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强化受限撞击流反应器中制备纳米氧化锆的研究
1
作者 张伟宾 陈律名 +3 位作者 杜强 张琳伟 张玮 陈冰冰 《高技术通讯》 2025年第6期651-661,共11页
通过施加超声强化受限撞击流反应器内共沉淀反应和结晶过程,优化氧化锆纳米颗粒制备过程。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声空化效应和流体动力学因素对氧化锆纳米颗粒反应沉淀过程的协同作用,以及对所制备颗粒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 通过施加超声强化受限撞击流反应器内共沉淀反应和结晶过程,优化氧化锆纳米颗粒制备过程。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声空化效应和流体动力学因素对氧化锆纳米颗粒反应沉淀过程的协同作用,以及对所制备颗粒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有、无超声作用下制备颗粒的形貌、结构和粒度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施加超声后,撞击流反应器撞击区域上方“三角区域”与出口侧方流动不佳区域的流动混合性能得到加强,能有效防止流体回流;且反应器内湍流耗散率与化学反应速率均有明显提升,反应器流动混合性能得到加强。相较于无超声条件下,超声强化后撞击流反应器制备的氧化锆颗粒为微球形,且颗粒尺寸更小、尺寸分布更窄,氧化锆更趋向于以四方相结构出现。当超声功率超过210 W后,所制备的氧化锆超细粉体为高纯度四方氧化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受限撞击流反应器 氧化锆 粒度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反应器撞击面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伟 张一凡 +3 位作者 闫宇航 冯颖 董鑫 马繁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59-3869,共11页
撞击流技术因其良好的混合特性近些年用于强化制备超细粉体反应中的混合过程。撞击面的稳定影响反应器内的混合效果,所以本文对撞击面稳定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撞击流反应器不同结构形式包括平面撞击流、轴对称撞击流和微型撞击流等。... 撞击流技术因其良好的混合特性近些年用于强化制备超细粉体反应中的混合过程。撞击面的稳定影响反应器内的混合效果,所以本文对撞击面稳定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撞击流反应器不同结构形式包括平面撞击流、轴对称撞击流和微型撞击流等。文中简述了撞击流稳定性的实验研究手段,分析轴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径向偏转振荡的起止条件和不同喷嘴间距下的轴向偏移振荡规律,并且分析平面撞击流反应器的撞击面偏转周期以及偏转振荡的起止条件。得出轴对称撞击流与平面撞击流撞击面驻点的振荡对混合都有促进作用,并且偏移振荡周期不定,轴对称撞击面偏移振幅与喷嘴间距和雷诺数相关。平面撞击流的偏转振荡周期与进口流速成反比,反应器结构参数是撞击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据轴对称撞击流偏移振荡对混合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预设流量波形双组撞击流反应器。新型撞击流反应器的独特结构克服了物料反应通道单一缺点,通过预设波形控制其进口流量,增大其撞击面偏移振幅,消除撞击面无序振荡,使流动轨迹扩展,扩大混合区域,并设计实验装置与方法讨论动态流量撞击流反应器撞击面稳定性对混合效果的影响。最后,本文对轴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混合性能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撞击流反应器 撞击面稳定性 偏转振荡 偏移振荡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备超细复合含能材料的对置受限式撞击流反应器微观混合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梁鹏飞 张阿芳 +2 位作者 陈锦芳 郭新俊 刘所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42-47,共6页
由于对置受限式撞击流反应器较高的传热及混合效率,能够制备出粒径小、均匀且分布范围窄的超细颗粒。本文采用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体系研究入射速度、结构尺寸对对置受限式撞击流反应器微观混合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将混合腔尺寸同... 由于对置受限式撞击流反应器较高的传热及混合效率,能够制备出粒径小、均匀且分布范围窄的超细颗粒。本文采用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体系研究入射速度、结构尺寸对对置受限式撞击流反应器微观混合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将混合腔尺寸同等比例放大一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入射速度的增大,离集指数减小,微观混合效果提高。喷嘴间距与喷嘴直径比的增大使得离集指数增大,微观混合效果降低。离集指数随着混合腔高度、混合腔出口尺寸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混合腔高度对混合效果的影响较混合腔出口尺寸显著。将对置受限式撞击流反应器混合腔尺寸扩大一倍,离集指数增加到原来的2.4倍,微观混合效果显著下降,但是在较大入射速度下,两种结构的混合效果差距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提供高效、安全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对置受限撞击反应器 微观混合 离集指数 超细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反应器混合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建伟 张志刚 +1 位作者 冯颖 施博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8-16,共9页
按照撞击流反应器的研究发展进程,分析了撞击流反应器的混合过程。结合大量学者研究工作,回顾了反应空间、流体流动、喷嘴结构等因素对常见的开放式撞击流反应器、受限撞击流反应器、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等反应器混合性能影响的研究。... 按照撞击流反应器的研究发展进程,分析了撞击流反应器的混合过程。结合大量学者研究工作,回顾了反应空间、流体流动、喷嘴结构等因素对常见的开放式撞击流反应器、受限撞击流反应器、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等反应器混合性能影响的研究。简述了外界激励和其他技术对撞击流反应器混合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几类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时间及关联式。同时介绍了一种新型水平三向撞击流反应器,该反应器产生的径向射流不同于两喷嘴径向射流,而为交叉状的伞状射流;通过进一步探究发现当量喷嘴间距L*=2 D^3 D时径向射流偏转角β出现峰值,而且此时的混合时间也最短。最后对撞击流反应器混合性能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开放式撞击反应器 受限撞击流反应器 浸没循环撞击反应器 水平三向撞击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