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测试环境和实际运行环境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靖 刘宏伟 +1 位作者 崔刚 杨孝宗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1-887,共7页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中测试阶段和操作运行阶段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两个阶段故障检测率的不同.非齐次泊松过程类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是评价软件产品可靠性指标的有效工具.在一些非齐次泊松过程类模型中,有些学者提出了常量的环境因子,用来描...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中测试阶段和操作运行阶段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两个阶段故障检测率的不同.非齐次泊松过程类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是评价软件产品可靠性指标的有效工具.在一些非齐次泊松过程类模型中,有些学者提出了常量的环境因子,用来描述测试环境和运行环境的差别.实际上,环境因子应该是随时间变化的变量.考虑了运行阶段和测试阶段环境的不同,根据实测数据得到了变化的环境因子,并且根据测试阶段的故障检测率和变化的环境因子,转化得到了操作运行阶段的故障检测率.考虑到故障的排除效率和故障引入率,从而建立了一个既考虑运行环境和测试环境差别,又考虑故障排除效率和故障引入率的非齐次泊松过程类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PTEO-SRGM).在两组失效数据上的实验分析表明,对这组失效数据,PTEO-SRGM模型比G-O模型等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非齐次泊松过程 变化的环境因子 不完美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