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原位修复受污染水源水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黄可谈
朱亮
+2 位作者
李国平
蒋招林
徐向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300,共6页
以弹性填料为载体,考察了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处理受污染水源水过程挂膜启动特性,并对曝气强度、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拟河道反应器经24d挂膜启动后,氨氮(NH3-N)、总磷(TP)、高锰...
以弹性填料为载体,考察了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处理受污染水源水过程挂膜启动特性,并对曝气强度、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拟河道反应器经24d挂膜启动后,氨氮(NH3-N)、总磷(TP)、高锰酸盐(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61.0%,29.6%,16.0%;HRT 24h、体系溶解氧(DO)质量浓度(P)5.5~6.5mg·L^-1条件下,反应系统具有稳定的污染物去除能力,NH3-N,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0%,11.1%,11.1%和26.1%.同时,增大曝气量和缩短HRT,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略有下降,后者对生物膜去污性能的影响较大.镜检结果发现,模拟河道反应器运行过程填料表面逐渐发生变化,由无色向棕褐色、褐绿色转变,并出现了藻类、细菌和后生动物等,生物量逐渐增多.结果初步揭示,填料表面附着的生物量及微生物种类与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污染水源水
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
生物膜
原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溶藻菌对受污染水源水除藻及脱氮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孔赟
朱亮
+2 位作者
戚姣琴
俞言文
徐向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40-1446,共7页
针对我国水源地藻类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利用前期分离获得的溶藻菌Streptomyces sp.HJC-D1研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强化污染水源水除藻以及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水体叶绿素a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66±5.35)%和(80.94...
针对我国水源地藻类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利用前期分离获得的溶藻菌Streptomyces sp.HJC-D1研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强化污染水源水除藻以及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水体叶绿素a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66±5.35)%和(80.94±4.36)%,NH4+—N的平均去除率为(77.76±2.83)%和(72.36±3.18)%,而高锰酸盐指数(CODMn)平均去除率为(24.99±1.52)%和(18.74±1.38)%;不同曝气条件的影响研究发现,曝气/停曝时间比2:4、曝气量60 L.h-1工况下,系统CODMn和NH4+—N去除率均有所提高,相比对照组NO3-—N积累更为明显;水力停留时间(HRT)变化对系统NH4+—N、CODMn等的去除影响不大,但缩短HRT时叶绿素a去除率有所降低;分析反应器内填料表面微生物相发现,试验组填料表面有溶藻菌富集,推测对照组除藻主要通过填料对藻类的吸附去除,而试验组则是藻类吸附在填料表面后通过溶藻微生物实现藻类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菌
受污染水源水
生物膜
除藻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污泥停留时间对SMBR净化受污染水源水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家宇
徐勇鹏
+3 位作者
张艳
潘志辉
韩正双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5-38,共4页
为考察用于饮用水处理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适宜的污泥停留时间(SRT),在平行运行的条件下对比研究了80d和20d两种SRT下SMBR净化受污染水源水的效能.结果表明,在80d的SRT下,SMBR对DOC、UV254、TOC、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19.6%、13...
为考察用于饮用水处理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适宜的污泥停留时间(SRT),在平行运行的条件下对比研究了80d和20d两种SRT下SMBR净化受污染水源水的效能.结果表明,在80d的SRT下,SMBR对DOC、UV254、TOC、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19.6%、13.4%、27.7%和30.7%;而当SRT为20d时,SMBR的平均去除率为21.2%、13.2%、29.2%和32.7%,去除能力基本相同.此外,80d和20d两种SRT下SMBR对NH3-N的去除率均高于96%.而采用20d的SRT时,SMBR的跨膜压增长速率略低于80d的情况.可见,将SRT由80d缩短至20d,不仅不会对SMBR净化受污染水源水的效能产生影响,还有助于减缓膜污染.这样,就可以考虑在SMBR中直接投加粉末炭以强化对有机物的去除,并及时排泥,使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污泥停留时间
受污染水源水
粉末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强化过滤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广文
张建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572-15573,共2页
[目的]以受污染水为水源,对生物强化过滤工艺与常规净水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CODMn、NH4+-N、色度、浊度等指标分析,计算出常规工艺去除率和生物强化去除率。[结果]生物强化过滤工艺对受污染水...
[目的]以受污染水为水源,对生物强化过滤工艺与常规净水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CODMn、NH4+-N、色度、浊度等指标分析,计算出常规工艺去除率和生物强化去除率。[结果]生物强化过滤工艺对受污染水源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净水系统,其对CODMn、NH4+-N、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34%~56%、78.7%~92%、53%~68%、90%;而常规净水工艺对CODMn、NH4+-N、色度、浊度的去除率仅为11%~30%、4.7%~25%、38%~54%、60%~80%,并且处理效果不稳定。[结论]采用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强化过滤
受污染水源水
常规净
水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
5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环境卫生
卫生工程
流动电流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物预处理
反应器
环图
环境工程
有机
污染
物
受污染水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原位修复受污染水源水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黄可谈
朱亮
李国平
蒋招林
徐向阳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金华市水文站
萧山区环保局
苍南县环保局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300,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J08B01)
文摘
以弹性填料为载体,考察了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处理受污染水源水过程挂膜启动特性,并对曝气强度、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拟河道反应器经24d挂膜启动后,氨氮(NH3-N)、总磷(TP)、高锰酸盐(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61.0%,29.6%,16.0%;HRT 24h、体系溶解氧(DO)质量浓度(P)5.5~6.5mg·L^-1条件下,反应系统具有稳定的污染物去除能力,NH3-N,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0%,11.1%,11.1%和26.1%.同时,增大曝气量和缩短HRT,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略有下降,后者对生物膜去污性能的影响较大.镜检结果发现,模拟河道反应器运行过程填料表面逐渐发生变化,由无色向棕褐色、褐绿色转变,并出现了藻类、细菌和后生动物等,生物量逐渐增多.结果初步揭示,填料表面附着的生物量及微生物种类与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受污染水源水
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
生物膜
原位修复
Keywords
polluted source water
simulated river reactor
biofilm
in situ remedia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溶藻菌对受污染水源水除藻及脱氮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孔赟
朱亮
戚姣琴
俞言文
徐向阳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40-1446,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8B01
2012BAJ25B07)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0909172)
文摘
针对我国水源地藻类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利用前期分离获得的溶藻菌Streptomyces sp.HJC-D1研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强化污染水源水除藻以及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水体叶绿素a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66±5.35)%和(80.94±4.36)%,NH4+—N的平均去除率为(77.76±2.83)%和(72.36±3.18)%,而高锰酸盐指数(CODMn)平均去除率为(24.99±1.52)%和(18.74±1.38)%;不同曝气条件的影响研究发现,曝气/停曝时间比2:4、曝气量60 L.h-1工况下,系统CODMn和NH4+—N去除率均有所提高,相比对照组NO3-—N积累更为明显;水力停留时间(HRT)变化对系统NH4+—N、CODMn等的去除影响不大,但缩短HRT时叶绿素a去除率有所降低;分析反应器内填料表面微生物相发现,试验组填料表面有溶藻菌富集,推测对照组除藻主要通过填料对藻类的吸附去除,而试验组则是藻类吸附在填料表面后通过溶藻微生物实现藻类去除。
关键词
溶藻菌
受污染水源水
生物膜
除藻
脱氮
Keywords
algae-lysing bacteria
micro-polluted source water
biofilm
algae removal
nitrogen removal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污泥停留时间对SMBR净化受污染水源水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家宇
徐勇鹏
张艳
潘志辉
韩正双
李圭白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5-38,共4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00471074)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QA201017)
文摘
为考察用于饮用水处理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适宜的污泥停留时间(SRT),在平行运行的条件下对比研究了80d和20d两种SRT下SMBR净化受污染水源水的效能.结果表明,在80d的SRT下,SMBR对DOC、UV254、TOC、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19.6%、13.4%、27.7%和30.7%;而当SRT为20d时,SMBR的平均去除率为21.2%、13.2%、29.2%和32.7%,去除能力基本相同.此外,80d和20d两种SRT下SMBR对NH3-N的去除率均高于96%.而采用20d的SRT时,SMBR的跨膜压增长速率略低于80d的情况.可见,将SRT由80d缩短至20d,不仅不会对SMBR净化受污染水源水的效能产生影响,还有助于减缓膜污染.这样,就可以考虑在SMBR中直接投加粉末炭以强化对有机物的去除,并及时排泥,使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污泥停留时间
受污染水源水
粉末炭
Keywords
membrane bioreactor
sludge retention time
polluted surface water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分类号
TU991.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强化过滤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广文
张建昆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572-15573,共2页
基金
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
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项目(2010-k7-4)
文摘
[目的]以受污染水为水源,对生物强化过滤工艺与常规净水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CODMn、NH4+-N、色度、浊度等指标分析,计算出常规工艺去除率和生物强化去除率。[结果]生物强化过滤工艺对受污染水源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净水系统,其对CODMn、NH4+-N、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34%~56%、78.7%~92%、53%~68%、90%;而常规净水工艺对CODMn、NH4+-N、色度、浊度的去除率仅为11%~30%、4.7%~25%、38%~54%、60%~80%,并且处理效果不稳定。[结论]采用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生物强化过滤
受污染水源水
常规净
水
工艺
Keywords
Enhanced biological filter
Contaminated source water
Conventional water treatment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
5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环境卫生
卫生工程
流动电流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物预处理
反应器
环图
环境工程
有机
污染
物
受污染水源水
分类号
X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原位修复受污染水源水研究
黄可谈
朱亮
李国平
蒋招林
徐向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溶藻菌对受污染水源水除藻及脱氮特性研究
孔赟
朱亮
戚姣琴
俞言文
徐向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污泥停留时间对SMBR净化受污染水源水的影响
田家宇
徐勇鹏
张艳
潘志辉
韩正双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强化过滤研究
杨广文
张建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