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自由段长度的滑坡前缘抗滑桩受力变形特性的现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高波 石胜伟 +1 位作者 张世林 易靖松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3-190,共8页
抗滑桩设计是滑坡(边坡)防治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中抗滑桩的嵌固深度和自由段长度对抗滑支档效果起到重要作用。为探讨不同自由段长度的抗滑桩在顺层岩质滑坡下滑推力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特性,本文选取广元旺苍县一处岩质斜坡进行现场模... 抗滑桩设计是滑坡(边坡)防治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中抗滑桩的嵌固深度和自由段长度对抗滑支档效果起到重要作用。为探讨不同自由段长度的抗滑桩在顺层岩质滑坡下滑推力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特性,本文选取广元旺苍县一处岩质斜坡进行现场模型试验,通过1台液压油泵控制1排4个千斤顶向滑体施加顺坡向的推力,真实模拟顺层岩质滑坡滑动情况,利用抗滑桩内外布设的多种传感器实测了抗滑桩应力和变形。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种桩型、同种嵌固深度、不同自由段长度下,抗滑桩桩身最大弯矩和表面最大应力最大相差9.2 k N·m和0.19 MPa,表现出不同的抗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段 抗滑桩 受力变形特性 岩质滑坡 现场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界面模型的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明华 赵明华 陈昌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96-1203,共8页
锚杆是广泛应用于土建交通、水利水电、采矿巷道等工程领域的重要支护手段之一。为研究锚固界面剪切变形非线性特征和残余剪切强度对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引入剪切强度残余系数,在双指数曲线界面模型的基础上,理论推导出一种反... 锚杆是广泛应用于土建交通、水利水电、采矿巷道等工程领域的重要支护手段之一。为研究锚固界面剪切变形非线性特征和残余剪切强度对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引入剪切强度残余系数,在双指数曲线界面模型的基础上,理论推导出一种反映锚固界面残余剪切强度影响的非线性界面模型;通过对锚杆锚固段进行等效分段,采用线性弹簧模拟锚固分段、非线性弹簧模拟界面剪应力作用,建立非线性界面模型下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两项工程实例锚杆张拉端的荷载-位移曲线和轴力分布曲线,并分析了残余剪切强度对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计算获得的锚杆荷载-位移曲线和轴力分布曲线均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锚固界面处于弹性黏结状态时,残余剪切强度对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影响很小;锚固界面进入弹塑性变形状态后,残余剪切强度对锚杆的拉拔受力变形特性有较大影响,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因此,在锚杆拉拔受力变形计算和锚固设计时,应合理地考虑残余剪切强度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反映锚杆的受力变形特性和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锚杆 非线性界面模型 受力变形特性 残余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风电单桩基础受力变形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孔德森 张杰 巩越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2-640,共9页
为了对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江苏省如东县某近海区域的水位地质条件为基础,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对荷载大小、荷载位置、土体压缩模量、桩体自由度影响因素展开分... 为了对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江苏省如东县某近海区域的水位地质条件为基础,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对荷载大小、荷载位置、土体压缩模量、桩体自由度影响因素展开分析。通过影响因素的不同量值,得出近海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动载情况下受力变形特性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实际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荷载 单桩基础 受力变形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荷载下能量桩受力变形特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龚建清 彭文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05-2111,共7页
基于已有试验和数值分析,针对倾斜荷载下能量桩的受力变形特性,通过优选桩-土材料参数、边界条件、分析步及网格类型等,实现了考虑热-力耦合作用的能量桩三维有限元模拟。进而通过与模型试验及二维数值所得桩顶沉降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三... 基于已有试验和数值分析,针对倾斜荷载下能量桩的受力变形特性,通过优选桩-土材料参数、边界条件、分析步及网格类型等,实现了考虑热-力耦合作用的能量桩三维有限元模拟。进而通过与模型试验及二维数值所得桩顶沉降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合理性。最终通过改变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及温差3个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桩顶沉降、桩侧摩阻力、水平位移及桩身弯矩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能量桩工程设计建议。研究表明,当温差ΔT>0℃时,桩体将产生热膨胀,甚至出现向上的位移,但其沉降-荷载曲线将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而逐渐趋近ΔT=0℃工况,桩侧摩阻力在桩身上、中部为负,在桩身下部为正,水平位移及桩身弯矩均大于ΔT=0℃工况;当ΔT<0℃时,桩身上、中部桩侧摩阻力为正,下部桩侧摩阻力为负,桩顶水平位移有所增大,但其原因不同于ΔT>0℃工况,桩身弯矩小于ΔT=0℃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有限元分析 倾斜荷载 受力变形特性 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温度作用下桥上纵连式无砟轨道台后端刺受力变形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昊 勾红叶 +3 位作者 杨怀志 黄安宁 郑新国 赵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01-4209,共9页
为研究极端温度下台后Π型端刺锚固体系各结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某高速铁路一般地段端刺区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路桥过渡段纵连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精细化空间耦合模型,研究高温和极寒条件下轨道结构、摩擦... 为研究极端温度下台后Π型端刺锚固体系各结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某高速铁路一般地段端刺区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路桥过渡段纵连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精细化空间耦合模型,研究高温和极寒条件下轨道结构、摩擦板、过渡板以及端刺的受力特性与变形规律,揭示结合部离缝以及锚固体系脱空等端刺区典型结构伤损的发展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极端温度作用下,过渡板所受纵向应力最大,摩擦板的竖向变形趋势与底座板的竖向变形趋势保持一致,且越靠近桥台各端刺顶部,纵向位移越小;端刺锚固体系受其上轨道结构宽窄接缝构造影响显著,对应的摩擦板与过渡板区段在高温条件下纵向压应力急剧增大,而在极寒条件下纵向拉应力急剧增大;“高温-极寒”温度循环作用易导致过渡板与路基支承层结合部产生离缝与挤压破裂,同时由于锚固体系在极端温度荷载作用下的超量变形,造成摩擦板、端刺与周围地基土体在接触界面产生脱空,且纵向脱空较竖向脱空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温度 路桥过渡段 纵连式无砟轨道 Π型端刺锚固体系 受力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压荷载对钢波纹管涵洞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树明 蒋关鲁 +1 位作者 罗斌 高柏松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23,共6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构建三维实体模型,对偏压及对称荷载作用下钢波纹管涵洞的受力变形及管周土压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偏压荷载作用时,管顶两侧承受较大的环向应力,最大轴向压应力分布于左侧中部;von Mises应力的2个极大值分别出现在... 采用有限元软件构建三维实体模型,对偏压及对称荷载作用下钢波纹管涵洞的受力变形及管周土压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偏压荷载作用时,管顶两侧承受较大的环向应力,最大轴向压应力分布于左侧中部;von Mises应力的2个极大值分别出现在波谷环向位置右上部17°处和左下部45°处。通过变形分析,明确了偏压荷载作用时波纹管水平变形和竖直变形的最值及形态。管周土压力在偏压荷载作用下沿环向位置呈波动变化,左半部数值总体大于右半部,最大值位于管涵左下部62°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波纹管涵洞 有限元分析 偏压荷载 变形特性 土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波纹管涵洞受力与变形特性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72
7
作者 冯忠居 乌延玲 +2 位作者 贾彦武 熊山铭 王彦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7-192,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选取钢波纹管涵洞中间断面,在特征点布设应变片、土压力盒及变形测量仪器,对钢波纹管涵洞的力学特性、管周土压力及涵管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应变与应力、管周土压力及涵管变形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波纹...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选取钢波纹管涵洞中间断面,在特征点布设应变片、土压力盒及变形测量仪器,对钢波纹管涵洞的力学特性、管周土压力及涵管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应变与应力、管周土压力及涵管变形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波纹管内、外部波峰与波谷环向拉、压变化规律一致;在最高填土高度为18.0 m时,内部涵顶测点1位置环向拉、压应变与应力值最大为1146,-930με与308,-243 MPa;涵顶竖向土压力最大值为551 kPa;变形量最大为13 mm;在高填土情况下以涵顶土压力值作为涵洞设计的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钢波纹管涵洞 模拟试验 变形特性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波纹管涵洞受力与变形特性现场试验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乌延玲 冯忠居 +2 位作者 王彦志 贾彦武 熊山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3-516,共4页
为搞清公路路基钢波纹管涵洞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结合工程实际,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其在路基填筑过程中的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波纹管涵洞内侧主要承受压应力,外侧主要承受拉应力;最大填土高度时,拉、压应力均在30 MPa... 为搞清公路路基钢波纹管涵洞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结合工程实际,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其在路基填筑过程中的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波纹管涵洞内侧主要承受压应力,外侧主要承受拉应力;最大填土高度时,拉、压应力均在30 MPa左右;断面内、外侧的应变应力出现相反的拉压变化规律,且涵顶两侧45°位置为受力薄弱点.说明实际钢波纹管涵洞设计与施工中应给予关注,特别是在高填土荷载作用下,应对相应的部位进行加强或从施工工艺上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钢波纹管涵洞 现场试验 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陡坡椅式桩支挡结构受力变形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白皓 王武斌 +2 位作者 廖知勇 刘宝 苏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21-228,共8页
对软岩陡坡椅式桩(CSP)支挡结构,通过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路基面分级荷载作用下其内力变形规律、结构-岩土体相互作用,根据试验条件和结构受力状态,提出了其设计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椅式桩的空间结构特性可有效控制结构变形和减小桩身内... 对软岩陡坡椅式桩(CSP)支挡结构,通过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路基面分级荷载作用下其内力变形规律、结构-岩土体相互作用,根据试验条件和结构受力状态,提出了其设计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椅式桩的空间结构特性可有效控制结构变形和减小桩身内力;主副桩桩身弯矩大小接近,最大弯矩位于坡面处,桩侧岩石压力主要跟桩基变形与岩石变形模量有关;椅式桩一般不会出现结构倾倒破坏,软岩边坡则以浅层破坏为主;基于弹性地基梁的分析解,可较好地描述椅式桩的内力变化及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对正确分析椅式桩支挡结构的抗滑机制和设计计算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陡坡 椅式桩支挡结构 模型试验 受力变形特性 设计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东德水电站水垫塘边坡施工期变形和受力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绍才 韦国书 郑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3-150,共8页
乌东德水电站泄洪洞出口水垫塘左侧边坡开挖期间曾出现过较大变形,该边坡的稳定和安全性威胁邻近建筑物、下游河道甚至整个工程的正常运行。结合地质和物探资料等,分析了边坡开挖期间的变形和结构受力特性,阐述了监测量与开挖过程的相关... 乌东德水电站泄洪洞出口水垫塘左侧边坡开挖期间曾出现过较大变形,该边坡的稳定和安全性威胁邻近建筑物、下游河道甚至整个工程的正常运行。结合地质和物探资料等,分析了边坡开挖期间的变形和结构受力特性,阐述了监测量与开挖过程的相关性,揭示了边坡的变形机理。研究成果表明:岩体变形和表面变形具有一致性,主要发生在F 6断层下游侧且岩性质量较差的高程925~985 m范围,其余部位变形量较小。边坡的变形与施工过程紧密相关,最大的岩体变形和表面位移分别达到92.2 mm和312.5 mm,停止爆破开挖后变形逐渐收敛。高陡边坡总体岩体质量较差及大规模开挖卸荷,是引起局部坡体出现较大变形的主要原因。结合地质、监测、物探资料认为,该边坡变形总体上已收敛,不存在整体稳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垫塘边坡 边坡地质条件 边坡变形特性 边坡变形机理 乌东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方向对加翼桩极限横向承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烨之 鲁子爱 +1 位作者 张雅琪 何建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10,90,共6页
为分析加载方向对加翼桩极限横向承载力的影响,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定量分析软粘土地基中单桩和三种典型加载方向下加翼桩的受力变形特性和极限横向承载力。依据数值分析结果,采用数值逼近方法建立了加载方向影响系... 为分析加载方向对加翼桩极限横向承载力的影响,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定量分析软粘土地基中单桩和三种典型加载方向下加翼桩的受力变形特性和极限横向承载力。依据数值分析结果,采用数值逼近方法建立了加载方向影响系数k3的经验公式,以反映加翼桩极限横向承载力与加载方向的关系,对现有计算方法进行了补充,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翼桩横向位移和内力的分布与单桩的规律相似,桩身和翼板连接处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极限横向承载力较单桩的显著提高。加载方向对加翼桩极限横向承载力影响较大,当横向荷载与前翼板夹角增大,极限横向承载力显著降低。经验公式计算精度良好,可较好地反映加翼桩极限横向承载力与加载方向的关系,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翼桩 受力变形特性 数值分析 极限承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浆长度与套管类型对扩大头锚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凯 孙伟青 +3 位作者 李文辉 耿林 王响龙 袁敬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0-747,共8页
扩大头锚索因具有抗拔承载力大、支护效率高等优点在岩土工程中应用广泛,而注浆段落的长度和自由段保护套管的类型将对锚索受力变形特性产生影响。为此,依托实际工程开展了锚固段注浆+PE波纹管(设计方案)、全长注浆+聚乙烯(polyethylene... 扩大头锚索因具有抗拔承载力大、支护效率高等优点在岩土工程中应用广泛,而注浆段落的长度和自由段保护套管的类型将对锚索受力变形特性产生影响。为此,依托实际工程开展了锚固段注浆+PE波纹管(设计方案)、全长注浆+聚乙烯(polyethylene, PE)波纹管(实际施工常用方案)、锚固段注浆+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 HDPE)套管、全长注浆+HDPE套管等四种不同工况扩大头锚索的现场拉拔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锚索的拉拔荷载-位移(Q-s)曲线、荷载-弹性位移(Q-se)曲线与荷载-塑性位移(Q-sp)曲线、自由段伸长量比例、刚度系数等受力变形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注浆长度条件下,采用HDPE套管相比PE波纹管能够更好地发挥对自由段的隔离保护作用,保证自由段的变形性能;而采用相同套管类型时,注浆长度的增加会导致自由段伸长量值的减小,并会增大锚索刚度系数。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场锚索施工采用锚固段注浆+HDPE套管或全长注浆+HDPE套管的建议方案,从而保证锚索受力变形性能均达到设计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头锚索 现场试验 受力变形特性 注浆长度 套管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滑短桩加固滑坡体模型试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时友 蔡强 +2 位作者 李乾坤 张勇 石胜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9-977,共9页
为解决抗滑短桩加固滑坡体理论研究不满足工程应用需要的现状,本文采用基于快速拉格朗日算法的FLAC3D软件,对桩长变化的抗滑短桩加固碎石土滑坡全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通过分析滑体位移、应力、抗滑短桩位移和桩身弯矩的变化规律,研... 为解决抗滑短桩加固滑坡体理论研究不满足工程应用需要的现状,本文采用基于快速拉格朗日算法的FLAC3D软件,对桩长变化的抗滑短桩加固碎石土滑坡全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通过分析滑体位移、应力、抗滑短桩位移和桩身弯矩的变化规律,研究抗滑短桩的受力变形特性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经抗滑短桩加固后的滑坡,稳定性显著提高;随着桩长增加,桩后应力分布越均匀,抗滑短桩与桩周土体的整体性越好,滑体最大位移逐渐减小,有效抑制滑体位移;当桩长小于60 cm时,滑体出现"越顶"现象,在楔形体前缘顶部形成了贯通滑动面,且发生较小范围的失稳破坏;当桩体自由段与滑体厚度比值为0.52~0.59时,加固效果最理想。研究结果对抗滑短桩加固滑坡体的抗滑机理予以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土滑坡 抗滑短桩 受力变形特性 桩土相互作用 越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排微型桩加固碎石土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时友 蔡强 李超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62,共7页
通过3组不同桩间距下三排微型桩加固碎石土滑坡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微型桩受力变形特性和滑坡推力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滑坡推力和桩身弯矩沿桩埋深方向呈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趋势;桩间距为5d时,微型桩群与桩间土体协同作用效果最理想,桩... 通过3组不同桩间距下三排微型桩加固碎石土滑坡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微型桩受力变形特性和滑坡推力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滑坡推力和桩身弯矩沿桩埋深方向呈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趋势;桩间距为5d时,微型桩群与桩间土体协同作用效果最理想,桩顶位移最小,滑坡推力在排桩间分布最合理,其传递系数α,β分别在(0.54,0.71)和(0.27,0.49)间取值,桩群能承受的滑坡推力最大,抗滑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 碎石土滑坡 受力变形特性 滑坡推传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中坑围护结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春峰 朱怀龙 胡文韬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45,49,共7页
以某坑中坑工程为依托,从内坑桩长和倾角出发,对传统等长桩+支撑的支护形式进行优化,提出了3种优化方案;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对优化方案的受力和变形规律进行分析,探讨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从支护效果来看,3种方案优劣顺序为长... 以某坑中坑工程为依托,从内坑桩长和倾角出发,对传统等长桩+支撑的支护形式进行优化,提出了3种优化方案;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对优化方案的受力和变形规律进行分析,探讨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从支护效果来看,3种方案优劣顺序为长短桩>倾斜桩>倾斜长短桩,从工程效益考虑,3种方案优劣顺序为倾斜长短桩>长短桩>倾斜桩;与原方案对比,3种优化方案均可行,且优化方案应优先考虑工程效益;倾斜桩的外斜直桩倾角尽量不小于15°,当桩位移较大时,可设置倾角不小于20°的内斜直桩来大幅减小位移;斜短桩配比对桩的位移影响较大,桩长次之。可减小部分桩径,从而节约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桩 长短桩 坑中坑 受力变形特性 倾斜长短组合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椅式桩板墙加固土质高边坡地段高填方路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婷 苏谦 +1 位作者 崔雅莉 郭惠芹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159,共7页
西部山区地形起伏大,高边坡地段高填方路基工程需要采用新型支挡结构进行加固。为研究椅式桩板墙在土质高边坡地段高填方路基中加固的受力变形特性,进行缩尺模型试验。根据相似原理制作椅式桩板墙和土体模型,通过分级施加外部荷载,分别... 西部山区地形起伏大,高边坡地段高填方路基工程需要采用新型支挡结构进行加固。为研究椅式桩板墙在土质高边坡地段高填方路基中加固的受力变形特性,进行缩尺模型试验。根据相似原理制作椅式桩板墙和土体模型,通过分级施加外部荷载,分别对结构位移、结构内力和土压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椅式桩板墙水平位移随加载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加载推力大于40 kPa时,换算得到的水平位移值超过规范限值;主桩弯矩从上至下近似呈顺时针旋转90°后的“M”状分布,副桩弯矩自桩顶至岩土交界面近似呈三角形分布,岩土交界面以下呈倒梯形分布;挡土板土压力沿深度方向呈先轻微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当加载推力大于40 kPa后,挡土板与主桩间出现了明显的土拱效应;由于主桩承受的土压力和弯矩值均大于副桩值,因而主桩成为椅式桩板墙的主要承载结构。该试验结果可为椅式桩板墙在土质高边坡地段高填方路基中的加固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高边坡 高填方路基 椅式桩板墙 模型试验 受力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微型桩加固碎石土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时友 蔡强 李超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120,共7页
通过3组不同桩间距下双排微型桩加固碎石土滑坡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微型桩受力变形特性和滑坡推力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双排微型桩承受的滑坡推力主要集中在滑面以上1/3桩身范围内,桩身最大弯矩位于滑面附近,且桩群均以第一排桩达到其... 通过3组不同桩间距下双排微型桩加固碎石土滑坡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微型桩受力变形特性和滑坡推力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双排微型桩承受的滑坡推力主要集中在滑面以上1/3桩身范围内,桩身最大弯矩位于滑面附近,且桩群均以第一排桩达到其弹性受力极限而失效;桩间距为5d时,微型桩群对桩间土的遮蔽阻挡效果最好,桩群能承受的滑坡推力最大,且桩顶位移最小,滑坡推力在排桩间分布最合理,其传递系数α在(0.5,0.7)间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 碎石土滑坡 受力变形特性 滑坡推传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