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压吸附空分制氧和CO分离在煤化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佳平 唐伟 +1 位作者 耿云峰 谢有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21-124,126,共5页
介绍了近年研发成功对煤化工有重要意义的气体分离新技术。一是用高效空分制氧吸附剂的大型真空变压吸附(VPSA)空分制氧。单套装置产氧规模可达10000 m3/h,纯度90%~95%,能耗0.33~0.35 kWh/m3O2,开停车快,操作弹性大,已建成20多套装置。... 介绍了近年研发成功对煤化工有重要意义的气体分离新技术。一是用高效空分制氧吸附剂的大型真空变压吸附(VPSA)空分制氧。单套装置产氧规模可达10000 m3/h,纯度90%~95%,能耗0.33~0.35 kWh/m3O2,开停车快,操作弹性大,已建成20多套装置。在用氧量【20000 m3/h而又不需用高纯氧的场合,用变压吸附空分制氧生产成本和投资比深冷法低得多。二是用CO高效吸附剂的大型真空变压吸附(VPSA)分离CO,可从水煤气或半水煤气中分离出高质量的CO(纯度可达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吸附 空分 CO分离 煤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与变压吸附技术结合制取高浓度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徜徉 曹义鸣 +1 位作者 赵勇 邓麦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37-140,共4页
针对膜分离(MS)技术与变压吸附(PSA)技术在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方面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尝试将二者相结合用于制取高浓度(体积分数》99.5%)氧气.通过实验证明了采用MS-PSA流程用于制取高浓度氧是行不通的.而通过PSA-MS流程可得到体积分数为99... 针对膜分离(MS)技术与变压吸附(PSA)技术在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方面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尝试将二者相结合用于制取高浓度(体积分数》99.5%)氧气.通过实验证明了采用MS-PSA流程用于制取高浓度氧是行不通的.而通过PSA-MS流程可得到体积分数为99.51%的氧气.结合实验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PSA-MS制高浓度氧最佳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空分制氧非等温过程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汉涛 马正飞 姚虎卿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39-44,共6页
就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过程,对接近真实情况的非线性、非等温模型构成的偏微分方程组,采用正交配置进行空间离散化和三阶半隐式龙格 库塔法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变压吸附过程中床层内温度和浓度的动态行为,考察了清洗比、吸附压力、... 就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过程,对接近真实情况的非线性、非等温模型构成的偏微分方程组,采用正交配置进行空间离散化和三阶半隐式龙格 库塔法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变压吸附过程中床层内温度和浓度的动态行为,考察了清洗比、吸附压力、进气流量、吸附时间等操作参数对过程性能的影响,为过程优化设计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 优化设计 数值计算 模拟 非等温过程 备方法 空间离散化 三阶半隐式龙体库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制氧机吸附器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辉 刘应书 +2 位作者 刘文海 张德鑫 翟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02-1609,共8页
介绍了变压吸附制氧机中吸附器的内部结构、分流板、分子筛布局与装填方式、压料部件与装配等内容,对影响制氧机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剖析和论述,探讨了变压吸附制氧机设计中关键影响因素和技巧。
关键词 吸附 吸附 分流板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空气分离过程中变压步骤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春育 马宁宁 +2 位作者 焦玉海 晁建平 佟泽民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35-340,共6页
研究了变压吸附空气分离过程中变压步骤的数学模拟,提出了孔内强制流动模型。以改进混合池模型与拟均相模型为基础,在考虑轴向返混和压降影响的同时,用瞬时平衡模型、扩散传质模型与本文提出的孔内强制流动模型对变压吸附空气分离过... 研究了变压吸附空气分离过程中变压步骤的数学模拟,提出了孔内强制流动模型。以改进混合池模型与拟均相模型为基础,在考虑轴向返混和压降影响的同时,用瞬时平衡模型、扩散传质模型与本文提出的孔内强制流动模型对变压吸附空气分离过程中的变压步骤进行了数学模拟并与Fernandez和Kenney发表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显示孔内强制流动模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分离 空气分离 数学模拟 化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PSA)空气分离工艺技术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跃斌 王一平 +2 位作者 边守军 郭翠梨 张金利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6-41,42,共7页
论述了PSA 法空分的工艺技术,为提供产品气纯度和回收率而对工艺流程作出的改进,并提出了PSA法空分工艺流程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PSA 工艺流程 吸附 空气分离 氮气 V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微型变压吸附制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卜令兵 刘应书 +2 位作者 刘文海 侯庆文 张德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9-572,共4页
对微型变压吸附制氧系统的吸附器进出口和储气罐内的压力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压力曲线的分析,可以将无均压流程的吸附循环划分为升压吸附、卸压解吸和反吹清洗3个阶段,将有均压流程的吸附循环划分为均压升压、升压吸附、均压降压、... 对微型变压吸附制氧系统的吸附器进出口和储气罐内的压力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压力曲线的分析,可以将无均压流程的吸附循环划分为升压吸附、卸压解吸和反吹清洗3个阶段,将有均压流程的吸附循环划分为均压升压、升压吸附、均压降压、卸压解吸和反吹清洗5个阶段;并对均压步骤、均压时间、反吹阻力等参数对压力曲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变压吸附制氧的真空解吸实验 被引量:5
8
作者 翟晖 刘应书 +2 位作者 张辉 刘文海 曹红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61-1064,1095,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真空环境对小型变压吸附制氧的影响,考察了真空解吸与常压解吸两种条件下,进气压力、产氧量与均压时间对氧气纯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真空解吸有利于提高氧气纯度和缩短产氧启动时间;真空解吸条件下,进气压力、产氧量... 通过实验研究了真空环境对小型变压吸附制氧的影响,考察了真空解吸与常压解吸两种条件下,进气压力、产氧量与均压时间对氧气纯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真空解吸有利于提高氧气纯度和缩短产氧启动时间;真空解吸条件下,进气压力、产氧量与均压时间的变化对氧气纯度的影响规律与常压解吸时相同,但影响程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真空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床变压吸附空分制氧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啸 马正飞 +1 位作者 姚虎卿 周汉涛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6,共7页
通过动态柱穿透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吸附平衡数据,并应用于实验室规模的两床变压吸附(PSA)空分制氧过程的模拟;在PSA过程模拟中探讨了吸附压力、吸附时间、充压时间、进料流量和冲洗比等过程操作条件对产品气氧的纯度、收率和产率的影响,... 通过动态柱穿透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吸附平衡数据,并应用于实验室规模的两床变压吸附(PSA)空分制氧过程的模拟;在PSA过程模拟中探讨了吸附压力、吸附时间、充压时间、进料流量和冲洗比等过程操作条件对产品气氧的纯度、收率和产率的影响,为PSA空分制氧过程提供一定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空气分离 过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制氧吸附剂的发展状况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迪 李天文 +2 位作者 孙烈刚 尚念刚 孙晓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5,27,共4页
介绍了变压吸附制氧的原理方法及流程特点,回顾了变压吸附制氧吸附剂的发展状况并重点介绍了LiX分子筛,进一步指出了制氧吸附剂的选择原则,提出了未来制氧吸附剂的研究方向,最后并对变压吸附制氧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 吸附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制氧装置中出口气氧浓度与压力的半经验关系式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晋哲 黄民 +2 位作者 张玉文 陈流芳 吴裕远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2-17,共6页
根据变压吸附分离空气的数学模型,得到了变压吸附制氧装置中出口气氧浓度与压力的半经验关系式,该关系式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 吸附 空气分离 浓度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步骤对真空变压吸附制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雄伟 刘应书 +2 位作者 侯庆文 刘文海 张德鑫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2-65,共4页
建立了一套半工业性两塔真空变压吸附制氧试验装置,提出了2种循环操作时序,循环一的特征在于具有同时逆向抽真空与清洗、同时逆向抽真空与均压升2个重叠步骤;循环二具有同时逆向抽真空与清洗、同时进气升压与均压升2个重叠步骤。试验结... 建立了一套半工业性两塔真空变压吸附制氧试验装置,提出了2种循环操作时序,循环一的特征在于具有同时逆向抽真空与清洗、同时逆向抽真空与均压升2个重叠步骤;循环二具有同时逆向抽真空与清洗、同时进气升压与均压升2个重叠步骤。试验结果显示,采用13LiX沸石分子筛,2种循环流程获得体积分数为92.1%的氧气时,回收率分别达到58.9%和64.8%,氧气产率分别为80.9 m3/(h.t)和86.3 m3/(h.t)。在较低压比的情况下,2种不同循环流程均能获得较好的制氧性能,吸附塔的最高吸附绝对压力分别约为148 kPa和149 kPa,最高压比分别为3.44和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真空 空气分离 重叠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空气分离过程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春育 马宁宁 +2 位作者 焦玉海 晁建平 佟泽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9-53,共5页
研究单床三步骤变压吸附空气分离过程,建立相应的改进混合池模型。在模型中轴向压降由Ergun公式描述,同时考虑轴向返混和吸附剂粒内扩散对传质的影响,并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表述吸附平衡关系。
关键词 吸附 数学模型 空气分离过程 化学反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塔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实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章新波 刘应书 +1 位作者 刘文海 张辉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46,60,共5页
以微型四塔变压吸附制氧系统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原料气量、产品气量、节流孔径、分子筛量及吸附器高径比等工艺参数对产品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和氧气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原料气进气流量的增加,产品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增加而... 以微型四塔变压吸附制氧系统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原料气量、产品气量、节流孔径、分子筛量及吸附器高径比等工艺参数对产品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和氧气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原料气进气流量的增加,产品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增加而氧气回收率降低;随着产品气流量的增加,产品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下降,而氧气回收率升高;随着节流孔径的增大,产品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小,合适的节流孔径为0.75 mm左右;随着分子筛量的增加,产品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小;产品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随高径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合适的吸附塔高径比为5.3左右,其值需实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塔 吸附 实验 体积分数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控制的碳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工艺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兴鹏 朱孟府 +3 位作者 邓橙 陈平 苑英海 刘志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43,共4页
设计了一种碳分子筛(CMS)变压吸附制氧工艺.以碳分子筛为吸附剂,以富氧气体为原料气,基于PLC控制系统,建立变压吸附制氧工艺.由预处理单元、吸附单元、控制单元、动力及管路系统组成的变压吸附制氧工艺可对富氧气体中氧气进行分离.实验... 设计了一种碳分子筛(CMS)变压吸附制氧工艺.以碳分子筛为吸附剂,以富氧气体为原料气,基于PLC控制系统,建立变压吸附制氧工艺.由预处理单元、吸附单元、控制单元、动力及管路系统组成的变压吸附制氧工艺可对富氧气体中氧气进行分离.实验表明:所设计的基于PLC控制的CMS变压吸附制氧工艺,实现了变压吸附制氧工艺参数的在线监测、调整与优化,可提高产品气氧气的浓度,用于高纯氧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分子筛 吸附 工艺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源温度与解吸过程对变压吸附制氧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辉 刘应书 +2 位作者 翟晖 刘文海 曹红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4-578,共5页
研究了气源温度和解吸条件对制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细长解吸管路会导致吸附塔内氧浓度波前沿在吸附周期内极易穿透床层,在产氧期及间歇期都会有低浓度氧流入储氧罐,造成氧浓度和流量下降;较高的气源温度有利于分子筛解吸再生,在15~6... 研究了气源温度和解吸条件对制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细长解吸管路会导致吸附塔内氧浓度波前沿在吸附周期内极易穿透床层,在产氧期及间歇期都会有低浓度氧流入储氧罐,造成氧浓度和流量下降;较高的气源温度有利于分子筛解吸再生,在15~65℃内,平均每升高10℃,产氧体积分数可以提高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解吸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分离变压吸附装置分析及其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邵皓平 梁其煜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38,共4页
探讨了空气分离变压吸附制氧、制氮过程中工作压力、吸附塔的高径比以及工艺流程中塔数对该方法的气体回收率、降低能耗的关系,还讨论了切换时间、冲洗压力、床层温度对产品气氧、气氮的影响。
关键词 吸附 空气分离 吸附 吸附装置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洗步骤对变压吸附制氧性能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辉 刘应书 +2 位作者 翟晖 曹永正 曹红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7-69,71,共4页
通过对变压吸附中瞬时逆流清洗和连续逆流清洗循环步骤的实验研究,总结了2种清洗方式对产氧浓度和吸附压力的影响规律。随连续清洗时间的延长,产氧浓度增加,此步骤对降低吸附压力效果显著;瞬时逆流清洗对产氧浓度的影响限制在较小时间... 通过对变压吸附中瞬时逆流清洗和连续逆流清洗循环步骤的实验研究,总结了2种清洗方式对产氧浓度和吸附压力的影响规律。随连续清洗时间的延长,产氧浓度增加,此步骤对降低吸附压力效果显著;瞬时逆流清洗对产氧浓度的影响限制在较小时间范围内,存在最佳清洗时间,对吸附压力几乎不产生影响。2种清洗方式优化组合对产氧浓度的影响优于单一清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逆流清洗 连续逆流清洗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变压吸附空分制氧等温与非等温过程模拟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啸 马正飞 姚虎卿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49-54,共6页
应用动态柱穿透法测定的空气中氮-氧吸附平衡数据模拟两床真空变压吸附(VSA)空分制氧中等温与非等温过程;在VSA过程模拟中探讨了吸附压力、进料流量和冲洗比等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吸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产品气氧的纯度、收率和产率的影响,... 应用动态柱穿透法测定的空气中氮-氧吸附平衡数据模拟两床真空变压吸附(VSA)空分制氧中等温与非等温过程;在VSA过程模拟中探讨了吸附压力、进料流量和冲洗比等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吸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产品气氧的纯度、收率和产率的影响,为VSA空分制氧过程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吸附 空气 VSA 空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可调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晋哲 张玉文 +2 位作者 黄民 陈流芳 吴裕远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5,共6页
利用自行研制出的小型可调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研究了冲洗量、出口流量和出口压力对产品气氧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当出口流量越大时,出口压力越小,反之亦然。2.压力对氧浓度影响很大,压力增高,氧浓度迅速增大。3.出口... 利用自行研制出的小型可调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研究了冲洗量、出口流量和出口压力对产品气氧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当出口流量越大时,出口压力越小,反之亦然。2.压力对氧浓度影响很大,压力增高,氧浓度迅速增大。3.出口富氧浓度与流量大小有密切关系,还与冲洗量大小有关。出口流量的增大会引起产品气氧浓度的降低。当冲洗量过大或过小时,减小流量,氧浓度提高不大。对于冲洗量适中的情况,流量小于2L/min时,减小流量,浓度提高很快;但当流量大于2L/min时,降低流量,浓度变化不大。4.冲洗量对浓度影响较大,当冲洗量适中时(阀门角度为180°),产品气氧浓度较高,过大或过小时都会降低富氧浓度。本装置产品富氧气中氧气浓度最高可达到75%,其流量为05L/min,当富氧浓度为55%时,流量可达35L/min,说明本装置完全达到并超过了设计要求,很适合于氧巴和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空气分离 装置 性能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