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埋地管线下方土体流失对管线受力变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渭溪 雍睿 李朝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6-193,共8页
埋地管线长期使用中会发生渗漏、管周土体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使得管线受力平衡状态被打破,在土体自重荷载和地表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引起邻近管线的破坏。为了分析管线的受力和变形,采用角点法和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构建管-土耦合模... 埋地管线长期使用中会发生渗漏、管周土体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使得管线受力平衡状态被打破,在土体自重荷载和地表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引起邻近管线的破坏。为了分析管线的受力和变形,采用角点法和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构建管-土耦合模型,推导出管线的受力变形方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管-土耦合模型,对比分析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的结果,以验证管线受力变形方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①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的管-土耦合作用模型可以求得有效的管线受力变形方程,其理论解与数值模拟解相差仅为3.31%~3.43%。②在地表荷载作用下,沿远离土体流失区中心方向,位移逐渐变小,剪力逐渐增大,且在土体流失区边缘附近达到峰值后慢慢减小,出现反弯剪力最后趋于零,而弯矩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慢慢减小。③当无地表荷载作用时,管线的受力变形比有地表荷载作用时小17.32%~20.77%。所提出的管线受力变形方程能够正确反映上覆荷载作用下管线受力的基本特征,可为工程中管线受力变化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线 变形 -土耦合模型 角点法 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明挖车站-市政桥梁合建结构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汪乐 王涛 宋磊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06-2012,共7页
地铁明挖车站和市政桥梁合建时,为同时满足2种不同类型构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需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分析研究,以采取合理可行的结构形式。依托成都地铁白佛桥明挖车站与其上部市政桥梁的建设,总结国内类似工程经验,根据工程... 地铁明挖车站和市政桥梁合建时,为同时满足2种不同类型构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需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分析研究,以采取合理可行的结构形式。依托成都地铁白佛桥明挖车站与其上部市政桥梁的建设,总结国内类似工程经验,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桥梁承台与地铁车站顶板进行固结连接,桥梁跨度与地铁车站框架柱跨进行匹配,同时桥墩避开地铁车站端头井、换乘节点等复杂结构受力区域进行布设;建立三维荷载-结构模型,计算分析上部桥梁荷载对地铁车站结构构件内力及变形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桥墩影响范围内的车站顶底板和侧墙的厚度及配筋进行增强,桥墩轴线下方的地铁车站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以满足合建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裂缝控制等要求。另外,选取LS-DYNA软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合建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车站板、墙、梁等构件在支座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各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强度及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明挖车站 市政桥梁 合建结构 三维荷载-结构模型 分析 变形控制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隧道稳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田明杰 牟智恒 仇文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60-266,共7页
通过现场试验获得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拱顶沉降监测值,利用BP神经网络对实测数据进行回归、预测,用于分析隧道变形与受力机理,评价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隧道开挖后,隧道受力与变形受时空效应作用,分别经历加速增长... 通过现场试验获得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拱顶沉降监测值,利用BP神经网络对实测数据进行回归、预测,用于分析隧道变形与受力机理,评价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隧道开挖后,隧道受力与变形受时空效应作用,分别经历加速增长、减速增长、逐渐收敛阶段。可通过受力F与变形S的变化规律评判隧道稳定性,当S增大,Δs增大,F增大,ΔF增大,处于变加速增长阶段,隧道稳定性差;当S增大,Δs减小或增大,F增大或减小,ΔF减小,处于变减速增长阶段,隧道稳定性较差;当S增大或减小,Δs减小,F增大或减小,ΔF减小,处于变减速状态,隧道稳定性较好;当S减小或不变,Δs减小,F减小或不变,ΔF减小,处于收敛阶段,隧道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算法 BP神经网络回归与预测 隧道稳定性 受力-变形综合判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层影响的市政桥梁与地铁车站合建方案研究——以重庆大学城南站合建工程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翰霄 韦良文 鄢玉鑫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45-351,共7页
市政桥梁与地铁车站合建时,为满足2种不同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需求,保证结构合理受力,对比“低转换梁连接”及“桥墩与车站顶板固结结合部分换填”2种方案,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并进行计算,对各结构承载能力、变形情况及抗震能... 市政桥梁与地铁车站合建时,为满足2种不同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需求,保证结构合理受力,对比“低转换梁连接”及“桥墩与车站顶板固结结合部分换填”2种方案,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并进行计算,对各结构承载能力、变形情况及抗震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转换梁连接方案”进行合建存在设计、施工困难,且运营期转换结构有检测、维护需求;采用“桥墩与车站顶板固结结合部分换填方案”进行合建可有效避免此类问题,且车站板、墙、柱等结构受力情况较“低转换梁方案”得到改善,同时方案对车站及桥墩能起到更好的变形控制效果,各结构承载力强度及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市政桥梁 合建 地层-结构模型 分析 变形控制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