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交通分配中一种离散VI模型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任华玲 高自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在离散化的条件下分析了动态交通中建立模型的约束条件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动态用户最优 (DUO)配流问题的变分不等式 (VI)模型 ,并对此模型用修正投影算法来求解 ,该算法在每一个小时段都能给出路段流入率、流出率及路段流量 。
关键词 动态用户最优 DUO 瞬时阻抗 修正投影算法 动态交通 变分不等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车分析的多用户动态最优交通分配模型
2
作者 李润梅 李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1-45,共5页
基于对道路网络中广泛存在的超车现象的分析,以车辆行驶速度为标准对车辆进行了分类,建立了解决车辆行驶不满足FIFO规则现象的多用户动态最优分配模型,并考虑了不同用户之间存在的不对称影响,建立了多用户路段费用函数,给出了最优条件... 基于对道路网络中广泛存在的超车现象的分析,以车辆行驶速度为标准对车辆进行了分类,建立了解决车辆行驶不满足FIFO规则现象的多用户动态最优分配模型,并考虑了不同用户之间存在的不对称影响,建立了多用户路段费用函数,给出了最优条件和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描述了分类有序的交通流运行行为.该模型的建立有助于交通管理者作出更合理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车 多用户 动态用户最优交通 不等式 交通模型 最优条件 变分不等式模型 车辆行驶 交通管理者 道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公交系统不同配置的潜在客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邬岚 陈学武 陆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9-1303,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供给条件下快速公交系统的客流规模差异,从系统配置角度出发,借助网络交通平衡分配原理,建立了基于变分不等式的潜在客流预测模型.利用路段运行时间、场站停留时间和站点驻留时间反映不同的系统配置.为求解方便,将系统配置... 为了研究不同供给条件下快速公交系统的客流规模差异,从系统配置角度出发,借助网络交通平衡分配原理,建立了基于变分不等式的潜在客流预测模型.利用路段运行时间、场站停留时间和站点驻留时间反映不同的系统配置.为求解方便,将系统配置吸引的潜在客流转化为网络中的潜在交通量进行计算.求解时,将变分不等式模型转化为随机用户均衡模型求解部分变量,再采用相似对角化方法求解变分不等式中的弹性发车频率,通过弹性发车频率与流量间的关系最终得到网络的潜在交通量.算例比较了快速公交系统各级配置吸引潜在客流的大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各级配置吸引的客流差异较大,且在公交的客流预测中占有较大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快速公交系统 系统配置 潜在客流预测 变分不等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断随机出行时间下可靠网络均衡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凃强 程琳 +2 位作者 孙超 唐芳 李嫚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5-181,共7页
针对现有随机交通网络均衡模型未考虑路径出行时间的有界性和准时到达概率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影响的问题,基于截断随机出行时间,提出了克服其局限性的可靠网络均衡条件,该均衡条件下没有出行者可以通过单方面改变出行路径来提高准时... 针对现有随机交通网络均衡模型未考虑路径出行时间的有界性和准时到达概率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影响的问题,基于截断随机出行时间,提出了克服其局限性的可靠网络均衡条件,该均衡条件下没有出行者可以通过单方面改变出行路径来提高准时到达概率.构建了该均衡条件的等价变分不等式(VI)模型,并证明了其等价性和解的存在性.设计了基于路径的相继平均(MSA)算法对模型求解.采用Nguyen-Dupuis网络对可靠网络均衡模型和MSA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收敛到较高精度;与不考虑随机出行时间有界性的模型相比,网络均衡状态下的准时到达概率和流量分布均存在差异,最大路段流量相对变化值达到38.5%;增加出行时间预算和降低出行时间上界均可以有效提高起讫点间的准时到达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截断正态 可靠网络均衡 变分不等式模型 MS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城市交通控制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溪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3年第4期69-73,共5页
城市交通控制模型是交通网络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工具之一。本文基于交通网络系统费用最小原则研究了城市交通控制的优化模型;根据最优化原理和Lagrangian算子性质,得到交通控制信号配时的最优性条件,提出并证明一个与之等价的新的城... 城市交通控制模型是交通网络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工具之一。本文基于交通网络系统费用最小原则研究了城市交通控制的优化模型;根据最优化原理和Lagrangian算子性质,得到交通控制信号配时的最优性条件,提出并证明一个与之等价的新的城市交通控制模型——基于绿灯时间的变分不等式模型,提出算法并给出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控制模型 交通网络系统 优化模型 信号配时 变分不等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网络竞争平衡模型研究
6
作者 秦进 缪立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4-16,共3页
文章在考虑供应链网络中由于具有生产活动而导致原材料的数量和性质会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供应链网络竞争的数学模型,描述了供应链网络内部的合作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问题。模型所研究的潜在的供应链网络具有一般的拓扑结构,不... 文章在考虑供应链网络中由于具有生产活动而导致原材料的数量和性质会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供应链网络竞争的数学模型,描述了供应链网络内部的合作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问题。模型所研究的潜在的供应链网络具有一般的拓扑结构,不再受限于供应链的层级结构,最终可以得到在不同市场上的供应链构成形式及商品平衡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 供应链网络 竞争 平衡 变分不等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路票发放方式和交易成本的UE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韩飞 程琳 +1 位作者 孙超 赵建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6-582,共7页
针对现有考虑路票策略的用户均衡(UE)模型难以同时反映路票发放方式和交易成本的影响问题,建立了克服其局限性的改进型UE模型.定义了可描述多种形式的路票发放方式和交易成本的出行者净广义路径费用,由此建立了对应均衡状态的路票UE条件... 针对现有考虑路票策略的用户均衡(UE)模型难以同时反映路票发放方式和交易成本的影响问题,建立了克服其局限性的改进型UE模型.定义了可描述多种形式的路票发放方式和交易成本的出行者净广义路径费用,由此建立了对应均衡状态的路票UE条件;构建了该UE条件的等价变分不等式(VI)模型,并严格证明其等价性、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设计了一种快速收敛的启发式求解算法.算例结果表明:当交易成本为零时,路票发放方式对结果无影响;当交易成本非零时,路票发放方式不同,则对应的UE路段流量解、路票价格也不同,且路票价格随"卖"路票成本的增大而增大,随"买"路票成本的增大而减小;合适的路票发放方式和交易成本具有实现交通系统帕累托改进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路票发放方式 交易成本 变分不等式模型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ffic assignment problem under tradable credit scheme in a bi-modal stochast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approach 被引量:3
8
作者 HAN Fei ZHAO Xiang-mo CHENG L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80-197,共18页
The traffic equilibrium assignment problem under tradable credit scheme(TCS) in a bi-modal stochast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o describe traveler’s risk-taking behaviors under uncertain... The traffic equilibrium assignment problem under tradable credit scheme(TCS) in a bi-modal stochast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o describe traveler’s risk-taking behaviors under uncertainty, the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CPT) is adopted. Travelers are assumed to choose the paths with the minimum perceived generalized path costs, consisting of time prospect value(PV) and monetary cost. At equilibrium with a given TCS, the endogenous reference points and credit price remain constant, and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quilibrium flow pattern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avel time distributions of road sub-network. To describe such an equilibrium state, the CPT-based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SUE) conditions can be formulated under TCS. An equivalent variational inequality(VI) model embedding a parameterized fixed point(FP) model is then established, with its propertie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 heuristic solu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model, which contains two-layer iterations. The outer iteration is a bisection-based contraction method to find the equilibrium credit price, and the inner iteration is essentially the method of successive averages(MSA) to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CPT-based SUE network flow pattern.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provided to validate the model an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able credit scheme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endogenous reference points generalized path costs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variational inequality model heuristic solu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