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球蛋白变区基因的体外扩增及人-鼠嵌合抗体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健 潘志美 +2 位作者 郭虹汾 王斌 田培坤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体外扩增抗人小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的变区基因,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轻链变区基因为324bp,编码108个氨基酸;重链变区基因为351bp,编码117个氨基酸。将重链变区基因克隆至pSV_2△HgptHuγ...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体外扩增抗人小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的变区基因,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轻链变区基因为324bp,编码108个氨基酸;重链变区基因为351bp,编码117个氨基酸。将重链变区基因克隆至pSV_2△HgptHuγ_3质粒,经一系列克隆、筛选,得一插入方向正确的表达人-鼠嵌合重链抗体的载体-pSV_2△Hgpt2F7VHHuγ_3。用电穿孔方法将该质粒导入鼠源骨髓瘤细胞J558L,用霉酚酸进行初步筛选,最终用兔抗人免疫球蛋白IgGFc片段的抗体筛选得七株阳性克隆,免疫印迹法结果表明在与人IgG相同位置上有一阳性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变区基因 人鼠嵌合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河南分离株HeYD VP2基因高变区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鄂巍 张改平 +3 位作者 罗俊 滕蔓 王兴涛 王爱萍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9-153,共5页
为初步确定新分离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河南株HeYD的毒力,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已报道的IBDV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VP2基因高变区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对分离自河南省某发病鸡场的IBDV野毒株HeYD的VP2基因高变区进行了基... 为初步确定新分离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河南株HeYD的毒力,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已报道的IBDV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VP2基因高变区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对分离自河南省某发病鸡场的IBDV野毒株HeYD的VP2基因高变区进行了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并与其他参考毒株高变区进行了序列比对。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eYD株的VP2基因高变区具有IBDV超强毒株典型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即222位(A)、256位(I)、294位(I)和299位(S),表明HeYD为超强毒株。利用VP2基因高变区序列构建基因进化树,发现HeYD株与国内超强毒株如xin-1、GX8-99以及国外超强毒株如日本的OKYM和欧洲的DV86毒株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高变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永山 周宗安 +5 位作者 高健 刁振宇 邓小昭 赵新泰 李锦军 罗函禄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根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VP2基因cDNA序列 ,在VP2基因高变区设计一对引物 ,用RT_PCR方法扩增IBDV分离株JS3和JS4。将扩增片段克隆后以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JS3和JS4的同源性最高达 98% ,与已发表的vvIBDV、IBDV变... 根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VP2基因cDNA序列 ,在VP2基因高变区设计一对引物 ,用RT_PCR方法扩增IBDV分离株JS3和JS4。将扩增片段克隆后以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JS3和JS4的同源性最高达 98% ,与已发表的vvIBDV、IBDV变异株、IBDV经典株及IBDV弱毒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 92 %~ 98%之间。根据IBDV的大ORF推导出该片段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JS3和JS4的同源性最高达 97% ,与上述其它病毒的同源性在 91 %~ 97%之间 ;七肽区的氨基酸序列 ,在强毒株完全相同 ,而在弱毒株有一个丝氨酸突变成了其它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 病毒 VP2基因 同源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传染性囊病病毒超强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VP2基因高变区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何秀苗 官丁明 +3 位作者 韦平 禤金彩 屈祖平 秦爱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共3页
研究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琼脂扩散试验、致细胞病变和RT-PCR等方法,成功从广西疑似病鸡的腔上囊组织中获得了8个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毒株,分离株可致攻毒鸡发病率100%,死亡率60%~90%;分子特征上,8个分离株VP2... 研究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琼脂扩散试验、致细胞病变和RT-PCR等方法,成功从广西疑似病鸡的腔上囊组织中获得了8个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毒株,分离株可致攻毒鸡发病率100%,死亡率60%~90%;分子特征上,8个分离株VP2高变区在酶切位点和特征性氨基酸上均属于vvIBDV的特征。同源性分析表明,8个分离株之间在核苷酸和氨基酸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6.8%~99.1%和95.9%~99.3%,与其他参考vvIBDV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4%~97.7%和92.5%~97.3%,而与常用疫苗株Bursine-2、B87(in),变异株GLS,经典强毒株的同源性仅有90%左右。遗传进化树上,8个分离株与国内外参考vvIBDV同处于一个大分支,与疫苗株和经典强毒株的距离较远,8个分离株与中国内地毒株SD1/97的亲缘关系最近。研究表明,广西仍然存在vvIBDV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囊病 超强毒株 RT—PCR VP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DV地方野毒株(XX株)VP2基因高变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席俊 张改平 +6 位作者 王选年 张红 乔松林 赵绪永 张利娜 李清州 冯丽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参考GenBank发表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扩增IBDVVP2基因高变区的引物。应用RT-PCR法,对分离于新乡地区典型发病鸡群的IBDV(XX株)进行了VP2基因高变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并和相关毒株进行了比较。结... 参考GenBank发表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扩增IBDVVP2基因高变区的引物。应用RT-PCR法,对分离于新乡地区典型发病鸡群的IBDV(XX株)进行了VP2基因高变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并和相关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XX株与超强毒株UK661,OKYM高度相似,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73%,99.15%,氨基酸同源性都为100%,而与经典强毒株、弱毒株和变异株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1985年~2008年IBV分离株S1基因高变区Ⅰ和N基因的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磨美兰 李孟 +6 位作者 韦正吉 陈秋英 范文胜 郎亚辉 黄柏成 韦平 韦天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61-765,799,共6页
为了解广西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纤突蛋白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和核(N)蛋白基因变异情况及S1和N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广西1985年~2008年的21株IBV的S1基因HVRⅠ和N基因,并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 为了解广西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纤突蛋白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和核(N)蛋白基因变异情况及S1和N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广西1985年~2008年的21株IBV的S1基因HVRⅠ和N基因,并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发现:广西存在着多种基因型IBV流行;广西IBV分离株S1基因存在广泛的点突变和插入现象;N基因序列存在氨基酸替代现象。21株IBV中12株在S1基因HVRⅠ和N基因遗传进化树中均归属相同群,其余毒株却归属不同的群。2005年分离的GX-NN5存在基因重组现象。以上结果表明了广西IBV毒株存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现象,S1和N基因的变异不完全平行,有些毒株间的S1和N基因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N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基因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鉴定及其VP2基因高变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侯宏艳 潘孝成 +4 位作者 赵瑞宏 张丹俊 戴银 胡晓苗 朱传民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2年第5期63-66,共4页
利用SPF鸡胚培养法,自安徽两个不同鸡场分离到2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别命名为AH01和AH02。为了解其致病特性,进行了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测定、动物回归实验、VP2基因片段的扩增与分析。结果显示,AH01和AH02第一代尿囊膜悬液... 利用SPF鸡胚培养法,自安徽两个不同鸡场分离到2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别命名为AH01和AH02。为了解其致病特性,进行了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测定、动物回归实验、VP2基因片段的扩增与分析。结果显示,AH01和AH02第一代尿囊膜悬液病毒的ELD50值分别为104.7/0.2 mL和105.3/0.2mL,人工感染致死率分别为60%和73.3%;两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8%,与国内外参考超强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0%~97.2%和96.7%~98.6%,提示其VP2高变区序列符合IBDV超强毒株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超强毒株 分离鉴定 VP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新疆南疆野毒株E_2基因高变区扩增及序列分析
8
作者 孟庆玲 陈创夫 +1 位作者 高丰 贾桂珍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12-16,共5页
参考已发表在GenBank中CSFVAlfort毒株的E2 蛋白基因序列 ,选择其抗原编码高变区作为扩增的靶区域 ,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用异硫氰酸胍 -酚 -氯仿一步法提取猪瘟病料细胞总RNA ,对其进行了RT -PCR扩增。结果得到了与设计大小 2 72bp... 参考已发表在GenBank中CSFVAlfort毒株的E2 蛋白基因序列 ,选择其抗原编码高变区作为扩增的靶区域 ,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用异硫氰酸胍 -酚 -氯仿一步法提取猪瘟病料细胞总RNA ,对其进行了RT -PCR扩增。结果得到了与设计大小 2 72bp完全相符的核酸带 ,并对PCR产物直接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将所测序列与中国C株同段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发现与中国C株核苷酸的同源性均为 82 .8% ;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 88.3% ;两野毒株均有 33个碱基发生改变。并用此病料对 4 0日龄易感仔猪成功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 ,结果发现能引起比较典型的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新疆南疆野毒株 E2基因 PCR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省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阳秀英 韦平 +6 位作者 黄志永 磨美兰 韦天超 李康然 韦住奉 赖家宏 朱学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1-588,共8页
应用RT-PCR技术,对2000-2006年间收集于广西、江苏、浙江、安徽、海南的临床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的法氏囊、脾脏和骨髓样品进行检测,对检测呈阳性的病料采用9~11日龄的鸡胚通过绒毛尿囊膜或鸡胚成纤维细胞接种的方法进行鸡传染性法... 应用RT-PCR技术,对2000-2006年间收集于广西、江苏、浙江、安徽、海南的临床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的法氏囊、脾脏和骨髓样品进行检测,对检测呈阳性的病料采用9~11日龄的鸡胚通过绒毛尿囊膜或鸡胚成纤维细胞接种的方法进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分离和传代,结果成功分离到23株IBDV;设计针对IB-DVVP2基因高变区(用vVP2表示)的引物对这些分离株及5株常用的中等毒力商品疫苗株进行RT-PCR扩增并对其进行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比较23个分离株与参考毒株的vVP2的序列并绘制遗传系谱树。结果表明BH09、BH11、JS1、JS7、YY1、YY6、YL051、050222、TSC-2(9)、TZ(3)、HN0602共11个分离株属于超强毒株,与已发表的vvIBDV其它中国分离株、日本分离株OKYM、欧洲分离株DV86和UK661的亲源关系均较近;040124、YL052、020180、YLZF2、040131、BH15、YY2、050045、050057、050258、TSC-1(3)、A038共12株属于经典毒株,其中040124、YL052 2株属于中等偏强毒力疫苗株,其余10株则属于弱毒疫苗株。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近6年来在我国5个省区养鸡业中流行的IBDV主要为vvIBDV毒株,而且所有分离株VP2基因高变区均缺乏明显的时间和地域的遗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 超强毒株 经典毒株 异株 VP2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DV流行强毒HQ-b株与其细胞适应毒生物学特性比较及VP2、VP5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霞 周欣 +3 位作者 赵军 姚惠霞 王川庆 王泽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8-936,共9页
为了解IBDV流行强毒HQ-b株囊毒与其细胞适应毒间生物学特性差异及2毒株毒力变化与VP2、VP5基因变异的关系,对2毒株的细胞适应性、致病性等进行比较,同时对其VP2、VP5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Q-b株囊毒对CEF、CEK、CELi、DF-1和Ver... 为了解IBDV流行强毒HQ-b株囊毒与其细胞适应毒间生物学特性差异及2毒株毒力变化与VP2、VP5基因变异的关系,对2毒株的细胞适应性、致病性等进行比较,同时对其VP2、VP5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Q-b株囊毒对CEF、CEK、CELi、DF-1和Vero均不适应,而细胞适应毒HQ株仅不能适应Vero细胞、且批内及批间毒价稳定。致病性结果显示HQ-b株对4周龄SPF鸡致死率高达80%,是真正的超强毒,而细胞适应毒致死率已降为0%。对VP2基因高变区研究表明,HQ-b株具备IBDV超强毒株的分子特征,即222A、256I、294I和299S;其细胞适应毒HQ株除222A→P、256I→V、294I→L和299S→N外,在VP2公认的毒力位点253(Q→H)、279(D→N)、284(A→T)位氨基酸也发生改变,导致细胞适应毒具备经典弱毒株的分子特征,即222P、256V、279N、284T、294L和299N。对VP5基因研究表明:流行强毒HQ-b株也具有IBDV超强毒株的分子特征;其细胞适应毒VP5基因有12个位点碱基突变并导致9处氨基酸变异,尤其是ORF区第2个碱基由"T"突变为"C"后,导致细胞适应毒VP5的N端丢失了4个氨基酸,这种突变与现有的疫苗毒完全一致。本研究提供了超强毒HQ-b培育、驯化后致病性和细胞适应性转变的分子机理,也丰富了IBDV分子流行病学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培养特性 致病性 VP2基因 VP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四川分离株VP2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专强 刘迪 +5 位作者 刘佳佳 覃健萍 鲁俊鹏 谢青梅 毕英佐 陈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3,共6页
为了解四川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变异规律,本研究对2011年分离自四川的10个毒株进行了VP2基因高变区的克隆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10个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5.3%~99.9%之间,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9.2%~100%之间... 为了解四川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变异规律,本研究对2011年分离自四川的10个毒株进行了VP2基因高变区的克隆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10个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5.3%~99.9%之间,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9.2%~100%之间;所有分离株与国内外IBDV超强毒株(HK46、OKYM、UK661)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4.4%~98.5%之间,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8.6%~100%之间。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分离株与超强毒株属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并且与超强毒株VP2高变区内的特征性氨基酸相符合,据此推测四川省目前流行的毒株仍以超强毒株为主。本研究分离株与常用疫苗株的亲缘关系较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四川省IBDV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之间的进化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广西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秀苗 官丁明 +3 位作者 韦平 禤金彩 屈祖平 秦爱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50-653,659,共5页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广西流行株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的方法对2006年~2007年间采集自广西各鸡场的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设计针对VP2高变区(vVP2)的引物对分离物通过RT-...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广西流行株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的方法对2006年~2007年间采集自广西各鸡场的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设计针对VP2高变区(vVP2)的引物对分离物通过RT-PCR进行鉴定及序列分析。共分离出9个IBDV毒株,其ELD50在105/0.2mL~106.5/0.2mL之间。分离株vVP2序列通过具有分型意义的酶切位点和关键位点氨基酸分析,证实9个分离株均属于vvIBDV。同源性分析表明,9个分离株之间在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7.2%~100%和95.2%~100%,与vvIBDV参考株同源性分别为93.8%~98.2%和92.4%~98.6%,而与常用疫苗株Bursine-2、B87(in),变异株GLS,经典毒株,中等偏强毒力株YL052的同源性仅有90%左右。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分离株与vvIBDV参考株同处于1个大分支,与DV86和OKYM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与2000年~2005年间广西分离的vvIBDV株距离较远,它们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分群。研究表明,近2年来广西仍然存在vvIBDV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 广西流行株 超强毒株 RT-PCR VP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一个自然病例的病原分离及其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秀苗 官丁明 +1 位作者 韦平 秦爱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8-22,共5页
设计针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高变区(vVP2)的引物对湖南永州送检的一群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例的法氏囊组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进行检测,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的方法对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同时... 设计针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高变区(vVP2)的引物对湖南永州送检的一群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例的法氏囊组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进行检测,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的方法对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同时对IBDV分离株中的vVP2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关键位点的氨基酸特征和同源性,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成功分离出了4个IBDV毒株,其中HuN0801、HuN0802和HuN0803的特征性位点的氨基酸为222A、249Q、254G、256I、279D、284A、294I和299S,属于vvIDBV的特征,并与vvIBDV参考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HuN0804的则为222P、249Q、254G、256V、279N、284T、294I和299N,符合弱毒株的特征,与弱毒参考株的同源性较高;4个分离株与常用疫苗株的同源性普遍较低。遗传进化分析表明,3个vvIBDV分离株与vvIBDV参考株和中等偏强毒力株YSLMB同处于一个大的分支,并与欧洲株DV86、湖南株HuN亲缘关系最近;而HuN0804与弱毒株、经典毒株和常用疫苗株同处于一个大分支。研究表明,本病例中存在不同致病型IBDV毒株的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 超强毒株 弱毒株 RT-PCR VP2基因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NN1107广西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军 陶立 +5 位作者 兰美益 陈泽祥 韦志锋 秦若甫 彭昊 杨威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67,共5页
为研究从广西南宁市某鸡场疑似患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群中分离鉴定出的一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NN1107株的分子特征,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扩增后进行克隆、序列分析。NN1107株VP2基因高变区(vVP2)的克隆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序... 为研究从广西南宁市某鸡场疑似患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群中分离鉴定出的一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NN1107株的分子特征,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扩增后进行克隆、序列分析。NN1107株VP2基因高变区(vVP2)的克隆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序列符合超强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vIBDV)的分子特征;其与广西vvIBDV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6%~99.6%之间。根据vVP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绘制的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NN1107株属于vvIBDV毒株群,与2004年、2005年、2007年和2010年流行毒株BH09、NNTZ(3)、NN07122、HP1001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疫苗株B87(in)、Bursine-2、FW2512株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超强毒株 VP2基因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毒IBDV GX8/99株4株克隆化毒F20代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新建 朱瑞良 +5 位作者 谭燕玲 魏凯 王慧 王尊民 赵庆友 赵昌亮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61,共7页
本研究将以vvIBDV GX8/99株4株克隆化细胞毒为研究对象,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连传至20代,得到4株克隆化毒F20代:GX-IBDVE10C25CL1-20、GX-IBDVE10C25CL2-20、GX-IBDVE10C25CL4-20、GX-IBDVE10C25CL5-20。分别提取RNA,通过Nested-PCR、基... 本研究将以vvIBDV GX8/99株4株克隆化细胞毒为研究对象,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连传至20代,得到4株克隆化毒F20代:GX-IBDVE10C25CL1-20、GX-IBDVE10C25CL2-20、GX-IBDVE10C25CL4-20、GX-IBDVE10C25CL5-20。分别提取RNA,通过Nested-PCR、基因克隆、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从而摸索出了vvIBDV GX8/99株四株克隆株在细胞传代过程中VP2核苷酸序列和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规律。与原始囊毒和D78疫苗毒相比,4个细胞适应毒克隆株F20 VP2高变区的约145个氨基酸中,有12个位点发生了相同的变异,变得与适应细胞的疫苗毒D78株基本一致。实验表明VP2高变区大多数氨基酸的变异与对细胞培养或组织的亲和性的关系更为密切。将4株克隆毒株的20代细胞毒免疫SPF鸡,40日龄进行攻毒实验,免疫效果明显,保护率几乎达到100%,二免后第14 d左右抗体浓度达到高峰。从抗体水平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看,4株克隆化毒F20代中GX-IBDVE10C25CL4-20株免疫效果稳定,病理变化不明显,有望成为理想的疫苗株,为控制vvIBDV的感染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毒法氏囊病病毒 细胞适应毒 克隆 VP2基因 氨基酸序列 免疫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T-PCR快速鉴定IBDV强毒株
16
作者 史同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1年第11期12-12,共1页
德国学者应用RT-PER,结合限制性酶试验(PEA)区分IBDV古典毒株(cvIBDV)和强毒株(vvIB-DV)试验应用IBDV VP2基因作引物扩增基因高变区,获得血清工型和Ⅱ型IBDV扩增产物。
关键词 RT-PCR 快速鉴定 基因 古典毒株 限制性 试验应用 强毒株 酶试验 分离株 VP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嵌套式PCR试验检测IBDV
17
作者 孙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23期6-7,共2页
建立了检测和扩增法氏囊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RNA的快速、敏感设计(草案)。用蛋白酶K消化和随后用酚及氯仿浸出,IBDV RNA从单个囊中得到有效地释放。与传统方法的24小时比较,IBDV RNA浸出时间缩短到4个小时,而且仅需要一个囊而不... 建立了检测和扩增法氏囊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RNA的快速、敏感设计(草案)。用蛋白酶K消化和随后用酚及氯仿浸出,IBDV RNA从单个囊中得到有效地释放。与传统方法的24小时比较,IBDV RNA浸出时间缩短到4个小时,而且仅需要一个囊而不需要5个囊。这个较简化的程序由于较少的劳动和少用昂贵的化学药品及试剂导致经费支出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套式PCR 试验检测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蛋白酶K消化 限制片段长度 浸出 化学药品 VP2基因 基因 传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