。[结果]在文章案例中,采用PSA吸附捕集CO_(2)技术的项目对煤制氢装置净化单元、低温甲醇洗单元产出的约80万t中浓度碳源进行捕集封存,针对73.9%浓度的CO_(2)原料气,装置实现了96%的CO_(2)回收率以及98%的捕集纯度,在杂质气体方面,H_(2)S、CH_(4)及CH3OH均控制在0.015%以下,可实现约56 kWh/t CO_(2)的捕集电耗。研究发现,变压吸附技术具备吸附剂再生能耗低、压阻低、工艺连续及吸附剂稳定性强的优势,表现出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由于变压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因此PSA对于低浓度的原料气CO_(2)处理可能会面临能耗较高且富集浓度不足的问题。[结论]综上,PSA捕集CO_(2)技术适宜用于中浓度碳源的处理,在未来石化、水泥等行业中排放的尾气处理上具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吸附 CO_(2) 中浓度碳源 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器应力分析与强度评定
17
作者 韩守鹏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4期31-34,共4页
基于JB/T 4732—1995(2005年确认)《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采用有限元法,对1台变压吸附器进行设计压力和工作压力下的应力分布分析和强度评定。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压力和工作压力下,变压吸附器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上接管... 基于JB/T 4732—1995(2005年确认)《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采用有限元法,对1台变压吸附器进行设计压力和工作压力下的应力分布分析和强度评定。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压力和工作压力下,变压吸附器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上接管与封头的连接处外侧。对变压吸附器应力集中部位和筒体进行的线性化强度评定结果表明,在设计压力和工作压力下,变压吸附器应力强度计算值均小于应力强度许用极限,均满足应力强度要求。建议在应力集中部位进行补强处理,以确保变压吸附器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器 应力 强度 评定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式12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设计
18
作者 张建芳 郝晓红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为满足多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ATRU, auto-transformer rectifier unit)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行业应用要求,本文提出一种不对称式12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的设计方案。首先,详细阐述了其拓扑结构和绕组结构;其次,分析了输入电流谐波、等效容量... 为满足多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ATRU, auto-transformer rectifier unit)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行业应用要求,本文提出一种不对称式12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的设计方案。首先,详细阐述了其拓扑结构和绕组结构;其次,分析了输入电流谐波、等效容量等主要性能参数,并进行了Saber仿真验证;最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0 kW自耦变压整流器样机,并对该样机进行了实测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满足DO-160标准,等效容量相比对称式12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更小,更符合航空产品小型化、轻量化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脉冲自耦整流器 谐波抑制 等效容量 矢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效变压精馏分离乙腈-正丙醇二元共沸物的工艺研究
19
作者 李璟 邓国平 +1 位作者 刘宋然 陆和欢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CAS 2024年第6期18-22,共5页
利用乙腈-正丙醇二元共沸体系对压力敏感的特点,采用变压精馏工艺对乙腈-正丙醇物系进行分离,并通过流程模拟软件对精馏塔理论塔板数、进料层数、回流比等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如下:乙腈-正丙醇物系采用“加压+常压”变压组合工艺进行... 利用乙腈-正丙醇二元共沸体系对压力敏感的特点,采用变压精馏工艺对乙腈-正丙醇物系进行分离,并通过流程模拟软件对精馏塔理论塔板数、进料层数、回流比等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如下:乙腈-正丙醇物系采用“加压+常压”变压组合工艺进行分离,加压塔的压力为400 kPa,加压塔和常压塔的理论塔板数分别为25和20,进料层数分别为12和9,回流比分别为1.5和1.1,分离后乙腈和正丙醇产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9.74%和99.33%。在相同理论塔板数和产品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加压+常压”组合工艺比“常压+加压”组合工艺所需能耗更低,再沸器总热负荷可减少34.99%,冷凝器总热负荷可减少36.07%。采用双效热集成工艺对“加压+常压”组合工艺流程进行能量优化,优化后的热集成变压工艺再沸器节能35.53%,冷凝器节能3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腈 正丙醇 精馏 热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效率压气机的CAES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中合 庞永超 刘士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91-1298,共8页
为准确的研究压气机效率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影响,在传统储能系统的基础上,考虑压气机效率的变化,将压气机效率恒定的储能模型变为效率随压比变化的储能模型。通过拟合压气机性能曲线得到压气机的效率公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力性能仿... 为准确的研究压气机效率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影响,在传统储能系统的基础上,考虑压气机效率的变化,将压气机效率恒定的储能模型变为效率随压比变化的储能模型。通过拟合压气机性能曲线得到压气机的效率公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力性能仿真计算的方法,对比分析变压比模型和恒压比模型。结果表明:恒压比模型结构配置相对简单,在相同储气条件下压缩耗功更少,储能效率更高;对两种压气机机组模型均存在压缩效率最高的最佳储气压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空气储能(CAES) 压比模型 变压比模型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