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受污染底泥陶粒化回填技术及其底泥修复效果
被引量:
15
1
作者
方红卫
李晓翠
+3 位作者
黄磊
张涛
韩旭
高圻烽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3,共7页
针对受污染底泥原位或异位修复技术存在需引入外来材料或长期占用土地和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将疏浚底泥脱水干化及无害化处理后,烧结成陶粒并回填至原疏浚区域的受污染底泥陶粒化回填技术,并从增强床面稳定性、清晰泥水界面、...
针对受污染底泥原位或异位修复技术存在需引入外来材料或长期占用土地和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将疏浚底泥脱水干化及无害化处理后,烧结成陶粒并回填至原疏浚区域的受污染底泥陶粒化回填技术,并从增强床面稳定性、清晰泥水界面、改变底泥中溶解氧垂向分布和减少底泥污染物释放通量等方面,探讨了该技术修复底泥的潜力。底泥疏浚可直接去除大部分表层污染物,而陶粒制备过程中的高温烧结会降低疏浚底泥的污染程度;陶粒回填后,床面稳定性增加,相同水动力条件下颗粒不易再悬浮,底泥释放通量明显减小,床面溶解氧渗透深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污染底泥
陶粒
床面稳定性
溶解氧分布
底泥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受污染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及营养物质释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邝臣坤
张太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30-1535,共6页
以广州市车陂涌受污染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掺杂不同比例的粉煤灰、水泥、石灰和膨润土,对底泥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试验,探讨底泥经处理后的产物中碳素和营养盐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基本不会减少碳的释放...
以广州市车陂涌受污染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掺杂不同比例的粉煤灰、水泥、石灰和膨润土,对底泥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试验,探讨底泥经处理后的产物中碳素和营养盐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基本不会减少碳的释放,但会改变其释放形态,未经处理的底泥释放的TOC被迅速矿化,而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产物释放的TOC稳定存在。在试验期内,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对产物的硝态氮释放无明显影响;固化/稳定化处理能有效促进氮磷的稳定,固化体氨氮和磷酸盐的释放量明显降低,分别比未经处理的底泥减少了67.4%和76.4%以上。不同来源的粉煤灰由于成分不同,在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掺杂珠江电厂的粉煤灰Z对氨氮和磷酸盐的稳定化效果优于恒运电厂的粉煤灰H。固化/稳定化技术为疏浚底泥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处理方法,为粉煤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资源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污染底泥
粉煤灰
固化/稳定化
营养盐释放
粉煤灰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力吸泥-离心脱水疏浚过程的环境特征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何品晶
顾国维
+1 位作者
邵立明
卞成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64-968,共5页
城市建成区的中、小河道底泥污染特征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富集于浮动性表层底泥中 .以水力吸泥 -离心脱水组合疏浚工艺用于清理此种底泥的环境特征分析 ,采用现场疏浚操作时 ,同步进行相关物流与水体采样监测的方法进行 .结果显示 :水力...
城市建成区的中、小河道底泥污染特征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富集于浮动性表层底泥中 .以水力吸泥 -离心脱水组合疏浚工艺用于清理此种底泥的环境特征分析 ,采用现场疏浚操作时 ,同步进行相关物流与水体采样监测的方法进行 .结果显示 :水力吸泥的疏浚泥浆其污染物组成与原状底泥一致 ;泥浆经离心脱水后 ,80 %以上的颗粒物可回收于含固率高于 70 %的脱水泥饼中 ;脱水泥饼颗粒物的污染程度显著低于原状底泥 ;离心上清液浓缩了底泥中的各种污染物 ,其直接排入河道是造成水力疏浚过程水体水质损害的最主要因素 ;离心上清液可经混凝 -澄清 -过滤过程有效地净化 .研究证明该组合疏浚工艺配套离心上清液澄清后 ,可符合相关类型受污染底泥疏浚的环境保护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吸泥
离心脱水
环境特征分析
受污染底泥
水力疏浚过程
环境影响分析
城市水体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受污染底泥陶粒化回填技术及其底泥修复效果
被引量:
15
1
作者
方红卫
李晓翠
黄磊
张涛
韩旭
高圻烽
机构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647210
11802158)
+1 种基金
高等学校与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1803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402506)
文摘
针对受污染底泥原位或异位修复技术存在需引入外来材料或长期占用土地和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将疏浚底泥脱水干化及无害化处理后,烧结成陶粒并回填至原疏浚区域的受污染底泥陶粒化回填技术,并从增强床面稳定性、清晰泥水界面、改变底泥中溶解氧垂向分布和减少底泥污染物释放通量等方面,探讨了该技术修复底泥的潜力。底泥疏浚可直接去除大部分表层污染物,而陶粒制备过程中的高温烧结会降低疏浚底泥的污染程度;陶粒回填后,床面稳定性增加,相同水动力条件下颗粒不易再悬浮,底泥释放通量明显减小,床面溶解氧渗透深度增加。
关键词
受污染底泥
陶粒
床面稳定性
溶解氧分布
底泥
通量
Keywords
contaminated sediment
ceramsite
bed stability
dissolved oxygen distribution
sediment flux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受污染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及营养物质释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邝臣坤
张太平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30-1535,共6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211-006)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度开放课题(2010KB22)
文摘
以广州市车陂涌受污染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掺杂不同比例的粉煤灰、水泥、石灰和膨润土,对底泥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试验,探讨底泥经处理后的产物中碳素和营养盐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基本不会减少碳的释放,但会改变其释放形态,未经处理的底泥释放的TOC被迅速矿化,而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产物释放的TOC稳定存在。在试验期内,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对产物的硝态氮释放无明显影响;固化/稳定化处理能有效促进氮磷的稳定,固化体氨氮和磷酸盐的释放量明显降低,分别比未经处理的底泥减少了67.4%和76.4%以上。不同来源的粉煤灰由于成分不同,在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掺杂珠江电厂的粉煤灰Z对氨氮和磷酸盐的稳定化效果优于恒运电厂的粉煤灰H。固化/稳定化技术为疏浚底泥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处理方法,为粉煤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资源化途径。
关键词
受污染底泥
粉煤灰
固化/稳定化
营养盐释放
粉煤灰资源化
Keywords
polluted sediment
fly ash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nutrients releasing
utilization of fly ash as resource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力吸泥-离心脱水疏浚过程的环境特征分析
被引量:
11
3
作者
何品晶
顾国维
邵立明
卞成林
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杨浦区河道管理所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64-968,共5页
文摘
城市建成区的中、小河道底泥污染特征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富集于浮动性表层底泥中 .以水力吸泥 -离心脱水组合疏浚工艺用于清理此种底泥的环境特征分析 ,采用现场疏浚操作时 ,同步进行相关物流与水体采样监测的方法进行 .结果显示 :水力吸泥的疏浚泥浆其污染物组成与原状底泥一致 ;泥浆经离心脱水后 ,80 %以上的颗粒物可回收于含固率高于 70 %的脱水泥饼中 ;脱水泥饼颗粒物的污染程度显著低于原状底泥 ;离心上清液浓缩了底泥中的各种污染物 ,其直接排入河道是造成水力疏浚过程水体水质损害的最主要因素 ;离心上清液可经混凝 -澄清 -过滤过程有效地净化 .研究证明该组合疏浚工艺配套离心上清液澄清后 ,可符合相关类型受污染底泥疏浚的环境保护要求 。
关键词
水力吸泥
离心脱水
环境特征分析
受污染底泥
水力疏浚过程
环境影响分析
城市水体
污染
Keywords
contaminated sediments
hydraulic dredging process
centrifugal dewater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alysis
urban water body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4.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受污染底泥陶粒化回填技术及其底泥修复效果
方红卫
李晓翠
黄磊
张涛
韩旭
高圻烽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受污染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及营养物质释放特征研究
邝臣坤
张太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力吸泥-离心脱水疏浚过程的环境特征分析
何品晶
顾国维
邵立明
卞成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