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研究——以福州滨海新城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洪桦 张渝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福州滨海新城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当量因子法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2010年、2015年、2020年3个时期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耕...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福州滨海新城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当量因子法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2010年、2015年、2020年3个时期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和建设用地是福州滨海新城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但耕地在不断减少,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且增加的来源主要为耕地,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为未利用地>草地>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水域>园地>湿地;ESV高值和较高值密集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ESV的发展总体呈略微向外扩散态势,但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10年间ESV的总量不断下降,单项ESV以水文调节为主,水域是贡献最多ESV的土地利用类型;水域、耕地、林地是这10年ESV变化最主要的贡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滨海新城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标准差椭圆 ESV变化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松嫩平原玉米灌溉需水量估算及预测 被引量:23
2
作者 黄志刚 肖烨 +2 位作者 张国 曹云 彭保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68-2381,共14页
开展农作物需水规律研究对于干旱半干旱区域旱作物节水灌溉和水分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松嫩平原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玉米生育期需水量规律及灌溉需水量。结果表明:(1)历史时期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松嫩平原玉米全生育期和L^(mid)... 开展农作物需水规律研究对于干旱半干旱区域旱作物节水灌溉和水分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松嫩平原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玉米生育期需水量规律及灌溉需水量。结果表明:(1)历史时期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松嫩平原玉米全生育期和L^(mid)时段灌溉需水量等值线沿西南—东北方向递减,其中全生育期和L^(mid)时段2000s灌溉需水量临界等势线(灌溉需水量为0的等势线)分别比1970s北移70.2km和53.4km,全生育期和L^(mid)时段2040s灌溉需水量临界等势线分别比2010s北移30.9km和55.2km。(2)历史时期和气候变化情景下玉米全生育期灌溉需水量随年代呈波动增加趋势,其中前者以29.1mm/(10a)速度增加,后者以17.5mm/(10a)速度增加。(3)未来温度和降雨量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贡献率为波动上升趋势,与1970s相比,2000s温度和降雨量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贡献率为22.1%,增加6.8亿m^3灌溉水量;2040s温度和降雨量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贡献率为38.3%,增加12.6亿m^3灌溉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有效降雨量 玉米需水量 灌溉需水量 气候变化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盐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扩张时空轨迹及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3
作者 徐雅 张华兵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该文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案例区,以1983—2021年12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将景观生态学方法和GIS技术相结合,探究研究区互花米草时空轨迹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如下:①1983—2021年,互花米草扩张明显,面积增加了12.365... 该文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案例区,以1983—2021年12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将景观生态学方法和GIS技术相结合,探究研究区互花米草时空轨迹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如下:①1983—2021年,互花米草扩张明显,面积增加了12.365倍;依次经历了初始扩张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停滞增长阶段,即将进入治理消除阶段;互花米草面积与时间线性关系显著。②互花米草时空轨迹呈现3组团特征,1983年、1988年、1992年和1997年为西部组团,以向东南方向移动为主;2000年、2002年、2006年和2009年为东部组团,以向东北方向移动为主,这2个组团都表现出向海的趋势;2011年、2014年、2017年和2021年为中部组团,方向上虽表现出无序性,但有明显向陆的趋势。③互花米草扩张对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的累积贡献率为43.352%,与互花米草面积扩张阶段一致,又表现出“低→高→低”的3个阶段。互花米草面积与区域景观格局指数显著相关;互花米草景观格局与区域景观格局相关明显,类型尺度的最大斑块指数(largest patch index,LPI)、总边缘长度(total edge,TE)、边缘密度(edge density,ED)、面积加权平均分维度(fractal dimension index of area-weighted mean,FRAC_AM)与区域景观格局指数在0.01水平下显著相关;互花米草面积与栖息地生境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互花米草扩张对景观格局与功能影响深刻,互花米草治理必须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时空轨迹 景观格局 景观变化贡献率 盐城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流域径流影响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凌程 张利平 +2 位作者 夏军 闪丽洁 刘恋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8-126,共9页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流域汉江上游流域和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敏感性分析法、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评估了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江上游流域和滦河流域变异Ⅰ/Ⅱ期年...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流域汉江上游流域和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敏感性分析法、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评估了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江上游流域和滦河流域变异Ⅰ/Ⅱ期年均径流深相对于基准期分别减少了29.5%/19.1%和49.8%/70.0%;对于汉江上游流域,1991—1999年(变异Ⅰ期)气候波动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2000—2008年(变异Ⅱ期)人类活动则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且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流域径流减少的影响逐步增强;对于滦河流域,1980—2010年(变异Ⅰ/Ⅱ期)人类活动一直足径流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且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的影响贡献率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波动 人类活动 径流变化贡献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武陵山区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传华 周苗 +2 位作者 刘力 王钟书 邓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5-262,共8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武隆区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效应,为武陵山区土地合理利用,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保护中开发和生态服务价值最大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武隆区2010,2015,2020年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为数据源,测算武隆区生态... [目的]分析重庆市武隆区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效应,为武陵山区土地合理利用,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保护中开发和生态服务价值最大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武隆区2010,2015,2020年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为数据源,测算武隆区生态服务价值效应,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变化贡献率模型及交叉敏感性系数,分析武隆区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的时空演变。[结果](1)2020年武隆区ESV空间上呈现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武隆区中部的仙女山街道和白马镇,低值区集中分布在武隆区东西两侧和中部的土坎镇;(2)2010—2020年武隆区ESV总量呈增加趋势;(3)2010—2020年武隆区各用地类型ESV变化和变化贡献率排序一致,即:林地>水域>耕地>草地>荒漠;(4)草地转换为林地的敏感性系数最高,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为草地时都缺乏敏感性。[结论]林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可大幅提高ESV总量,建议农业结构调整时,增加园地和林地面积,严格控制耕地撂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变化贡献率 交叉敏感性 重庆市武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