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尺度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大山
董毓利
朱崇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6-961,共6页
针对板块平衡法缺乏足尺试验验证的缺点,选取2块4.6 m×2.7 m钢筋混凝土矩形板和2块2.7 m×2.7 m钢筋混凝土方形板,进行了模拟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大挠度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形成塑性铰线时,板块平衡法中的挠度特征值计算公...
针对板块平衡法缺乏足尺试验验证的缺点,选取2块4.6 m×2.7 m钢筋混凝土矩形板和2块2.7 m×2.7 m钢筋混凝土方形板,进行了模拟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大挠度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形成塑性铰线时,板块平衡法中的挠度特征值计算公式对矩形板有效,对方形板则较为保守;板块平衡法中原有的最大挠度特征值计算公式对混凝土双向板较为保守.为此,对形成塑性铰线时的挠度特征值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新的最大挠度特征值计算公式.将其应用于板块平衡法中,根据已有的混凝土板试验数据,对混凝土板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修正的板块平衡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大变形下考虑受拉薄膜效应影响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双向板
经典屈服线理论
受拉薄膜效应
大挠度
板块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筋混凝土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分析
2
作者
张大山
董毓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7119-7122,共4页
基于能量原理,提出了在大变形下考虑受拉薄膜效应计算混凝土板承载力改进的能量法,并通过该方法分析了影响受拉薄膜效应产生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正交系数和特征比对受拉薄膜效应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混凝土强度和钢筋配筋率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混凝土板
受拉薄膜效应
改进的能量法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板融合预制装配式双拼槽钢-混组合楼板试验
3
作者
石敬州
周凌宇
+7 位作者
方蛟鹏
刘晓春
刘家豪
何昌杰
李分规
戴超虎
廖飞
吴睿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为充分发挥装配式工业化程度高和钢-混组合结构优良力学性能的优势,提出一种装配式双拼槽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3组简支组合楼板试件进行了四点加载试验,研究了该组合楼板的竖向静载下力学性能。分析了楼板裂缝、挠度、应变(钢筋、钢梁...
为充分发挥装配式工业化程度高和钢-混组合结构优良力学性能的优势,提出一种装配式双拼槽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3组简支组合楼板试件进行了四点加载试验,研究了该组合楼板的竖向静载下力学性能。分析了楼板裂缝、挠度、应变(钢筋、钢梁、混凝土板)随荷载发展规律;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了考虑受拉薄膜效应和刚度强化系数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组合楼板的变形呈双向板特征,试件破坏时均出现板顶角部裂缝和弧形裂缝,混凝土板底中心区域为网状裂缝和向角部延伸的斜裂缝,双拼主梁发生塑性弯曲;在楼板的中心挠度达到l 0/40时,试件荷载分别为327.63 kN、436.92 kN和406.12 kN,组合楼板承载力较高;钢筋的应变发展在垂直钢梁方向较大,沿着塑性铰线屈服;考虑受拉薄膜效应和刚度强化系数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准确地预测了楼板荷载-挠度全过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预制楼板
组合楼板
静力试验
板块平衡法
受拉薄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尺度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大山
董毓利
朱崇绩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6-96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14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02302110043)
文摘
针对板块平衡法缺乏足尺试验验证的缺点,选取2块4.6 m×2.7 m钢筋混凝土矩形板和2块2.7 m×2.7 m钢筋混凝土方形板,进行了模拟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大挠度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形成塑性铰线时,板块平衡法中的挠度特征值计算公式对矩形板有效,对方形板则较为保守;板块平衡法中原有的最大挠度特征值计算公式对混凝土双向板较为保守.为此,对形成塑性铰线时的挠度特征值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新的最大挠度特征值计算公式.将其应用于板块平衡法中,根据已有的混凝土板试验数据,对混凝土板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修正的板块平衡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大变形下考虑受拉薄膜效应影响的极限承载力.
关键词
混凝土双向板
经典屈服线理论
受拉薄膜效应
大挠度
板块平衡法
Keywords
two-way concrete slabs
classical yield-line theory
tensile membrane action
large deflection
segment equilibrium method
分类号
TU375.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筋混凝土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分析
2
作者
张大山
董毓利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7119-712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14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2302110043)资助
文摘
基于能量原理,提出了在大变形下考虑受拉薄膜效应计算混凝土板承载力改进的能量法,并通过该方法分析了影响受拉薄膜效应产生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正交系数和特征比对受拉薄膜效应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混凝土强度和钢筋配筋率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混凝土板
受拉薄膜效应
改进的能量法
参数分析
Keywords
concrete slabs
tensile membrane action
modified energy method
parameter analysis
分类号
TU375.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板融合预制装配式双拼槽钢-混组合楼板试验
3
作者
石敬州
周凌宇
方蛟鹏
刘晓春
刘家豪
何昌杰
李分规
戴超虎
廖飞
吴睿智
机构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662)
中建五局科研项目(cscec5b-2021-05)。
文摘
为充分发挥装配式工业化程度高和钢-混组合结构优良力学性能的优势,提出一种装配式双拼槽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3组简支组合楼板试件进行了四点加载试验,研究了该组合楼板的竖向静载下力学性能。分析了楼板裂缝、挠度、应变(钢筋、钢梁、混凝土板)随荷载发展规律;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了考虑受拉薄膜效应和刚度强化系数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组合楼板的变形呈双向板特征,试件破坏时均出现板顶角部裂缝和弧形裂缝,混凝土板底中心区域为网状裂缝和向角部延伸的斜裂缝,双拼主梁发生塑性弯曲;在楼板的中心挠度达到l 0/40时,试件荷载分别为327.63 kN、436.92 kN和406.12 kN,组合楼板承载力较高;钢筋的应变发展在垂直钢梁方向较大,沿着塑性铰线屈服;考虑受拉薄膜效应和刚度强化系数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准确地预测了楼板荷载-挠度全过程曲线。
关键词
装配式
预制楼板
组合楼板
静力试验
板块平衡法
受拉薄膜效应
Keywords
assembly
prefabricated floor
composite floor
static test
plate equilibrium method
tensile film effect
分类号
TU398.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7.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尺度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分析
张大山
董毓利
朱崇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钢筋混凝土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分析
张大山
董毓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梁板融合预制装配式双拼槽钢-混组合楼板试验
石敬州
周凌宇
方蛟鹏
刘晓春
刘家豪
何昌杰
李分规
戴超虎
廖飞
吴睿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