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斜杆件上的受力系数 被引量:3
1
作者 滕斌 李玉成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9-57,共9页
实测了三种斜度脏柱上的波流作用力,并利用本文提出的修正互谱法,确定了受力系数C_D、和C_M。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波浪来向,对C_D、C_M具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经验公式,将C_D、C_M转化为不... 实测了三种斜度脏柱上的波流作用力,并利用本文提出的修正互谱法,确定了受力系数C_D、和C_M。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波浪来向,对C_D、C_M具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经验公式,将C_D、C_M转化为不受波向影响的统一受力系数C'D、C'M、文中还将求得的C'D、C'M与垂直桩下的结果做了对比。对比表明,本文结果与其它垂直桩下的结果是比较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建筑物 波浪 杆件 受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增强体土石坝内置心墙受力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梁军 杨燕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116,共7页
纵向增强体土石坝是基于“刚柔相济”建坝思路提出的一种新坝型,在土石坝中设置刚性防渗心墙与原土石坝体一起形成坝体结构。纵向增强体将坝体分为上游临水一侧和下游背水一侧,增强体同时受到上、下游两侧的水土压力作用,起到双向挡土... 纵向增强体土石坝是基于“刚柔相济”建坝思路提出的一种新坝型,在土石坝中设置刚性防渗心墙与原土石坝体一起形成坝体结构。纵向增强体将坝体分为上游临水一侧和下游背水一侧,增强体同时受到上、下游两侧的水土压力作用,起到双向挡土墙的作用。随着上游库水位的变化,作用在增强体上的水土荷载也产生动态变化,从而引起增强体位移方向和大小变化,导致增强体上下游两侧堆石区存在主动力区与被动力区的转换。本文提出了纵向增强体受力安全系数的概念,应用库伦土压力理论分析增强体在竣工期、正常蓄水期和水位骤降3种典型工况下的受力状态,分别给出了3种典型工况下纵向增强体受力安全系数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从纵向增强体双向挡土墙不同于常规挡土墙单向受力的特点出发,根据增强体受力安全系数研究其与坝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临界坝坡时的被动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表明:作为双向挡土墙的增强体无论受力、变形还是自身稳定都与坝坡稳定性有关,纵向增强体蓄水期的被动土压力将随主动压力的增长而得到激发,受力程度也将得到更好地发挥,实现等强增效的力学特点;非临界坝坡设计中采用由本文临界坝坡时计算得到的被动土压力折减系数是偏于安全的,增强体土石坝断面可以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增强体心墙土石坝 坝体稳定性 心墙体安全系数 双向档土墙 被动土压系数 坝体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级差带颈锻造法兰试验研究
3
作者 何长华 邢海军 +1 位作者 李清华 吴静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带颈锻造法兰在输电线路钢管塔上已广泛应用,但带颈法兰规格单一,与钢管受力不匹配,即承载力低的钢管连接承载力偏大的锻造法兰,导致钢管塔不经济。针对目前带颈锻造法兰的设计方法和使用情况,结合钢管塔构件的受力特性及钢管规格库,确... 带颈锻造法兰在输电线路钢管塔上已广泛应用,但带颈法兰规格单一,与钢管受力不匹配,即承载力低的钢管连接承载力偏大的锻造法兰,导致钢管塔不经济。针对目前带颈锻造法兰的设计方法和使用情况,结合钢管塔构件的受力特性及钢管规格库,确定锻造法兰的强度级差配置方案,通过强度级差配置的Q420高强对焊带颈锻造法兰试件轴拉试验,测试了法兰和螺栓的受力特性,验证带颈锻造法兰按强度级差配置和螺栓受力修正系数的合理性,为今后钢结构设计提供了基础性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级差 带颈锻造法兰 Q420 钢管塔 法兰螺栓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雷诺相似的串联双立管涡激振动模拟研究
4
作者 蔡足铭 魏东泽 白兴兰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2,共6页
针对物理模型试验的缺点提出一种同时满足重力相似准则和雷诺相似准则的模拟方法。基于此方法采用ANSYS/CFX对不同间距的串联双立管进行了圆柱绕流和涡激振动模拟研究,并从受力系数、涡街发放等角度对模拟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在整... 针对物理模型试验的缺点提出一种同时满足重力相似准则和雷诺相似准则的模拟方法。基于此方法采用ANSYS/CFX对不同间距的串联双立管进行了圆柱绕流和涡激振动模拟研究,并从受力系数、涡街发放等角度对模拟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间距范围内,下游立管所受涡激升力、脉动拖曳力系数以及响应振幅均明显大于上游立管。当间距为6~12倍管径时,上下游立管两向受力系数及响应振幅比其他间距情况大了约一个数量级;当间距为12倍管径时,两立管的受力系数和响应振幅均最大。当间距小于等于4倍管径时,两立管间无明显涡街产生,下游立管后方涡街以2S模式发放;间距大于等于6倍管径时,上游立管后方涡街以2S模式发放,下游立管后方涡街为2P模式发放;总的来说,在雷诺数1.35×10^5工况下,以圆柱绕流模拟来代替涡激振动所得结果差距不大,以此作为工程设计依据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立管 相似准则 立管间距 受力系数 响应振幅 涡街发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