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动范围法(RVA)的信江水文改变及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贵花 朱婧瑄 +2 位作者 熊梦雅 王点 齐述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7,共7页
选择信江下游梅港站1950~2010年日径流量,根据流域大型水库界牌枢纽运行时间将梅港站径流序列分为建库前(1953~2001)和建库后(2002~2010)两个时段。采用变动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简称:RVA)分析水库运行对下游... 选择信江下游梅港站1950~2010年日径流量,根据流域大型水库界牌枢纽运行时间将梅港站径流序列分为建库前(1953~2001)和建库后(2002~2010)两个时段。采用变动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简称:RVA)分析水库运行对下游梅港站流域生态水文指标改变度,并分析了信江下游生态流量。研究表明:33个水文指标有22个发生中高度改变,11个指标发生低度改变,其水文综合改变度为0.51,属于中度改变;梅港站生态流量值均在RVA阈值内,基本能够保持河流稳定流量,但2月、7~9月及12月河道生态流量大于RVA下限。可适量增大水库下泄水量,降低对下游河段生态系统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改变指标 变动范围 水文情势 信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性范围法(RVA)的河流生态流量估算 被引量:51
2
作者 舒畅 刘苏峡 +3 位作者 莫兴国 郑超磊 张守红 邱建秀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1-1155,共5页
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结构和功能依赖于河流水流的天然动态变化特征,即河流水文情势。变异性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AV)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河流生态系统是否得到维护。将RVA法的思路扩展到生态流量的计算,提出了一种... 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结构和功能依赖于河流水流的天然动态变化特征,即河流水文情势。变异性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AV)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河流生态系统是否得到维护。将RVA法的思路扩展到生态流量的计算,提出了一种简便、立足整体河流水文情势的生态流量估算方法。该方法使用均值与RVA阈值差计算了生态流量值,为维持河流健康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中泥曲河的生态流量估算,得到引水坝址仁达处年可调径流量为6.44亿m3,与其他生态需水估算方法的结论基本一致。另提出了可支配系数反映河流流量可调用状况。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计划从泥曲调水8亿m3·a-1,从RVA法的理念来看,该方案对仁达至朱巴河段的生态系统将构成威胁,需谨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变异性范围(rva) 生态流量 南水北调 泥曲 可支配系数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动范围法的宜昌站水文情势影响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马梦梦 艾萍 +2 位作者 边世哲 袁定波 李金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17,共4页
为分析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后水库群的联合运行对中下游的径流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宜昌水文站1946~2013年的日流量资料,运用Mann-kendall法对历年日平均流量进行突变性分析,将水文资料划分为1946~1980、1981~2002、2003~2013年三个时... 为分析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后水库群的联合运行对中下游的径流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宜昌水文站1946~2013年的日流量资料,运用Mann-kendall法对历年日平均流量进行突变性分析,将水文资料划分为1946~1980、1981~2002、2003~2013年三个时段;并采用变动范围法研究了葛洲坝、三峡大坝运行后水库群对宜昌站生态水文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02年水库群对水文情势的影响程度较小;2003~2013年水文情势变化程度整体上属于中度改变,较大程度地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需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对生态系统的威胁。研究成果可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站 变动范围 联合影响 水文情势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HA-RVA法金沙江下游生态水文情势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文献 陈鼎新 +1 位作者 李越 游进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5-162,共8页
为了定量评价长江上游鱼类保护区河流生态水文情势的变化,选取金沙江下游屏山水文站(1956—2012年)逐日流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和滑动T检验法进行流量特征分析,并应用生态水文指标变化范围法(RVA)以及水文改变度法,综... 为了定量评价长江上游鱼类保护区河流生态水文情势的变化,选取金沙江下游屏山水文站(1956—2012年)逐日流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和滑动T检验法进行流量特征分析,并应用生态水文指标变化范围法(RVA)以及水文改变度法,综合评价了长江上游鱼类保护区河段生态水文情势变化及其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屏山站年均流量总体呈现微弱增长趋势,突变年份出现在1997年,表明1997年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尤其是水电开发对长江上游水文影响加剧;(2)金沙江下游屏山站的整体水文改变度为51%左右,属于中度改变,其中流量下降率和逆转次数受影响最为明显;(3)水电工程建设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江上游河流生态水文情势,导致了长江上游鱼类数量减少。研究成果能够为长江上游河流生态保护以及开展水库生态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生态水文情势 变动范围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HA-RVA法四水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评估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鸿翔 查胡飞 +2 位作者 卓志宇 钱湛 郭文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9-177,共9页
为了分析湘江、资江、沅水、澧水流域的水文情势变化情况,选取了湘潭、桃江、桃源和石门4个代表性水文站1959 2016年历史流量资料,应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检验以及滑动T检验法分析湘、资、沅、澧四水的水文特征与水文突变点,并... 为了分析湘江、资江、沅水、澧水流域的水文情势变化情况,选取了湘潭、桃江、桃源和石门4个代表性水文站1959 2016年历史流量资料,应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检验以及滑动T检验法分析湘、资、沅、澧四水的水文特征与水文突变点,并应用水文指标变动范围法(IHA-RVA)和水文改变度法综合评估了四水各站点突变前后水文指标改变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 1959-2016年四水流域的湘潭、桃江、桃源站年均流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石门站呈降低趋势;湘潭、桃江、桃源、石门站各水文站年均流量变化的突变年份分别为1991、1987、1989和1973年。(2)通过对水文突变前后各水系的水文情势的大小、频率、历时、发生时间和变化率5组水文指标以及变化程度分析,4个站点水文整体改变度分别为36%、22%、35%和42%,其中只有桃江站改变度为低度改变其余3站都处于中度改变。该研究成果可为四水流域水文情势影响评价以及流域水生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流域 水文情势 变动范围 水文改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陀螺定向模型对观测值变动范围的要求
6
作者 吴永义 《中国矿业》 1995年第6期27-30,共4页
本文根据矿山走向测量的精度要求,和陀螺定向逆转点法、中天法观测及数据处理模型的近似条件,分析讨论了对观测值变动范围的限制性要求。
关键词 陀螺经纬仪 定向测量 中天 观测值 变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水文学方法的汉江子午河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紫妍 刘登峰 +1 位作者 黄强 张飒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12,共5页
汉江支流的子午河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两大水源之一,为了维持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健康,子午河上的三河口水库下泄流量必须满足生态环境用水和生态流量过程的要求。采用两河口水文站的流量观测资料,运用变化范围法(RVA)、... 汉江支流的子午河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两大水源之一,为了维持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健康,子午河上的三河口水库下泄流量必须满足生态环境用水和生态流量过程的要求。采用两河口水文站的流量观测资料,运用变化范围法(RVA)、Q90法、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分析计算子午河年内生态流量过程,研究该河道维持多种生态环境目标所需要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RVA法和Q90法计算得到的年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6 344.3、11 574.0万m^3;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获得的保证率(60%、70%、80%、90%)对应的年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7 262.6、38 170.5、30 316.0、22 799.5万m^3。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法中,60%保证率对应的年生态需水量最大,可以达到较高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Q90法获得的年生态需水量最小,对应最低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计算得到的生态流量过程线可为水库调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生态需水量 变化范围(rva) Q90 多年日流量资料排频 生态流量过程线 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VA的渭河中下游生态环境需水及其满足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晓超 粟晓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0-224,共5页
维持河流生态环境系统健康的关键在于满足河流生态环境需水。变动范围法(RVA)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水文情势的变化研究。提出了基于RVA阈值的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应用到渭河中下游林家村、咸阳和华县三个断面,得出三个断面的生... 维持河流生态环境系统健康的关键在于满足河流生态环境需水。变动范围法(RVA)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水文情势的变化研究。提出了基于RVA阈值的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应用到渭河中下游林家村、咸阳和华县三个断面,得出三个断面的生态环境需水分别为5.295亿m3、11.274亿m3和23.908亿m3。与三个断面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通过分析三个断面不同时期的生态需水满足度,得出三个断面的生态需水满足度最小值出现时间集中于汛期的5月、6月、8月和9月。因而在进行水资源配置时,应注意汛期的生态环境需水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需水 变动范围(rva) 生态需水满足度 渭河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n滴定增量法——微量氯的测定
9
作者 仰蜀薫 孙炳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4期453-459,共7页
本文讨论了沉淀溶解度对Gran滴定的影响。由修正的Gran函数字出误差方程:Ra=-Cs(V_(0)+V)/C,据此方程可以进行误差分析和计算。在测Cl^(-)时,若滴定剂(AgNO_(3))浓度为2×10^(-3)M,测定的适宜范围为5×10^(-6)M—5×10^(-5)... 本文讨论了沉淀溶解度对Gran滴定的影响。由修正的Gran函数字出误差方程:Ra=-Cs(V_(0)+V)/C,据此方程可以进行误差分析和计算。在测Cl^(-)时,若滴定剂(AgNO_(3))浓度为2×10^(-3)M,测定的适宜范围为5×10^(-6)M—5×10^(-5)M。增量法的引入使5×10^(-6)M以下Cl^(-)的测定成为可能,测定下限浓度达1×10^(-6)M,变动系数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定剂 增量 变动系数 适宜范围 误差方程 微量氯 溶解度 GR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下游“一江三河”平原河网IHA区域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可怡 张翔 +2 位作者 李芊芊 闫少锋 李天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5,共9页
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造成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会带来水生态系统的变化。由于不同区域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各不相同,在区域生态流量的管理中需考虑不同区域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评估水文情势改变对当地水生态系统的影... 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造成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会带来水生态系统的变化。由于不同区域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各不相同,在区域生态流量的管理中需考虑不同区域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评估水文情势改变对当地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实施具有区域针对性的生态流量管理措施。以汉江下游干流-汉北河-天门河-府澴河区域(“一江三河”地区)为研究区,选取汉江下游干流皇庄、沙洋、仙桃站,“三河”地区隔蒲潭、天门、应城站共6个水文站的长序列日平均流量,分别分析径流突变情况,采用水文变化指标变动范围法(IHA-RVA)比较区域内不同站点在径流突变前后的水文情势变化特征,并结合指标的生态学意义对研究区的生态流量调控提出建议。结果表明:①汉江下游干流于1990年发生径流突变,三河地区于2010年发生径流突变,突变后流量减小,枯水期延长;②研究区6个站点均存在径流变异前后的汛期水文指标变化过大的问题,可能对水生生物,尤其是产漂浮性卵的鱼类繁殖带来不利影响,导致水产资源减少;③汉江下游干流的水文指标正向变化远多于三河地区,中高度变化远少于三河地区,三河地区更多指标偏离适宜范围。研究成果对认识生态流量的区域性变化特征具有科学意义,可为生态流量的区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径流突变 空间特征 生态流量 水文变化指标 变动范围 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过程中洞庭湖流量演变及生态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艳敏 王崇宇 +4 位作者 黎小东 卢留虎 韩帅 张汉奇 刘康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5-191,199,共8页
为科学定量评价三峡水库运行过程对洞庭湖径流及生态特征的影响,收集城陵矶、石龟山、南咀、小河咀4个水文站1988—2020年逐日流量数据,应用IHA-RVA法和Shannon指数法对三峡水库试运行阶段(2003—2008年)和三峡试运行后阶段(2009—2020... 为科学定量评价三峡水库运行过程对洞庭湖径流及生态特征的影响,收集城陵矶、石龟山、南咀、小河咀4个水文站1988—2020年逐日流量数据,应用IHA-RVA法和Shannon指数法对三峡水库试运行阶段(2003—2008年)和三峡试运行后阶段(2009—2020年)流量演变和生态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运行过程中汇入洞庭湖流量占比方面,湘、资、沅、澧四水占比持续提高,荆江三口占比持续下降;②三峡水库蓄水试运行阶段洞庭湖区水文站整体流量改变度和IHA高度改变指标个数高于三峡水库试运行后阶段,且城陵矶和石龟山整体改变度分别达到67.27%和69.55%,形成高度改变;③三峡水库试运行阶段,三峡水库蓄水下游流量上涨次数及上涨幅度减少,连续日流量正差异值R rate减少,洞庭湖Shannon指数均有下降趋势;三峡水库试运行后阶段按“枝城调度”规则运行保证三峡次数下游有中小洪水过程并增加下游枯水补给,R rate增加、Shannon指数有所回升。研究成果可为洞庭湖水安全和水生态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变动范围(rva) 水文改变度 Shannon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行对荆江三口径流及生态效应的影响
12
作者 曹艳敏 王崇宇 +3 位作者 黎小东 裴烜铭 杨怡 冯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31,共9页
为评价三峡水库运行过程对荆江三口生态径流及生态效应的影响,以荆江三口5个主要水文控制站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康家岗和管家铺1988-2020年逐日流量数据为基础,通过流量历时曲线(FDC)计算生态剩余和生态赤字指标,并计算整体水文变... 为评价三峡水库运行过程对荆江三口生态径流及生态效应的影响,以荆江三口5个主要水文控制站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康家岗和管家铺1988-2020年逐日流量数据为基础,通过流量历时曲线(FDC)计算生态剩余和生态赤字指标,并计算整体水文变异度D 0,以此评价荆江三口生态径流和水文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运行后,荆江三口汇入洞庭湖流量中松滋口占比持续提升,藕池口、太平口占比持续下降;全年和汛期流量藕池口和太平口下降趋势显著;枯水期,松滋口流量增至三峡水库运行前的2.5倍。②康家岗站平均断流天数比三峡水库运行前增加30.88 d,呈增加趋势,弥陀寺减少21.62 d,呈减少趋势。③三峡水库运行后FDC曲线整体下降,尤其上部下降明显,高流量量级和次数大幅度降低;除松滋口的新江口站FDC低流量区域超过三峡水库运行前,其他站高流量和低流量无法完全覆盖三峡水库运行前高、低流量出现区域。④由于藕池口汇入洞庭湖流量中康家岗占比持续减少,管家铺占比持续增长,2003-2020年康家岗站和管家铺站持续发生生态赤字和生态剩余。⑤三峡水库蓄水试运行(2003-2008年)和三峡水库试运行后(2009-2020年)松滋口的新江口站改变度分别达到66.68%和72.46%,为高度改变,其余控制站为中度改变。三峡水库运行导致荆江三口部分地区长期出现生态赤字或生态剩余,不利于河流生态系统,建议流域管理者加强对同一口不同分支分流比的监控,并开展相应生态影响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剩余 生态赤字 变动范围(rva) 水文改变度 三峡水库运行 荆江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坝对浑河上游水文情势和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玉兰 孙健 +1 位作者 项莹雪 马甜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0-2027,共8页
以浑河流域抚顺至沈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文变化指标/变动范围法(IHA/RVA)定量评估了闸坝对浑河沈抚段水文情势的影响,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SI)分析了水文情势改变所引起的研究区域内河流生态变化。结果表明:闸坝的建立没有达到预... 以浑河流域抚顺至沈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文变化指标/变动范围法(IHA/RVA)定量评估了闸坝对浑河沈抚段水文情势的影响,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SI)分析了水文情势改变所引起的研究区域内河流生态变化。结果表明:闸坝的建立没有达到预期削峰补枯的效果,在受到建立闸坝的影响后两水文站多数水文情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并对该河流生态产生了不利影响,抚顺(二)站和沈阳(三)站水文情势整体改变度分别为41. 72%和35. 50%,均呈现中度改变;建立闸坝后两水文站生物多样性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抚顺(二)站受其上游建立闸坝影响较为严重,SI平均值由自然状况下的1. 768降到0. 392,闸坝运行后仅恢复到0. 501。研究表明,浑河流域抚顺至沈阳段河流水文情势受人为建立闸坝影响发生了中度改变,并对河流生态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未来针对该河流治理和水量调控的研究中应考虑水文情势变化引起的生态响应,河流管理者和研究者应注意适度开发河流及合理调控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水文情势指标(IHA) 变动范围(rva) 水文改变度 生物多样性指数(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郭文献 夏自强 王乾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3-737,共5页
以汉江中游的襄阳水文站1946—1995年日均流量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动范围分析(RVA)法分析了丹江口水库建库前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特征变化,定量评价了水文情势改变程度.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对汉江中下游河流水文改变程度为39... 以汉江中游的襄阳水文站1946—1995年日均流量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动范围分析(RVA)法分析了丹江口水库建库前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特征变化,定量评价了水文情势改变程度.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对汉江中下游河流水文改变程度为39%,属于中度改变.水文情势的改变,影响了水库下游重要生物资源的生态环境条件,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生物多样性,建议尽快改变现有水库调度模式,开展丹江口水库生态调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动范围 水文情势 生态调度 丹江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梯级水库对长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郭文献 王鸿翔 +1 位作者 徐建新 夏自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0,共4页
以梯级水库下游宜昌水文站1882-2006年流量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法对宜昌站流量变化进行了趋势性分析,并采用复Morlet小波周期性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采用变动范围法(RVA)分析葛洲坝水库蓄水前后宜昌站水文情势变化,定量评价... 以梯级水库下游宜昌水文站1882-2006年流量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法对宜昌站流量变化进行了趋势性分析,并采用复Morlet小波周期性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采用变动范围法(RVA)分析葛洲坝水库蓄水前后宜昌站水文情势变化,定量评价了水文情势改变程度,随后对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宜昌站水文情势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葛洲坝水库对水文情势改变程度为29%,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而三峡水库蓄水后,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河流水文情势,水文情势改变必将影响到长江中下游河流水生生物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动范围 三峡水库 水文情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水文情势变化及对鱼类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清清 覃晖 +1 位作者 陈广才 王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6-89,共4页
为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河道水文情势变化情况及其对鱼类产卵繁殖的影响,采用水文变化指标体系和变动范围法,对宜昌站水文情势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变化程度较为剧烈的水文参数。通过对照典型鱼类的历史产卵量与历史流量过程... 为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河道水文情势变化情况及其对鱼类产卵繁殖的影响,采用水文变化指标体系和变动范围法,对宜昌站水文情势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变化程度较为剧烈的水文参数。通过对照典型鱼类的历史产卵量与历史流量过程,归纳了典型鱼类四大家鱼的生态水文需求,得出了影响鱼类产卵繁殖的主要水文参数。提出了水文情势变化影响鱼类产卵繁殖过程的概念性模型。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长江中游水文情势变化对鱼类产卵繁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变化指标 变动范围 四大家鱼 生态水文需求 三峡水库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湄公河清盛站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周婷 于福亮 +1 位作者 李传哲 柴增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18,209,共5页
以湄公河清盛水文站为例,采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和Pettitt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1960~2003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基于水文变化指标,采用变动范围法定量评价了清盛站水文情势的变化程度。结果表明,清盛站年均流量总体呈下降趋... 以湄公河清盛水文站为例,采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和Pettitt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1960~2003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基于水文变化指标,采用变动范围法定量评价了清盛站水文情势的变化程度。结果表明,清盛站年均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枯季平均流量呈上升趋势,汛期平均流量呈下降趋势;径流系列基本未发生突变;1992年前后出现显著变化的水文指标有河流枯季月均水量、年均最小流量与出现时间、低流量谷底数与平均持续时间及流量平均变化率与逆转次数;河流水文情势整体属中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Mann-Kendall统计检验 Pettitt突变检验 水文变化指标 变动范围 清盛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滩水库工程对红水河天峨站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立华 赖河涛 叶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402,共9页
由于水文情势中的径流过程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必要研究龙滩水库建坝前后径流过程的变化。依据建库前后天峨站1980年~2003年和2007年~2015年两个系列逐日径流实测数据,以IHA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可变范围(RVA)法通过分... 由于水文情势中的径流过程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必要研究龙滩水库建坝前后径流过程的变化。依据建库前后天峨站1980年~2003年和2007年~2015年两个系列逐日径流实测数据,以IHA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可变范围(RVA)法通过分析32个水文改变指标,评估了龙滩水库建设与运行之后下游水文情势特征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红水河天峨站水文情势综合改变度为70.49%,属于高度改变。水库修建后对逐月径流量、年极端流量及其出现时间、流量频次和延时、流量改变率和频度产生了显著影响。通过对建坝带来的流域水文情势改变情况的分析,为流域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径流分析 可变范围(rva) 龙滩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音阁水库建设运行对太子河本溪段水文情势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唐玉兰 王雅峰 +2 位作者 马甜甜 于跃 傅金祥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96,79,共6页
大型水库建设往往会引起水文情势变化,为真实反映观音阁水库建立对太子河本溪段径流及生态环境的影响,选取本溪(五)水文站1951~2014年日径流量,根据观音阁水库建设时间将日径流量划分为1951~1995年和1996~2014年两个时间段,采用基于水... 大型水库建设往往会引起水文情势变化,为真实反映观音阁水库建立对太子河本溪段径流及生态环境的影响,选取本溪(五)水文站1951~2014年日径流量,根据观音阁水库建设时间将日径流量划分为1951~1995年和1996~2014年两个时间段,采用基于水文改变指标法(Index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IHA)的变化范围法(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RVA)分析水库运行对太子河本溪段的生态水文指标改变度。结果表明:本溪(五)水文站整体水文改变度达到71.43%,属于高度改变;月平均流量非汛期除4月外其他月份均增加,汛期有较小程度降低,低流量次数减少,低流量持续时间缩短,充分体现水库丰蓄枯补作用;极小流量增大,极大流量有所降低,可见水库的建设运行严重改变的河流原有的极值变化过程;逆转次数增加且为高度改变,可能会破坏动植物生境的稳定性,阻碍水生生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阁水库 水文情势 变化范围(r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生态水文特征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马晓超 粟晓玲 薄永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1期16-21,共6页
随着河流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河流的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态系统受到威胁,保护和修复河流生态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收集渭河林家村站、咸阳站和华县站长系列的实测日径流序列的基础上,采用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判断... 随着河流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河流的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态系统受到威胁,保护和修复河流生态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收集渭河林家村站、咸阳站和华县站长系列的实测日径流序列的基础上,采用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判断并检验年径流序列的变化趋势,采用有序聚类分析法、Pettitt法、秩和检验法和Mann-whitney检验法4种方法综合诊断并确定年径流序列的变异点。以跳跃显著的年份为界,将水文序列划分为变化前后两个水文变动序列,基于水文变异指标(IHA指标),应用变动范围法(RVA法),计算渭河中下游生态水文目标,研究生态水文特征的变异度。结果表明:渭河林家村站、咸阳站和华县站年平均流量均有显著下降趋势,最可能变异点分别为1990、1990和1993年,生态水文指标的整体改变度分别为70.61%,74.25%,73.05%,均为高度改变。研究结果可为渭河流域综合规划和生态治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点 水文变异指标 变动范围 生态水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