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受虐妇女事后反击行为出罪事由——以紧急避险二分说为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怡静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S02期68-72,共5页
受虐妇女事后反击行为难以通过正当防卫出罪,但由于其符合防御性紧急避险,存在向紧急避险寻求出罪的可能。防御性紧急避险的法理基础是社会连带义务,因此对生命的避险因超出社会连带义务界限而难以阻却不法,但基于责任和不法双重降低的... 受虐妇女事后反击行为难以通过正当防卫出罪,但由于其符合防御性紧急避险,存在向紧急避险寻求出罪的可能。防御性紧急避险的法理基础是社会连带义务,因此对生命的避险因超出社会连带义务界限而难以阻却不法,但基于责任和不法双重降低的双重罪责降低理论,受虐妇女事后反击行为得以通过责任阻却事由为例外的紧急避险二分说出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虐妇女事后反击 出罪事由 防御性紧急避险 双重罪责降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虐妇女综合症”在正当防卫中的运用
2
作者 叶戈胜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10期70-71,共2页
一、受虐杀夫案引发的法律思考2005年北京市发生一起弱妇锤杀前夫案。53岁的李某与丈夫张某离婚后,因两人仅有一套住房,法院在分割财产时判决双方各分得住房中的一间房屋。李某却因此长期忍受前夫的骚扰,派出所出警20余次都不能解决... 一、受虐杀夫案引发的法律思考2005年北京市发生一起弱妇锤杀前夫案。53岁的李某与丈夫张某离婚后,因两人仅有一套住房,法院在分割财产时判决双方各分得住房中的一间房屋。李某却因此长期忍受前夫的骚扰,派出所出警20余次都不能解决问题。2004年1月20日凌晨,张某突然持铁锤猛砸熟睡中的李某外甥孟某,并将其砸伤。听到孟某的呼救后,李某和姐姐冲出来与张某搏斗,并夺下铁锤。后张某又抓起打火机,欲点燃屋内的汽油,结果被李某姐妹俩按倒在地。李某姐妹俩后用铁锤将张某打伤。在姐姐送孟某去医院治疗后,李某害怕力气比自己大的张某起来反击,加上长期受张某骚扰,一气之下持铁锤将张某砸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虐妇女综合症 正当防卫 法律思考 北京市 离婚 派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权益保护法》应注意吸收被害人学的研究成果
3
作者 汤啸天 竹青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2期96-100,共5页
现行《妇女权益保护法》的立法设计存在重大缺陷 ,修订《妇女权益保护法》时要特别注意减少宣言式的条款 ,积极吸收被害人学的研究成果 ,使得各项内容更具操作性。建议修订《妇女权益保护法》时增补以下内容 :1.国家承担指导妇女预防犯... 现行《妇女权益保护法》的立法设计存在重大缺陷 ,修订《妇女权益保护法》时要特别注意减少宣言式的条款 ,积极吸收被害人学的研究成果 ,使得各项内容更具操作性。建议修订《妇女权益保护法》时增补以下内容 :1.国家承担指导妇女预防犯罪侵害的义务 ,国家支持社会团体以公益方式协助开展指导妇女预防犯罪侵害的活动 ;2 .妇女在长期持续遭受暴力虐待的情况下 ,采用过激方式反抗侵害的 ,妇女组织或者知道情况的人 ,有权向人民法院提供包括被害人存在故意过错在内的相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权益保护法》 妇女权益 被害人学 受虐妇女综合症 犯罪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暴力下受暴女性犯罪的量刑与执行途径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亚军 胡利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家庭暴力下受暴妇女犯罪的定罪及刑事责任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将"受虐妇女综合征"作为正当防卫要件的突破而宣布犯罪女性无罪的做法,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尚需谨慎;期待可能性理论为受暴妇女犯罪的免除或者减轻罪责提供了全新的... 家庭暴力下受暴妇女犯罪的定罪及刑事责任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将"受虐妇女综合征"作为正当防卫要件的突破而宣布犯罪女性无罪的做法,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尚需谨慎;期待可能性理论为受暴妇女犯罪的免除或者减轻罪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以此为基础,我们应当联系受暴女性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及现实状况,在满足社区矫正执行方式的条件下,尽量适用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方式,以达到真正的再社会化与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虐妇女综合征 期待可能性 社区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暴力反抗案件中防御性紧急避险的适用——兼对正当防卫扩张论的否定 被引量:75
5
作者 陈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26,共14页
对于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为了防止将来继续遭受暴力袭击而将施暴者杀死的案件,我国的审判实践往往过早地求诸酌定量刑情节,从而忽视了公民紧急权对于解决此类案件所蕴含的法教义学资源。首先,无论是暴力的长期性、法益保护的有效性,还是&qu... 对于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为了防止将来继续遭受暴力袭击而将施暴者杀死的案件,我国的审判实践往往过早地求诸酌定量刑情节,从而忽视了公民紧急权对于解决此类案件所蕴含的法教义学资源。首先,无论是暴力的长期性、法益保护的有效性,还是"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都不能成为无限扩张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这一要件的充分理由。其次,从紧急权的体系来看,直接针对危险制造者的防卫行为,除了可能成立正当防卫之外,还可能以防御性紧急避险的名义获得合法化。因此,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在别无其他求救途径的情况下,为保护自身或者其他家庭成员的生命以及重大身体健康,将施暴者杀伤的行为,存在成立正当化的紧急避险的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性紧急避险 正当防卫 紧急权 家庭暴力 受虐妇女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暴力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迎秀 赵玉环 《政法论丛》 CSSCI 1998年第6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家庭暴力 法制观念 施暴者 暴力案件 “男尊女卑” 社会救助 行为人 受虐妇女 合法权益 违法犯罪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