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压吸附法脱碳用活性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梅华 陈道远 姚虎卿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20-24,共5页
对一种煤质活性炭吸附脱附含氮混合气中CO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活性炭对CO2的平衡吸附量,实验对比了不同稀释气体下CO2的动态吸附容量,对含氮混合气中影响CO2吸附选择性的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考察了脱附条件对活性炭CO2吸附容量的... 对一种煤质活性炭吸附脱附含氮混合气中CO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活性炭对CO2的平衡吸附量,实验对比了不同稀释气体下CO2的动态吸附容量,对含氮混合气中影响CO2吸附选择性的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考察了脱附条件对活性炭CO2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活性炭吸附CO2容量大,对CO2的吸附选择性也比较高,是性能优良的变压吸附脱碳用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吸附法 脱碳 活性炭 二氧化碳 合成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在线分析变压吸附法制纯氢中的总碳
2
作者 杜进祥 王凤贵 +1 位作者 刘正启 向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66-568,共3页
利用带镍加氢转化炉的气相色谱仪 ,在线分析变压吸附法制纯氢中的总碳。该法用变压吸附法制的纯氢作燃气 ,在检测器前端将氢气中的CO和CO2 转化为CH4,然后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直接以检测器的信号 (mV)进行定量。当氢气中总碳体... 利用带镍加氢转化炉的气相色谱仪 ,在线分析变压吸附法制纯氢中的总碳。该法用变压吸附法制的纯氢作燃气 ,在检测器前端将氢气中的CO和CO2 转化为CH4,然后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直接以检测器的信号 (mV)进行定量。当氢气中总碳体积分数在 1 9~ 5 0 0 μl/L时 ,FID信号值与总碳体积分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回收率为 99 90 %~ 10 1 9%,相对标准偏差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在线分析 变压吸附法 纯氢 总碳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法净化氢技术在制氨工业中的应用—MDF法合成氨
3
作者 霍尚义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1980年第6期53-54,共2页
1978年10月,在伦敦召开的由英国化学工程协会举办的新工艺开发技术讨论会上,英国汉一格(Humphreys and Glasgow)公司公布了一种称为MDF法的新型合成氨流程。这种流程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多床变压吸附净化氢装置,取代了传统法合成氨流程申... 1978年10月,在伦敦召开的由英国化学工程协会举办的新工艺开发技术讨论会上,英国汉一格(Humphreys and Glasgow)公司公布了一种称为MDF法的新型合成氨流程。这种流程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多床变压吸附净化氢装置,取代了传统法合成氨流程申的原料气净化工序以制取高纯氢气。近两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厂 制氨 变压吸附法 M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法回收乙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利华 张茂林 +2 位作者 李保定 徐虹 王靖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4期78-81,共4页
测定了乙烯、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吸附动力学数据,确定了变压吸附法回收乙烯的动力学机理是由于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以及乙烯在碳分子筛上扩散速率的差异.考察了吸附时间与吸附压力两个因素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测定了乙烯、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吸附动力学数据,确定了变压吸附法回收乙烯的动力学机理是由于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以及乙烯在碳分子筛上扩散速率的差异.考察了吸附时间与吸附压力两个因素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当吸附压力为400kPa,吸附时间为90s 时,产品气中乙烯浓度最高,为96.43% .初步确定了变压吸附工艺由四步组成:吸附、均压、抽真空、均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动力学 变压吸附法 回收 氧化 乙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法提纯CO的研究
5
作者 王宗说 唐威林 +2 位作者 贺德华 安一哲 陆树睦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13,共6页
用X-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热重法装置(TG)分别考察了载铜活性炭中铜的价态对CO吸附性能的影响和CO脱附动力学.结果表明,CO有选择地吸附于Cu(Ⅰ)位上,CO在Cu(Ⅰ)-活性炭上的脱附为二级过程,其活化能为24.27kJ/mol。在2×400ml双管模... 用X-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热重法装置(TG)分别考察了载铜活性炭中铜的价态对CO吸附性能的影响和CO脱附动力学.结果表明,CO有选择地吸附于Cu(Ⅰ)位上,CO在Cu(Ⅰ)-活性炭上的脱附为二级过程,其活化能为24.27kJ/mol。在2×400ml双管模型装置上,对CO-N_2及CO-CO_2-N_2混合气体进行分离,CO含量可从31%、25%分别提高到98%、96%,CO的净脱附量分别为26ml/g及22ml/g,回收率约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提纯 变压吸附法 废气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法从含氢气体中回收纯氢
6
作者 郑騋 《化工进展》 EI CAS 1983年第2期15-16,共2页
目前国外工业制氢或回收氢有变压吸附、低温分离和薄膜渗透三种方法~[1]。国外从1962年建成第一套变压吸附制氢工业装置以来,短短的二十年中发展迅速。原因是采用此技术能从许多不同类型的富氢气体中提取纯氢,其中含有的各种杂质可以一... 目前国外工业制氢或回收氢有变压吸附、低温分离和薄膜渗透三种方法~[1]。国外从1962年建成第一套变压吸附制氢工业装置以来,短短的二十年中发展迅速。原因是采用此技术能从许多不同类型的富氢气体中提取纯氢,其中含有的各种杂质可以一步同时除去,产品纯度可高达99.9999%。如原料气本身具有10公斤/厘米~2以上的压力就可以进行分离净化,整套装置几乎不需传动设备;又是在常温下操作。因此,此法具有能耗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米 氢气 工业气体 纯氢 驰放气 合成氨厂 变压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法吸附操作的设计(7)
7
作者 铃木谦一郎 钱有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1980年第6期39-46,共8页
最近,利用变压吸附法(PSA)精制氢的装置正受到人们的注意。特别是根据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提出的专利制作的PSA装置已取得了许多实际经验,该装置原则上是由切抿时间为几分钟的多塔式吸附塔组成,其内部设置有氢回收段。因该过程要和... 最近,利用变压吸附法(PSA)精制氢的装置正受到人们的注意。特别是根据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提出的专利制作的PSA装置已取得了许多实际经验,该装置原则上是由切抿时间为几分钟的多塔式吸附塔组成,其内部设置有氢回收段。因该过程要和制氢工厂配合使用,是否经济就要取决于氢的回收率。在高压下能够降低再生用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吸附法 UCC 塔式 克分子分数 摩尔分数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法吸附操作的设计 (8)
8
作者 铃木谦一郎 钱有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1980年第6期47-52,46,共7页
由于液体混合物即使加压,其吸附组分的分压也不发生改变,所以变压吸附法是不适用的。可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却采用变压吸附法从石脑油、煤油、轻质油中分离了正烷烃或异烷烃。所谓异构烃分子筛分离法(Iso—Siv法),是采用加热炉... 由于液体混合物即使加压,其吸附组分的分压也不发生改变,所以变压吸附法是不适用的。可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却采用变压吸附法从石脑油、煤油、轻质油中分离了正烷烃或异烷烃。所谓异构烃分子筛分离法(Iso—Siv法),是采用加热炉等将液体烃加热为气体烃,应用变压吸附法将液体烃进行高度分离的一种方法,特别对于以石脑油等混合烷烃为原料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烷烃 吸附 吸附 吸附 烃类气体 变压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制氧法在冶金上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汉钊 王华金 杨书春 《有色冶炼》 2002年第2期36-39,共4页
介绍变压吸附制氧法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技术经济指标 ,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该法与传统的深冷制氧法比较 ,具有基建投资少、运行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产氧快、安全可靠等优点 ,适合冶金工厂应用。
关键词 变压吸附法 制氧 深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变压吸附技术与膜分离技术回收聚乙烯尾气中的轻烃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丽 姜宏 +2 位作者 杨丽芸 涂鸿 刘晓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9-91,共3页
介绍了变压吸附技术和膜分离技术,比较了两种分离技术的优劣,通过这两种技术对聚乙烯装置尾气的回收应用效果,阐述了对于聚乙烯尾气中分子大小差异较大的烃类组分,采用2种分离技术结合处理降低了变压吸附吸附剂的负荷,有利于轻烃的回收。
关键词 聚乙烯尾气 变压吸附法 膜分离 轻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技术在油气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晓东 尹代益 景岷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2-77,共6页
变压吸附技术(PAS)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气体分离技术。其具有适用气源广,产品纯度高,无环境污染,无设备腐蚀,工艺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显著等优点。将该技术用于空气钻井,凝析天然气和原油开采,天然气与油田伴生气净化。富氧Claus... 变压吸附技术(PAS)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气体分离技术。其具有适用气源广,产品纯度高,无环境污染,无设备腐蚀,工艺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显著等优点。将该技术用于空气钻井,凝析天然气和原油开采,天然气与油田伴生气净化。富氧Claus工艺,轻烃回收及天然气提氦等生产领域,不仅技术可行,而且经济上也较为有利。因此,变压吸附技术在我国油气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吸附法 气体钻井 气体净化 天然气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制氧在高炉富氧喷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轶 闵文博 +1 位作者 薛正良 李承志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59,共4页
简要阐述了变压吸附制氧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结合某钢铁公司建设案例,重点分析了高炉富氧喷煤的经济效益。认为:①与深冷空分法制氧相比,变压吸附法制氧具有设备总投资少、制氧能耗低、设备运行稳定可靠、保养维修方便等优点,非常适... 简要阐述了变压吸附制氧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结合某钢铁公司建设案例,重点分析了高炉富氧喷煤的经济效益。认为:①与深冷空分法制氧相比,变压吸附法制氧具有设备总投资少、制氧能耗低、设备运行稳定可靠、保养维修方便等优点,非常适合配套高炉富氧喷煤工艺;②某钢铁公司建设的4套7500 m^(3)/h变压吸附制氧装置,纯氧单位生产成本仅0.22元/m^(3)/,4座450m^(3)高炉和1座850m^(3)高炉,在提升高炉富氧喷煤强度后,预计可获得年收益21203万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吸附法 深冷空分 制氧 高炉 富氧 喷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净化技术成功用于乙烯回收
13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37,共1页
在由北京化工学会主办、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首届应用变压吸附净化技术回收乙烯资源技术交流会上,企业代表们一致表示,四川I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石化燕山分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首创的变压吸附法回收... 在由北京化工学会主办、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首届应用变压吸附净化技术回收乙烯资源技术交流会上,企业代表们一致表示,四川I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石化燕山分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首创的变压吸附法回收乙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炼油企业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吸附法 乙烯回收 净化技术 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能源利用效率 炼油企业 技术交流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提氦工艺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谢福寿 杨迪 +1 位作者 陈兵 韩泽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9,共15页
中国氦气资源匮乏,如何从天然气中高效、低成本提取氦气是缓解氦气资源紧张的主要途径。为此,全面系统梳理归纳了从天然气中提取氦气最常用的3种技术,即低温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并介绍了各技术的特点。天然气提纯氦气的方式有很多... 中国氦气资源匮乏,如何从天然气中高效、低成本提取氦气是缓解氦气资源紧张的主要途径。为此,全面系统梳理归纳了从天然气中提取氦气最常用的3种技术,即低温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并介绍了各技术的特点。天然气提纯氦气的方式有很多,工艺设计时需要针对不同原料气组成以及参数对不同的提氦工艺技术进行筛选、集成和具体论证,在保证氦气回收率和纯度前提下,亟需形成提取氦气成本最低的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①低温法是通过沸点差异来实现与其他气体的分离,考虑天然气组分及经济性,通常应用在初步的提纯并得到液化天然气;②变压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气体的选择性吸附进行分离,通常使用在最终提纯;③膜分离法是利用膜根据气体分子大小差异进行分离,由于其能耗低、纯度相对较低等特点通常与其他技术耦合使用,具体选择与实际相结合。结论认为:①结合天然气液化联产提出的主动式+被动式新型氦气提取技术,其粗氦回收率超过99%,后续集成其他技术进行纯化,可得到纯度超过99.99%的高纯氦气,该技术既采用了BOG提氦(即被动式提氦)技术,又避免了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提氦不连续;②通过归纳总结3种提氦工艺的适用范围和阶段,同时提出的主动式+被动式新型天然气提氦耦合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可以为中国提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提氦 低温 变压吸附法 膜分离 BOG 主动式+被动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厂变换气PSA脱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5
作者 曾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2-45,共4页
对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几种脱碳技术,特别是中,小型合成氨厂广泛采用的碳酸丙烯酯法(PC法)与新近开发成功的变压吸附法(PSA)脱碳技术进行了技经比较与评价。
关键词 变压吸附法 脱碳 交换气 合成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炼厂气中氢气的回收工艺选择 被引量:21
16
作者 沈光林 陈勇 吴鸣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3-196,共4页
阐述了我国炼厂气中氢气的基本情况,介绍了氢气的几种回收工艺及其选用原则:用膜法、PSA法或深冷法及其集成技术均能回收和综合利用,但综合来看膜法比较经济。最后介绍了有关氢回收方法在炼厂气中的典型应用情况。
关键词 中国 炼油厂 炼厂气 氢气 回收工艺 深冷 变压吸附法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CO_2驱采出气中CO_2循环回收技术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陆诗建 曹伟 +3 位作者 孙岳涛 陆胤君 马嘉慧 李世霞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09,114,共6页
油田CO_2驱采出气中CO_2回收利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可以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回收利用CO_2驱采出气资源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对CO_2驱采出气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当前CO_2驱采出气四种分离提纯工艺,包括... 油田CO_2驱采出气中CO_2回收利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可以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回收利用CO_2驱采出气资源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对CO_2驱采出气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当前CO_2驱采出气四种分离提纯工艺,包括化学吸收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低温精馏法等,并对各工艺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综合对比,得出低温精馏+膜法适用于CO_2体积分数高于70%的中等规模CO_2驱采出气的收集;低温精馏+化学吸收法适用于CO_2含量较高的大规模CO_2驱采出气的收集;膜法+化学吸收法适用于CO_2体积分数高于60%时不含水的CO_2驱采出气的收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采出气 化学吸收 变压吸附法 膜分离 低温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厂VOCs回收装置现状分析及技术升级改造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崇海 李克兵 +1 位作者 张宇恒 李广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36,共4页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炼油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标准一再提高,油气处理设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质量浓度排放限值从25 g/m^3降至120 mg/m^3以下,原有油气回收装置已逐渐难以适应。介绍了炼油厂油气回收装置常用的工艺方法,并针对...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炼油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标准一再提高,油气处理设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质量浓度排放限值从25 g/m^3降至120 mg/m^3以下,原有油气回收装置已逐渐难以适应。介绍了炼油厂油气回收装置常用的工艺方法,并针对新的排放标准提出技术升级改造方案。经过第一阶段改造后,出口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达到73 mg/m^3以下,装置的去除效率达到9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回收 排放标准 膜分离 变压吸附法 复合吸附剂床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PSA脱碳装置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莉 史英 郑才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3-35,共3页
着重介绍了变压吸附法 (PSA)
关键词 新型脱碳 变压吸附法 合成氨 二氧化碳 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分离过程在天然气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赓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9-85,共7页
目前天然气净化中广泛应用的工艺方法绝大多数立足于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而从发展角度看,对若干类型较特殊的原料天然气还有必要开发新型的分离过程,以进一步改善装置投资、操作成本、净化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80年代以来,物理分... 目前天然气净化中广泛应用的工艺方法绝大多数立足于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而从发展角度看,对若干类型较特殊的原料天然气还有必要开发新型的分离过程,以进一步改善装置投资、操作成本、净化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80年代以来,物理分离过程应用于天然气净化的势头方兴未艾,尤其是在其它工业中应用颇多的膜分离、低温分馏和变压吸附三大技术,在天然气净化中的应用也发展甚快。前两种技术的应用已实现了工业化,变压吸附技术的应用也有重大突破,这必将对天然气净化工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中将上述三种物理分离技术在天然气净化中的应用情况作扼要的介绍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气体净化 膜渗透 低温分馏 变压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