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尺度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大山 董毓利 朱崇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6-961,共6页
针对板块平衡法缺乏足尺试验验证的缺点,选取2块4.6 m×2.7 m钢筋混凝土矩形板和2块2.7 m×2.7 m钢筋混凝土方形板,进行了模拟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大挠度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形成塑性铰线时,板块平衡法中的挠度特征值计算公... 针对板块平衡法缺乏足尺试验验证的缺点,选取2块4.6 m×2.7 m钢筋混凝土矩形板和2块2.7 m×2.7 m钢筋混凝土方形板,进行了模拟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大挠度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形成塑性铰线时,板块平衡法中的挠度特征值计算公式对矩形板有效,对方形板则较为保守;板块平衡法中原有的最大挠度特征值计算公式对混凝土双向板较为保守.为此,对形成塑性铰线时的挠度特征值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新的最大挠度特征值计算公式.将其应用于板块平衡法中,根据已有的混凝土板试验数据,对混凝土板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修正的板块平衡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大变形下考虑受拉薄膜效应影响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双向板 经典屈服线理论 受拉薄膜效应 大挠度 板块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分析
2
作者 张大山 董毓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7119-7122,共4页
基于能量原理,提出了在大变形下考虑受拉薄膜效应计算混凝土板承载力改进的能量法,并通过该方法分析了影响受拉薄膜效应产生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正交系数和特征比对受拉薄膜效应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混凝土强度和钢筋配筋率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混凝土板 受拉薄膜效应 改进的能量法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板融合预制装配式双拼槽钢-混组合楼板试验
3
作者 石敬州 周凌宇 +7 位作者 方蛟鹏 刘晓春 刘家豪 何昌杰 李分规 戴超虎 廖飞 吴睿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为充分发挥装配式工业化程度高和钢-混组合结构优良力学性能的优势,提出一种装配式双拼槽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3组简支组合楼板试件进行了四点加载试验,研究了该组合楼板的竖向静载下力学性能。分析了楼板裂缝、挠度、应变(钢筋、钢梁... 为充分发挥装配式工业化程度高和钢-混组合结构优良力学性能的优势,提出一种装配式双拼槽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3组简支组合楼板试件进行了四点加载试验,研究了该组合楼板的竖向静载下力学性能。分析了楼板裂缝、挠度、应变(钢筋、钢梁、混凝土板)随荷载发展规律;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了考虑受拉薄膜效应和刚度强化系数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组合楼板的变形呈双向板特征,试件破坏时均出现板顶角部裂缝和弧形裂缝,混凝土板底中心区域为网状裂缝和向角部延伸的斜裂缝,双拼主梁发生塑性弯曲;在楼板的中心挠度达到l 0/40时,试件荷载分别为327.63 kN、436.92 kN和406.12 kN,组合楼板承载力较高;钢筋的应变发展在垂直钢梁方向较大,沿着塑性铰线屈服;考虑受拉薄膜效应和刚度强化系数的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准确地预测了楼板荷载-挠度全过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预制楼板 组合楼板 静力试验 板块平衡法 受拉薄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