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超声检查预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难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赵鲁文 赵洪涛 +3 位作者 于爱军 史华宁 张学军 刘金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541-2543,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检查对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难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35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前行腹部超声检查,记录胆囊容积,胆囊壁厚度,胆囊窝有无积液,胆囊颈管是否有结石嵌顿,胆囊与周围粘连,胆囊三角粘连情...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检查对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难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35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前行腹部超声检查,记录胆囊容积,胆囊壁厚度,胆囊窝有无积液,胆囊颈管是否有结石嵌顿,胆囊与周围粘连,胆囊三角粘连情况。应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导致手术困难的危险因素,再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并分别赋值,建立术前超声预测急性胆囊炎LC难度评分表,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胆囊容积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颈管结石嵌顿和胆囊颈粘连是影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难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4项指标建立术前超声预测急性胆囊炎LC难度评分表。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945,与完全随机情况下获得的曲线下面积(0.5)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超声检查可以较好地预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的难易程度,对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难度 超声检查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试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冯涛 王拥军 +5 位作者 李伟 芦林龙 马锐华 史伟雄 李娜 王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7期658-660,共3页
目的建立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试验,观察原发性帕金森病和非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急性多巴反应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期选择适当的运功改善程度指标临界值诊断原发性帕金森病。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102例和非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 目的建立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试验,观察原发性帕金森病和非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急性多巴反应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期选择适当的运功改善程度指标临界值诊断原发性帕金森病。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102例和非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患者49例进行不同剂量水平的急性左旋多巴试验,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运动部分评分为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左旋多巴/苄丝肼剂量水平服药后UPDRS运动部分评分平均最大改善率的差异,建立急性左旋多巴试验的ROC曲线,计算不同临界值下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在左旋多巴/苄丝肼150/37.5mg、200/50mg、300/75mg剂量均有临界值可到达80%以上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临界值设定在300/75mg剂量水平的28.5%时可达到97.1%的敏感度;临界值设定在150/37.5mg剂量水平的22.5%可达到93.2%的特异度。结论通过阶梯式急性左旋多巴试验方法可以有效量化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反应性。选择一定的UPDRS运动评分最大改善率为临界值可使该试验在帕金森病诊断中达到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反应性 急性左旋多巴治疗试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夏超然 黄英 任兆瑞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0-344,共5页
目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胎儿血红蛋白(Hb F)和HbA_2在儿童地中海贫血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经典法(醋纤法和Singer一分钟碱变性实验)和高效液相法(HPLC)对经基因检查确诊的200例地贫患儿和62例正常对照... 目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胎儿血红蛋白(Hb F)和HbA_2在儿童地中海贫血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经典法(醋纤法和Singer一分钟碱变性实验)和高效液相法(HPLC)对经基因检查确诊的200例地贫患儿和6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Hb F和HbA_2定量检测。以基因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法,分析Hb F、HbA_2曲线下面积(AUC)以及选择不同切值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确定可行性筛查方案。结果α-和β-地中海贫血组中,HPLC法定量Hb F、HbA_2值的AUC均大于对应的经典方法定量结果的AUC;β-地中海贫血组中,HPLC法定量HbA_2对应的AUC最大,为0.991。采用ROC曲线法分析得到的截断值,Hb F(≥1.05%)、HbA_2(≥3.75%)组成的联合筛查方案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可分别达到99.2%、99.0%和100.0%。结论在进行大规模β-地中海贫血筛查时,采用HPLC定量的截断值Hb F(≥1.05)、HbA_2(≥3.75)与血液学有关指标联合的筛查方案可提高筛查的灵敏度、符合率和筛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筛查指标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于长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30-2232,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可行性,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和制订诊疗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然后通过ROC曲线确定截断值(cut...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可行性,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和制订诊疗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然后通过ROC曲线确定截断值(cutoff),最后对样本进行预测并与实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以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和预测准确度。结果筛选出3项对脑梗死发生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年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年龄和CIM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6、0.849,cutoff分别为62.5岁、0.93 mm。两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85%、73.81%、77.53%;80.85%、76.19%、78.65%。综合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23%、85.71%、86.52%。结论联合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是可行的,年龄和CIMT独立预测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相比之下,由年龄、C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三个指标组成的Logistic综合预测模型更具诊断价值,预测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脑梗死 LOGISTIC回归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甲胎蛋白、α-L-岩藻糖苷酶、CA199及γ谷氨酰转移酶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袁明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372-2374,共3页
目的评价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CA199、γ谷氨酰转移酶(GG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癌组)、40例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血... 目的评价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CA199、γ谷氨酰转移酶(GG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癌组)、40例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中AFP、AFU、CA199、GGT的水平,比较检测阳性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AFP、AFU、CA199、GG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AFP、AFU、CA199、GGT检测阳性率分别是87.5%、82.5%、60.0%和87.5%,均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AFU、CA199、GGT对PHC的诊断临界点分别为0.025 mg/L、32 U/L、37 U/ml、40U/L,PHC患者的AFP、AFU、CA199、GGT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3、0.966、0.754和0.948。结论通过ROC曲线评价,各指标诊断PHC的效能如下:AFP>AFU>GGT>CA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肝肿瘤 甲胎蛋白类 Α-L-岩藻糖苷酶 CA-19-9抗原 Γ谷氨酰转移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生物标志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卢立叶 牛富贵 +3 位作者 王中华 林雪彦 王云 侯秋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1-367,共7页
【目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筛选诊断脂肪肝生物标志物的最佳临界值。【方法】随机采集77头产后7 d中国荷斯坦奶牛血清,测定生理生化指标。根据Reid方程计算的Y值将奶牛分为正常组(Y>1)... 【目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筛选诊断脂肪肝生物标志物的最佳临界值。【方法】随机采集77头产后7 d中国荷斯坦奶牛血清,测定生理生化指标。根据Reid方程计算的Y值将奶牛分为正常组(Y>1)和脂肪肝组(Y<1),比较两组奶牛血清指标的差异,并与Y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组间差异与相关性显著的指标作为生物标志物,用ROC曲线评估生物标志物的AUC值、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和最佳临界值。将Reid方程诊断脂肪肝的准确率作为标准,用非酯化脂肪酸(NEFA)、谷草转氨酶(AST)的最佳临界值检测461头奶牛患脂肪肝的情况。【结果】生理生化检测结果表明NEFA、葡萄糖(Glu)、AST、谷丙转氨酶(ALT)在2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总蛋白(TP)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NEFA、Glu、AST、ALT、T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n)与Y值显著相关(P<0.05),可作为生物标志物;NEFA、AST、ALT和Gln的AUC值>0.5能准确诊断脂肪肝,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1.8%、72.7%、63.6%和54.5%,特异性分别为92.8%、89.4%、84.8%和69.7%,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71.74μmol/L、95.50 U/L、46.50 U/L和64.60 ng/mL。用NEFA、AST和NEFA+AST最佳临界值诊断脂肪肝的准确率分别高达89.96%、73.49%和69.08%。Y值诊断发病率为54.01%,NEFA、AST、NEFA+AST诊断出的发病率分别为48.59%、39.70%和37.31%。【结论】NEFA、AST、ALT和Gln可用于快速、准确地诊断脂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奶牛 脂肪肝 诊断 生物标志物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评价二次妊娠期女性盆底结构的变化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被引量:2
7
作者 龚娥 李宁 +3 位作者 龚法伍 刘培志 劳双丽 张树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经阴道超声评价二次妊娠期女性盆底结构的变化,寻找二次妊娠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界值。方法选取我院产检孕妇(120例),分为首次妊娠组(60例)与二次妊娠组(60例),依据有无SUI将二次妊娠组分为SUI组(33例)与非SUI组(27例),均行... 目的经阴道超声评价二次妊娠期女性盆底结构的变化,寻找二次妊娠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界值。方法选取我院产检孕妇(120例),分为首次妊娠组(60例)与二次妊娠组(60例),依据有无SUI将二次妊娠组分为SUI组(33例)与非SUI组(27例),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2组间超声参数的差异;构建各超声指标诊断二次妊娠期女性SUI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结果首次妊娠组与二次妊娠组比较,张力状态下膀胱颈位置(D2)、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度(URA)、张力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PUVA2)、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LHA1)、张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LHA2)、尿道内口漏斗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妊娠期SUI与非SUI组比较,D2、BND、URA、LHA1、LHA2、尿道内口漏斗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2、BND、LHA1、尿道内口漏斗化及四者联合曲线下面积均>0.70。结论二次妊娠期女性较首次妊娠期女性盆底结构支持力弱;D2、BND、LHA1、尿道内口漏斗化及四者联合指标均可作为二次妊娠期女性SUI的诊断指标,且联合指标诊断效能最高,诊断界值为0.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二次妊娠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曲线评价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诊断小乳腺癌 被引量:8
8
作者 彭娟 吴敏 +2 位作者 龚黎 杨建 陈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及其结合彩色多普勒对134个乳腺小瘤灶(≤2cm)的图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良恶性,并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及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及其结合彩色多普勒对134个乳腺小瘤灶(≤2cm)的图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良恶性,并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及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5(SE1=0.045)和0.844(SE2=0.0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8,P<0.001)。结论二维声像图是发现小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综合判断,可以提高小乳腺癌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诊断评价中的参数法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潘清 陈卉 +1 位作者 马宇晶 沙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94-169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ROC曲线参数分析法对影像学分类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的价值,并介绍ROC曲线参数分析软件ROCKIT。方法 2名医师分别对60幅肺部CT图像进行肺结节良恶性5级分类诊断。分别用ROCKIT软件和SPSS软件对他们的诊断结果进行参数法和非参... 目的探讨采用ROC曲线参数分析法对影像学分类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的价值,并介绍ROC曲线参数分析软件ROCKIT。方法 2名医师分别对60幅肺部CT图像进行肺结节良恶性5级分类诊断。分别用ROCKIT软件和SPSS软件对他们的诊断结果进行参数法和非参数法ROC曲线分析。结果对2名医师的诊断结果利用ROCKIT进行参数法ROC分析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0.039和0.785±0.075(Z=2.056,P=0.040),利用SPSS进行非参数估计时结果分别为0.913±0.042和0.771±0.075。通过ROCKIT软件可绘制光滑的拟合ROC曲线,SPSS软件可绘制不光滑的经验ROC曲线。结论当有序分类资料样本量适中时,参数估计一般均无偏倚,非参数估计的结果可能小于真实值;ROCKIT软件是双正态参数法ROC曲线分析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双正态模型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机器学习模型的灵台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估
10
作者 安亚鹏 汪霞 +4 位作者 张芮 刘兴荣 张国信 唐家凯 周自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0,98,共8页
以灵台县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多年平均降雨量、河流缓冲区、土地利用和道路缓冲区10个因素作为地质灾害评价因子,利用逻辑回归(LR)、决策树(DT)和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地质灾害... 以灵台县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多年平均降雨量、河流缓冲区、土地利用和道路缓冲区10个因素作为地质灾害评价因子,利用逻辑回归(LR)、决策树(DT)和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预测精度评价.结果表明,RF模型的地质灾害极高易发区包含57.32%的地质灾害点,高于LR和DT模型的54.88%和48.78%;RF模型的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47处/km^(2),高于LR和DT模型,表明RF模型在预测成功率上高于LR和DT模型.RF模型评价结果的曲线下面积为0.883,优于LR和DT模型,其中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面积占比分别为4.9%和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发性评价 逻辑回归模型 决策树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分析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对老年肺炎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廖瑾莉 何筱莹 +1 位作者 徐文辉 王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7-968,共2页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老年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41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老年肺炎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肺炎患者30例,于发病早期测量血清TREM-1的浓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老年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41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老年肺炎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非肺炎患者30例,于发病早期测量血清TREM-1的浓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发病早期肺炎组TREM-1浓度高于对照组,TREM-1诊断老年肺炎特异度高。结论:TREM-1可作为老年肺炎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能量数字减影胸片评价模拟胸部结节性病变: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雪梅 宋鲁新 +2 位作者 李玉琦 秦乃珊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6期938-940,共3页
目的 用受试者操作特性 (ROC)曲线评价双能量数字减影正位胸片在检出模拟胸部结节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2 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前胸粘贴模拟结节 ,拍摄双能量数字减影正位胸片 ,应用ROC分析比较常规DR胸片与减影后软组织图像的诊断结... 目的 用受试者操作特性 (ROC)曲线评价双能量数字减影正位胸片在检出模拟胸部结节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2 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前胸粘贴模拟结节 ,拍摄双能量数字减影正位胸片 ,应用ROC分析比较常规DR胸片与减影后软组织图像的诊断结果。结果 高、低年资医师组 ,软组织图像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常规DR胸片 ,两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 ;软组织图像对高年资医师组帮助较大。结论 双能量数字减影技术可减少肺野内骨骼及其他钙化影响 ,对胸部结节性病变的检出能力高于常规DR胸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 数字减影 数字X线摄影 胸部结节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曲线评价体液CA19-9检测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科 魏宁 +3 位作者 徐浩 祖茂衡 肖晋昌 傅宇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目的:应用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体液CA19-9(糖类抗原19-9)检测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12月~2012年12月间经介入治疗的22例良性梗阻性黄疸和2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应用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体液CA19-9(糖类抗原19-9)检测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12月~2012年12月间经介入治疗的22例良性梗阻性黄疸和2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血清及胆汁的CA19-9值,采用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及绘制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体液CA19-9值高于良性梗阻性患者[P〈0.05(血清),P〈0.01(胆汁)]。ROC曲线显示良恶性梗阻性黄疸血清CA19-9比较的诊断临界点为52.0 U/ml,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63.6%,曲线下面积为0.76;胆汁CA19-9比较的诊断临界点为1447.5 U/ml,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95.4%,曲线下面积为0.874。结论:应用ROC曲线评价体液CA19-9检测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胆汁比血清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19-9 黄疸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OC曲线评价振动觉阈值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宇 刘莎 +4 位作者 朱婷婷 张奂 刘刚 朱艳 陈慧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1-956,共6页
目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振动觉阈值(vibrationperception threshold,VPT)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诊断价值,并寻找最佳诊断点。方法... 目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振动觉阈值(vibrationperception threshold,VPT)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诊断价值,并寻找最佳诊断点。方法:分别对283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神经肌电图、VPT检查,以神经肌电图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有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n=151)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n=132),根据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及ROC曲线评估VPT的诊断效能,并寻找最佳诊断点。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NDPN组相比,DPN组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明显减慢,而VPT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所有受试者双侧NCV和VPT无明显差异;3)以NCV为诊断标准,各检查点VPT平均值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07,最佳诊断切割点为10.54 V,此时敏感性为0.596,特异性为0.848,Youden指数为0.445;4)采用NCV为诊断标准,DPN的检出率为53.4%,联合VPT后DPN的检出率为60.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CV检查相比,VPT检查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提示它可作为临床上诊断DPN的方法之一,其最佳诊断切割点为10.5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振动觉阈值检查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淋巴结圆形指数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治宇 梁萍 +2 位作者 于晓玲 李欣 邵秋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06-1408,共3页
目的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评价圆形指数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8例经穿刺病理及随访证实的浅表淋巴结超声测量的圆形指数进行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并通过圆形指数在二分类Logistic回归... 目的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评价圆形指数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8例经穿刺病理及随访证实的浅表淋巴结超声测量的圆形指数进行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并通过圆形指数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贡献及分类判对率探讨其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圆形指数判断淋巴结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与其t检验结果一致。然而,虽然良恶性淋巴结的圆形指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985vs1.504(P<0.001),但其ROC曲线下面积只达到0.770±0.039,当取值为大于1.691时,诊断为良性淋巴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7%和72.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圆形指数经前进法逐步回归后引入方程,在模型中对良恶性判断有明显的影响(圆形指数的偏回归系数为-2.550±0.601,χ2值为46.515,模型分类判对率为74.4%,优势比为0.078)。结论超声测量的圆形指数是简便判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有一定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指数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二分类Logistic回归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家族C糖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周紫如 孙梦菲 +7 位作者 张华坤 孙淑妍 孙琦 李锋 陈云昭 禹洁 曹玉文 崔晓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9-1027,共9页
目的:探讨Rh家族C糖蛋白(RHCG)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RHCG作为ESCC患者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ESCC组织样本143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10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将... 目的:探讨Rh家族C糖蛋白(RHCG)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RHCG作为ESCC患者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ESCC组织样本143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10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将143例ESCC样本分为2组,免疫组织化学评分≤6分为RHCG低表达组,免疫组织化学评分>6分为RHCG高表达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43例ESCC组织和105例正常组织中RHCG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RHCG蛋白在ESCC患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PIA)2数据库分析多种肿瘤组织中RHCG mRNA表达情况。培养ESCC TE-1细胞,设置不同Lipofectamine 2000∶RHCG比例,在6孔细胞培养板中转染TE-1细胞,RHCG转染组质粒添加量分别为2.0、2.5和3.0μg,分别转染24和48 h,转染空载体的正常对照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转染后各组TE-1细胞中RHCG蛋白表达量并验证最佳转染条件,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2组TE-1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检测2组TE-1细胞克隆形成数,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TE-1细胞迁移细胞数。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ESCC、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多种癌组织中RHCG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RHCG蛋白主要位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的胞膜上,ESCC组织中RHCG蛋白表达强度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χ^(2)=109.373,P<0.001),且RHCG低表达组患者分化程度差于RHCG高表达组(P=0.041)。RHCG诊断ES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1%及75.0%;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RHCG高表达组比较,RHCG低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更短,预后较差[风险比(HR)=0.269,95%置信区间(CI)=0.113~0.639,P=0.020];COX回归分析,RHCG低表达可作为影响ES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4.569,95%CI=1.315~15.877,P=0.017)。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最佳转染条件为RHCG质粒3.0μg转染48 h,此时RHCG过表达效果最佳,RHCG蛋白表达量最高。CCK-8实验,与对照组比较,接种细胞第4天时,过表达RHCG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01)。在TE-1细胞中,过表达RHCG组TE-1细胞克隆形成数低于对照组(t=17.70,P<0.001)。Transwell小室实验,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RHCG组TE-1细胞迁移数减少(t=23.74,P<0.001)。结论:RHCG在ESCC组织中低表达且与ESCC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过表达RHCG可以抑制TE-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RHCG有望成为ESCC新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家族C糖蛋白 食管鳞状细胞癌 诊断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特征点与环状域检测的水下声呐目标匹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鹏 马味敏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127,共8页
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声呐成像背景噪声大,水下目标匹配存在一定难度,提出了一种SURF算法结合恒虚警算法来提取目标区域特征点对,其次通过环状域检测来进一步寻找最优匹配点对,最后计算最优特征点对之间的几何关系确定尺度变换,旋转变换的... 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声呐成像背景噪声大,水下目标匹配存在一定难度,提出了一种SURF算法结合恒虚警算法来提取目标区域特征点对,其次通过环状域检测来进一步寻找最优匹配点对,最后计算最优特征点对之间的几何关系确定尺度变换,旋转变换的大小,对待匹配图像进行旋转校正后可以更精确匹配地目标区域。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板图像与待匹配的目标区域之间的匹配重叠率,可以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直观的看出该算法相比于BBS算法和改进的BBS算法的鲁棒性和抗噪性能更好,平均匹配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2.59%和16.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算法 恒虚警算法 最优特征点对 环状域 受试者工作曲线 匹配重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障碍性视神经病变的视觉功能改变及早期诊断指标的ROC曲线分析
18
作者 王沙 王津伟 +1 位作者 陈露 谭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7-1202,共6页
目的:甲状腺功能障碍性视神经病变(dysthyroid optic neuropathy,DON)严重危害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视力。本研究观察DON患者的视觉功能改变,并评价DON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诊... 目的:甲状腺功能障碍性视神经病变(dysthyroid optic neuropathy,DON)严重危害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视力。本研究观察DON患者的视觉功能改变,并评价DON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诊的49例DON患者(9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Humphrey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和对比敏感度检测。将98眼分为DON组(45眼)和非DON组(53眼)。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上述各项检测的相关指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DON组的BCVA和视野指数(visual field index,VFI)均显著低于非DON组(均P<0.05),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和模式标准偏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均显著高于非DON组(均P<0.05)。DON组的低频对比敏感度(low frequency contrast sensitivity,CSL)、中频对比敏感度(medium frequency contrast sensitivity,CSM)、高频对比敏感度(high frequency contrast sensitivity,CSH)均明显低于非DON组(均P<0.05),CSH尤为明显。在15°、30°和60°空间频率时,与非DON组比较,DON组的N135波幅显著降低,N75波、P100波、N135波的潜伏期显著延长(均P<0.05);在15°和30°空间频率时,DON组较非DON组P100波幅明显降低(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FI、CSL、CSM、CSH和15°P100波幅诊断DON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12、0.841、0.880、0.784和0.791,以CSM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结论:DON患者的视觉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VFI、CSL、CSM、CSH和15°P100波幅可能成为早期诊断DON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障碍性视神经病变 甲状腺相关眼病 视觉诱发电位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19
作者 张冰 林琳 +2 位作者 季建敏 吴萸 沈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0,共7页
目的:评估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4年5月本中心符合研究要求的203例新诊断DLBCL患者。根据诊断时血浆FIB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FIB的临界值,将患... 目的:评估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4年5月本中心符合研究要求的203例新诊断DLBCL患者。根据诊断时血浆FIB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FIB的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FIB、低FIB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FIB对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FIB对OS的影响;比较不同疾病状态下FIB等指标的差异。结果:ROC曲线分析得出FIB临界值为3.49 g/L,低FIB组(≤3.49 g/L)较高FIB组(>3.49 g/L)中性粒细胞(ANC)(P=0.001)和血小板(PLT)(P=0.027)显著降低,前白蛋白(PA)(P=0.001)显著升高。高FIB与患者较差的OS显著相关(P=0.005)。单因素分析发现FIB对患者生存有影响(HR=2.031,95%CI:1.221-3.375,P=0.006)。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升高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2.684,95%CI:1.478-4.875;P=0.001)。与初发或复发的DLBCL患者相比,完全缓解患者FIB(P_(初发)<0.001,P_(复发)=0.001)和ANC(P_(初发)<0.001,P_(复发)=0.021)降低,白蛋白(P_(初发)<0.001,P_(复发)=0.018)和PA(P_(初发)<0.001,P_(复发)<0.001)升高。结论:FIB升高是DLBCL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血浆FIB水平与DLBCL患者ANC、PLT和PA等实验室指标与疾病状态相关,动态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纤维蛋白原 生存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2活性对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20
作者 陈俊霖 郜赵伟 +1 位作者 董轲 李自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4-1099,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腺苷脱氨酶2(ADA2)活性的变化,阐明其对SLE患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69例SLE患者(SLE组)及69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SLE患者疾病活动度采用SLE...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腺苷脱氨酶2(ADA2)活性的变化,阐明其对SLE患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69例SLE患者(SLE组)及69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SLE患者疾病活动度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表示,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ADA2活性。根据患者是否具有下列临床症状进行亚分组(关节炎、肌炎、血尿、蛋白尿、脓尿、脱发、新发皮疹、黏膜溃疡、胸膜炎、低补体血症、抗双链DNA抗体升高、血小板降低和白细胞减少症)。分析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患者血清中ADA2活性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DA2活性的诊断效能。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DA2活性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E组患者血清中ADA2活性升高(P<0.01)。ROC曲线分析,当ADA2活性截断值为8.5 U·L-1时,诊断效能最佳,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95%置信区间(CI):0.817~0.94],诊断特异度为89.86%,灵敏度为75.36%。血清中ADA2活性与SLE患者SLEDAI呈正相关关系(r=0.32,P=0.007)。临床症状的亚组分析,具有症状的SLE患者血清中ADA2活性高于不具有症状的SLE患者(P<0.01),具有肌炎、血尿症状、蛋白尿、脓尿、脱发、新发皮疹、黏膜溃疡、胸膜炎、低补体血症、抗双链DNA抗体升高、血小板降低和白细胞减少症状的SLE患者与无症状组SLE患者血清中ADA2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中ADA2活性升高,其可作为SLE的诊断指标。血清中ADA2活性与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与患者的关节炎表现有关,可以作为病情评估及监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2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疾病活动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